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团宠小福宝穿回古代开酒楼甜爆了 > 第26章 周家父女上门

团宠小福宝穿回古代开酒楼甜爆了 第26章 周家父女上门

    周茹儿知道大柱是真的用心了,这不仅仅是单纯的帮她照顾爹娘弟妹,还把他一家都从排挤她们的大河村带走,让她彻底放下心来。否则,她一旦出嫁了,剩下家中老弱病残,真不知他们的日子要怎么过。更何况,他连她爹的后路都想好了,不可谓不用心。

    她没什么可回报的,等过了门,她一定会和他好好过日子的!

    她相信,只要不懒,只要肯干,他们以后的日子总不会太差的。

    小武和雯雯听说姐姐嫁人以后还可以经常见到姐姐,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一扫这些日子以来的颓废和压抑,就连走路都肉眼可见的轻快起来。

    茹儿好笑的看着这两个懂事的小家伙,心里酸酸的。两个小的自从父母去了以后,一直把她当成他们的主心骨和依靠,所以他们才这么不舍得自己啊!茹儿心里叹息,把两个小的搂在怀里。

    送走王大娘,茹儿郑重的道“爹,咱把粮食卖了吧!换成粗粮陈粮都行,给你去找个好点儿的郎中看看,身子不养好的话,再有什么好的营生也白搭,还有娘也要再看看。只有你们都好了,咱的日子才能更好。”

    说起看大夫,她又想起王大娘今天说的福宝前些日子掉到河里的事情,跟爹商量,“正好,卖了粮食咱拿点东西去看看他小妹,顺便也得去看看房基的位置,再看看有没有咱能出力的地方,顺便也问问大柱给你想的营生是什么,你觉得如何?”

    “那是,一定要去的!正好认认门!”周父发自内心的笑,这似乎是从搬到这里以来心情最为舒畅的一天了。也许是心情好的原因,感觉咳嗽都好了不少似的。

    一夜无话。

    周茹儿今天雇了村里的牛车拉着粮食去镇上的粮食铺子,打算去把新收的粮食卖掉,换点儿陈粮糙米啥的,赚一点儿差价,顺便给爹找个好点儿的郎中瞧病,反正是坐着牛车,爹爹也同去。

    到了粮店,小二见他们衣着破烂,瞬间趾高气昂,鼻孔对人。周茹儿和周父都习以为常,也并不在意。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带来的一百斤新麦子、一百五十斤玉米棒子、八十斤高粱米,最终换了三十斤去岁的黑面,一百斤去岁的玉米,五十斤去岁的高粱米,额外还换了五斤小米,是准备去张家的时候带过去。

    这些就是未来一年张家的全部口粮了,吃是肯定不够的,所以这些日子还得想办法去山上找些能填补的,等明年春天的时候,还得多多的找能吃的野菜啥的。

    除此之外还有二两银子,看来店小二虽说态度不好,掌柜的却还算仁义,价格给得很公道。周茹儿谢过掌柜以后出门直接带着爹去了镇上的医馆。

    大夫把了脉,问了问周父的情况,只说是陈年旧疾,需要好好调养,多吃点有营养的东西,不要累着就好,然后给开了方子。

    茹儿看了一下,和之前的郎中给开的一模一样。心情瞬间低落,但还是强忍着安慰周父:“没事儿,爹,许是你的身体本就没有什么大毛病,只是之前受了伤没有好利索,早些日子又过得清贫,没办法让你好好将养,以后……”

    周父打断茹儿“爹没事儿,这药也不必抓了,之前抓了的药还没吃完,吃完再说吧!”他内心苦涩,昨天的轻松已经烟消云散,如果是这样一副破败的身子,不知道未来女婿给自己找的营生可还能干?

    他故作轻松,“也许爹再养一年半载就好了,茹儿不必担心。走,咱去准备点儿礼物,等给大柱家带去!”

    周茹儿如何能不知爹爹的心思!可是她在这边认识的大夫实在是有限,手里的银钱又让她没办法去县里给爹找更好的大夫。忽然,她想到,张家大娘是这边土生土长的,肯定比她更熟悉,说不定认识医术高明的大夫,想到这里,她不由得加快脚步,恨不得今天就到她家去。她没有和周父说自己的打算,怕万一没有,爹爹又失望。

    周父看到女儿明显加快的步伐,还以为她是着急给张家买礼物,心里莫名有些酸,然而想到张家为自家做的一切,又在心里唾弃自己的小心思。

    周茹儿在杂货铺子扯了两根头绳,只用了一文钱,想了想,又花两文钱买了两朵绢花,一朵素雅清淡,一朵喜庆好看。再去买上一斤糕点,这个就有点小贵,茹儿买的是最便宜的,还要二十五文一斤。可惜自己不会做,要不这钱就省下来了,茹儿心里叹息。再打一壶酒,大概也就二两左右吧,花了五十文,又花钱押了一个酒葫芦,五文。等回家把这个葫芦倒出来,再过来的时候退掉,就可以把押金赎回来了。

    剩下的钱就得好好放着了,家里基本不会再有别的进项,爹娘看病吃药都要花钱,一文钱都得掰成两半花。

    周茹儿摸着荷包里的碎银子和铜板,心里暗暗琢磨着。

    爷俩回了家,茹儿又把之前采摘晾晒好的野菊花和蒲公英各包了一包儿,准备明天也一起带过去。

    野菊花泡水喝可以清肝明目,清热降温,蒲公英泡水喝可以祛除暑湿,清热解毒,抑菌消炎。这些都是逃荒的时候遇到的那个郎中告诉她的。因为家里病的病,小的小,所以,她对这些很上心。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周茹儿就安排好娘亲的吃食,嘱咐弟妹好好在家,就和爹爹踏上了去张三顺家的路上。

    已经是深秋季节,早晚已经有点凉飕飕的了。周父背着背篓,里面装着他们带过去的礼物,虽说不值什么银钱,可也是周家目前能拿出的最好的了。

    本来周茹儿要自己背着背篓,周父不肯。好在,大河村和小河村只隔着一条小清河,走走也就到了,她也就没争了,反正也不怎么沉。

    之所以一大早过去,实在是因为他们也没有提前打招呼,早早过去免得都出去干活了不在家,再一个,趁着凉快打一个来回,回家也不耽误活计。

    张家的位置之前来提亲的时候就有跟周家父女说过,而且也很好认,门口就有一棵梧桐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