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正德帝 第119章 论道(1)
君臣议完,朱厚照命刘全忠给在场的众多大臣没人准备早膳,于是在乾清宫内,一众官员和皇帝共同享用了虽不丰盛,但可以驱寒的食物。
大殿里沉默着。君臣之间各自用膳,并无交流。早膳过后,朱厚照便宣布今日不再议事,有奏本先由内阁票拟,于是众人便一一散去。
众大臣纷纷离去,只有杨廷和留在原地,若有所思地看着朱厚照。
自己面前的这个学生,大明朝的皇帝,胡须渐渐地茂密起来。
那时做太子时每日早、午安坐学习,对侍读讲官讲书听的仔细,容仪庄重,从来不在师傅们面前举止失态。
讲官进讲,执礼甚恭,讲官退下,亦必作礼致敬,前日所学,次日便可掩卷背诵。短短不过月旬,他就能将左右讲读官,都认识并记下他们的姓名,有一次梁储未到,他询问自己:“梁先生今日安在?”
后来登基了,皇帝就像变了个人似的,最大的特点并不是如外界所传---坐不住。而是贪钱。
花钱的借口,日新月异。李东阳不给,他就索勋贵之家,索亲戚之家,连刘瑾也不能幸免
自己认了很多养子,说起来,最有名的莫过于钱宁,江彬,但是还有一个领右军都督府事的许泰呢。
他连太后也没放过,有时让太后出宫去西苑、御花园饮乐,或者安排优人杂剧让太后观看,趁着间隙,就秘密谴人入太后宫殿,去偷太后的钱、物件,左右不敢言。
有一次太后累了,早早还宫,这小子竟然令宫门不让太后进宫,让内官索了钱财,才放太后进来,惹得太后不自在,大哭一场。又去赔礼道歉。
遣人请太后,等到太后到了,又去要赏钱。分明是纨绔子弟所为。
但是从去年大病一场后,一切都变了,包括现在的皇帝和去年又有点不一样了。
而朱厚照也看着杨廷和,自己和面前的这个老者相识连一年都没有,自己对他的了解都是后世的传言或者书中所描写的,即使到现在自己与他也没有达到相知的地步。
自从自己来到这里,小心翼翼地去适应这个世界,通过慢慢地阅读、接触,他发现没有那么好,也没有那么坏。
当然这其中也离不开这几个老人的支撑。
刘全忠站在一旁,看着朱厚照和杨廷和两人只是互相打量,却不说话,心中不禁有些疑惑。他感觉到气氛似乎有些不对劲,但又不敢轻易插话,只能默默地垂下头,盯着自己的脚尖,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终于,杨廷和率先打破了沉默,开口说道:“陛下。”
朱厚照连忙回应:“先生请言之。”
然而,接下来的一幕让刘全忠大吃一惊——只见杨廷和毫不犹豫地撩起官袍,扑通一声跪了下来。朱厚照见状,急忙问道:“先生这是何意?”
杨廷和神色庄重地回答道:“臣今日言论,颇失君臣之道。故而跪之言论。”
朱厚照却摆摆手,诚恳地说:“今日没有君臣,只有先生和学生,先生请起。”
刘全忠赶忙上前,小心翼翼地搀扶起杨廷和。杨廷和起身之后,恭恭敬敬地说道:“谢陛下隆恩。”
朱厚照道:“请先生言之。”
杨廷和问朱厚照:“陛下一方面言惟以一人治天下,又常说百姓艰难。此作何解。”
朱厚照道:“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
朱厚照引用了《贞观政要》中唐太宗的言论对之。
“以一人治天下,又非一人治天下,而是君臣同心,使如一人,但是前提是君臣皆心存百姓,若心中不存百姓,便无此论。”
杨廷和闻言道:“自古人君治理天下,没有不以爱民为首务,仰惟我太祖高皇帝,膺天眷命,奄有万方,惓惓以,仁爱养民,官员奏报地方灾伤,太祖高皇帝无有不免税粮,体恤农耕,地亩税粮什一而税。陛下此言论颇合太祖之德。”
朱厚照却道:“朕不敏,不足以效祖宗之德。”
杨廷和却道:“臣昏聩,不能是识陛下之志,只是三代以降,只有汉、唐、宋、国祚为最长,可是最多者不过三四百年,其朝自百五六十年以后,往往中微,政务日趋于弊,朝野崇尚奢华,纪纲松弛,弊端丛生,三朝虽有中兴之君,仍触底于亡。盖之继体之君,皆生于太平,亨宫闱之安,不思祖宗创业艰难。天又变,言不足畏,失民心,言不知恤,忠言入耳,又不知信,信任非人,虽有奋发之志,却颠倒错乱而终为败亡。”
朱厚照的若有所思的看着杨廷和,这是杨廷和在给自己建议呢。
杨廷和说的很委婉了,但是再委婉也是很难听。这不就是在映射自己,‘生于太平,亨宫闱之安,不思祖宗创业艰难。天又变,言不足畏,失民心,言不知恤,忠言入耳,又不知信,信任非人,虽有奋发之志,却颠倒错乱而终为败亡。’
朱厚照却没有生气,只说道:“太祖高皇帝驱夷狄而出之化外,收回我中华三王五帝所创之中国,重阐彝伦,再立于世界。自开天辟地以来,帝王功德之大,远迈汉唐。故而国家有此大功,上应天心,为昊天上帝之所佑,下得民心,为亿兆百姓所拥戴。朕自去年大安,反躬修省,常以修身养德,心怀百姓,以应天道为准则,祈求上天之垂连我国家之永命,我大明国祚岂止于此?”
朱厚照也说的委婉,我改了啊。
杨廷和道:“启奏陛下,祖宗基业之大,不端一身,不能立天下之本,不清一心,不能应天下之务,伏惟皇帝陛下,施政之时上畏天心,下畏民心,中畏人言,不以自己之好恶而用人,不以信任左右而失于偏听独任,防微杜渐,反求诸心,每日熟思而审处,无外臣之时,行慎独之为,合乎天理,顺于人心,方适于时宜。”
你改了什么?江彬、魏彬、谷大用是不是都还活着?张雄、张忠之流不是被你保护的好好的?
朱厚照闻言道:“列祖列宗积德累仁百年,先帝敬天爱民,朕自大安,常对己言要清心寡欲。天人相际,朕岂能不畏,天不言,百姓自言之。然朕自信人定能胜天,其中缘由,并非仅君主修德、立功,而且还要上下一心。今日朕告诉先生,皇帝不仅要体上天爱民之深意,还要重视士农工商之利益。使其以为善,无违道悖德,以致天怒;使其以为强,无夷狄入侵之忧,以至涂炭。世界诸国,我中华当得为大。”
大殿里沉默着。君臣之间各自用膳,并无交流。早膳过后,朱厚照便宣布今日不再议事,有奏本先由内阁票拟,于是众人便一一散去。
众大臣纷纷离去,只有杨廷和留在原地,若有所思地看着朱厚照。
自己面前的这个学生,大明朝的皇帝,胡须渐渐地茂密起来。
那时做太子时每日早、午安坐学习,对侍读讲官讲书听的仔细,容仪庄重,从来不在师傅们面前举止失态。
讲官进讲,执礼甚恭,讲官退下,亦必作礼致敬,前日所学,次日便可掩卷背诵。短短不过月旬,他就能将左右讲读官,都认识并记下他们的姓名,有一次梁储未到,他询问自己:“梁先生今日安在?”
后来登基了,皇帝就像变了个人似的,最大的特点并不是如外界所传---坐不住。而是贪钱。
花钱的借口,日新月异。李东阳不给,他就索勋贵之家,索亲戚之家,连刘瑾也不能幸免
自己认了很多养子,说起来,最有名的莫过于钱宁,江彬,但是还有一个领右军都督府事的许泰呢。
他连太后也没放过,有时让太后出宫去西苑、御花园饮乐,或者安排优人杂剧让太后观看,趁着间隙,就秘密谴人入太后宫殿,去偷太后的钱、物件,左右不敢言。
有一次太后累了,早早还宫,这小子竟然令宫门不让太后进宫,让内官索了钱财,才放太后进来,惹得太后不自在,大哭一场。又去赔礼道歉。
遣人请太后,等到太后到了,又去要赏钱。分明是纨绔子弟所为。
但是从去年大病一场后,一切都变了,包括现在的皇帝和去年又有点不一样了。
而朱厚照也看着杨廷和,自己和面前的这个老者相识连一年都没有,自己对他的了解都是后世的传言或者书中所描写的,即使到现在自己与他也没有达到相知的地步。
自从自己来到这里,小心翼翼地去适应这个世界,通过慢慢地阅读、接触,他发现没有那么好,也没有那么坏。
当然这其中也离不开这几个老人的支撑。
刘全忠站在一旁,看着朱厚照和杨廷和两人只是互相打量,却不说话,心中不禁有些疑惑。他感觉到气氛似乎有些不对劲,但又不敢轻易插话,只能默默地垂下头,盯着自己的脚尖,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终于,杨廷和率先打破了沉默,开口说道:“陛下。”
朱厚照连忙回应:“先生请言之。”
然而,接下来的一幕让刘全忠大吃一惊——只见杨廷和毫不犹豫地撩起官袍,扑通一声跪了下来。朱厚照见状,急忙问道:“先生这是何意?”
杨廷和神色庄重地回答道:“臣今日言论,颇失君臣之道。故而跪之言论。”
朱厚照却摆摆手,诚恳地说:“今日没有君臣,只有先生和学生,先生请起。”
刘全忠赶忙上前,小心翼翼地搀扶起杨廷和。杨廷和起身之后,恭恭敬敬地说道:“谢陛下隆恩。”
朱厚照道:“请先生言之。”
杨廷和问朱厚照:“陛下一方面言惟以一人治天下,又常说百姓艰难。此作何解。”
朱厚照道:“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
朱厚照引用了《贞观政要》中唐太宗的言论对之。
“以一人治天下,又非一人治天下,而是君臣同心,使如一人,但是前提是君臣皆心存百姓,若心中不存百姓,便无此论。”
杨廷和闻言道:“自古人君治理天下,没有不以爱民为首务,仰惟我太祖高皇帝,膺天眷命,奄有万方,惓惓以,仁爱养民,官员奏报地方灾伤,太祖高皇帝无有不免税粮,体恤农耕,地亩税粮什一而税。陛下此言论颇合太祖之德。”
朱厚照却道:“朕不敏,不足以效祖宗之德。”
杨廷和却道:“臣昏聩,不能是识陛下之志,只是三代以降,只有汉、唐、宋、国祚为最长,可是最多者不过三四百年,其朝自百五六十年以后,往往中微,政务日趋于弊,朝野崇尚奢华,纪纲松弛,弊端丛生,三朝虽有中兴之君,仍触底于亡。盖之继体之君,皆生于太平,亨宫闱之安,不思祖宗创业艰难。天又变,言不足畏,失民心,言不知恤,忠言入耳,又不知信,信任非人,虽有奋发之志,却颠倒错乱而终为败亡。”
朱厚照的若有所思的看着杨廷和,这是杨廷和在给自己建议呢。
杨廷和说的很委婉了,但是再委婉也是很难听。这不就是在映射自己,‘生于太平,亨宫闱之安,不思祖宗创业艰难。天又变,言不足畏,失民心,言不知恤,忠言入耳,又不知信,信任非人,虽有奋发之志,却颠倒错乱而终为败亡。’
朱厚照却没有生气,只说道:“太祖高皇帝驱夷狄而出之化外,收回我中华三王五帝所创之中国,重阐彝伦,再立于世界。自开天辟地以来,帝王功德之大,远迈汉唐。故而国家有此大功,上应天心,为昊天上帝之所佑,下得民心,为亿兆百姓所拥戴。朕自去年大安,反躬修省,常以修身养德,心怀百姓,以应天道为准则,祈求上天之垂连我国家之永命,我大明国祚岂止于此?”
朱厚照也说的委婉,我改了啊。
杨廷和道:“启奏陛下,祖宗基业之大,不端一身,不能立天下之本,不清一心,不能应天下之务,伏惟皇帝陛下,施政之时上畏天心,下畏民心,中畏人言,不以自己之好恶而用人,不以信任左右而失于偏听独任,防微杜渐,反求诸心,每日熟思而审处,无外臣之时,行慎独之为,合乎天理,顺于人心,方适于时宜。”
你改了什么?江彬、魏彬、谷大用是不是都还活着?张雄、张忠之流不是被你保护的好好的?
朱厚照闻言道:“列祖列宗积德累仁百年,先帝敬天爱民,朕自大安,常对己言要清心寡欲。天人相际,朕岂能不畏,天不言,百姓自言之。然朕自信人定能胜天,其中缘由,并非仅君主修德、立功,而且还要上下一心。今日朕告诉先生,皇帝不仅要体上天爱民之深意,还要重视士农工商之利益。使其以为善,无违道悖德,以致天怒;使其以为强,无夷狄入侵之忧,以至涂炭。世界诸国,我中华当得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