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缘的新书 第316章 童稚和妻子晓研默契配合
应该说童稚是个高智商且善于学习的人,这里说的学习,当然不是指在学校里考试的那种学习,而是在社会实践中,在人群中取长补短的学习。
这样的学习方式往往被一些学历低的人成功运用,且使那些运用此法学到真知的人,在生活中被身边的人视为“能人”。一般高学历的人却很少会采取这样的学习方法,尽管他们对“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警句烂熟于心。他们因为学历高,对身边的人往往不屑一顾。
童稚之所以会对这样的学习方式情有独钟,是因为他发现在股市中成就大业的人,往往不是什么高学历的人。那些高学历,自以为智商很高的人,往往会去电视台做财经栏目的嘉宾,靠他们的“高智商”收取那些一心想发大财的穷人们的“智商税”。其实他们对股票的认识,怕是敌不过股票交易大厅里“蹲守”的那些退休大爷。
用童稚的话说:你自己没有在实践中成功尝试的书本知识,都只能停留在理论阶段,正确与否,不会所有人都去关心。只有那些需要的人会视若天条,但当他们用这些“天条”在实践中获得失败的惨痛教训后,就会怀疑这理论的真实性,就会以最疯狂的声音嘶吼:这个理论是骗人的。全然不考虑他对这个理论的理解、运用有什么欠缺。这就是中国股民对股票的认识,因为他们是靠听消息炒股的。
而股市里受伤最重的就是自作聪明的人,沾沾自喜的人。童稚深知在股市中呼风唤雨的人,非但没有什么理论知识,相反可能对股票的历史都不是很了解。但是他们手上有操纵股市的权杖,所谓“信息不对称”。然后,他们擅长把握股民的从众心理,指导股票价格变化的不是什么K线图,是那些人调整不对称比例的大小,决定了股市波动的大小。
世界上就有那么一些人会相信历史可以重演,笃信股票分析专家给他们讲的股市中的神话。事实就是:这些相信历史重演的人,和创造历史的人是两拨人。
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如果有一位热衷于财经频道荐股栏目的观众,每天,都会准时坐在电视机前,期待着专家们推荐的股票。其他成员就只能退避三舍了,因为一旦你跟他搭讪,他会把那些他一知半解的经济学名词抛给你。事实上,他最关心的只是股票的代码,对于专家们的分析并没有听进去多少,更谈不上理解。
有趣的是,童稚的一个同事跟他说,自己做股票交易员多年,因为收入稳定,觉得这个行业还不错,就让孩子去读了大学的经济系。想不到读大学经济系的儿子讲出的经济理论让他这个做股票交易员的父亲听得一头雾水,两人经常抬杠,现在都很长时间不讲话了。
晚饭时,童稚把他的想法跟晓研说了,说觉得股票如果可以分析,就是数据的分析,但准确率并不高。事实上炒股完全靠感觉,而且声称他童稚的“股感”(对股票投资的感觉)就很好。买进、卖出全凭灵感。但他也说了,那些他正在服务的大客户,既要整体项目整体的利益最大化,又要阶段性的利益最大化,真的很蠢,不可理喻。
晓研耐心地把童稚的话听完,浅浅的微笑在她嘴角泛起,似乎在说:这不是很正常吗?晓研通常是这样的,从没听她反驳过童稚的观点。她总是在一番思考后,从另外的角度提出相关的问题,这样让童稚感觉很舒服,既给足自己面子,又给了自己提示。
”我的网站上也对股民讲一些老掉牙的故事,反响还不错。要不然你在我栏目挂个链接,应该有效果。文章如果你没时间写,说个大意,我来代笔,然后你过目一下,我就发出去,现在网上的宣传力度蛮大的,只有那些老人家才会去看电视。“晓研一如既往地淡然。
”这我倒是疏忽了,你的网站都讲什么股市里的故事啊,说一个我听听。“童稚重新坐到餐桌前。
”嗯,讲一个股民跳楼自杀的吧。“晓研眉毛轻轻上挑,似乎这个选题令她很满意。
童稚嘴角上翘,目光里满是兴奋。
”很多人认为跳楼自杀的股民都是输光了筹码,一败涂地的人。我们的这位故事主人公却是股市里的大鳄,手上不缺资金。他跳楼的原因不是因为股票贬值,而只是因为他的股票狂涨后,他觉得自己买得太少了。他死后,许多心理学分析的专家都说他是完美主义者。吵得最凶的是那些穷人,似乎还很看不起他。“晓研说完,起身去厨房洗碗了。
童稚心里说:我怎么早没想到呢?媳妇也可以开个栏目,专门讲股票心理。他双手一拍,吓得小女儿哭了起来。晓研急忙走出厨房。
”你吃撑了吗?抽什么风呐?“晓研哄着女儿,边拿眼狠狠地瞪着童稚。
”亲爱的,我是说,你开个栏目专门讲股票心理,咱们合作,那样是不是比在你网站上挂个链接要好?“童稚虚心地问。
晓研打心眼儿里佩服童稚的钻劲儿,她抱起小女儿。
”囡囡,亲亲爸爸。“晓研对小女儿说。
小女儿凑到童稚身边,在他腮上亲了一口,童稚闻到一股奶香也感觉脸上沾上了泪水,他嘻嘻笑着。
晓研把女儿抱回她自己屋里,安顿好,才轻轻关上门,走到童稚身边。
”抱抱我。“晓研对站在那里发呆的童稚说道。
童稚似乎才反应过来,一个打横抱起媳妇进了他俩的房间。这也是晓研最懂童稚,最令童稚爱之深切的地方。
每到做什么重大决策时,晓研都会和童稚在翻云覆雨中完成。童稚太爱这样的沟通方式了,他能充分发挥才干,更能传递他的能量。
他觉得晓研不愧是心理咨询师,真的懂他的心理,总是在他最得意的时候褒奖他,用他最喜欢的方式。
在股票市场的喧嚣中,人们对于投资股票的成功之道持有不同的观点。有人坚信,投资股票需要雄厚的资金作为后盾,只有拥有大量的资金,才能在市场中占据优势,承受波动并抓住机会。
另一些人则认为,胆量过人是投资股票的关键。他们敢于冒险,不惧市场的起伏,相信自己的直觉和决策,勇往直前地追逐高额回报。
然而,还有一部分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找到好股票并不算什么了不起的本事,真正的本事在于能够适时逃顶。在市场繁荣时,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贪婪所驱使,及时获利了结,落袋为安,避免市场的回调和风险。
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股票世界里,每个人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投资之道。无论是依靠资金、胆量还是逃顶的技巧,都需要投资者不断学习、积累经验,并保持冷静和理性。然而,人的共性就是,认识别人容易,认识自己很难。炒股的股民永远都在听人说,被人洗脑,却又永远认为自己是正确的。
童稚把股市中各类心理都分析了一遍,写成文章,让晓研发布在网上,两人都获得了大量粉丝。虽然做这些努力似乎与他现在做操盘手没什么关系,做操盘手只需要每天在大户室里盯着大盘,看趋势,似乎很枯燥。有些同行在着手带徒弟,免得自己整日盯盘,像螺丝钉一样被钉在大户室里动弹不得,实在乏味。
可童稚没带什么徒弟,不是因为别的,是因为他自己并没有拿得出手的金融或者经济类的学历,而且入行时间也不长。所以,他想靠网络给自己积累人气,毕竟自己是科技出身,对互联网的理解是渗透到骨子里的。还有就是,他可以在网上关注到群莉的动态。
自从上次他去了孔子大厦,由跟着萧乾一起回了他的家,得知萧乾的前妻竟然经常登堂入室地出现在小粤港,群莉现在的家里,他心里说不出是幸灾乐祸还是对群莉有一丝可怜。他那天去小粤港没白跑一趟,把萧乾的前妻发展成了客户,这个被男人养在闺中的金丝雀,还有财政大权,让童稚不禁对她现任丈夫产生了兴趣。这号称设计师的男人被这麽个半老徐娘设计了?
对群莉,童稚似乎并未死心。他忍不住关注群莉的网站,看得出现在有新动作。这川妹还真扛造啊,网上那些污名她的人没把她怎么样,还跟上萧乾那老男人到香港去了。尤其上次自己跟她摊牌,说戴尔喜欢她,她也没什么反应,童稚越来越看不懂群莉了。
老爸几次在电话里催自己回北京过年,甚至还说给囡囡买了好吃的,可是晓研哪儿都好,就是这点不好,一提跟自己回北京就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总有一堆借口。童稚于是想,春节在美国人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节日,要不然自己想办法和群莉搭伴回去呗。
他心里隐隐约约把群莉当成了情人。
这样的学习方式往往被一些学历低的人成功运用,且使那些运用此法学到真知的人,在生活中被身边的人视为“能人”。一般高学历的人却很少会采取这样的学习方法,尽管他们对“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警句烂熟于心。他们因为学历高,对身边的人往往不屑一顾。
童稚之所以会对这样的学习方式情有独钟,是因为他发现在股市中成就大业的人,往往不是什么高学历的人。那些高学历,自以为智商很高的人,往往会去电视台做财经栏目的嘉宾,靠他们的“高智商”收取那些一心想发大财的穷人们的“智商税”。其实他们对股票的认识,怕是敌不过股票交易大厅里“蹲守”的那些退休大爷。
用童稚的话说:你自己没有在实践中成功尝试的书本知识,都只能停留在理论阶段,正确与否,不会所有人都去关心。只有那些需要的人会视若天条,但当他们用这些“天条”在实践中获得失败的惨痛教训后,就会怀疑这理论的真实性,就会以最疯狂的声音嘶吼:这个理论是骗人的。全然不考虑他对这个理论的理解、运用有什么欠缺。这就是中国股民对股票的认识,因为他们是靠听消息炒股的。
而股市里受伤最重的就是自作聪明的人,沾沾自喜的人。童稚深知在股市中呼风唤雨的人,非但没有什么理论知识,相反可能对股票的历史都不是很了解。但是他们手上有操纵股市的权杖,所谓“信息不对称”。然后,他们擅长把握股民的从众心理,指导股票价格变化的不是什么K线图,是那些人调整不对称比例的大小,决定了股市波动的大小。
世界上就有那么一些人会相信历史可以重演,笃信股票分析专家给他们讲的股市中的神话。事实就是:这些相信历史重演的人,和创造历史的人是两拨人。
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如果有一位热衷于财经频道荐股栏目的观众,每天,都会准时坐在电视机前,期待着专家们推荐的股票。其他成员就只能退避三舍了,因为一旦你跟他搭讪,他会把那些他一知半解的经济学名词抛给你。事实上,他最关心的只是股票的代码,对于专家们的分析并没有听进去多少,更谈不上理解。
有趣的是,童稚的一个同事跟他说,自己做股票交易员多年,因为收入稳定,觉得这个行业还不错,就让孩子去读了大学的经济系。想不到读大学经济系的儿子讲出的经济理论让他这个做股票交易员的父亲听得一头雾水,两人经常抬杠,现在都很长时间不讲话了。
晚饭时,童稚把他的想法跟晓研说了,说觉得股票如果可以分析,就是数据的分析,但准确率并不高。事实上炒股完全靠感觉,而且声称他童稚的“股感”(对股票投资的感觉)就很好。买进、卖出全凭灵感。但他也说了,那些他正在服务的大客户,既要整体项目整体的利益最大化,又要阶段性的利益最大化,真的很蠢,不可理喻。
晓研耐心地把童稚的话听完,浅浅的微笑在她嘴角泛起,似乎在说:这不是很正常吗?晓研通常是这样的,从没听她反驳过童稚的观点。她总是在一番思考后,从另外的角度提出相关的问题,这样让童稚感觉很舒服,既给足自己面子,又给了自己提示。
”我的网站上也对股民讲一些老掉牙的故事,反响还不错。要不然你在我栏目挂个链接,应该有效果。文章如果你没时间写,说个大意,我来代笔,然后你过目一下,我就发出去,现在网上的宣传力度蛮大的,只有那些老人家才会去看电视。“晓研一如既往地淡然。
”这我倒是疏忽了,你的网站都讲什么股市里的故事啊,说一个我听听。“童稚重新坐到餐桌前。
”嗯,讲一个股民跳楼自杀的吧。“晓研眉毛轻轻上挑,似乎这个选题令她很满意。
童稚嘴角上翘,目光里满是兴奋。
”很多人认为跳楼自杀的股民都是输光了筹码,一败涂地的人。我们的这位故事主人公却是股市里的大鳄,手上不缺资金。他跳楼的原因不是因为股票贬值,而只是因为他的股票狂涨后,他觉得自己买得太少了。他死后,许多心理学分析的专家都说他是完美主义者。吵得最凶的是那些穷人,似乎还很看不起他。“晓研说完,起身去厨房洗碗了。
童稚心里说:我怎么早没想到呢?媳妇也可以开个栏目,专门讲股票心理。他双手一拍,吓得小女儿哭了起来。晓研急忙走出厨房。
”你吃撑了吗?抽什么风呐?“晓研哄着女儿,边拿眼狠狠地瞪着童稚。
”亲爱的,我是说,你开个栏目专门讲股票心理,咱们合作,那样是不是比在你网站上挂个链接要好?“童稚虚心地问。
晓研打心眼儿里佩服童稚的钻劲儿,她抱起小女儿。
”囡囡,亲亲爸爸。“晓研对小女儿说。
小女儿凑到童稚身边,在他腮上亲了一口,童稚闻到一股奶香也感觉脸上沾上了泪水,他嘻嘻笑着。
晓研把女儿抱回她自己屋里,安顿好,才轻轻关上门,走到童稚身边。
”抱抱我。“晓研对站在那里发呆的童稚说道。
童稚似乎才反应过来,一个打横抱起媳妇进了他俩的房间。这也是晓研最懂童稚,最令童稚爱之深切的地方。
每到做什么重大决策时,晓研都会和童稚在翻云覆雨中完成。童稚太爱这样的沟通方式了,他能充分发挥才干,更能传递他的能量。
他觉得晓研不愧是心理咨询师,真的懂他的心理,总是在他最得意的时候褒奖他,用他最喜欢的方式。
在股票市场的喧嚣中,人们对于投资股票的成功之道持有不同的观点。有人坚信,投资股票需要雄厚的资金作为后盾,只有拥有大量的资金,才能在市场中占据优势,承受波动并抓住机会。
另一些人则认为,胆量过人是投资股票的关键。他们敢于冒险,不惧市场的起伏,相信自己的直觉和决策,勇往直前地追逐高额回报。
然而,还有一部分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找到好股票并不算什么了不起的本事,真正的本事在于能够适时逃顶。在市场繁荣时,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贪婪所驱使,及时获利了结,落袋为安,避免市场的回调和风险。
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股票世界里,每个人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投资之道。无论是依靠资金、胆量还是逃顶的技巧,都需要投资者不断学习、积累经验,并保持冷静和理性。然而,人的共性就是,认识别人容易,认识自己很难。炒股的股民永远都在听人说,被人洗脑,却又永远认为自己是正确的。
童稚把股市中各类心理都分析了一遍,写成文章,让晓研发布在网上,两人都获得了大量粉丝。虽然做这些努力似乎与他现在做操盘手没什么关系,做操盘手只需要每天在大户室里盯着大盘,看趋势,似乎很枯燥。有些同行在着手带徒弟,免得自己整日盯盘,像螺丝钉一样被钉在大户室里动弹不得,实在乏味。
可童稚没带什么徒弟,不是因为别的,是因为他自己并没有拿得出手的金融或者经济类的学历,而且入行时间也不长。所以,他想靠网络给自己积累人气,毕竟自己是科技出身,对互联网的理解是渗透到骨子里的。还有就是,他可以在网上关注到群莉的动态。
自从上次他去了孔子大厦,由跟着萧乾一起回了他的家,得知萧乾的前妻竟然经常登堂入室地出现在小粤港,群莉现在的家里,他心里说不出是幸灾乐祸还是对群莉有一丝可怜。他那天去小粤港没白跑一趟,把萧乾的前妻发展成了客户,这个被男人养在闺中的金丝雀,还有财政大权,让童稚不禁对她现任丈夫产生了兴趣。这号称设计师的男人被这麽个半老徐娘设计了?
对群莉,童稚似乎并未死心。他忍不住关注群莉的网站,看得出现在有新动作。这川妹还真扛造啊,网上那些污名她的人没把她怎么样,还跟上萧乾那老男人到香港去了。尤其上次自己跟她摊牌,说戴尔喜欢她,她也没什么反应,童稚越来越看不懂群莉了。
老爸几次在电话里催自己回北京过年,甚至还说给囡囡买了好吃的,可是晓研哪儿都好,就是这点不好,一提跟自己回北京就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总有一堆借口。童稚于是想,春节在美国人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节日,要不然自己想办法和群莉搭伴回去呗。
他心里隐隐约约把群莉当成了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