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长宁 第四百三十七章目标清晰
正二品道治。
这可能是天下绝大部分读书人对自己前程有多辉煌的终级想象了。
叶无坷在打开这封信的时候,真心不希望在这上面看到关于道治大人的只言片语。
如果有,那就意味着谋逆乱党在西蜀道的那个内应竟是西蜀道的最高官员。
何为封疆大吏?
说是本地的皇帝也不为过。
西蜀一道之内,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罗怯胜和杨廷柱两个人在莲花峰一战之后才调任益州,也是道治大人的提议,与道丞谢无嗔商量一下就把这事定了。
虽然这样调动官员明显不合规制,可既然是道府的提议和决定,就算后来报到吏部再呈递陛下,也不会出现什么变故。
按理说罗怯胜和杨廷柱两个人,对道府大人应该满心感激。
然而从他们两个的反应来看,明显是有什么推测所以想尽快把自己择出去。
现在多好,益州府的一把手和二把手都被关起来了,这么大的案子两人完全不必插手,牵扯到多少人多少事多少人情多少阴谋与他们两个也没关系了。
在他们两个合谋说叶千办的腰牌找不到的时候,连府衙里都指不定有多少人说这两位是胆大包天加愚蠢至极。
可嘲笑他们的只看到了第一层,两位大人已经在第三层以上。
从叶无坷接手这案子开始,益州城里发生什么都与那两位无关。
两个人在道府后院关着,这案子再牵扯到什么人他们两个当然也无能为力。
这封信,罗怯胜没有在府衙找机会交给叶无坷,说明府衙里有眼线,他们两个不敢赌。
没在道府衙门交给叶无坷,说明道府衙门里也有眼线。
哪怕是白天叶无坷登门拜访的时候,这两位依然一点过分的话都没提,能证明的,依然是有眼线且隔墙有耳。
所以叶无坷在打开这封信的时候,手都在微微发抖。
少年离开无事村这才多久,现在接手的事已可能涉及封疆大吏了,要说一点都不紧张,那是谎话。
打开这封信仔细看了两遍之后,叶无坷明显松了口气。
罗怯胜这封信里,是告诉叶无坷一些他当面不敢说的事。
当年顾府堂的死,必然是另有隐情。
而顾府堂的死,也必然和莲花峰有关。
不出叶无坷的预料,罗怯胜在调任府治之后也对莲花峰那场屠杀有过调查。
只要是个正常人,且到了益州府治这个位子上,都一定会对这场屠戮有所怀疑。
【剿匪之事,过于顺利。】
这是罗怯胜要告诉叶无坷的第一件事。
【蜀中有十大寇,皆据守险恶之地,奴役百姓,屠戮地方。】
【大宁立国之后,旧楚余孽,残兵败将,地方豪门,商贾大富,以及原本就存在于蜀中的匪类,皆藏匿深山,导致蜀中匪患横行,最多时候,山寨数百,匪寇十万,】
这么庞大的匪寇规模,怪不得当初皇帝陛下要亲自下旨督办剿匪。
两蜀实在是太特殊了,尤其是西蜀道。
在楚时候就是各类匪寇的天堂,还是大批逃亡之人的藏匿之处。
两蜀是旧楚势力阻挡大宁一统天下的最后一片战场,在宁军横扫中原的时候,就已经有不少人往蜀地逃窜,所以蜀中大寇不都是蜀人。
要说大宁立国之后最乱的地方是哪儿,不是时常被黑武和漠北诸国袭扰的北疆,不是被东韩与渤海恶心了一次又一次的东疆。
西域人首鼠两端可毕竟防之有效,草原人贼心不死亦有雄关当道。
唯有两蜀,乱到陛下都要亲自盯着。
当时所有害怕大宁的势力一股脑的都往两蜀败退,各地的叛军和楚军败兵也一股脑的往两蜀跑。
当初蜀地上奏说有十万匪寇,其实还是保守了。
仅仅是十大寇之一萧锦收揽败兵还劫掠百姓,他山寨里有两万多人。
当初陛下调派两卫战兵开进西蜀都没有马上下令剿匪,而是用了至少半年的时间让战兵熟悉地形气候风土人情。
左前卫进入东蜀,右前卫进入西蜀。
各地官府为了配合剿匪,安排大量人力调查匪寇藏身之地。
经过了这么周密的准备之后,右前卫在各地官府的配合下才开始剿匪之事。
按理说,以战无不胜的大宁战兵来剿匪当然是摧枯拉朽,所以再怎么顺利也不为过,连百姓们都觉得既然已经出动战兵那当然不会有什么难的了。
剿匪也确实顺利,罗怯胜看不懂的就是这顺利。
十大寇,右前卫剿灭了其中九个,顺利的好像十大寇都是摆设一样,在战兵面前若土鸡瓦狗。
可罗怯胜太了解山匪了,知道那些匪寇有多凶残,知道山寨有多难打,过于顺利就必有隐情。
调查了一阵子之后,罗怯胜发现张家似乎牵扯其中。
张家做的马帮生意,最熟悉地形,往来之际,与山匪多有交集。
罗怯胜怀疑张家在剿匪之事中起到了巨大作用,为剿匪提供了很多帮助。
可不合理的地方就在于,张家对此事缄口不提,官府对张家并无嘉奖,连右前卫都对张家没有丝毫关照。
要说张家不敢声张是怕被报复有情可原,地方官府为了保护张家也不公开亦有情可原。
可战兵之内必有记载才对。
然后罗怯胜也曾找右前卫的人打听过,战兵剿匪所有情报都是地方官府提供,没有任何人告知与张家有关。
这件事简单来说就是,右前卫到了这个县,这个县衙就提供了准确的情报,到了那个县也一样,再到一个地方还是一样。
要说地方官府尽心尽力了,这当然也是真的。
可山匪被调查的这么清楚,地方官府真能做到?
最诡异的就是十大寇之一的萧锦和莲花峰。
一直顺利的右前卫在攻打萧锦的时候遇到了巨大阻碍,足足打了十几天才勉强将萧锦剿灭。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地方官府不合常理的对十大寇之中最难打的莲花峰发起了进攻且顺利剿灭。
后来右前卫的人曾试图复盘,几次复盘都没成功。
按理说,莲花峰比萧锦还要难打,晁擎天这个人又极有地位,行事稳健,头脑灵活,怎么会在自己的寿宴上就被杀了?
能造成这个结果的唯一合理解释,就是当天上了莲花峰的人,没有一个是晁擎天怀疑的,所以他才会一点儿都不设防。
可这也仅仅是所有不合理之中,唯一看起来稍微合理些的解释。
罗怯胜怀疑张家血案是故意有人要把当初的事牵扯出来,原因很简单......叶无坷来了。
罗怯胜在这封信里,没有明确提到任何一个人的名字,显然,他还是想打算给自己留条后路。
但他在信中告诉叶无坷,蜀中各地官员与中原各地官员的任用都不相同。
因为当初蜀中匪寇横行,各方势力汇聚于此,而蜀中本地人,团结排外,所以陛下当初所用之策略,就是以蜀治蜀。
蜀地官员,九成以上出自蜀地。
这话要提醒叶无坷的是,这件案子牵扯进来的可能不是一个两个人本地官员。
很多官员可能都会和匪寇有些暗地里的联络,然后利用朝廷剿匪又把自己过去这段黑历史给抹掉了。
要查,就要从这些官员开始查。
叶无坷将信收好。
罗怯胜哪怕是做了这一手准备,说的还是遮遮掩掩。
他只说蜀中官员有可能与山匪勾结,然后出卖山匪,就是不肯直接说都有谁,但他一定知道一些。
小地方的官员不可能完成这么大的手笔,所以必然身居高位。
最合理的人,就是上一任府治顾山章。
可顾山章死了。
“败笔么。”
叶无坷自言自语一声。
有个地位比顾山章还要高的官员,和山匪也有密切联络,他也利用剿匪之事洗白了自己,将隐患彻底铲除。
比顾山章地位还高的,那就只能是道府衙门的人。
叶无坷收好信件,将灯烛吹灭后就坐在黑暗之中静静思考。
看起来什么都没点明的罗怯胜,其实已经把值得怀疑的范围缩小到了极致。
要怀疑的这个人,在顾山章做府治的时候就已是道府高官,道府之内,能压制益州府治的官员其实屈指可数。
罗怯胜给叶无坷划出来的这个圈,可以说很小很小了。
而这几位高官,叶无坷在接手案子一开始就已经在查。
陛下当年以蜀治蜀的策略,不仅仅是为了分化两蜀本地势力和旧楚残余势力,还是为了安两蜀百姓之心。
百姓们得知本地官员皆出自本地,那心里自然踏实些。
除了第一任道治大人之外,道府衙门的高官也都是蜀人。
第一任道治大人是叶策冷叶大人,在蜀中十余年兢兢业业,蜀中巨变,叶明堂居功至伟。
后来叶明堂被调职回京,两年后就辞官隐退了。
第二任道府大人,就是现任道府南宫敬廉。
这位南宫大人还是蜀中本地人,曾在叶明堂手下做事十余年,叶明堂初到蜀地任职,从一众人才之中选了南宫敬廉为参事。
南宫敬廉随叶明堂四年后放任地方,先为县令,后为府丞,后位府治,短短三年从七品升任四品益州府治,又三年,叶明堂奏请之后南宫敬廉调任道府按察,又两年升任道丞。
谁都知道,南宫敬廉就是叶明堂专门培养出来的第二任道府。
这其中也没有出现任何变故,在叶明堂回京赴任之后南宫敬廉就顺利接手道府重任。
南宫明堂是从十余年前就跟着叶明堂的人,所以他不该有什么问题。
然后是道丞谢无嗔。
谢无嗔出身名门,谢家在大宁立国时候有从龙之功,尤其是在大宁在平定两蜀的时候,谢家也算出力甚巨。
谢无嗔是右前卫的人,二十岁就是战兵校尉,他参军时候从未与人提及过自己身世,逢战必冲锋在前,每一件功劳都是实打实的。
他是后来从右前卫调任地方,所以也不该有问题。
然后是按察苏重臣,也是蜀中人,顾山章做益州府治之前,此人是益州府丞,调任道府之后先是做西蜀道粮道主事,后为按察,主管的就是整个西蜀道的刑名。
叶无坷在脑子里把这些高官一个一个过了一遍,似乎唯一合理些的就是这位苏大人了。
这可能是天下绝大部分读书人对自己前程有多辉煌的终级想象了。
叶无坷在打开这封信的时候,真心不希望在这上面看到关于道治大人的只言片语。
如果有,那就意味着谋逆乱党在西蜀道的那个内应竟是西蜀道的最高官员。
何为封疆大吏?
说是本地的皇帝也不为过。
西蜀一道之内,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罗怯胜和杨廷柱两个人在莲花峰一战之后才调任益州,也是道治大人的提议,与道丞谢无嗔商量一下就把这事定了。
虽然这样调动官员明显不合规制,可既然是道府的提议和决定,就算后来报到吏部再呈递陛下,也不会出现什么变故。
按理说罗怯胜和杨廷柱两个人,对道府大人应该满心感激。
然而从他们两个的反应来看,明显是有什么推测所以想尽快把自己择出去。
现在多好,益州府的一把手和二把手都被关起来了,这么大的案子两人完全不必插手,牵扯到多少人多少事多少人情多少阴谋与他们两个也没关系了。
在他们两个合谋说叶千办的腰牌找不到的时候,连府衙里都指不定有多少人说这两位是胆大包天加愚蠢至极。
可嘲笑他们的只看到了第一层,两位大人已经在第三层以上。
从叶无坷接手这案子开始,益州城里发生什么都与那两位无关。
两个人在道府后院关着,这案子再牵扯到什么人他们两个当然也无能为力。
这封信,罗怯胜没有在府衙找机会交给叶无坷,说明府衙里有眼线,他们两个不敢赌。
没在道府衙门交给叶无坷,说明道府衙门里也有眼线。
哪怕是白天叶无坷登门拜访的时候,这两位依然一点过分的话都没提,能证明的,依然是有眼线且隔墙有耳。
所以叶无坷在打开这封信的时候,手都在微微发抖。
少年离开无事村这才多久,现在接手的事已可能涉及封疆大吏了,要说一点都不紧张,那是谎话。
打开这封信仔细看了两遍之后,叶无坷明显松了口气。
罗怯胜这封信里,是告诉叶无坷一些他当面不敢说的事。
当年顾府堂的死,必然是另有隐情。
而顾府堂的死,也必然和莲花峰有关。
不出叶无坷的预料,罗怯胜在调任府治之后也对莲花峰那场屠杀有过调查。
只要是个正常人,且到了益州府治这个位子上,都一定会对这场屠戮有所怀疑。
【剿匪之事,过于顺利。】
这是罗怯胜要告诉叶无坷的第一件事。
【蜀中有十大寇,皆据守险恶之地,奴役百姓,屠戮地方。】
【大宁立国之后,旧楚余孽,残兵败将,地方豪门,商贾大富,以及原本就存在于蜀中的匪类,皆藏匿深山,导致蜀中匪患横行,最多时候,山寨数百,匪寇十万,】
这么庞大的匪寇规模,怪不得当初皇帝陛下要亲自下旨督办剿匪。
两蜀实在是太特殊了,尤其是西蜀道。
在楚时候就是各类匪寇的天堂,还是大批逃亡之人的藏匿之处。
两蜀是旧楚势力阻挡大宁一统天下的最后一片战场,在宁军横扫中原的时候,就已经有不少人往蜀地逃窜,所以蜀中大寇不都是蜀人。
要说大宁立国之后最乱的地方是哪儿,不是时常被黑武和漠北诸国袭扰的北疆,不是被东韩与渤海恶心了一次又一次的东疆。
西域人首鼠两端可毕竟防之有效,草原人贼心不死亦有雄关当道。
唯有两蜀,乱到陛下都要亲自盯着。
当时所有害怕大宁的势力一股脑的都往两蜀败退,各地的叛军和楚军败兵也一股脑的往两蜀跑。
当初蜀地上奏说有十万匪寇,其实还是保守了。
仅仅是十大寇之一萧锦收揽败兵还劫掠百姓,他山寨里有两万多人。
当初陛下调派两卫战兵开进西蜀都没有马上下令剿匪,而是用了至少半年的时间让战兵熟悉地形气候风土人情。
左前卫进入东蜀,右前卫进入西蜀。
各地官府为了配合剿匪,安排大量人力调查匪寇藏身之地。
经过了这么周密的准备之后,右前卫在各地官府的配合下才开始剿匪之事。
按理说,以战无不胜的大宁战兵来剿匪当然是摧枯拉朽,所以再怎么顺利也不为过,连百姓们都觉得既然已经出动战兵那当然不会有什么难的了。
剿匪也确实顺利,罗怯胜看不懂的就是这顺利。
十大寇,右前卫剿灭了其中九个,顺利的好像十大寇都是摆设一样,在战兵面前若土鸡瓦狗。
可罗怯胜太了解山匪了,知道那些匪寇有多凶残,知道山寨有多难打,过于顺利就必有隐情。
调查了一阵子之后,罗怯胜发现张家似乎牵扯其中。
张家做的马帮生意,最熟悉地形,往来之际,与山匪多有交集。
罗怯胜怀疑张家在剿匪之事中起到了巨大作用,为剿匪提供了很多帮助。
可不合理的地方就在于,张家对此事缄口不提,官府对张家并无嘉奖,连右前卫都对张家没有丝毫关照。
要说张家不敢声张是怕被报复有情可原,地方官府为了保护张家也不公开亦有情可原。
可战兵之内必有记载才对。
然后罗怯胜也曾找右前卫的人打听过,战兵剿匪所有情报都是地方官府提供,没有任何人告知与张家有关。
这件事简单来说就是,右前卫到了这个县,这个县衙就提供了准确的情报,到了那个县也一样,再到一个地方还是一样。
要说地方官府尽心尽力了,这当然也是真的。
可山匪被调查的这么清楚,地方官府真能做到?
最诡异的就是十大寇之一的萧锦和莲花峰。
一直顺利的右前卫在攻打萧锦的时候遇到了巨大阻碍,足足打了十几天才勉强将萧锦剿灭。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地方官府不合常理的对十大寇之中最难打的莲花峰发起了进攻且顺利剿灭。
后来右前卫的人曾试图复盘,几次复盘都没成功。
按理说,莲花峰比萧锦还要难打,晁擎天这个人又极有地位,行事稳健,头脑灵活,怎么会在自己的寿宴上就被杀了?
能造成这个结果的唯一合理解释,就是当天上了莲花峰的人,没有一个是晁擎天怀疑的,所以他才会一点儿都不设防。
可这也仅仅是所有不合理之中,唯一看起来稍微合理些的解释。
罗怯胜怀疑张家血案是故意有人要把当初的事牵扯出来,原因很简单......叶无坷来了。
罗怯胜在这封信里,没有明确提到任何一个人的名字,显然,他还是想打算给自己留条后路。
但他在信中告诉叶无坷,蜀中各地官员与中原各地官员的任用都不相同。
因为当初蜀中匪寇横行,各方势力汇聚于此,而蜀中本地人,团结排外,所以陛下当初所用之策略,就是以蜀治蜀。
蜀地官员,九成以上出自蜀地。
这话要提醒叶无坷的是,这件案子牵扯进来的可能不是一个两个人本地官员。
很多官员可能都会和匪寇有些暗地里的联络,然后利用朝廷剿匪又把自己过去这段黑历史给抹掉了。
要查,就要从这些官员开始查。
叶无坷将信收好。
罗怯胜哪怕是做了这一手准备,说的还是遮遮掩掩。
他只说蜀中官员有可能与山匪勾结,然后出卖山匪,就是不肯直接说都有谁,但他一定知道一些。
小地方的官员不可能完成这么大的手笔,所以必然身居高位。
最合理的人,就是上一任府治顾山章。
可顾山章死了。
“败笔么。”
叶无坷自言自语一声。
有个地位比顾山章还要高的官员,和山匪也有密切联络,他也利用剿匪之事洗白了自己,将隐患彻底铲除。
比顾山章地位还高的,那就只能是道府衙门的人。
叶无坷收好信件,将灯烛吹灭后就坐在黑暗之中静静思考。
看起来什么都没点明的罗怯胜,其实已经把值得怀疑的范围缩小到了极致。
要怀疑的这个人,在顾山章做府治的时候就已是道府高官,道府之内,能压制益州府治的官员其实屈指可数。
罗怯胜给叶无坷划出来的这个圈,可以说很小很小了。
而这几位高官,叶无坷在接手案子一开始就已经在查。
陛下当年以蜀治蜀的策略,不仅仅是为了分化两蜀本地势力和旧楚残余势力,还是为了安两蜀百姓之心。
百姓们得知本地官员皆出自本地,那心里自然踏实些。
除了第一任道治大人之外,道府衙门的高官也都是蜀人。
第一任道治大人是叶策冷叶大人,在蜀中十余年兢兢业业,蜀中巨变,叶明堂居功至伟。
后来叶明堂被调职回京,两年后就辞官隐退了。
第二任道府大人,就是现任道府南宫敬廉。
这位南宫大人还是蜀中本地人,曾在叶明堂手下做事十余年,叶明堂初到蜀地任职,从一众人才之中选了南宫敬廉为参事。
南宫敬廉随叶明堂四年后放任地方,先为县令,后为府丞,后位府治,短短三年从七品升任四品益州府治,又三年,叶明堂奏请之后南宫敬廉调任道府按察,又两年升任道丞。
谁都知道,南宫敬廉就是叶明堂专门培养出来的第二任道府。
这其中也没有出现任何变故,在叶明堂回京赴任之后南宫敬廉就顺利接手道府重任。
南宫明堂是从十余年前就跟着叶明堂的人,所以他不该有什么问题。
然后是道丞谢无嗔。
谢无嗔出身名门,谢家在大宁立国时候有从龙之功,尤其是在大宁在平定两蜀的时候,谢家也算出力甚巨。
谢无嗔是右前卫的人,二十岁就是战兵校尉,他参军时候从未与人提及过自己身世,逢战必冲锋在前,每一件功劳都是实打实的。
他是后来从右前卫调任地方,所以也不该有问题。
然后是按察苏重臣,也是蜀中人,顾山章做益州府治之前,此人是益州府丞,调任道府之后先是做西蜀道粮道主事,后为按察,主管的就是整个西蜀道的刑名。
叶无坷在脑子里把这些高官一个一个过了一遍,似乎唯一合理些的就是这位苏大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