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随身魔法塔 第526章 打不过就加入
别说家里的佃户,现在家里的家丁都在寻思着要逃走。
也不知道他们到哪里来的能耐,他们都已经找衙门帮助,去搜捕这些外逃的家丁,但总能给他们溜走。走了三天找不到,衙门也懒得帮忙,毕竟这样逃奴的太多了!
佃户还好一些,主要是担心那边不履约,这边好歹已经习惯了。
可梦想是不会消失的,年轻一辈的,总会有拼一拼的想法,于是有条件走的都走了。
别的地方不明显,冀州、益州和荆州三地的情况非常严重。尤其有太行山和秦岭作为掩护,到时候逃奴追不到,追捕的贼曹掾自己倒先迷路了。
于是各大世家突然面临一个严肃的问题,那就是家里的田地没人耕种,家里的护卫问题都开始出现问题。更有甚者,一些贼人发现这点,时不时光顾一番,粮食钱财也就算了,采花大盗就有些过分了。
可没辙,以前当护卫的家丁,用来威慑一般家丁和佃户的存在,也有不少跑过去的。
都说朝廷那边重视军功,军功封王都已经有了,这不都等着那边扩军。没文化不要紧,当家丁这些年,学了点武艺,正好拿来搏一搏前程。
“可没人耕种,哪能怎么办?”甄氏的老人回道,“降租呗,都是土生土长的,活得下去谁愿意背井离乡?!”
“说得轻巧,你们甄氏女,有一个是贵妃,一个是美人,都是秦汉的国戚了,能不给他们说话?”甄氏老人的话,自然引起其他几人的怨念。
可同样没办法,人家说得的确在理,想要把人留住,那只能提升待遇呗。
现在大家也没有内部争斗的意思,把甄氏打趴下又如何?得到了甄氏的那些田产,到时候缺人的问题反而更加严重!
更别说张氏、苏氏和甄氏三家联合,分别经营马匹、铁矿和粮食生意。就算是渤海王(袁绍),都不敢把这三家拿掉。
还有一个不能摆出来说的问题,那就是真把这三家拿掉,万一秦汉真的一统天下,别人杀回来了,分分钟就是夷三族的下场。
这还是最轻的,通过官面上的手段,不断挤压他们的生存空间,最后搞得他们家破人亡,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甚至和吏部那边勾结,不让他们的族人出仕,那真的哭都没地方哭去。
这不,一方面只能维持基本的中立,一方面偷偷资助渤海王,只希望他能够争气,早点上位,然后把秦汉给灭了,到时候他们就能肆无忌惮对这三家下手了。
“当初刘韬起家,路过中山。为求地方宁靖,家主与其联姻,后来刘韬光复中山,一路杀到广宗,让黄巾之乱平息,你我可都有受惠。当时谁能想到,一个幽州的别部司马,能登基当了皇帝?”甄氏老者表示无辜,张氏和苏氏也是纷纷表示。
顿了顿,继续说道:“不管如何,我们都是冀州人,于情于理,肯定是要照顾自己人。这些年,带着你们赚了不少的钱,可有亏待过你们?”
粮食几乎都卖去给刘韬,合作的酒坊也是把就卖到了草原,如今鲜卑和南匈奴依然是大客户,而且只和他们交易。就冲着这个,哪家不吃得满嘴流油?
就家丁的事情,就打算反目成仇了?这件事不管怎么说,其他几家都不占理。
“只是收入得下降三成以上啊!”有人说出了真相,谁没想过安抚家丁,可安抚没有成本的吗?一想到家中收入要下降三成,甚至四成,谁不心疼?
“为什么会下降?”甄氏老者反问,“还不是朝廷(赵汉)征收的税赋太多了?收了那么多的赋税,兵也扩招了那么多,可迟迟不动,我们花出去的钱,可不都打水漂了?”
偷偷资助渤海王的几个世家,闻言顿时脸色变得难看起来。
的确,目前渤海王迟迟不动手,不当皇帝也不对外扩张的,他们投了那么多钱进去,可不就是打水漂了?不,打水漂至少还能听个响啊!
“各位……”甄氏老者看向众人,“凡是都要给自己留个后路,现在群雄割据,谁知道最后笑道最后。押错了人,那问题可不小。朝廷这边要支持,秦汉那边,能放弃?”
“当然不能放弃……看甄老,您说我们怎么办?”其中一个世家家主询问,甄氏也是过分,把最老的一个派出来。
这位老头子,当年和他们父亲称兄道弟的,于是一个两个在他面前都矮了一辈。
“明年那边要开恩科,考中了就能出仕为官。我寻思着,要不今年派点人过去,在那边把课好好上了,这样明年就能立刻参加科举。”甄氏老者笑道。
派几个子侄到别的势力出仕,那本身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问题那边可以说,把天下士人都给得罪。若是给别人知道,他们派了子侄过去,估计在冀州的日子不好过啊!
少不得,把这个顾虑隐晦说了出来。
甄氏老者闻言,伸出手敲了敲他们的脑袋:“傻了啊?分家呗!赶走几个不肖的族人,或者过不下去了,分个家的,难道还少了?”
甄老那么说,几个家主似乎有了明悟:对啊,还有这一招嘛!
一时间话题就开始活跃,原本因为家丁的问题,引发起来的同仇敌忾,似乎也在不知不觉之间瓦解。果然,只要利益足够,什么怨念,其实都是放屁。
甄老活了那么久,才华或许没有多少,但见识却放在那里。稍微引导一下,不仅瓦解了他们的怨恨,甚至有可能把怨恨转移到袁绍那边。
同时,如果他们真的子侄送去晋阳那边,不管是什么借口,袁绍难道看不出是借口?
到时候,袁绍少不得对他们疑神疑鬼,届时在背后推动一下,这几家还不乖乖求到甄氏这边来?小子们,你们和老子玩,还嫩着呢!
只是他更清楚,这些家主只要不傻,自然也能看出他这计谋。就算看不出,回去琢磨一下,那也能品出来。
能从几个兄弟手里脱颖而出,成为家主,且家族没有没落的,那肯定是有见识的。
可有见识也没用,横又横不过甄氏,家丁和佃户减少也没个办法,家中子侄的未来也不容忽视,毕竟也关乎家族的存亡。惹不起,那只能选择加入呗!
也不知道他们到哪里来的能耐,他们都已经找衙门帮助,去搜捕这些外逃的家丁,但总能给他们溜走。走了三天找不到,衙门也懒得帮忙,毕竟这样逃奴的太多了!
佃户还好一些,主要是担心那边不履约,这边好歹已经习惯了。
可梦想是不会消失的,年轻一辈的,总会有拼一拼的想法,于是有条件走的都走了。
别的地方不明显,冀州、益州和荆州三地的情况非常严重。尤其有太行山和秦岭作为掩护,到时候逃奴追不到,追捕的贼曹掾自己倒先迷路了。
于是各大世家突然面临一个严肃的问题,那就是家里的田地没人耕种,家里的护卫问题都开始出现问题。更有甚者,一些贼人发现这点,时不时光顾一番,粮食钱财也就算了,采花大盗就有些过分了。
可没辙,以前当护卫的家丁,用来威慑一般家丁和佃户的存在,也有不少跑过去的。
都说朝廷那边重视军功,军功封王都已经有了,这不都等着那边扩军。没文化不要紧,当家丁这些年,学了点武艺,正好拿来搏一搏前程。
“可没人耕种,哪能怎么办?”甄氏的老人回道,“降租呗,都是土生土长的,活得下去谁愿意背井离乡?!”
“说得轻巧,你们甄氏女,有一个是贵妃,一个是美人,都是秦汉的国戚了,能不给他们说话?”甄氏老人的话,自然引起其他几人的怨念。
可同样没办法,人家说得的确在理,想要把人留住,那只能提升待遇呗。
现在大家也没有内部争斗的意思,把甄氏打趴下又如何?得到了甄氏的那些田产,到时候缺人的问题反而更加严重!
更别说张氏、苏氏和甄氏三家联合,分别经营马匹、铁矿和粮食生意。就算是渤海王(袁绍),都不敢把这三家拿掉。
还有一个不能摆出来说的问题,那就是真把这三家拿掉,万一秦汉真的一统天下,别人杀回来了,分分钟就是夷三族的下场。
这还是最轻的,通过官面上的手段,不断挤压他们的生存空间,最后搞得他们家破人亡,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甚至和吏部那边勾结,不让他们的族人出仕,那真的哭都没地方哭去。
这不,一方面只能维持基本的中立,一方面偷偷资助渤海王,只希望他能够争气,早点上位,然后把秦汉给灭了,到时候他们就能肆无忌惮对这三家下手了。
“当初刘韬起家,路过中山。为求地方宁靖,家主与其联姻,后来刘韬光复中山,一路杀到广宗,让黄巾之乱平息,你我可都有受惠。当时谁能想到,一个幽州的别部司马,能登基当了皇帝?”甄氏老者表示无辜,张氏和苏氏也是纷纷表示。
顿了顿,继续说道:“不管如何,我们都是冀州人,于情于理,肯定是要照顾自己人。这些年,带着你们赚了不少的钱,可有亏待过你们?”
粮食几乎都卖去给刘韬,合作的酒坊也是把就卖到了草原,如今鲜卑和南匈奴依然是大客户,而且只和他们交易。就冲着这个,哪家不吃得满嘴流油?
就家丁的事情,就打算反目成仇了?这件事不管怎么说,其他几家都不占理。
“只是收入得下降三成以上啊!”有人说出了真相,谁没想过安抚家丁,可安抚没有成本的吗?一想到家中收入要下降三成,甚至四成,谁不心疼?
“为什么会下降?”甄氏老者反问,“还不是朝廷(赵汉)征收的税赋太多了?收了那么多的赋税,兵也扩招了那么多,可迟迟不动,我们花出去的钱,可不都打水漂了?”
偷偷资助渤海王的几个世家,闻言顿时脸色变得难看起来。
的确,目前渤海王迟迟不动手,不当皇帝也不对外扩张的,他们投了那么多钱进去,可不就是打水漂了?不,打水漂至少还能听个响啊!
“各位……”甄氏老者看向众人,“凡是都要给自己留个后路,现在群雄割据,谁知道最后笑道最后。押错了人,那问题可不小。朝廷这边要支持,秦汉那边,能放弃?”
“当然不能放弃……看甄老,您说我们怎么办?”其中一个世家家主询问,甄氏也是过分,把最老的一个派出来。
这位老头子,当年和他们父亲称兄道弟的,于是一个两个在他面前都矮了一辈。
“明年那边要开恩科,考中了就能出仕为官。我寻思着,要不今年派点人过去,在那边把课好好上了,这样明年就能立刻参加科举。”甄氏老者笑道。
派几个子侄到别的势力出仕,那本身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问题那边可以说,把天下士人都给得罪。若是给别人知道,他们派了子侄过去,估计在冀州的日子不好过啊!
少不得,把这个顾虑隐晦说了出来。
甄氏老者闻言,伸出手敲了敲他们的脑袋:“傻了啊?分家呗!赶走几个不肖的族人,或者过不下去了,分个家的,难道还少了?”
甄老那么说,几个家主似乎有了明悟:对啊,还有这一招嘛!
一时间话题就开始活跃,原本因为家丁的问题,引发起来的同仇敌忾,似乎也在不知不觉之间瓦解。果然,只要利益足够,什么怨念,其实都是放屁。
甄老活了那么久,才华或许没有多少,但见识却放在那里。稍微引导一下,不仅瓦解了他们的怨恨,甚至有可能把怨恨转移到袁绍那边。
同时,如果他们真的子侄送去晋阳那边,不管是什么借口,袁绍难道看不出是借口?
到时候,袁绍少不得对他们疑神疑鬼,届时在背后推动一下,这几家还不乖乖求到甄氏这边来?小子们,你们和老子玩,还嫩着呢!
只是他更清楚,这些家主只要不傻,自然也能看出他这计谋。就算看不出,回去琢磨一下,那也能品出来。
能从几个兄弟手里脱颖而出,成为家主,且家族没有没落的,那肯定是有见识的。
可有见识也没用,横又横不过甄氏,家丁和佃户减少也没个办法,家中子侄的未来也不容忽视,毕竟也关乎家族的存亡。惹不起,那只能选择加入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