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养娃日常,古人羡慕哭了 第83章 做工
天气越来越冷了,大夏的百姓反而热情高涨,干劲十足。
往年入冬之后,地里活少,人们总要躺在床上休息几日。
这可不是他们太懒,而是外面太冷了,出去活动饿得快,又费柴禾又费粮食,还不如在床上躺着。
但是今年,朝廷颁布了新的诏令。
接到诏令时,大家都被吓一跳。
修建驰道,疏理河道这些事以往都是征发劳役。
不但一分钱不会付给役夫,还需要自带干粮之类的生活用品。
当知道了这一次竟然有工钱拿之后,大家都不敢置信。
大部分的百姓并没有立刻报名,而是选择了观望。
在被朝廷折腾了这么多年以后,他们都不敢相信天上会突然掉下馅饼来。
就怕是朝廷挖下的陷阱让他们跳。
但是总有那种家里特别清苦,过不下去的,就决定去撞撞运气。
毕竟诏令上也说来去自由,做一天工结一天账。
要是实在受不了,就不做了,顶多就是白跑一趟。
但是如果运气好,一切真的如诏令上所说的,那可就是一笔不少的收入。
一天三十个铜板,十天就是三百个,一个月就接近一两银子。
当然,不提供吃住,那些花销都是自己的。
但是就算是这样,两个月总能存下一两银子吧。
越算越有赚头,不少人都心热不已。
村子里的人走家串户,打探着谁要去做工。
等知道那家有人要去了,他的家里立刻就会聚集一大堆的人。
水生就是这打算去做工的人之一。
他母亲刚去,家里的钱为母亲治病都花光了。
现在真是家徒四壁。
家里已经有两个小孩了,妻子的肚子又显怀了。
估计年后就会出生了,家里又要多一张嘴。
本来,他还格外担忧这个冬天怎么过出去。
但是现在,真是天无绝人之路。
“水生,要是去了真的有钱拿,就赶快写信回来,给我们说一声,我们也来。”村里的大叔说。
“就是,都是一个村的,你放心,你走了,家里的事情我们会帮你照顾的。”
水生就轻轻躬身拜谢大家:“那家里的事就拜托大家多照看一点了。”
“你放心吧,你们家的情况大家都知道,你的老母亲刚去世,家里的钱为了她看病都掏空了,这孩子又小,你就去碰碰运气吧,说不定时来运转呢?”
“多谢大家,我也是这么想的。”
“你放心,我等会儿回去就打两捆柴过来,嫂子一人在家就不用出门去打柴了。”
“我也去。”
“我也去。”
水生再次连连躬身:“谢谢大家。”
大家千叮咛万嘱咐让他看了情况立刻写信回来。
大家这才意识到学习的好处,虽然和皇后娘娘学习的时间不长,但是基本的字大家都认识了。
遇上事就可以写信回来。
水生去了县衙,他被分到一处疏通河道。
冬天河里的水基本都断流了。
再加上干起活来,一点也不冷。
和他一起劳作的,是其他地方来的几个人,有年轻的有年长的。
都是家里很困难的。
监工对他们很严厉,但是并不责打他们。
就是有些累和饿,但是当第一天的三十个铜板拿到手里的时候,他觉得这一天的疲惫都值得了。。
他满心欢喜趁着月色,摸出自己制作的纸笔,写了一封简短的信,准备明天中午就送回去。
看着天上圆圆的大月亮,他就想起了皇后娘娘那里的电灯,那东西可真厉害啊,就像是太阳一样,能把晚上照的跟白天一样。
第二天,水生准备趁着午饭时间托人送信。
只是他空闲的时候抬头看了一眼光幕,顿时就觉得不对劲啊。
光幕上那些都是什么?
“牛家村的快来人,王虎。”
“李家庄的,这事可以做。张三。”
原来大家都和他一样,在给老家的人传信,只是别人可不像他这么老实的写信,而是用了光幕。
早知道他还写什么信啊,竟然将光幕给忘了。
他也立刻在光幕上说道:“白家坪的人快来,水生。”
各处的村民们如洪流一般涌向工地,工地不得不贴出告示,人已经满了。
这让没赶上的人扼腕不已。
还有什么比看着白花花的银子从自己手中流走更让人伤心的?
和这些外出做工的百姓一样心头火热的,是大夏的学子。
他们千等万等,终于等到了朝廷再次开科举了。
有离京城距离远的,得到消息的当天就辞别了父母。
毕竟从皇上现在的举动来看,就算称不上明君,也能称得上仁君了。
得知不少学子会入京,京城外面沿途的商铺都将货品准备的满满当当的。
一时间,以京城为中心,辐射到大夏的每个角落,到处都是一片忙碌。
皇宫里,司农监的官员汇报着新作物的分发情况。
秦检非常满意。
接着进来的,是户部尚书,他本是太后的亲信,现在在皇上面前格外的战战兢兢。
生怕自己出现一点差错,就会被换下去。
虽然他不想违逆皇上的命令,但是眼前的事实却也不得不让他担忧。
“皇上,这是明年开支的预算,国库里的银子远远不够支付。”
偏偏皇上又免除了一年的赋税,这对百姓来说是好事,但是对他一个户部的官员来说,国库里拿不出钱来,可就太为难了。
皇上不会以为他贪污了吧?
还有百姓,皇上都说免税了,他一个官员难道说不能免,那天下的百姓恐怕就能用唾沫淹死他了。
都怪他没有早点将国库里情况告诉皇上。
现在可怎么办啊?
秦检颔首:“朕知道了,李卿不用担心,这件事朕自有办法。”
李尚书顿时就松了一口气。
少府监的官员见到皇上的这一刻,感觉自己格外的卑微。
因为之前朝中各位大臣找他们制作华夏的各种东西,可是他们一样也做不出来。
现在见了皇帝,很担心会给他们什么完不成的任务。
“皇上,召微臣可是有什么事?”
秦检让人将东西递给他。
“看看,可能制作出来?”
少府监的人看着图片上高清的,精细的制作过程,顿时惊讶的瞪大了眼睛。
往年入冬之后,地里活少,人们总要躺在床上休息几日。
这可不是他们太懒,而是外面太冷了,出去活动饿得快,又费柴禾又费粮食,还不如在床上躺着。
但是今年,朝廷颁布了新的诏令。
接到诏令时,大家都被吓一跳。
修建驰道,疏理河道这些事以往都是征发劳役。
不但一分钱不会付给役夫,还需要自带干粮之类的生活用品。
当知道了这一次竟然有工钱拿之后,大家都不敢置信。
大部分的百姓并没有立刻报名,而是选择了观望。
在被朝廷折腾了这么多年以后,他们都不敢相信天上会突然掉下馅饼来。
就怕是朝廷挖下的陷阱让他们跳。
但是总有那种家里特别清苦,过不下去的,就决定去撞撞运气。
毕竟诏令上也说来去自由,做一天工结一天账。
要是实在受不了,就不做了,顶多就是白跑一趟。
但是如果运气好,一切真的如诏令上所说的,那可就是一笔不少的收入。
一天三十个铜板,十天就是三百个,一个月就接近一两银子。
当然,不提供吃住,那些花销都是自己的。
但是就算是这样,两个月总能存下一两银子吧。
越算越有赚头,不少人都心热不已。
村子里的人走家串户,打探着谁要去做工。
等知道那家有人要去了,他的家里立刻就会聚集一大堆的人。
水生就是这打算去做工的人之一。
他母亲刚去,家里的钱为母亲治病都花光了。
现在真是家徒四壁。
家里已经有两个小孩了,妻子的肚子又显怀了。
估计年后就会出生了,家里又要多一张嘴。
本来,他还格外担忧这个冬天怎么过出去。
但是现在,真是天无绝人之路。
“水生,要是去了真的有钱拿,就赶快写信回来,给我们说一声,我们也来。”村里的大叔说。
“就是,都是一个村的,你放心,你走了,家里的事情我们会帮你照顾的。”
水生就轻轻躬身拜谢大家:“那家里的事就拜托大家多照看一点了。”
“你放心吧,你们家的情况大家都知道,你的老母亲刚去世,家里的钱为了她看病都掏空了,这孩子又小,你就去碰碰运气吧,说不定时来运转呢?”
“多谢大家,我也是这么想的。”
“你放心,我等会儿回去就打两捆柴过来,嫂子一人在家就不用出门去打柴了。”
“我也去。”
“我也去。”
水生再次连连躬身:“谢谢大家。”
大家千叮咛万嘱咐让他看了情况立刻写信回来。
大家这才意识到学习的好处,虽然和皇后娘娘学习的时间不长,但是基本的字大家都认识了。
遇上事就可以写信回来。
水生去了县衙,他被分到一处疏通河道。
冬天河里的水基本都断流了。
再加上干起活来,一点也不冷。
和他一起劳作的,是其他地方来的几个人,有年轻的有年长的。
都是家里很困难的。
监工对他们很严厉,但是并不责打他们。
就是有些累和饿,但是当第一天的三十个铜板拿到手里的时候,他觉得这一天的疲惫都值得了。。
他满心欢喜趁着月色,摸出自己制作的纸笔,写了一封简短的信,准备明天中午就送回去。
看着天上圆圆的大月亮,他就想起了皇后娘娘那里的电灯,那东西可真厉害啊,就像是太阳一样,能把晚上照的跟白天一样。
第二天,水生准备趁着午饭时间托人送信。
只是他空闲的时候抬头看了一眼光幕,顿时就觉得不对劲啊。
光幕上那些都是什么?
“牛家村的快来人,王虎。”
“李家庄的,这事可以做。张三。”
原来大家都和他一样,在给老家的人传信,只是别人可不像他这么老实的写信,而是用了光幕。
早知道他还写什么信啊,竟然将光幕给忘了。
他也立刻在光幕上说道:“白家坪的人快来,水生。”
各处的村民们如洪流一般涌向工地,工地不得不贴出告示,人已经满了。
这让没赶上的人扼腕不已。
还有什么比看着白花花的银子从自己手中流走更让人伤心的?
和这些外出做工的百姓一样心头火热的,是大夏的学子。
他们千等万等,终于等到了朝廷再次开科举了。
有离京城距离远的,得到消息的当天就辞别了父母。
毕竟从皇上现在的举动来看,就算称不上明君,也能称得上仁君了。
得知不少学子会入京,京城外面沿途的商铺都将货品准备的满满当当的。
一时间,以京城为中心,辐射到大夏的每个角落,到处都是一片忙碌。
皇宫里,司农监的官员汇报着新作物的分发情况。
秦检非常满意。
接着进来的,是户部尚书,他本是太后的亲信,现在在皇上面前格外的战战兢兢。
生怕自己出现一点差错,就会被换下去。
虽然他不想违逆皇上的命令,但是眼前的事实却也不得不让他担忧。
“皇上,这是明年开支的预算,国库里的银子远远不够支付。”
偏偏皇上又免除了一年的赋税,这对百姓来说是好事,但是对他一个户部的官员来说,国库里拿不出钱来,可就太为难了。
皇上不会以为他贪污了吧?
还有百姓,皇上都说免税了,他一个官员难道说不能免,那天下的百姓恐怕就能用唾沫淹死他了。
都怪他没有早点将国库里情况告诉皇上。
现在可怎么办啊?
秦检颔首:“朕知道了,李卿不用担心,这件事朕自有办法。”
李尚书顿时就松了一口气。
少府监的官员见到皇上的这一刻,感觉自己格外的卑微。
因为之前朝中各位大臣找他们制作华夏的各种东西,可是他们一样也做不出来。
现在见了皇帝,很担心会给他们什么完不成的任务。
“皇上,召微臣可是有什么事?”
秦检让人将东西递给他。
“看看,可能制作出来?”
少府监的人看着图片上高清的,精细的制作过程,顿时惊讶的瞪大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