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永昌 第134章 罗刹人有点厉害呀
热门推荐:
菟丝绕红缨
穿越王妃,带着空间纵横天下
神鬼复苏:我在异族当老六
海贼:黑暗斯摩格,绝不三连跪
谍战,日谍被我抓光了
莫离绝尘的新书
奥特:开局签到等离子火花
神奇宝贝:从猎人捡漏班基拉斯
综影视之偶然相遇
大顺在南边收服了好几个小弟并开始尝试海外殖民的时候,北边大清却遭遇了一场不大不小的挫折。
奉多尔衮之命,鳌拜率领数百八旗精兵准备驱逐在黑龙江上游建立据点的哥萨克,但在与沙俄哥萨克在黑龙江上游地区展开鏖战后,清军居然输了!
这些个哥萨克的战力出乎意料的强,清军在步战和骑战都处于下风,而且哥萨克们的营垒中还有火炮,清军阵地战同样打不过哥萨克们,于是几番大战之后,鳌拜带过去的数百八旗兵几乎打光了也没打掉一个哥萨克据点。
没有办法,鳌拜只好往盛京发去文书,请求多尔衮派出援兵,在河面封冻以前解决掉盘踞在黑龙江上游的哥萨克,不然河面冻上之后清军后勤将变得困难,打胜仗的可能性就更低了。
收到鳌拜求援文书的多尔衮暗骂鳌拜真是个废物。
在多尔衮看来,鳌拜这家伙在宁远做生意做多了,仗都不会打了,罗刹人在黑龙江流域人数不会超过一千人,鳌拜连这区区一千人都搞不定,真是纯纯的废物。
多尔衮现在真不想再派人去北边了,顺军这段时间在金复之间很不老实,虽然没有大动作,但是小规模袭击不断,清顺双方一直在爆发各种小型战斗,多尔衮往辽南填士兵还来不及,哪有空调兵去北边。
“摄政王阁下,”就在多尔衮思考的时候,清军中的荷兰教习布鲁斯打断了多尔衮的思绪,他一脸兴奋地对多尔衮说道,“摄政王阁下,西班牙人运来的第一批燧发枪已经到了。”
多尔衮看到布鲁斯来,决定问问布鲁斯,毕竟布鲁斯对罗刹人的了解远超清廷其他人。
于是多尔衮说道,“这批火枪来得真是及时。现在北边罗刹人好像有点厉害,索伦人完全拿他们没办法(多尔衮不想说鳌拜打了败仗的事),布鲁斯教习,你觉得如果用一千米射术高超的士兵,加上这批燧发枪,能干掉一千罗刹兵吗?”
布鲁斯愣了一下,随后说道,“摄政王,如果是与哥萨克打的话,用火枪不是明智之举。
哥萨克惯用骑兵,而燧发枪虽然比起火绳枪准头高了那么一点点,但是仍然很难打中远处的移动目标。而且哥萨克对于火枪相当熟悉,他们知道燧发枪的大致射程,会在极限距离引诱火枪手开枪,接着一波冲锋直接捅穿对手,与他们打的话,只能以冲锋对付冲锋。”
多尔衮听了布鲁斯的话开始思考起来,他虽然觉得鳌拜打仗手艺退步了,但鳌拜肯定不是白痴,试探之后肯定就知道哥萨克的作战风格了。
换句话说,鳌拜大概率试过了与哥萨克对冲,但是没打过,这就说明清军不是人不行就是马不行。
多尔衮判断应该是马不行,蒙古马的冲锋水平就那样,个头也不算大,并不适合用于冲锋突破。
想到这多尔衮觉得应该找西域的瓦剌部要些好马了,西域不仅有伊犁马这种优良马种,还可以从中亚购买到阿拉伯马,唯一的问题就是顺军占据了河套,想从西域拿马的话得绕一大圈从喀尔喀那边过来,一来一回所耗费的时间肯定不会少。
想到这多尔衮又看向布鲁斯,问道,“布鲁斯教习,你对西洋事务熟悉,罗刹国会派出大量哥萨克来黑龙江吗?或者说他们大概最多能派出多少人?”
布鲁斯在清廷待了一段时间,知道黑龙江在哪,他说道,“摄政王放心,哥萨克们的老家离这里太远,即使他们建立了一些据点也维持不了太多人,顶天就是千余人,不会再多了。”
多尔衮闻言松了口气,既然罗刹人最多就能派出这么些人,那倒是可以慢慢处理了。
于是多尔衮决定把西班牙人刚运来的这批燧发枪中分出两千把,运到黑龙江去武装索伦诸部,保证索伦诸部至少有自保的能力。
历史上索伦诸部苦于火器短缺与哥萨克争斗时大多数情况下处于下风,而清廷对外东北的重视程度也就那样:
实际上清廷早早就让出了斡难河地区等地,让这些地方的索伦部落撤回到黑龙江流域,按照某些人的定义,可以说清廷刚开国就开始缩边了,不过清廷比较幸运,外东北那环境,在工业革命之前,沙俄拼命占也占不了多少。
工业革命后,额,日俄直接在东北开片了,面对两家外人在自家领土上开片这种事情,清廷居然选择了中立…
不过现在多尔衮可不能轻易让出外东北这些土地了:
清军现在在战略上与顺军僵持住了,对于清廷来说,僵持住实际上就是输了。
这个时代的东北可不是共和国时期的农业基地和工业基地,清廷的物资产出和大顺相比差得太多了,这意味着清军一定耗不过顺军,所以多尔衮必须给八旗准备好后路。
于是多尔衮最终决定派人通知鳌拜,让他挑选一千名索伦人组建索伦骑兵,暂时先练习骑枪和马刀,等到多尔衮这边将西域的高头大马运过去之后就能组建一支质量不下于哥萨克的冲锋骑兵,再加上西班牙人支援的火器,哥萨克就不足为虑了。
而布鲁斯也给多尔衮提供了另外一个渠道,布鲁斯向多尔衮表示他愿意派一些荷兰人去与远东几个大据点的沙俄总督谈判,让他们停止对清军的进攻。
布鲁斯对于沙俄贪得无厌的行为十分无语,这个时候抢一些无关紧要的破地有什么用?要是顺军消灭清军,那么沙俄那些个据点能撑多久?怕是顺军用人命硬怼都能怼死哥萨克。
至于谈判结果,布鲁斯还是有信心的,毕竟有西班牙和荷兰两个大国出面,额,主要是西班牙,沙俄多多少少还是要给些面子的。
多尔衮欣然同意,如果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那自然是最好的,当然,多尔衮知道,大多数情况下,如果你没有打败对手的能力,对方是不会和你谈的。
奉多尔衮之命,鳌拜率领数百八旗精兵准备驱逐在黑龙江上游建立据点的哥萨克,但在与沙俄哥萨克在黑龙江上游地区展开鏖战后,清军居然输了!
这些个哥萨克的战力出乎意料的强,清军在步战和骑战都处于下风,而且哥萨克们的营垒中还有火炮,清军阵地战同样打不过哥萨克们,于是几番大战之后,鳌拜带过去的数百八旗兵几乎打光了也没打掉一个哥萨克据点。
没有办法,鳌拜只好往盛京发去文书,请求多尔衮派出援兵,在河面封冻以前解决掉盘踞在黑龙江上游的哥萨克,不然河面冻上之后清军后勤将变得困难,打胜仗的可能性就更低了。
收到鳌拜求援文书的多尔衮暗骂鳌拜真是个废物。
在多尔衮看来,鳌拜这家伙在宁远做生意做多了,仗都不会打了,罗刹人在黑龙江流域人数不会超过一千人,鳌拜连这区区一千人都搞不定,真是纯纯的废物。
多尔衮现在真不想再派人去北边了,顺军这段时间在金复之间很不老实,虽然没有大动作,但是小规模袭击不断,清顺双方一直在爆发各种小型战斗,多尔衮往辽南填士兵还来不及,哪有空调兵去北边。
“摄政王阁下,”就在多尔衮思考的时候,清军中的荷兰教习布鲁斯打断了多尔衮的思绪,他一脸兴奋地对多尔衮说道,“摄政王阁下,西班牙人运来的第一批燧发枪已经到了。”
多尔衮看到布鲁斯来,决定问问布鲁斯,毕竟布鲁斯对罗刹人的了解远超清廷其他人。
于是多尔衮说道,“这批火枪来得真是及时。现在北边罗刹人好像有点厉害,索伦人完全拿他们没办法(多尔衮不想说鳌拜打了败仗的事),布鲁斯教习,你觉得如果用一千米射术高超的士兵,加上这批燧发枪,能干掉一千罗刹兵吗?”
布鲁斯愣了一下,随后说道,“摄政王,如果是与哥萨克打的话,用火枪不是明智之举。
哥萨克惯用骑兵,而燧发枪虽然比起火绳枪准头高了那么一点点,但是仍然很难打中远处的移动目标。而且哥萨克对于火枪相当熟悉,他们知道燧发枪的大致射程,会在极限距离引诱火枪手开枪,接着一波冲锋直接捅穿对手,与他们打的话,只能以冲锋对付冲锋。”
多尔衮听了布鲁斯的话开始思考起来,他虽然觉得鳌拜打仗手艺退步了,但鳌拜肯定不是白痴,试探之后肯定就知道哥萨克的作战风格了。
换句话说,鳌拜大概率试过了与哥萨克对冲,但是没打过,这就说明清军不是人不行就是马不行。
多尔衮判断应该是马不行,蒙古马的冲锋水平就那样,个头也不算大,并不适合用于冲锋突破。
想到这多尔衮觉得应该找西域的瓦剌部要些好马了,西域不仅有伊犁马这种优良马种,还可以从中亚购买到阿拉伯马,唯一的问题就是顺军占据了河套,想从西域拿马的话得绕一大圈从喀尔喀那边过来,一来一回所耗费的时间肯定不会少。
想到这多尔衮又看向布鲁斯,问道,“布鲁斯教习,你对西洋事务熟悉,罗刹国会派出大量哥萨克来黑龙江吗?或者说他们大概最多能派出多少人?”
布鲁斯在清廷待了一段时间,知道黑龙江在哪,他说道,“摄政王放心,哥萨克们的老家离这里太远,即使他们建立了一些据点也维持不了太多人,顶天就是千余人,不会再多了。”
多尔衮闻言松了口气,既然罗刹人最多就能派出这么些人,那倒是可以慢慢处理了。
于是多尔衮决定把西班牙人刚运来的这批燧发枪中分出两千把,运到黑龙江去武装索伦诸部,保证索伦诸部至少有自保的能力。
历史上索伦诸部苦于火器短缺与哥萨克争斗时大多数情况下处于下风,而清廷对外东北的重视程度也就那样:
实际上清廷早早就让出了斡难河地区等地,让这些地方的索伦部落撤回到黑龙江流域,按照某些人的定义,可以说清廷刚开国就开始缩边了,不过清廷比较幸运,外东北那环境,在工业革命之前,沙俄拼命占也占不了多少。
工业革命后,额,日俄直接在东北开片了,面对两家外人在自家领土上开片这种事情,清廷居然选择了中立…
不过现在多尔衮可不能轻易让出外东北这些土地了:
清军现在在战略上与顺军僵持住了,对于清廷来说,僵持住实际上就是输了。
这个时代的东北可不是共和国时期的农业基地和工业基地,清廷的物资产出和大顺相比差得太多了,这意味着清军一定耗不过顺军,所以多尔衮必须给八旗准备好后路。
于是多尔衮最终决定派人通知鳌拜,让他挑选一千名索伦人组建索伦骑兵,暂时先练习骑枪和马刀,等到多尔衮这边将西域的高头大马运过去之后就能组建一支质量不下于哥萨克的冲锋骑兵,再加上西班牙人支援的火器,哥萨克就不足为虑了。
而布鲁斯也给多尔衮提供了另外一个渠道,布鲁斯向多尔衮表示他愿意派一些荷兰人去与远东几个大据点的沙俄总督谈判,让他们停止对清军的进攻。
布鲁斯对于沙俄贪得无厌的行为十分无语,这个时候抢一些无关紧要的破地有什么用?要是顺军消灭清军,那么沙俄那些个据点能撑多久?怕是顺军用人命硬怼都能怼死哥萨克。
至于谈判结果,布鲁斯还是有信心的,毕竟有西班牙和荷兰两个大国出面,额,主要是西班牙,沙俄多多少少还是要给些面子的。
多尔衮欣然同意,如果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那自然是最好的,当然,多尔衮知道,大多数情况下,如果你没有打败对手的能力,对方是不会和你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