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想躺平,皇帝非逼我站队太子 第352章 回宁州
热门推荐:
传奇药农
颂钵响,古今通,我助太子杀九州
抗战:这个李云龙他敢打太原
开局逼我送死,反手召唤三千玄甲
大明求生记
十亿聘礼,我嫁了!
盛夜
末世首长,开局一个精锐步兵班!
医结同心:白捡的相公会疼人
接下来,顾承宁对着礼部官员说了一句开始吧,太初九年文科殿试正式开始。
考试内容很简单,论开海禁的利弊。
顾承宁在大殿里转悠着,看着考生的文章,这些人别的不说,字是真漂亮。
等到中午,顾承宁早早就让御膳房安排好了吃食。
殿试用了一天,在酉时前结束了。
五日后,三省以及各部院大臣来到了太极宫,以冯威为首说道。
“陛下,殿试成绩已出,还请陛下钦点三鼎甲。”
“呈上来。”
一般情况是这些官员已经挑选出前面十人,由皇帝从中挑选三人为三鼎甲,顾承宁自然也不例外。
顾承宁看的很仔细,只要是反对海禁的,一律取消三鼎甲资格。
最终挑选了三个人,这三人,不仅仅支持开海禁,而且陈述了开海和不开海的所有利弊,还有,这三人都年轻。
最后,三人又被宣进宫,顾承宁亲自看了三人,皆是仪表堂堂,最终点出三人名次。
第二日,众人在礼部带领下进入皇宫。
太和殿前,礼部官员打开榜单开始念道。
“大梁太初九年,顶酉科殿试一甲三人,江州固始县严华,青州长于县骞易,益州云安县徐广志。”
“二甲三十三人,……第三十名,武州聚泉县些又章……”
谢又章听到自己的名字,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竟然在二甲里。
三日后,便是琼林宴。
一大早考生们便在礼部引导下,来到皇宫太和殿偏殿。
这里已经准备好了新衣服,所有新科进士都要换上衣服。
实际上就是八品朝服,当然三鼎甲是穿着七品官服。
毕竟三鼎甲的起步是七品官。
众人换好衣服,前往太和殿,参加琼林宴会。
琼林宴是今科科举第一次进行,这也是顾承宁提出来的。
琼林宴上,谢又章才发现,当初给自己磨墨的官员,竟然是皇帝。
殿试时,他在最后面坐着,也不敢抬头,根本没看清皇帝长相。
琼林宴结束后,进士们出了皇宫,来到朱雀大街。
三鼎甲身戴红花,依次上马,其余进士分列朱雀大街两侧,前面鸣锣开道,众进士沿着朱雀大街行走。
这也是顾承宁首创,他也是作为一个穿越者,模仿历史上的跨马游街,不过有人提出只让状元骑马,顾承宁否决了,所以才有三鼎甲一起。
这一刻,没有人不羡慕,包括之前的科举三鼎甲,他们可没这待遇。
接下来,三鼎甲就直接授官了,大梁没有馆选,其余进士,有的直接分派去了各处任职。
二甲里大部分人被留在各部观政,这些人,之后会留在京城任职。
谢又章能中进士,也是顾承宁没有想到的,所以,他受到顾承宁特殊照顾,被分派到了太常寺,成了一名观政进士。
太常寺非常适合养老,谢又章年纪不小了,也没有太多精力去干别的,就让他呆在太常寺。
这算对这个同龄人一点照顾。
经过这几年新政的推行,国库充盈,战船和远航的大船也已经建造好了,所以,顾承宁打算组建海军以及进行航海。
就在顾承宁为人手发愁的时候,管兴提出来,自己愿意带领船队航海。
管兴经过这么多年的磨砺,这算成熟了不少,而且相对来说,他这人忠义很是男的,而且做事有始有终。
况且,如今他也是伯爵,在军中自己朝廷有些地位。
接下来就是随行人员,顾承宁在各地军队中征召了一万五千熟悉水性的人。
本来顾承宁打算让曹大卯统领这一万五千人,可考虑到曹大卯年纪也不小了,于是放弃了这个打算。
最终,在韩颂的举荐下,由他的族侄韩靖任钦差总兵副使,管兴任正使。
韩靖是元和十三年武进士,从小在海边长大,如今在台州折冲府任果毅都尉。
太初九年八月,大梁船队从申州华亭县出发,驶入大海,开启了大梁王朝航海任务。
临行之前,顾承宁特地给管兴交代了需要带回来的东西,并且告知了他大概什么地方有,并且给他画了草图。
他能做的就只有这些了。
太初九年正月,顾承宁带着程锦和,太子顾言信,太子妃,还有两个女儿,和驸马,孙子孙女,一起去了宁州。
经过一个月的跋涉,他们抵达宁州城。
宁州各级官员出迎二十里。
顾承宁的家乡在安夏,并不在宁州,只不过,宁州是他父母安葬地,安夏如今称为安州。
这次回来,就是为了祭奠父母,祭奠完之后,他打算回夏州一趟。
毕竟夏州他从来没有回去过,夏州是两个朝代帝王的老家。
顾承宁下榻的地方,是当年他的会宁侯府。
自从顾承宁为梁王后,这座侯府便摘了牌子,不过却一直有人打扫。
一家人直接入住了。
晚上时,顾承宁站在院子中间,望着天空。
这里有他的回忆,四十年前他第二次来到这里,是奉皇帝李恒的命令。
在这里,他第一次见到林言溪,在这里,他见到崔文华,那次要不是崔文华,只怕他小命不保。
突然,一件披风披在他身上。
顾承宁当然知道,身后是程锦和。
“怎么?又想起崔伯和小溪了?”
顾承宁没有说话,算是默认了。
“唉,转眼四十多年了,当初意气风发的我,如今也变成一个糟老头子了。”
虽然顾承宁看起来比所有同龄人都年轻,他也搞不懂什么原因,不过如今他的头上已经出现了缕缕青丝。
他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不过他还真舍不得离开,即便现在让他回到后世,只怕还有许多不适应。
“陛下,小溪去了岭南这么多年,听说那温仲良这么多年在儋州,每次吏部考核,他都是优,他们同我们一样,年纪也不小了,落叶归根,就让他们回来吧!”
“唉!”
顾承宁长叹一声:“你说的是,朕明日就下旨给吏部,调温仲良回京,太常寺卿已经上折子要告老还乡,就让温仲良做太常寺卿吧!”
(架空题材,关于科举,历史杠精不用死搬硬套。)
考试内容很简单,论开海禁的利弊。
顾承宁在大殿里转悠着,看着考生的文章,这些人别的不说,字是真漂亮。
等到中午,顾承宁早早就让御膳房安排好了吃食。
殿试用了一天,在酉时前结束了。
五日后,三省以及各部院大臣来到了太极宫,以冯威为首说道。
“陛下,殿试成绩已出,还请陛下钦点三鼎甲。”
“呈上来。”
一般情况是这些官员已经挑选出前面十人,由皇帝从中挑选三人为三鼎甲,顾承宁自然也不例外。
顾承宁看的很仔细,只要是反对海禁的,一律取消三鼎甲资格。
最终挑选了三个人,这三人,不仅仅支持开海禁,而且陈述了开海和不开海的所有利弊,还有,这三人都年轻。
最后,三人又被宣进宫,顾承宁亲自看了三人,皆是仪表堂堂,最终点出三人名次。
第二日,众人在礼部带领下进入皇宫。
太和殿前,礼部官员打开榜单开始念道。
“大梁太初九年,顶酉科殿试一甲三人,江州固始县严华,青州长于县骞易,益州云安县徐广志。”
“二甲三十三人,……第三十名,武州聚泉县些又章……”
谢又章听到自己的名字,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竟然在二甲里。
三日后,便是琼林宴。
一大早考生们便在礼部引导下,来到皇宫太和殿偏殿。
这里已经准备好了新衣服,所有新科进士都要换上衣服。
实际上就是八品朝服,当然三鼎甲是穿着七品官服。
毕竟三鼎甲的起步是七品官。
众人换好衣服,前往太和殿,参加琼林宴会。
琼林宴是今科科举第一次进行,这也是顾承宁提出来的。
琼林宴上,谢又章才发现,当初给自己磨墨的官员,竟然是皇帝。
殿试时,他在最后面坐着,也不敢抬头,根本没看清皇帝长相。
琼林宴结束后,进士们出了皇宫,来到朱雀大街。
三鼎甲身戴红花,依次上马,其余进士分列朱雀大街两侧,前面鸣锣开道,众进士沿着朱雀大街行走。
这也是顾承宁首创,他也是作为一个穿越者,模仿历史上的跨马游街,不过有人提出只让状元骑马,顾承宁否决了,所以才有三鼎甲一起。
这一刻,没有人不羡慕,包括之前的科举三鼎甲,他们可没这待遇。
接下来,三鼎甲就直接授官了,大梁没有馆选,其余进士,有的直接分派去了各处任职。
二甲里大部分人被留在各部观政,这些人,之后会留在京城任职。
谢又章能中进士,也是顾承宁没有想到的,所以,他受到顾承宁特殊照顾,被分派到了太常寺,成了一名观政进士。
太常寺非常适合养老,谢又章年纪不小了,也没有太多精力去干别的,就让他呆在太常寺。
这算对这个同龄人一点照顾。
经过这几年新政的推行,国库充盈,战船和远航的大船也已经建造好了,所以,顾承宁打算组建海军以及进行航海。
就在顾承宁为人手发愁的时候,管兴提出来,自己愿意带领船队航海。
管兴经过这么多年的磨砺,这算成熟了不少,而且相对来说,他这人忠义很是男的,而且做事有始有终。
况且,如今他也是伯爵,在军中自己朝廷有些地位。
接下来就是随行人员,顾承宁在各地军队中征召了一万五千熟悉水性的人。
本来顾承宁打算让曹大卯统领这一万五千人,可考虑到曹大卯年纪也不小了,于是放弃了这个打算。
最终,在韩颂的举荐下,由他的族侄韩靖任钦差总兵副使,管兴任正使。
韩靖是元和十三年武进士,从小在海边长大,如今在台州折冲府任果毅都尉。
太初九年八月,大梁船队从申州华亭县出发,驶入大海,开启了大梁王朝航海任务。
临行之前,顾承宁特地给管兴交代了需要带回来的东西,并且告知了他大概什么地方有,并且给他画了草图。
他能做的就只有这些了。
太初九年正月,顾承宁带着程锦和,太子顾言信,太子妃,还有两个女儿,和驸马,孙子孙女,一起去了宁州。
经过一个月的跋涉,他们抵达宁州城。
宁州各级官员出迎二十里。
顾承宁的家乡在安夏,并不在宁州,只不过,宁州是他父母安葬地,安夏如今称为安州。
这次回来,就是为了祭奠父母,祭奠完之后,他打算回夏州一趟。
毕竟夏州他从来没有回去过,夏州是两个朝代帝王的老家。
顾承宁下榻的地方,是当年他的会宁侯府。
自从顾承宁为梁王后,这座侯府便摘了牌子,不过却一直有人打扫。
一家人直接入住了。
晚上时,顾承宁站在院子中间,望着天空。
这里有他的回忆,四十年前他第二次来到这里,是奉皇帝李恒的命令。
在这里,他第一次见到林言溪,在这里,他见到崔文华,那次要不是崔文华,只怕他小命不保。
突然,一件披风披在他身上。
顾承宁当然知道,身后是程锦和。
“怎么?又想起崔伯和小溪了?”
顾承宁没有说话,算是默认了。
“唉,转眼四十多年了,当初意气风发的我,如今也变成一个糟老头子了。”
虽然顾承宁看起来比所有同龄人都年轻,他也搞不懂什么原因,不过如今他的头上已经出现了缕缕青丝。
他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不过他还真舍不得离开,即便现在让他回到后世,只怕还有许多不适应。
“陛下,小溪去了岭南这么多年,听说那温仲良这么多年在儋州,每次吏部考核,他都是优,他们同我们一样,年纪也不小了,落叶归根,就让他们回来吧!”
“唉!”
顾承宁长叹一声:“你说的是,朕明日就下旨给吏部,调温仲良回京,太常寺卿已经上折子要告老还乡,就让温仲良做太常寺卿吧!”
(架空题材,关于科举,历史杠精不用死搬硬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