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 第265章 增兵疑云(二)
热门推荐:
七零:随军辣媳带飞大院暴富逆袭
眸深研成墨【下】
斩神:我的禁墟通王者
罪案拼图:看不见的真相
重生后我只想逃离宗门
甜文男主他在虐文世界里杀疯了
大月谣
穿越魔兽之我是古神
三生石上终是你
在南唐军事方面,徐铉、潘慎修基本属于“局外人”,他们的军事素养,做参谋都不合格。
李煜将他们作为“计划的一部分”,自然是有长远考虑的,眼下,两人的疑惑不仅没有解开,反而因为陈乔、刘政咨莫名其妙的笑容,变得更加浓重了。
好奇心上来了。
徐铉问道:“陛下,何故发笑,莫非增兵之事,也是假的?”
李煜摇头,说道:“徐卿,潘卿,你们是朕的心腹,因此不会隐瞒,增兵之事、确实属实,只不过不是单纯的增兵。”
潘慎修动了动嘴唇,还是没说话,他是那种只喜欢按照命令执行任务的人,其他的,一概无所谓。
徐铉忧虑,问道:“陛下,连番征战,民力恐怕无法支持。”
“不错,以当前大唐的势力,能够养二十万军队,已经是不堪重负了。”
李煜表情逐渐严肃,缓缓地,将全班计划托出——
南唐对外自称“大唐”,但国力也好、地盘也好、物产也好,总量是无法与李世民建立的“盛唐”相比的,偏安江南一隅之地,受到的掣肘太多了。
最大的掣肘,在于人,精准一点说是“人的生理综合素质”,包括身高、体能、力量等方面,南方人整体上是要弱于北方人的。
没有小瞧南方人的意思,这一现象的背后,是地理、饮食、气候、基因等多方面的因素。
单单就身高来说,东北姑娘给人的印象就是大体格子,而江南姑娘给人的印象就是“小土豆”。
故而,在双方兵力差不多的情况下,单兵素质的差距会明显放大,尤其是骑兵作战时,北方士兵带来的伤害,远超过南方士兵,更不要提游牧民族,契丹士兵往往可以以一敌二、敌五,甚至以一敌十!
李煜想要打造一支类似后周郭荣中央禁军的军队,就只能优中选优,同时,将现有军队中的老弱病残都淘汰掉。
一言以蔽之,增兵的同时,也要裁军!
洪州大营、润州大营、池州大营、江宁大营四处,经过前期调整,总兵力在十五万左右,李煜计划至少裁军五万,仅保留十万精锐。
另外,武平节度使(长沙)、百胜节度使(雄州)、武昌节度使(武昌)、安化节度使(波阳)、镇南节度使(高安)、昭武节度使(抚州)、永安节度使(建州)、宁国节度使(宣州)、镇海节度使(润州)、平海节度使(泉州)等,手中兵力8000-不等。本着“多退少补”的原则,保证每个节度使手下军队,均衡在6000人左右,这样下来,南唐节度使军力总规模为六万。
最后,南唐“场”(如龙南场、上杭场)的军事功能全部撤销,彻底改为屯田部队,“场”的实际性质,也从半耕半战的状态,转变为后勤属性的“生产建设兵团”。
这样一来,就不难理解了,军队裁掉的人员,不是不管不顾、任其回家了,而是转移阵地。
有了“浮云县”这样的开荒种田成功案例,李煜不仅要在南唐各地推动垦荒、建路、修缮驿站等,最重要的一点,是通过这种人口迁徙的方法,维护已经打下来地盘的稳定性!
马楚的地盘(湖南)之所以叛变,就是因为李璟没有关注后续治理,如果,将几万南唐军队迁移到湖南境内呢?
常德、衡阳、滨州、永州、怀化(不写古名啦)等地,因为常年战争、百姓流离失所,荒田一片连着一片,只要开垦出来,推广高产稻米(占城稻),就能重现“湖广熟、天下足”的景象。
整体上,南唐兵力在“一增一减”之间,不仅可以实现兵源素质的飞跃,人口迁徙,还能同时解决掉许多社会治理问题。
一个士兵迁移,背后是整个家庭的迁移,完整生产关系的迁移。
这种事情,在中国历史上发生了很多次,如明朝的“洪武大移民”,清朝实施过“湖广填四川”,相对来说,李煜采取的是更加温和的手段。
老弱病残的士兵,他们在军队当中起不了太大作用,一上战场,就是炮灰,白白丢了性命。
但是去种地,还能“挣军功、减税赋”,不仅可以刺激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也为日后“大决战”奠定了基础。
李煜的一番解释,终于让徐铉、潘慎修搞懂了,不由感叹,还可以这么玩儿!
“徐卿、潘卿,二位虽然领兵打仗不行,可此番增兵的过程中,还需要你们尽心竭力。”
李煜一番话,让徐铉、潘慎修非常感动,皇帝拜托臣子去做事,说明了很高的信任。
潘慎修说道:“陛下,需要臣做什么?下去征兵?协调粮草?”
徐铉也一脸激动,说道:“臣愿意再次南下,亲自监督。”
李煜微微一笑,摇头说道:“不需要,你们的任务,不必离开金陵。”
不出金陵,那能干什么?
李煜见二人疑惑,也故弄玄虚,问道:“徐卿、潘卿,你们知道什么是政委吗?”
徐铉、潘慎修没听过,刘政咨与陈乔也没听过。
李煜哈哈一笑,说道:“朕开玩笑,军中监军,总听说吧?”
这个自然,监军是冷兵器时代军队管理的重要官员之一,它的职能,类似于后世的政委,但主要工作是监督打仗、预防叛变、制约将帅。
“朕在增兵改制之后,就会撤掉监军一职,另设政委一职,也就是政务委派(不是“政治委员”),除了原有职能之外,最重要的是教给兵卒读书写字、宣传思想,要让每一个兵卒都产生对大唐的忠诚之心、自豪之感!”
潘慎修、徐铉等人算是大开眼界,这个“政委”,真是闻所未闻。
读书?识字?更是千古未有!
为啥有一句话,叫做“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当兵的在秀才眼中,就是土老帽,就是臭丘八,就是上不得台面的人。
皇帝陛下竟然要教普通士卒文化,这,这有什么用吗?
当然有用,有了文化的士兵,就能看得懂地图、了解战术,不再是一群乌合之众。
同时,趁着这一次“增兵改制”,李煜也想要让南唐的风气,进行彻底的改变。
李煜将他们作为“计划的一部分”,自然是有长远考虑的,眼下,两人的疑惑不仅没有解开,反而因为陈乔、刘政咨莫名其妙的笑容,变得更加浓重了。
好奇心上来了。
徐铉问道:“陛下,何故发笑,莫非增兵之事,也是假的?”
李煜摇头,说道:“徐卿,潘卿,你们是朕的心腹,因此不会隐瞒,增兵之事、确实属实,只不过不是单纯的增兵。”
潘慎修动了动嘴唇,还是没说话,他是那种只喜欢按照命令执行任务的人,其他的,一概无所谓。
徐铉忧虑,问道:“陛下,连番征战,民力恐怕无法支持。”
“不错,以当前大唐的势力,能够养二十万军队,已经是不堪重负了。”
李煜表情逐渐严肃,缓缓地,将全班计划托出——
南唐对外自称“大唐”,但国力也好、地盘也好、物产也好,总量是无法与李世民建立的“盛唐”相比的,偏安江南一隅之地,受到的掣肘太多了。
最大的掣肘,在于人,精准一点说是“人的生理综合素质”,包括身高、体能、力量等方面,南方人整体上是要弱于北方人的。
没有小瞧南方人的意思,这一现象的背后,是地理、饮食、气候、基因等多方面的因素。
单单就身高来说,东北姑娘给人的印象就是大体格子,而江南姑娘给人的印象就是“小土豆”。
故而,在双方兵力差不多的情况下,单兵素质的差距会明显放大,尤其是骑兵作战时,北方士兵带来的伤害,远超过南方士兵,更不要提游牧民族,契丹士兵往往可以以一敌二、敌五,甚至以一敌十!
李煜想要打造一支类似后周郭荣中央禁军的军队,就只能优中选优,同时,将现有军队中的老弱病残都淘汰掉。
一言以蔽之,增兵的同时,也要裁军!
洪州大营、润州大营、池州大营、江宁大营四处,经过前期调整,总兵力在十五万左右,李煜计划至少裁军五万,仅保留十万精锐。
另外,武平节度使(长沙)、百胜节度使(雄州)、武昌节度使(武昌)、安化节度使(波阳)、镇南节度使(高安)、昭武节度使(抚州)、永安节度使(建州)、宁国节度使(宣州)、镇海节度使(润州)、平海节度使(泉州)等,手中兵力8000-不等。本着“多退少补”的原则,保证每个节度使手下军队,均衡在6000人左右,这样下来,南唐节度使军力总规模为六万。
最后,南唐“场”(如龙南场、上杭场)的军事功能全部撤销,彻底改为屯田部队,“场”的实际性质,也从半耕半战的状态,转变为后勤属性的“生产建设兵团”。
这样一来,就不难理解了,军队裁掉的人员,不是不管不顾、任其回家了,而是转移阵地。
有了“浮云县”这样的开荒种田成功案例,李煜不仅要在南唐各地推动垦荒、建路、修缮驿站等,最重要的一点,是通过这种人口迁徙的方法,维护已经打下来地盘的稳定性!
马楚的地盘(湖南)之所以叛变,就是因为李璟没有关注后续治理,如果,将几万南唐军队迁移到湖南境内呢?
常德、衡阳、滨州、永州、怀化(不写古名啦)等地,因为常年战争、百姓流离失所,荒田一片连着一片,只要开垦出来,推广高产稻米(占城稻),就能重现“湖广熟、天下足”的景象。
整体上,南唐兵力在“一增一减”之间,不仅可以实现兵源素质的飞跃,人口迁徙,还能同时解决掉许多社会治理问题。
一个士兵迁移,背后是整个家庭的迁移,完整生产关系的迁移。
这种事情,在中国历史上发生了很多次,如明朝的“洪武大移民”,清朝实施过“湖广填四川”,相对来说,李煜采取的是更加温和的手段。
老弱病残的士兵,他们在军队当中起不了太大作用,一上战场,就是炮灰,白白丢了性命。
但是去种地,还能“挣军功、减税赋”,不仅可以刺激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也为日后“大决战”奠定了基础。
李煜的一番解释,终于让徐铉、潘慎修搞懂了,不由感叹,还可以这么玩儿!
“徐卿、潘卿,二位虽然领兵打仗不行,可此番增兵的过程中,还需要你们尽心竭力。”
李煜一番话,让徐铉、潘慎修非常感动,皇帝拜托臣子去做事,说明了很高的信任。
潘慎修说道:“陛下,需要臣做什么?下去征兵?协调粮草?”
徐铉也一脸激动,说道:“臣愿意再次南下,亲自监督。”
李煜微微一笑,摇头说道:“不需要,你们的任务,不必离开金陵。”
不出金陵,那能干什么?
李煜见二人疑惑,也故弄玄虚,问道:“徐卿、潘卿,你们知道什么是政委吗?”
徐铉、潘慎修没听过,刘政咨与陈乔也没听过。
李煜哈哈一笑,说道:“朕开玩笑,军中监军,总听说吧?”
这个自然,监军是冷兵器时代军队管理的重要官员之一,它的职能,类似于后世的政委,但主要工作是监督打仗、预防叛变、制约将帅。
“朕在增兵改制之后,就会撤掉监军一职,另设政委一职,也就是政务委派(不是“政治委员”),除了原有职能之外,最重要的是教给兵卒读书写字、宣传思想,要让每一个兵卒都产生对大唐的忠诚之心、自豪之感!”
潘慎修、徐铉等人算是大开眼界,这个“政委”,真是闻所未闻。
读书?识字?更是千古未有!
为啥有一句话,叫做“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当兵的在秀才眼中,就是土老帽,就是臭丘八,就是上不得台面的人。
皇帝陛下竟然要教普通士卒文化,这,这有什么用吗?
当然有用,有了文化的士兵,就能看得懂地图、了解战术,不再是一群乌合之众。
同时,趁着这一次“增兵改制”,李煜也想要让南唐的风气,进行彻底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