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明末永昌 > 第100章 摊田入股

明末永昌 第100章 摊田入股

    在大顺朝廷决定成立两大商社之后,大顺朝廷接着又发布了新的法令:

    那就是关于给将士们分田地和鼓励分到田地的将士们把边地的田地以股份的形式加入商社的“摊田入股”之事。

    给将士们分田的这件事情是早就说好了的,李自成和官员们商量了良久最终决定参照明初朱元璋给明军分田地的方案给大顺将士们在大同以北至燕山一带的分田:

    按照方案,每个大顺士兵都能依据资历及战功分到每户20-50亩不等的田地,而如果顺军将士们愿意的话,可以将这些田地直接入股【北方开拓商社】或者【大顺粮食商社总社】,到时两家商社每月都会以分红的形势向将士们分发粮食和白银。

    当然,这并不是最终的分田方案,以后收复辽地,收复河套乃至进军西域之后,那些地方也会分发给将士们。

    眼下刘宗敏的第一集团军的许多士兵在收到朝廷分田的消息之后纷纷找到将官,询问所谓的“入股”是怎么回事?“入股”之后想要退出的话又要怎么办?以及士兵们所分取的田地能否租给佃户耕种?

    将官们不敢随便回答这些问题,于是一众将官们商量了一阵之后便去找刘宗敏,请求刘宗敏回答士兵们的疑问。

    刘宗敏也没有隐瞒的想法,他拿着朝廷发来的文书向代表士兵们前来询问的将官们一一回答了这些问题:

    首先关于入股,朝廷不作强制要求,将士们想要退出的需提前一个月说明,退股之后商社将结清分红并退还田地。

    至于所谓的入股,还有商社的运作,简而言之就是商社将开拓草原,建造商屯或者牧场,同时将筹集来的粮食卖给军队,所得的收益以各人股份占比为依据分红。

    最后朝廷同意将士们自行租赁田地,但朝廷鼓励将士们入股商社,因为那样的话将士们的所得将更加稳定。

    同时刘宗敏表示为了消除士兵们的顾虑,他自己带头将自己名下的所有田地全部入股商社,然后他看向各个将领,要求他们至少拿出自己名下三分之二以上田地入股商社。

    将官们面面相觑,说实话他们更希望将田地租出去当地主,但是在刘宗敏的强势之下,各个将领们只得硬着头皮也将自己名下的田地交给了商社。

    看将领们那一副不太情愿的样子,刘宗敏骂道,

    “你们是不是傻!这样是为了保证可以迅速招徕人马耕种,咱们的粮食才有保证,不然现在这边地哪来的农民耕种?靠你去找?还是靠我去找?退一万步来说,田地攥在我们手里,只能自己种,不然谁敢租拿刀的武夫名下的田地?”

    将领们其实不太认同刘宗敏的说法,这天下人多田少才是常态,佃农们不会考虑这些的。

    但无奈刘宗敏的地位太高,将官们不敢反抗,只得按照刘宗敏说的去做。

    眼见连刘宗敏和将官们都把田地交给商社了,士兵们一琢磨,觉得入股商社这事应该还是靠谱的:

    华夏的很多事情其实想取信于下是非常简单的,那就是上面的领导带头就行了,不然上面自己说得都和做的不一样,怎么可能取信于下?

    你说干某某事有好处,那么你上面的人就得去干,不能和下面的人说干某某事是大大的有好处,结果自己却不干,那样大家伙怎么会相信你的话?

    当然,士兵们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确实没精力去管理田地,大顺不实行卫所制,士兵们平时没有时间去种田,找佃户的话他们又不太放心:

    毕竟报纸上都说了,朝廷正在江南大力推行永佃制和限租制度,现在大顺法令可是规定了地主租金不得超过三成,而且不能无故取消佃农的佃田,必须有正当的理由:

    说人话就是朝廷一般情况下不会支持地主毁约改佃了。

    以往士兵们对这些事那是拍手叫好,刘宗敏的第一集团军算是“老革命”了,其中的士兵大部分来自河南和陕西的贫农家庭,对于朝廷这些限制地主的政策自然欢迎得很。

    现在回旋镖打到自己身上了,士兵们又觉得三成的地租太少了,不如先看看朝廷这个所谓的商社能给自己提供多少收益再说。

    另一边白月魁在大同看到军队送来的诸多田契,她心中也松了口气,别看她在武英殿侃侃而谈,实际上她并不太看好让士兵们用田地入股这事:

    这年头田地是大家伙的命根子,想让大家伙交出来不是那么容易的。

    因此白月魁实际上做了两手准备,如果无法从将士们那里获取土地,那么就拿边镇的士绅开刀:

    但是那么做的话一来会让士绅们的影响力打入商社,二来有些损大顺的颜面:

    大顺现在是正规朝廷了,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能用抢这种低端的做法的。

    不过既然现在军队那边给予了足够的田地,白月魁也就能按照计划开始运作了。

    首先是购买农具还有耕牛,接着是召集民众前往耕种,然后在适当的地方建设粮站……

    一项项计划在白月魁心里推演了一遍,当然,白月魁心里还有一个小小的隐忧:

    那就是大顺军在燕山一带不能打大败仗。

    一旦顺军打了败仗,那么田地的生产就会大受影响,甚至会被清军夺回,那样的话就糟了。

    毕竟在白月魁的计划中,军粮大头仍然是靠燕山及草原上新开拓的田地来解决的:

    因为无论如何想尽办法筹粮,运粮终归是一件损耗极大的事情,特别是陆运,所以自古以来便有“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籴”的说法,大宗商品的陆运成本之高会让商人们吐血的。

    不过,白月魁摇摇头,虽然清军之凶残如雷贯耳,但这几年还是被限制住了,这就说明顺军还是比明军强的,而白月魁相信,只要大顺不放弃的话,清军以一隅之地敌广袤中原大地,最终一定会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