下书看 > 明末永昌 > 第15章 大明忠臣吴襄

明末永昌 第15章 大明忠臣吴襄

    吴襄松了口气,他下意识地看向陈圆圆,心想还好当年田弘遇四处找人接盘陈圆圆的时候他让吴三桂接盘了这个江南歌姬。

    于是吴襄说道,“陛下,逆子不识时务,罪臣但听陛下吩咐就是。”

    吴襄看起来一副恭顺的样子倒是让李自成犯难了,如果杀了这老东西,吴三桂那家伙干什么事情都可以解释为为父报仇,这不是李自成想要的。

    但李自成又不能留这个家伙在北京,吴襄这家伙心不在大顺这边,留在北京终究是个隐患。

    “要不然把他扔到南方去?”

    李自成突然想到,吴襄这家伙如果去了南方,南明那帮人会不会迫不及待地进行联虏平寇?

    如果李自成能将清军挡在山海关,那么南明对清廷的一切联盟的做法都会使其大失人心:

    不能入关的清廷就只是一个强盗团伙,人人都会记得他们六次入寇给大家伙带来的深重灾难,而且大明以驱逐鞑虏立国,联虏平寇对于南明的政治合法性将是一个沉重打击。

    当然,要是李自成在山海关像历史上那样大败的话,额,那就不用设想了,肯定和历史上一样,甚至情况会更糟糕:

    因为李自成已经下令集中兵马,这样要是输了,除了大同的少量兵马,顺军在山西,河南,山东,北直隶那是完全门户洞开,墙头草们会转换得更加随意。

    所以所有问题的关键还是挡住清军这波最凶猛的攻势,顶住这波攻势的话,一切都好说,顶不住的话,再完美的规划也没有意义。

    眼看李自成又不说话,吴襄的一颗心几乎提到了嗓子眼,他甚至已经开始思考如果李自成不肯放过吴家的话要不还是放几句狠话再去死算了?

    不过李自成的一番话打断了吴襄的想法:

    “吴襄,告诉朕你的真实想法,你究竟想怎么样?想剃头降清,想为大明尽忠还是真心归顺朝廷?”

    吴襄看着李自成,直觉告诉他,此时必须说真话,过了良久,吴襄咬咬牙,说道,

    “陛下,说实话,崇祯帝于我关宁军有大恩,每年数百万两辽饷的供应使得关宁军将士人心思明,臣估计这也是犬子不得不出奔山海关的原因。此外……”

    李自成打断了吴襄的长篇大论,说道,“所以你的意思是你愿意为大明尽忠了?”

    吴襄一时噎住了,他无法确定李自成想要他以什么方式为大明尽忠,要说吴襄真的愿意为大明而死,那是不可能的,他的觉悟还没这么高。

    况且都已经和李自成周旋了这么久,现在死的话不是太冤了吗?

    看到吴襄又沉默了,李自成有些无语,吴襄这家伙和他儿子吴三桂倒是如出一辙:

    行事一样的莫名其妙,真想死就早点去死,他又不敢自己死,但偏偏又怂恿吴三桂降清,这又是某种意义上的“不怕死”。

    吴三桂这家伙也一样,在历史上的行事也是莫名其妙,既想当大清忠臣,又养了一堆军队,让康熙完全看不出他是个忠臣。

    “算了,说起来朱慈烺这家伙磨蹭了这么久还没启程南下,等他南下的时候你跟着他去吧。”

    李自成的话让吴襄大喜过望,他赶紧说道,“谢陛下大恩大德,吴家对陛下之恩德没齿难忘。”

    “你先别急着谢恩,虽然朕不杀你,但是你需要替朕做几件事,”李自成作为经历过后世的网络之人,深知扣帽子的重要性,他已经准备在打赢了山海关一战之后向文官们进行清算了。

    什么?你问如果打输了?打输了还考虑个屁…

    因此,李自成需要吴襄留下一份将来可以清算的名单,而吴襄自然是欣然接受:

    正所谓死道友不死贫道,他卖队友的次数多了去了,不在乎再多卖一次。

    当然,为了答谢永昌皇帝的大恩,吴襄决定捐出吴家所有财产给李自成。

    不过在吴家众人收拾行李的时候吴襄突然对陈圆圆说道,“你就留在北京吧,我看永昌皇帝挺喜欢你的,而且三桂和你也聚少离多,吴家就不耽误你的大好年华了。”

    陈圆圆闻言愣了一下,下意识地说道,“吴家这是要……”

    她本来想说吴家想把他送给李自成当礼物,但她还好把话收住了,她心中清楚,不管读书人把她捧得多高,本质上她仍然是一件高级花瓶罢了。

    事实上当年她被掳到北方的时候,那些平时对他献殷勤的士子读书人也没人敢顶着田国丈的压力出面相助。

    想到这陈圆圆叹了口气,吴襄对于把儿子的妾室送人并无心理压力:

    陈圆圆在吴三桂心中也没啥分量,或者说,他们这一阶层的人是不怎么把陈圆圆这类人当人看的。

    留陈圆圆在李自成这还能留一条后路:

    虽然到现在吴襄都不怎么看好李自成能夺得天下,但留条后路总归不是一件坏事。

    收拾完行李之后的吴襄和吴三辅父子马上前去投靠太子朱慈烺:

    朱慈烺之所以迟迟不南下也是有原因的:明朝东宫官员和詹事府官员中真正意义上的太子班底其实不多,大部分东宫官职都是作为更高官阶的进阶石和荣誉职称存在,这也就导致朱慈烺其实根本没几个心腹。

    而在北京的官员中又没几个愿意和他南下,因此朱慈烺和他目前唯一的心腹,侍讲李士淳都没有动身。

    两人心里很清楚要是没有足够的官员跟从的话,朱慈烺去了南方小命能不能保住都得打个问号。

    毕竟自古皇家无情,谁知道南方皇室或者其他人会不会给他扣个“假太子”的帽子,到时手中没有力量的朱慈烺可就抓瞎了。

    说起来本来李自成说好了要派军队护送朱慈烺南下,但李自成这几天忙着催促各地兵马集中,一门心思都在不久之后和清军的决战这件事情上。

    而顺军自然是不愿意主动承担朱慈烺南下这个任务,于是,在没有李自成具体命令的情况下,这件事就这么拖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