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就挂掉的我决定先变成猫 第59章 仁政
热门推荐:
四合院:开局被饿死,全院去打靶
校花别沾边,重生的我只想搞钱
斩杀穿越者我是专业的
空间农场系统:囤货女王在末世
刀剑温柔红尘
无限流:颜值也是杀人利器
聂天墨如曦
穆少的心尖宠:团宠千金司绾绾
我的抗战有空间
这是一起并不复杂的案件。
东夏有个县城叫长清县,县里有个小学生叫赵小六。
后土娘娘诞辰结束后,赵小六和往常一样,回学校去上课。
待到周末回家,就见他鼻青脸肿,头发乱得和狗啃得一样,一看就是被人连揪带剪,弄掉不少,整个人无精打采,晚饭也不吃,就直接去睡觉。
赵家父亲闷头抽着旱烟,母亲心疼得掉泪,却一句安慰的话都说不出来。
他们知道,自家孩子在学校天天被欺负。
但欺负赵小六的,乃是当地的富商张家之子。
赵家父母不过是普通的百姓,整日劳作就已经耗费了太多精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手停口就停。
甚至本身工作的种植园,就与张家的产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怎么敢得罪对方?
父母没办法为孩子讨回公道,只能装聋作哑,视而不见,任由孩子煎熬。
他们甚至连不去上学的话都说不出来。
毕竟,赵小六作为平民之子,能够上学,本就是因为东夏王突发奇想,令其治下各省、道、府、州、市、县设立小学,专门供老百姓的孩子们读书识字。
所有父母都必须把七岁以上,十岁以下的孩子送去小学,扫盲三年。
这则命令一开始招来了所有人的不理解。
因为这个世界根本没有专门供百姓读书识字的学校。
所有官方设立的学院,全都是为修行者准备的。
至于诸侯、贵族,当然也有不少设立家学的,专门培养子嗣读书。
但这么做的目的,主要是提前给他们开智明理,准备有可能的觉醒。
即便不觉醒,能读会写也是好事。
不管是自己找份工作,当个刀笔吏,又或者去给别人当客卿,再或者自己趴在家里创作小说、戏剧,研究自己的奇思妙想,都比每天无所事事,荒淫无度强。
但这份富贵闲人的逻辑,可没办法用于老百姓。
平民之子,若是觉醒,自然是天大的喜事,也不愁教育问题,一路都由帝国补贴,处处大开方便之门,没人会和修行者过不去。
若是没觉醒,一辈子就是个普通百姓,那也没识文断字的必要,何况是这样大规模的扫盲。
当然,臣子们不敢明着说“百姓一辈子老老实实当牛马就行,蒙着眼睛反而更有利于幸福活下去”,要是传出去,可不得被唾沫星子淹死?
只能委婉对东夏王劝谏,贵族供家中子弟读书,最大的原因是他们养得起。
平民百姓家里,每一个孩子都是劳动力,从小就得学会干活,好给家里挣口粮。若是让孩子去读书,家里的活谁做?
然后,东夏王的解决做法就是——老百姓没钱,行啊!发!
学杂费全免,文具全部都由学校提供。
上七休三,提供住宿,每天管两顿饭,有荤有素,确保每天一个鸡蛋,一杯牛奶,老师必须亲自盯着孩子们吃完。
每个季度再发两件衣服两双鞋,两床铺盖两个枕头。
以上种种,由各级的财政和东夏王府一起出钱补贴。
毫无疑问,这就等于东夏王府和东境各省、道、府、州、市、县,一起出钱,替老百姓养孩子三年,还教他们识文断字。
这算是难得的德政了吧?
偏偏一开始,这则命令居然执行得不算顺利。
不是所有的父母都开明。
很多百姓都觉得,七岁的孩子已经能顶个人用了。
可以做家务,可以当童工,可以当童养媳,可以下地干活,漂亮点的还能卖去做奴婢,去上学又有啥好处?
还有父母盘算着,男孩送去学校,不为别的,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家里供不起。女孩就留下来,否则谁做饭,谁洗衣,谁看更小的孩子?
又有人奸猾,将孩子留在家里做工,等到了早午两顿饭的时候,就让孩子去领,衣服鞋子也不能错过,铺盖更是值钱东西,还要看能不能多赖几件。
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东夏王知悉后,直接下了铁命令:
但凡父母不送孩子去上学者,杀无赦!
本族族长与当地里长涉嫌包庇,流放!
当然,如果真生病了,只要你对学校告假,学校就会派医师来探。
如果确定为真,还会发放药物,并且三日一探,啥时候病好了,啥时候来上学。
但如果是假的,又被混过去了……
一经查出,便算学监与夫子监察不严,抄家!
人头滚滚之下,再无人敢于违逆,久而久之,形成惯例。
赵家父母当然也不敢和王命顶着来。
何况人人都说这是王的仁政,赵家父母也觉得对。
三年读书下来,孩子们在学校里能吃得饱,穿得暖,个个抽条,长高了不少,健康又壮实,还能认识几个字,哪能不是仁政呢?
如果没有这项政令,像赵小六这种快十岁的男孩,就要去做工了。
扛一天沙包,编一天竹筐,累到头晕眼花,磨到双肩、双脚、手指鲜血淋漓,又结了厚厚的茧,一天下来都挣不到学校里提供的两顿伙食。
还想每天吃鸡蛋?那是逢年过节、加上过生日才有的待遇。
家里的鸡生下来的蛋,都是要攒去卖钱的,平日只舍得啃面饼。
这还是前所未有的好日子了。
像他们这种偏僻地方的百姓,能找到糊口的工作,生了十个八个孩子,还全都能养活,全都因为在东境。
青帝庇护,草木旺盛,植物生发。
东夏王府又一向不抽重税,不征宫人,不乱发徭役,不大兴宫室,并且鼓励自由贸易。
要是放到其他小国,苛捐杂税、滥发徭役之下,只怕要卖儿卖女,沦为奴隶。
正因为知道生活的不容易,赵家父母只能一边叹,一边让孩子忍。
不忍能怎么办呢?
些许孩童间的口角和打闹,甚至都没伤筋动骨,难道还能报官吗?
不管是官府,还是监察司,也不会管这种小事。
这都忍不下来的话,等以后去做工了,工头的刁难、克扣,乃至拳打脚踢,又怎么扛过去呢?
甚至还要催眠自己,那可是富家的少爷,若不是同在一个学堂里,这辈子都没有见到对方的机会,更何况被欺负。
若能讨好这位少爷,当个长随……
但心中还是不甘啊!
赵母哽咽着说:“我们小六这么聪明,老师在课堂都夸,如果能觉醒修行——”
“别说了。”赵父闷声闷气,“要是存了这个念头,却没……那可怎么活啊!”
赵母就哭着不说话,赵父叹道:“睡吧。”
睡一觉就好了。
日子还要接着过呢!
但谁也没想到,赵小六就这么一睡不醒!
东夏有个县城叫长清县,县里有个小学生叫赵小六。
后土娘娘诞辰结束后,赵小六和往常一样,回学校去上课。
待到周末回家,就见他鼻青脸肿,头发乱得和狗啃得一样,一看就是被人连揪带剪,弄掉不少,整个人无精打采,晚饭也不吃,就直接去睡觉。
赵家父亲闷头抽着旱烟,母亲心疼得掉泪,却一句安慰的话都说不出来。
他们知道,自家孩子在学校天天被欺负。
但欺负赵小六的,乃是当地的富商张家之子。
赵家父母不过是普通的百姓,整日劳作就已经耗费了太多精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手停口就停。
甚至本身工作的种植园,就与张家的产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怎么敢得罪对方?
父母没办法为孩子讨回公道,只能装聋作哑,视而不见,任由孩子煎熬。
他们甚至连不去上学的话都说不出来。
毕竟,赵小六作为平民之子,能够上学,本就是因为东夏王突发奇想,令其治下各省、道、府、州、市、县设立小学,专门供老百姓的孩子们读书识字。
所有父母都必须把七岁以上,十岁以下的孩子送去小学,扫盲三年。
这则命令一开始招来了所有人的不理解。
因为这个世界根本没有专门供百姓读书识字的学校。
所有官方设立的学院,全都是为修行者准备的。
至于诸侯、贵族,当然也有不少设立家学的,专门培养子嗣读书。
但这么做的目的,主要是提前给他们开智明理,准备有可能的觉醒。
即便不觉醒,能读会写也是好事。
不管是自己找份工作,当个刀笔吏,又或者去给别人当客卿,再或者自己趴在家里创作小说、戏剧,研究自己的奇思妙想,都比每天无所事事,荒淫无度强。
但这份富贵闲人的逻辑,可没办法用于老百姓。
平民之子,若是觉醒,自然是天大的喜事,也不愁教育问题,一路都由帝国补贴,处处大开方便之门,没人会和修行者过不去。
若是没觉醒,一辈子就是个普通百姓,那也没识文断字的必要,何况是这样大规模的扫盲。
当然,臣子们不敢明着说“百姓一辈子老老实实当牛马就行,蒙着眼睛反而更有利于幸福活下去”,要是传出去,可不得被唾沫星子淹死?
只能委婉对东夏王劝谏,贵族供家中子弟读书,最大的原因是他们养得起。
平民百姓家里,每一个孩子都是劳动力,从小就得学会干活,好给家里挣口粮。若是让孩子去读书,家里的活谁做?
然后,东夏王的解决做法就是——老百姓没钱,行啊!发!
学杂费全免,文具全部都由学校提供。
上七休三,提供住宿,每天管两顿饭,有荤有素,确保每天一个鸡蛋,一杯牛奶,老师必须亲自盯着孩子们吃完。
每个季度再发两件衣服两双鞋,两床铺盖两个枕头。
以上种种,由各级的财政和东夏王府一起出钱补贴。
毫无疑问,这就等于东夏王府和东境各省、道、府、州、市、县,一起出钱,替老百姓养孩子三年,还教他们识文断字。
这算是难得的德政了吧?
偏偏一开始,这则命令居然执行得不算顺利。
不是所有的父母都开明。
很多百姓都觉得,七岁的孩子已经能顶个人用了。
可以做家务,可以当童工,可以当童养媳,可以下地干活,漂亮点的还能卖去做奴婢,去上学又有啥好处?
还有父母盘算着,男孩送去学校,不为别的,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家里供不起。女孩就留下来,否则谁做饭,谁洗衣,谁看更小的孩子?
又有人奸猾,将孩子留在家里做工,等到了早午两顿饭的时候,就让孩子去领,衣服鞋子也不能错过,铺盖更是值钱东西,还要看能不能多赖几件。
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东夏王知悉后,直接下了铁命令:
但凡父母不送孩子去上学者,杀无赦!
本族族长与当地里长涉嫌包庇,流放!
当然,如果真生病了,只要你对学校告假,学校就会派医师来探。
如果确定为真,还会发放药物,并且三日一探,啥时候病好了,啥时候来上学。
但如果是假的,又被混过去了……
一经查出,便算学监与夫子监察不严,抄家!
人头滚滚之下,再无人敢于违逆,久而久之,形成惯例。
赵家父母当然也不敢和王命顶着来。
何况人人都说这是王的仁政,赵家父母也觉得对。
三年读书下来,孩子们在学校里能吃得饱,穿得暖,个个抽条,长高了不少,健康又壮实,还能认识几个字,哪能不是仁政呢?
如果没有这项政令,像赵小六这种快十岁的男孩,就要去做工了。
扛一天沙包,编一天竹筐,累到头晕眼花,磨到双肩、双脚、手指鲜血淋漓,又结了厚厚的茧,一天下来都挣不到学校里提供的两顿伙食。
还想每天吃鸡蛋?那是逢年过节、加上过生日才有的待遇。
家里的鸡生下来的蛋,都是要攒去卖钱的,平日只舍得啃面饼。
这还是前所未有的好日子了。
像他们这种偏僻地方的百姓,能找到糊口的工作,生了十个八个孩子,还全都能养活,全都因为在东境。
青帝庇护,草木旺盛,植物生发。
东夏王府又一向不抽重税,不征宫人,不乱发徭役,不大兴宫室,并且鼓励自由贸易。
要是放到其他小国,苛捐杂税、滥发徭役之下,只怕要卖儿卖女,沦为奴隶。
正因为知道生活的不容易,赵家父母只能一边叹,一边让孩子忍。
不忍能怎么办呢?
些许孩童间的口角和打闹,甚至都没伤筋动骨,难道还能报官吗?
不管是官府,还是监察司,也不会管这种小事。
这都忍不下来的话,等以后去做工了,工头的刁难、克扣,乃至拳打脚踢,又怎么扛过去呢?
甚至还要催眠自己,那可是富家的少爷,若不是同在一个学堂里,这辈子都没有见到对方的机会,更何况被欺负。
若能讨好这位少爷,当个长随……
但心中还是不甘啊!
赵母哽咽着说:“我们小六这么聪明,老师在课堂都夸,如果能觉醒修行——”
“别说了。”赵父闷声闷气,“要是存了这个念头,却没……那可怎么活啊!”
赵母就哭着不说话,赵父叹道:“睡吧。”
睡一觉就好了。
日子还要接着过呢!
但谁也没想到,赵小六就这么一睡不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