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 第168章 驱虎吞狼
热门推荐:
关栩栩褚北鹤
大佬归来,假千金她不装了关栩栩褚北鹤
东京大律师:开局律所破产
误嫁皇叔:嚣张医妃惹不得陆昭菱周时阅
陆昭菱周时阅
重生再嫁皇胄,我只想乱帝心夺凤位江凤华谢觞苏婷婉
往前走,不回头,前夫请别纠缠不休
乖徒儿下山去吧,你师姐倾国倾城
权力巅峰
五大商号低价收购、扬州“以地换盐”、盐商抵押所得,由此获得的食盐总量,至少也有一百万石,未来一年多的时间,南唐对“盐荒”的抵御能力大大提高,最重要的是,这些盐资源都控制在李煜手中。
这种做法,就和建国初期上海治理资本家、买办哄抬物价一样,只要盐商敢屯居积奇、哄抬价格,老子就大量抛售,把价格打下来!然后,趁机抄底!
治理“盐荒”小有收获,李煜并未沾沾自喜,他很清楚,这种“小聪明”只能一时凑效,想要动摇商人阶级的利益,困难重重,绝非一朝一夕可以成功的。
而且,眼前这件事,远比治理“盐荒”重要。
一连几天,刘政咨都会来向李煜汇报审讯进度,有时候,身上还会带点血。
那些血,自然不会是刘政咨的……至于刁衎、徐元瑀究竟受到了怎样的“优待”,李煜不愿去想,怕做噩梦。
李煜劝道:“刘卿,这种事情,你可以交给别人做。”
刘政咨一脸无奈,说道:“抽耳光、甩鞭子、下烙铁这种活,手下人还行,稍微复杂点的手段,别人都不顶事,只能自己来。”
“好了……他们交代了吗?”
“属下分开审讯,刁衎倒是交代了不少,徐元瑀嘴巴比较紧,不过,也是时间问题。”
说着,刘政咨摊开一份名单,上面写了几十个人的名字,既有与“冯党”联系密切的朝中大臣,也有不少商贾、地主、僧侣等人的名字。
李煜重点看了富商、地主等“非官方人士”的名单,简单对照了一下,很多人在孙晟之前提供给自己的名单,存在重叠现象。
“看来,这些人需要特别关照一下了。”
原本,李煜只是想搞清楚,金陵存在哪些“内鬼”,参与到了洪州“问罪诏”一事当中,查了一圈,最后确定了刁、徐二人。
不是其他人没查出来,而是查出来之后,李煜觉得暂时不需要动,他们还有用——比如,皇甫继勋,这个白痴在自己设计的“金陵战役”中还需要扮演重要角色——刁、徐二人官位较小,动了之后也不会有影响,还能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
话说回来,刁衎、徐元瑀究竟是犯了天条了吗?竟然需要刘政咨亲自审讯!
没错,他们两个确实犯了天条,死一万次都不足以抵罪的那种。
历史维度上,公元974年,宋军发动了对南唐的最后一次进攻,这是一场灭国之战,长江防线完全被突破,宋军兵临城下。
南唐将士在外浴血奋战,金陵百姓自发组织反攻,大街小巷、秦淮河畔,到处都是杀人场!
懦弱的李煜(原主)则隐藏在坚固的宫城之中,每天与和尚、道士谈经论法,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仿佛宋军打的就不是南唐江山!
李煜(原主)自己生性懦弱、胸无大志,这是客观存在的,可他也不是什么都不敢,战争前期,也曾亲自指挥加固城防,为将士们打气加油,为什么到后来,就整天在皇宫当中,“不闻窗外事”了呢?
很简单,消息被阻隔了。
秘书郎刁衎、内殿传诏徐元瑀,他们的职位并不高,说白了,就是在皇宫当中传递文书的小官而已,可偏偏是这两个小官,将金陵之战的所有信息暗暗隐瞒了下来,但凡李煜(原主)问起来,就告诉他,天下太平!
就这样,一直隐瞒到城破,南唐灭亡!
刁衎、徐元瑀又撺掇李煜(原主)投降,就这样,顺利地跟着这位“违命侯”来到了汴梁,成为了大宋朝廷官员。
如今,两人面对的是了解历史的“穿越者李煜”,还能饶得了他们?
刘政咨看了一眼,问道:“殿下,这些虽然都不是做官的,可他们能与冯党有牵连,就必然有官员相助,甚至说,他们自己人就在朝中做官。”
李煜一笑,说道:“我还真怕他们不这么干!”
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形成了一条普遍规律,那就是,有钱的人想要权,有权的人想要钱。
权与钱,钱与权,就像西门庆与潘金莲!
但是,钱权联姻,又很容易露出马脚,收拾起来也更容易些。
刘政咨继续说:“既如此,殿下打算从谁先下手?”
“不是从谁先下手,是一起抓!”
刘政咨有些吃惊,提醒道:“殿下,冯党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个抓,都怕打草惊蛇,一起抓的话,阵仗就太大了。”
“那本王就搞个更大的阵仗。”
这话,刘政咨不太理解了,李煜解释道:“藏一个针,最高明的做法是什么?”
“殿下明示。”
“自然是扔到一堆针里面。”
李煜所说的“一堆针”,就是兵发泉州!
“刘卿,汉朝(南汉)那边的消息传过来了,龚慎仪被囚禁起来,是时候动手了。”
刘政咨恍然大悟!
以发兵征讨刘鋹为借口,将一些有问题的官员带上,到了战场环境下,怎么干都成!至于那些富商、地主之类的更好对付,大军行进途中,随便找个借口,就能捎上他们全家。
太子爷,还是你狠!
“殿下,事不宜迟,趁着如今长江防线安定,要速速进行!”
李煜同意,却说:“大军开拔之前,还要派人先行南下,去送一封信。”
这就是李煜所说的第三件事。所谓“信”,准确点说是一份国诏,盖着“大周国玺”的国诏,上面的内容怎么写,则由李煜决定。
“臣斗胆猜测,是送给留从效的?”
李煜微微一笑,说道:“刘卿,既然你已经猜到,这件事情由你去办吧,务必要保密。”
“遵命!”
李煜要利用空白的“大周国玺”帛书,写一份国诏,要求留从效去攻打刘鋹!
当然,刘鋹就是个幌子,真正的矛头,对准留从效。
留从效名义上归属南唐,实则与吴越、后周也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与南汉刘鋹,也暗通款曲。
难听一点,将他称之为“四姓家奴”并不过分。
说好听了,留从效构建的军阀势力,相当于在吴越、南汉、南唐之间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是江南三国的战略缓冲区。
现在,李煜要打破这种平衡——
如果留从效按照指示这么做,那就是“驱虎吞狼”之计凑效,刘鋹、留从效两败俱伤之后,到时候自己再去收拾残局。吴越不可能作壁上观,但碍于“扬州政权”的面子,他只能与南唐合作,对比之下,南唐更占据地理、兵源方面的优势。
如果留从效不按照要求做——他自然是有理由,名义上,清源军属于南唐的编制,留从效完全可以不把大周国诏当回事,他反驳的理由只能是“听令大唐”——等到金陵派兵前往南汉,他就没有任何理由推脱,必须出兵!而留从效一旦出兵,泉州、漳州等地防守力量会大幅下降,李煜还可以趁机灭掉他。
如果留从效连南唐的也不听,那更好办了,直接干他!到时候,还能以大周皇帝郭宗训的名义,拉上吴越钱俶一起,南北夹击留从效。钱俶自然是不愿意为南唐出力,可是,李煜打的旗号是“招降南汉,共辅周主”,吴越作为后周(扬州政权)的小跟班,不情愿也得出兵!
所以,留从效,美好的“军阀时光”快要结束了哦,且行且珍惜。
这种做法,就和建国初期上海治理资本家、买办哄抬物价一样,只要盐商敢屯居积奇、哄抬价格,老子就大量抛售,把价格打下来!然后,趁机抄底!
治理“盐荒”小有收获,李煜并未沾沾自喜,他很清楚,这种“小聪明”只能一时凑效,想要动摇商人阶级的利益,困难重重,绝非一朝一夕可以成功的。
而且,眼前这件事,远比治理“盐荒”重要。
一连几天,刘政咨都会来向李煜汇报审讯进度,有时候,身上还会带点血。
那些血,自然不会是刘政咨的……至于刁衎、徐元瑀究竟受到了怎样的“优待”,李煜不愿去想,怕做噩梦。
李煜劝道:“刘卿,这种事情,你可以交给别人做。”
刘政咨一脸无奈,说道:“抽耳光、甩鞭子、下烙铁这种活,手下人还行,稍微复杂点的手段,别人都不顶事,只能自己来。”
“好了……他们交代了吗?”
“属下分开审讯,刁衎倒是交代了不少,徐元瑀嘴巴比较紧,不过,也是时间问题。”
说着,刘政咨摊开一份名单,上面写了几十个人的名字,既有与“冯党”联系密切的朝中大臣,也有不少商贾、地主、僧侣等人的名字。
李煜重点看了富商、地主等“非官方人士”的名单,简单对照了一下,很多人在孙晟之前提供给自己的名单,存在重叠现象。
“看来,这些人需要特别关照一下了。”
原本,李煜只是想搞清楚,金陵存在哪些“内鬼”,参与到了洪州“问罪诏”一事当中,查了一圈,最后确定了刁、徐二人。
不是其他人没查出来,而是查出来之后,李煜觉得暂时不需要动,他们还有用——比如,皇甫继勋,这个白痴在自己设计的“金陵战役”中还需要扮演重要角色——刁、徐二人官位较小,动了之后也不会有影响,还能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
话说回来,刁衎、徐元瑀究竟是犯了天条了吗?竟然需要刘政咨亲自审讯!
没错,他们两个确实犯了天条,死一万次都不足以抵罪的那种。
历史维度上,公元974年,宋军发动了对南唐的最后一次进攻,这是一场灭国之战,长江防线完全被突破,宋军兵临城下。
南唐将士在外浴血奋战,金陵百姓自发组织反攻,大街小巷、秦淮河畔,到处都是杀人场!
懦弱的李煜(原主)则隐藏在坚固的宫城之中,每天与和尚、道士谈经论法,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仿佛宋军打的就不是南唐江山!
李煜(原主)自己生性懦弱、胸无大志,这是客观存在的,可他也不是什么都不敢,战争前期,也曾亲自指挥加固城防,为将士们打气加油,为什么到后来,就整天在皇宫当中,“不闻窗外事”了呢?
很简单,消息被阻隔了。
秘书郎刁衎、内殿传诏徐元瑀,他们的职位并不高,说白了,就是在皇宫当中传递文书的小官而已,可偏偏是这两个小官,将金陵之战的所有信息暗暗隐瞒了下来,但凡李煜(原主)问起来,就告诉他,天下太平!
就这样,一直隐瞒到城破,南唐灭亡!
刁衎、徐元瑀又撺掇李煜(原主)投降,就这样,顺利地跟着这位“违命侯”来到了汴梁,成为了大宋朝廷官员。
如今,两人面对的是了解历史的“穿越者李煜”,还能饶得了他们?
刘政咨看了一眼,问道:“殿下,这些虽然都不是做官的,可他们能与冯党有牵连,就必然有官员相助,甚至说,他们自己人就在朝中做官。”
李煜一笑,说道:“我还真怕他们不这么干!”
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形成了一条普遍规律,那就是,有钱的人想要权,有权的人想要钱。
权与钱,钱与权,就像西门庆与潘金莲!
但是,钱权联姻,又很容易露出马脚,收拾起来也更容易些。
刘政咨继续说:“既如此,殿下打算从谁先下手?”
“不是从谁先下手,是一起抓!”
刘政咨有些吃惊,提醒道:“殿下,冯党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个抓,都怕打草惊蛇,一起抓的话,阵仗就太大了。”
“那本王就搞个更大的阵仗。”
这话,刘政咨不太理解了,李煜解释道:“藏一个针,最高明的做法是什么?”
“殿下明示。”
“自然是扔到一堆针里面。”
李煜所说的“一堆针”,就是兵发泉州!
“刘卿,汉朝(南汉)那边的消息传过来了,龚慎仪被囚禁起来,是时候动手了。”
刘政咨恍然大悟!
以发兵征讨刘鋹为借口,将一些有问题的官员带上,到了战场环境下,怎么干都成!至于那些富商、地主之类的更好对付,大军行进途中,随便找个借口,就能捎上他们全家。
太子爷,还是你狠!
“殿下,事不宜迟,趁着如今长江防线安定,要速速进行!”
李煜同意,却说:“大军开拔之前,还要派人先行南下,去送一封信。”
这就是李煜所说的第三件事。所谓“信”,准确点说是一份国诏,盖着“大周国玺”的国诏,上面的内容怎么写,则由李煜决定。
“臣斗胆猜测,是送给留从效的?”
李煜微微一笑,说道:“刘卿,既然你已经猜到,这件事情由你去办吧,务必要保密。”
“遵命!”
李煜要利用空白的“大周国玺”帛书,写一份国诏,要求留从效去攻打刘鋹!
当然,刘鋹就是个幌子,真正的矛头,对准留从效。
留从效名义上归属南唐,实则与吴越、后周也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与南汉刘鋹,也暗通款曲。
难听一点,将他称之为“四姓家奴”并不过分。
说好听了,留从效构建的军阀势力,相当于在吴越、南汉、南唐之间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是江南三国的战略缓冲区。
现在,李煜要打破这种平衡——
如果留从效按照指示这么做,那就是“驱虎吞狼”之计凑效,刘鋹、留从效两败俱伤之后,到时候自己再去收拾残局。吴越不可能作壁上观,但碍于“扬州政权”的面子,他只能与南唐合作,对比之下,南唐更占据地理、兵源方面的优势。
如果留从效不按照要求做——他自然是有理由,名义上,清源军属于南唐的编制,留从效完全可以不把大周国诏当回事,他反驳的理由只能是“听令大唐”——等到金陵派兵前往南汉,他就没有任何理由推脱,必须出兵!而留从效一旦出兵,泉州、漳州等地防守力量会大幅下降,李煜还可以趁机灭掉他。
如果留从效连南唐的也不听,那更好办了,直接干他!到时候,还能以大周皇帝郭宗训的名义,拉上吴越钱俶一起,南北夹击留从效。钱俶自然是不愿意为南唐出力,可是,李煜打的旗号是“招降南汉,共辅周主”,吴越作为后周(扬州政权)的小跟班,不情愿也得出兵!
所以,留从效,美好的“军阀时光”快要结束了哦,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