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退婚后,搬空侯府去流放 第131章 五兄弟
沈瑾瑶最近发现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沈家的孩子们,有一个自己的小团队。
他们每天都是很忙的样子。
不是上山,就是练武。
有时候还会去其他的队伍那里,了解些信息。
这个小团体,以沈乐瑶和二狗为主。
沈瑾瑶观察了下,主要是以沈乐瑶为主。
其中包括,乐瑶,二狗,孟五,志业,兰兰,志信,小田。
说明白,他们几个完全是按照年纪划分的。
沈瑾瑶见他们做的最出格的事情,也只是抓只老鼠来做实验,索性也就没再管。
当他们在陇州走到一半路的时候,发现气温逐渐的降低了。
沈瑾瑶感觉也就是二十八九度的样子。
虽然动不动也会出汗,但是不至于像之前那样的高温,令人口干舌燥的。
这段时间,遇到不少的难民。
他们有不少的人开始靠近沈瑾瑶等人。
刚开始同行的难民,并不敢接触沈家的人。
只见他们扛着旗子,一副镖局的样子。
前边几个壮汉骑马,后边有人驾着马车,一个个的身上都带着武器。
一副全部都不好惹的样子。
但是同行的时间久了以后,他们就发现沈家等人并没有那么难相处。
有人挡着他们路了,他们会耐心的等人走开。
有人遇到些难题,他们也会顺手帮忙。
谁要是遇到以大欺小的事情,他们也会帮着说两句。
但是……
不能跟他们要吃的,要喝的。
不论别人怎么哭诉,怎么卖惨,他们是一律不给的。
慢慢的同行的人,开始羡慕沈家的队伍。
甚至有的人在他们身后悄悄地跟着。
有的离得很近,甚至总是拉着沈家的人说话,都被宗诚和孟大赶走了。
但是,也有例外。
在他们身后,一直跟着的有五个人。
这五个人,没有跟沈家人攀谈,也没有求他们帮忙做什么,就这么低着头跟着。
其他人光是被宗诚的眼睛一瞪,就不敢跟着他们。
沈家人发现那五个人,好像是一家的兄弟。
有一天,志信找到了沈瑾瑶。
“阿姐,就让他们在我们后边跟着吗?”
现在是志信和兰兰两个人,每天拿着望远镜观察四周。
所以他们两个已经观察那几个人好几天了。
他们几乎没怎么吃过东西,沈家停下的时候他们就在附近找些野果子吃。
好在现在水源好找了些,他们不用为喝水发愁。
沈瑾瑶随意的看了一眼,发现他们的年纪也就十七八岁。
按照古代的规矩,这个年纪或许都该结婚生子了。
他们的年纪比孟大还要大,甚至跟宗诚差不多。
他们的行李很少,脚上的鞋已经被磨平。
“志信,他们跟了我们多久了?”
这时凑过来的兰兰接话说道:“跟了有十天了,咱们走他们就走,咱们停他们就停。”
竟然有这么多天了?
沈瑾瑶白天的时候除了赶路,就是跟着他们练功。
晚上的时候,则是整理空间里的东西。
她的空间并不是放不下东西,她是怕放的东西杂且多,一时间忘了有哪些东西。
于是专门找了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把空间整理一番。
也不是没有别的人家,想要跟着沈家走。
但是沈家靠的是马和马车,走起来更快些,因此有的人想跟也跟不上。
没想到后边的五个兄弟,竟然跟了他们十天了。
兰兰看沈瑾瑶没有说话,她说了句:“要不我用药把他们迷晕?”
志信听到这里,扳起了小脸。
他老气横秋的说:“你别忘了,刚被高爷爷罚完。”
兰兰听后给了沈志信一个白眼,志信气的够呛。
他也是想不明白,兰兰为什么对研制毒药情有独钟。
就算这样,队伍里的人,也没有人相信可爱甜美天真烂漫的兰兰,会天天研制毒药。
沈瑾瑶看着两个孩子逗趣,顺手捏了捏兰兰的小圆脸。
她说:“你们不用管了,我过去看看。”
沈瑾瑶说完以后,就走到队伍后边找到了兰兰和志信说的那几个人。
他们兄弟五个,离着马车的距离大概有百余米。
不远不近的距离。
要不是这几个人跟着沈瑾瑶他们走走停停,还真说不好是跟着他们的。
那五个兄弟,明显没有想到前边马车上的人,会过来找他们。
他们兄弟五个虽然有些慌张,但是一个个的还算稳重。
并没有对着沈瑾瑶口出狂言。
其中的一个打头的人,看着沈瑾瑶说:“你来找我们什么事?”
沈瑾瑶看着面前的五个少年。
她笑着问到:“应该是我问你们,跟着我们做什么?”
打头的那个少年说:“我们在赶路,并没有跟着你们。”
沈瑾瑶倒没有跟他们纠缠这个问题,见他们不承认,于是就换了个话题。
“那咱们难道是同路?你们要去哪里啊?”
那几个少年,见沈瑾瑶并没有揪着那个问题不放,便悄悄的松了口气。
沈瑾瑶眼看着对面的五兄弟放松了下来。
看来他们很怕沈家不让他们跟着。
那少年说:“我们要去曲州。”
这个回答倒是让沈瑾瑶有些意外。
她说到:“那咱们倒真是同路,你们是从哪里出发?”
少年听到说同路,眼睛也亮了起来。
他们虽然跟着沈家走,但是并不知道沈家的目的地是曲州,正忐忑的想着,跟他们分开后再去跟着谁走。
少年见沈瑾瑶没有什么恶意,则说:“我们从陇州马家村出发的。”
沈瑾瑶点点头。
她觉得这几个少年还挺有意思。
首先,他们选择了这附近人数最多,妇孺最多的队伍跟着,说明想清除这个队伍的恶意会少一些。
这说明他们有头脑。
其他的队伍,要么人少,要么没几个强壮的,要么没多少妇孺。
人多,会功夫的多,妇孺也多。
代表着有实力,心善好接触。
这就说明,这几个兄弟有头脑。
其次,他们能吃苦。
马车和马走的再慢也比人快,他们一路跟着从来没有掉队。
最后,他们竟然要去曲州。
说明他们对曲州是有所了解的。
就算陇州旱灾,也不至于要逃到曲州吧?
“你们为什么要去曲州?”
那就是沈家的孩子们,有一个自己的小团队。
他们每天都是很忙的样子。
不是上山,就是练武。
有时候还会去其他的队伍那里,了解些信息。
这个小团体,以沈乐瑶和二狗为主。
沈瑾瑶观察了下,主要是以沈乐瑶为主。
其中包括,乐瑶,二狗,孟五,志业,兰兰,志信,小田。
说明白,他们几个完全是按照年纪划分的。
沈瑾瑶见他们做的最出格的事情,也只是抓只老鼠来做实验,索性也就没再管。
当他们在陇州走到一半路的时候,发现气温逐渐的降低了。
沈瑾瑶感觉也就是二十八九度的样子。
虽然动不动也会出汗,但是不至于像之前那样的高温,令人口干舌燥的。
这段时间,遇到不少的难民。
他们有不少的人开始靠近沈瑾瑶等人。
刚开始同行的难民,并不敢接触沈家的人。
只见他们扛着旗子,一副镖局的样子。
前边几个壮汉骑马,后边有人驾着马车,一个个的身上都带着武器。
一副全部都不好惹的样子。
但是同行的时间久了以后,他们就发现沈家等人并没有那么难相处。
有人挡着他们路了,他们会耐心的等人走开。
有人遇到些难题,他们也会顺手帮忙。
谁要是遇到以大欺小的事情,他们也会帮着说两句。
但是……
不能跟他们要吃的,要喝的。
不论别人怎么哭诉,怎么卖惨,他们是一律不给的。
慢慢的同行的人,开始羡慕沈家的队伍。
甚至有的人在他们身后悄悄地跟着。
有的离得很近,甚至总是拉着沈家的人说话,都被宗诚和孟大赶走了。
但是,也有例外。
在他们身后,一直跟着的有五个人。
这五个人,没有跟沈家人攀谈,也没有求他们帮忙做什么,就这么低着头跟着。
其他人光是被宗诚的眼睛一瞪,就不敢跟着他们。
沈家人发现那五个人,好像是一家的兄弟。
有一天,志信找到了沈瑾瑶。
“阿姐,就让他们在我们后边跟着吗?”
现在是志信和兰兰两个人,每天拿着望远镜观察四周。
所以他们两个已经观察那几个人好几天了。
他们几乎没怎么吃过东西,沈家停下的时候他们就在附近找些野果子吃。
好在现在水源好找了些,他们不用为喝水发愁。
沈瑾瑶随意的看了一眼,发现他们的年纪也就十七八岁。
按照古代的规矩,这个年纪或许都该结婚生子了。
他们的年纪比孟大还要大,甚至跟宗诚差不多。
他们的行李很少,脚上的鞋已经被磨平。
“志信,他们跟了我们多久了?”
这时凑过来的兰兰接话说道:“跟了有十天了,咱们走他们就走,咱们停他们就停。”
竟然有这么多天了?
沈瑾瑶白天的时候除了赶路,就是跟着他们练功。
晚上的时候,则是整理空间里的东西。
她的空间并不是放不下东西,她是怕放的东西杂且多,一时间忘了有哪些东西。
于是专门找了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把空间整理一番。
也不是没有别的人家,想要跟着沈家走。
但是沈家靠的是马和马车,走起来更快些,因此有的人想跟也跟不上。
没想到后边的五个兄弟,竟然跟了他们十天了。
兰兰看沈瑾瑶没有说话,她说了句:“要不我用药把他们迷晕?”
志信听到这里,扳起了小脸。
他老气横秋的说:“你别忘了,刚被高爷爷罚完。”
兰兰听后给了沈志信一个白眼,志信气的够呛。
他也是想不明白,兰兰为什么对研制毒药情有独钟。
就算这样,队伍里的人,也没有人相信可爱甜美天真烂漫的兰兰,会天天研制毒药。
沈瑾瑶看着两个孩子逗趣,顺手捏了捏兰兰的小圆脸。
她说:“你们不用管了,我过去看看。”
沈瑾瑶说完以后,就走到队伍后边找到了兰兰和志信说的那几个人。
他们兄弟五个,离着马车的距离大概有百余米。
不远不近的距离。
要不是这几个人跟着沈瑾瑶他们走走停停,还真说不好是跟着他们的。
那五个兄弟,明显没有想到前边马车上的人,会过来找他们。
他们兄弟五个虽然有些慌张,但是一个个的还算稳重。
并没有对着沈瑾瑶口出狂言。
其中的一个打头的人,看着沈瑾瑶说:“你来找我们什么事?”
沈瑾瑶看着面前的五个少年。
她笑着问到:“应该是我问你们,跟着我们做什么?”
打头的那个少年说:“我们在赶路,并没有跟着你们。”
沈瑾瑶倒没有跟他们纠缠这个问题,见他们不承认,于是就换了个话题。
“那咱们难道是同路?你们要去哪里啊?”
那几个少年,见沈瑾瑶并没有揪着那个问题不放,便悄悄的松了口气。
沈瑾瑶眼看着对面的五兄弟放松了下来。
看来他们很怕沈家不让他们跟着。
那少年说:“我们要去曲州。”
这个回答倒是让沈瑾瑶有些意外。
她说到:“那咱们倒真是同路,你们是从哪里出发?”
少年听到说同路,眼睛也亮了起来。
他们虽然跟着沈家走,但是并不知道沈家的目的地是曲州,正忐忑的想着,跟他们分开后再去跟着谁走。
少年见沈瑾瑶没有什么恶意,则说:“我们从陇州马家村出发的。”
沈瑾瑶点点头。
她觉得这几个少年还挺有意思。
首先,他们选择了这附近人数最多,妇孺最多的队伍跟着,说明想清除这个队伍的恶意会少一些。
这说明他们有头脑。
其他的队伍,要么人少,要么没几个强壮的,要么没多少妇孺。
人多,会功夫的多,妇孺也多。
代表着有实力,心善好接触。
这就说明,这几个兄弟有头脑。
其次,他们能吃苦。
马车和马走的再慢也比人快,他们一路跟着从来没有掉队。
最后,他们竟然要去曲州。
说明他们对曲州是有所了解的。
就算陇州旱灾,也不至于要逃到曲州吧?
“你们为什么要去曲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