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开局绑定曹操,美人洒尽红颜泪 > 第706章 重要的计策

开局绑定曹操,美人洒尽红颜泪 第706章 重要的计策

    然而,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击败袁绍后,势力大增。他不甘心江东占据荆州,于是集结大军,准备进攻荆州,夺回失地。曹操亲自率领大军,号称百万,浩浩荡荡向荆州杀来。消息传来,荆州军民人心惶惶。

    孙权得知曹操来势汹汹,急忙召集众将商议对策。周瑜主张联合刘备,共同对抗曹操,孙权采纳了他的建议。于是,孙刘联军在赤壁与曹操的大军对峙。

    潘璋作为江东的重要将领,也参与了这场决定天下命运的大战。在赤壁之战中,潘璋率领水军与曹军展开激战。他的战船在江面上来回穿梭,与曹军战船相互碰撞,喊杀声震天。潘璋手持长刀,亲自登上曹军战船,与曹军士兵近身搏斗。他的勇猛让曹军士兵闻风丧胆。

    潘璋立于战船船头,凛冽的江风呼啸而过,将他的衣袍吹得猎猎作响,手中长刀在月光的映照下泛着森冷的寒光。远处,曹操大军的营寨灯火通明,犹如繁星坠落人间,那庞大的阵容与连绵不绝的营帐,无不彰显着曹军的强大与威压。

    潘璋眼神坚毅,望着对岸,心中暗自思忖:“此番之战,关乎江东存亡,定要拼尽全力,挫一挫曹操的锐气!” 他深知,曹操野心勃勃,若此次赤壁之战不能将其击退,江东乃至天下都将陷入曹操的掌控之中。

    此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副将匆匆跑到潘璋身边,禀报道:“将军,曹军战船开始移动,似有进攻之势!” 潘璋微微眯起双眼,握紧长刀,沉声道:“传令下去,各战船准备迎敌,务必严阵以待!”

    随着命令的传达,江东水军迅速行动起来。战船之上,士兵们手持兵器,神情紧张而又坚定,他们早已做好了与曹军殊死一战的准备。潘璋的战船一马当先,朝着曹军战船冲去。

    不多时,双方战船逐渐靠近。曹军战船上,战鼓擂响,如雷鸣般震撼人心。曹操立于主舰之上,望着江东水军,嘴角露出一丝冷笑,道:“小小江东,也敢与我百万大军抗衡,今日定要让你们知道我曹孟德的厉害!” 说罢,大手一挥,下令进攻。

    霎时间,曹军万箭齐发,箭矢如雨点般朝着江东战船射来。潘璋大喝一声:“盾牌手,上前护阵!” 江东士兵们迅速举起盾牌,组成一道坚固的防线。箭矢纷纷射在盾牌之上,发出 “砰砰” 的声响。然而,仍有不少士兵被流箭射中,惨叫着倒在血泊之中。

    潘璋见此情景,心中怒火中烧,他高喊道:“弓箭手,还击!” 江东水军的弓箭手们纷纷拉弓搭箭,朝着曹军战船射去。双方在江面之上展开了激烈的箭雨交锋,一时间,硝烟弥漫,箭矢横飞。

    潘璋瞅准时机,下令战船加速前进,朝着一艘曹军战船撞去。只听 “轰隆” 一声巨响,两艘战船狠狠相撞,江东战船的船头插入曹军战船的一侧,木屑纷飞。潘璋手持长刀,率先跃上曹军战船,大声喊道:“江东儿郎们,随我杀!” 江东士兵们见状,士气大振,纷纷跟随着潘璋冲上曹军战船,与曹军士兵展开近身搏斗。

    潘璋在敌群中左冲右突,长刀挥舞间,寒光闪烁,曹军士兵纷纷倒在他的刀下。他的勇猛无畏让曹军士兵心生畏惧,然而,曹军人数众多,很快便将潘璋等人团团围住。潘璋毫无惧色,越战越勇,他的身上早已沾满了鲜血,分不清是自己的还是敌人的。

    就在潘璋奋勇拼杀之时,他忽然听到身后传来一声怒吼:“潘璋小儿,休得猖狂!” 潘璋回头一看,只见一名身材魁梧的曹军将领手持长枪,朝着他刺来。潘璋侧身一闪,躲过长枪,随即挥刀砍向那名将领。两人在战船上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厮杀,你来我往,难分胜负。

    此时,江面之上的战斗愈发激烈。周瑜在主舰上指挥若定,他观察着战场的局势,发现曹军战船由于连接在一起,行动多有不便。于是,他心生一计,决定采用火攻之策。周瑜立即召集众将,商议火攻之事。众将听后,纷纷表示赞同。

    周瑜命黄盖率领数十艘装满易燃物的战船,伪装成投降的样子,朝着曹军战船驶去。黄盖站在船头,望着越来越近的曹军战船,心中暗自祈祷:“此番火攻若能成功,定能大破曹军!”

    潘璋仍在与那名曹军将领激战,他渐渐感到体力不支。就在这时,他突然看到远处的江面上,黄盖的战船燃起熊熊大火,朝着曹军战船冲来。潘璋心中大喜,知道火攻之计已成,他顿时精神一振,手中长刀挥舞得更加迅猛,将那名曹军将领逼得连连后退。

    曹操见黄盖的战船燃起大火,心中大惊,连忙下令战船躲避。然而,曹军战船由于用铁链连接在一起,行动缓慢,根本无法及时避开。火势迅速蔓延,曹军战船一片火海,浓烟滚滚。曹军士兵们惊慌失措,四处逃窜,惨叫声、呼救声此起彼伏。

    潘璋抓住机会,一刀将那名曹军将领斩杀。他望着混乱的曹军,大声喊道:“曹军已乱,儿郎们,随我杀!” 江东士兵们乘胜追击,朝着曹军战船冲去。

    在火攻的巨大威力下,曹军损失惨重。许多战船被大火焚毁,曹军士兵或被烧死,或被淹死,伤亡无数。曹操望着眼前的惨状,痛心疾首,却也无可奈何。他知道,此次赤壁之战,自己败局已定。

    曹操在亲卫的保护下,慌忙换乘小船,试图逃离战场。潘璋发现了曹操的踪迹,他立即下令战船追赶。然而,曹操的小船速度极快,在混乱的江面上穿梭,潘璋一时之间竟难以追上。

    此时,刘备的军队也在诸葛亮的指挥下,从陆路对曹军发起了攻击。曹军腹背受敌,军心大乱,溃不成军。曹操一路狼狈逃窜,身边的士兵越来越少。

    赤壁之战持续了整整一夜,当黎明的曙光洒在江面之上时,战斗终于结束。江面上漂浮着无数战船的残骸和士兵的尸体,江水被鲜血染成了红色。孙刘联军大获全胜,而曹操的百万大军则损失殆尽,元气大伤。

    潘璋望着眼前的惨状,心中感慨万千。他深知,这场胜利来之不易,是无数江东儿郎和联军将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此役过后,天下局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曹操短时间内已无力再对江东和刘备发动大规模的进攻,三国鼎立的局面也逐渐形成。

    孙权得知赤壁之战大胜的消息后,大喜过望。他亲自来到江边,迎接凯旋的将士们。孙权拉着潘璋的手,称赞道:“此次赤壁之战,潘将军勇猛无比,立下了赫赫战功,实乃江东的大功臣!” 潘璋连忙拜谢道:“末将不过是尽了自己的本分,这一切都是主公的英明领导和众将士们齐心协力的结果。”

    在庆功宴上,孙权论功行赏,潘璋得到了丰厚的赏赐和极高的荣誉。然而,潘璋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他深知,战争并未结束,江东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威胁。

    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回北方,开始休养生息,整顿军队,试图重振旗鼓。而刘备则抓住时机,迅速扩张自己的势力,占领了荆州的部分地区,并开始向益州进发。孙权也在江东积极发展经济,加强军事建设,巩固自己的统治。

    潘璋被孙权任命为重要的军事将领,负责镇守江东的重要关隘。他深知自己责任重大,每天都刻苦训练士兵,加强防御工事,时刻警惕着敌人的动向。

    一天,潘璋正在关隘巡视,忽然接到探子的禀报,说曹操的军队似乎有再次南下的迹象。潘璋心中一紧,他立即将消息上报给孙权,并做好了迎敌的准备。

    孙权得知消息后,再次召集众将商议对策。经过一番讨论,孙权决定加强与刘备的联盟,共同抵御曹操的进攻。潘璋奉命率领一支军队,前往边境地区,与刘备的军队会合。

    在边境地区,潘璋与刘备的将领关羽相见。关羽为人高傲,但对潘璋在赤壁之战中的表现却颇为赞赏。两人经过一番交流,决定联合起来,共同防御曹操的军队。

    然而,就在孙刘联军积极备战之时,荆州内部却出现了矛盾。刘备占领荆州后,势力逐渐壮大,这引起了孙权的不满。孙权认为,荆州本应是江东的领土,刘备却占据了大部分地区,这让他感到十分憋屈。

    孙权与刘备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联盟也开始出现裂痕。潘璋深知,一旦孙刘联盟破裂,曹操必将有机可乘,江东和刘备都将面临巨大的危险。于是,他多次在孙权面前进言,希望孙权能够以大局为重,维护好与刘备的联盟。

    孙权虽然心中不满,但也明白潘璋所说的道理。经过一番考虑,孙权决定与刘备进行谈判,试图解决荆州的归属问题。在谈判过程中,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最终,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双方达成了一项协议,暂时缓解了矛盾。

    然而,好景不长。曹操经过一段时间的整顿,再次集结军队,南下进攻孙刘联军。这一次,曹操吸取了赤壁之战的教训,采取了更加谨慎的战术。

    潘璋再次率领军队,与曹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在战斗中,潘璋身先士卒,奋勇杀敌,多次击退了曹军的进攻。然而,曹军人数众多,攻势凶猛,孙刘联军逐渐陷入了困境。

    就在这危急时刻,诸葛亮想出了一个计策。他利用曹军不熟悉水战的弱点,在江面上设下了重重埋伏。潘璋按照诸葛亮的计策,率领水军引诱曹军深入。

    当曹军战船进入埋伏圈后,孙刘联军突然发起攻击。一时间,战鼓齐鸣,喊杀声震天。潘璋率领水军与曹军展开了激烈的水战,他的战船在江面上来回穿梭,如同一把利刃,直插曹军的心脏。

    在孙刘联军的猛烈攻击下,曹军再次遭受重创。曹操见势不妙,只好下令撤军。这一场战斗,再次让曹操尝到了失败的滋味,也让孙刘联军暂时保住了江东和荆州。

    \"将军!曹军先锋已过云梦泽!\" 亲卫的呼喊刺破晨雾。潘璋猛地握紧腰间刀柄,视线扫过麾下整齐列阵的战船。三百艘蒙冲斗舰裹着浸透桐油的牛皮,每艘船头都立着三丈高的狼牙拍,在熹微晨光中泛着森然寒意。

    战鼓如雷,曹军战船破浪而来。潘璋定睛望去,只见当先二十艘楼船连成巨阵,船舷两侧的拍竿足有碗口粗细,甲板上密密麻麻站着手持强弩的青州兵。他冷笑一声,挥旗令道:\"放火箭!\" 霎时间,千余支火箭划破长空,在江面上织成一片火网。

    然而曹军早有防备,楼船顶端突然升起浸过水的牛皮帷幕,将火箭纷纷挡落。更有甚者,楼船两侧转出数十具投石机,巨大的石弹呼啸着砸向江东战船。潘璋的旗舰剧烈震颤,桅杆应声而断,滚烫的木屑溅落在他肩头。

    \"全军结雁行阵!\" 潘璋扯开嗓子嘶吼。江东水师训练有素,战船迅速变换阵型,利用灵活的机动性避开石弹,同时以小舰为诱饵,吸引曹军火力。但曹操此次出征显然做足了准备,后续战船源源不断涌来,很快将江东水师包围在江心。

    激战至正午,潘璋的战甲已被鲜血浸透。他望着渐渐被曹军蚕食的防线,心中涌起不祥预感。就在此时,一艘快船破浪而来,船头站着诸葛亮的亲随马良。

    \"军师有令!\" 马良跃上甲板,将一卷密函递到潘璋手中。展开密函,潘璋瞳孔微缩 —— 只见绢帛上画着长江河道图,在乌林下游三十里处,赫然标着 \"黄盖故道\" 四个朱砂大字。他猛然想起七年前赤壁之战,黄盖正是在此处点燃火船,烧得曹军丢盔弃甲。

    \"军师说,曹军虽添了水战训练,但终究不善舟楫。\" 马良压低声音,\"将军只需将敌军引入黄盖故道,余下之事,自有安排。\"

    潘璋沉思片刻,突然仰天大笑:\"好个诸葛孔明!传令下去,全军且战且退,往黄盖故道方向撤!\" 他转身望向汹涌的江水,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当年黄盖以火攻破敌,今日,他潘璋便要用江水本身,给曹军一个永生难忘的教训。

    暮色渐浓时,曹军果然中计。曹仁亲自坐镇的先锋舰队追至黄盖故道入口,见江东战船慌不择路地驶入狭窄河道,不由冷笑:\"孙吴小儿,今日便是你们葬身之地!\" 他挥旗下令,两百艘战船鱼贯而入,却不知已踏入死亡陷阱。

    河道两侧芦苇丛生,潘璋的战船躲在暗处,静静等待着。当曹军舰队全部进入后,一声尖锐的哨响划破夜空。霎时间,两岸芦苇中突然驶出无数小船,每艘船上都堆满浸过桐油的柴草。潘璋站在船头,亲手点燃火把,掷向最近的柴草堆。

    \"点火!\"

    熊熊烈火瞬间吞没河道,浓烟遮蔽了半个天空。曹军战船顿时大乱,慌乱中互相碰撞,许多士兵未及反应,便被火海吞噬。曹仁脸色惨白,拼命指挥战船后退,却发现退路已被江东水师堵住。

    \"放箭!\" 潘璋怒吼。江东将士万箭齐发,箭雨如蝗般射向曹军。曹军士兵纷纷躲入船舱,却不知危险才刚刚开始。随着火势蔓延,战船的木质结构逐渐被烧穿,江水倒灌而入,一艘艘战船接连沉没。

    曹仁望着眼前的惨状,心如刀绞。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精心准备的水战,竟会落得如此下场。就在他绝望之际,一支利箭擦着他的耳畔飞过,将他的头盔射落。曹仁大惊失色,急忙下令:\"撤军!快撤!\"

    曹军残部狼狈逃窜,潘璋并未穷追。他站在船头,望着渐渐远去的曹军舰队,心中五味杂陈。这场胜利来得太不容易,也让他深刻认识到,曹操虽败,但仍是不可小觑的对手。

    战后,孙权在武昌大宴群臣。庆功宴上,孙权亲自为潘璋斟酒:\"此次全赖爱卿奋勇杀敌,才保住江东基业。\" 潘璋单膝跪地,沉声道:\"末将不敢居功,此乃军师妙计,将士用命之功。\"

    诸葛亮微笑着抚须:\"潘将军身先士卒,数次力挽狂澜,实乃江东栋梁。\" 他望向窗外的长江,目光深邃,\"只是曹操经此一败,必不甘心。我等须早作准备,不可懈怠。\"

    果然,数月后,曹操再次整军备战,扬言要踏平江东。但这一次,孙刘联军早已严阵以待。潘璋奉命驻守濡须口,与关羽遥相呼应。他站在城墙上,望着滔滔江水,心中涌起一股豪情。无论曹操再来多少次,他都将守护这片土地,寸土不让。

    潘璋单膝跪地,神色恭敬,沉声道:“末将不敢居功,此乃军师妙计,将士用命之功。”

    诸葛亮微笑着抚须,目光中满是赞赏:“潘将军身先士卒,数次力挽狂澜,实乃江东栋梁。” 他望向窗外奔腾不息的长江,目光深邃而悠远,“只是曹操经此一败,必不甘心。我等须早作准备,不可懈怠。”

    众人皆深以为然,气氛一时凝重起来。孙权沉思片刻,缓缓说道:“先生所言极是。我等务必严阵以待,不可有丝毫疏忽。”

    果然,数月后,曹操再次整军备战,集结大军,扬言要踏平江东。消息传来,孙权立即召集众将商议对策。诸葛亮与周瑜共同制定战略,决定由潘璋奉命驻守濡须口,与关羽遥相呼应,扼守曹军南下的要道。

    潘璋领命后,即刻率军前往濡须口。他站在城墙上,望着滔滔江水,心中涌起一股豪情。江水翻涌,浪花拍打着岸边,发出阵阵轰鸣,仿佛在诉说着即将到来的战火。潘璋握紧腰间的佩剑,暗暗发誓:无论曹操再来多少次,他都将守护这片土地,寸土不让。

    濡须口地势险要,乃是江东的门户,一旦失守,后果不堪设想。潘璋深知责任重大,他日夜操劳,指挥将士们加固城墙,储备粮草,打造兵器,同时还在周边设下诸多埋伏,以防曹军突袭。

    此时,关羽也在荆州厉兵秣马,时刻关注着曹军的动向,准备随时支援潘璋。孙刘联军虽表面上团结一致,但内部却也暗潮涌动。部分江东将领对与刘备势力合作心存疑虑,担心刘备会趁机扩张势力;而荆州的一些将领也对江东有所防备,双方之间的信任面临着严峻考验。

    曹操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地杀向濡须口,旌旗蔽日,鼓声震天。曹军前锋抵达濡须口后,立即发起猛烈进攻。潘璋沉着冷静,指挥将士们凭借城墙顽强抵抗。箭矢如雨点般从城墙上射下,曹军士兵纷纷倒下,但他们依旧前赴后继,攻势不减。

    潘璋亲自站在城头,鼓舞士气,他挥舞着武器,大声喊道:“将士们,我们身后就是江东,是我们的家园!决不能让曹军踏入半步!今日,我们唯有死战,方能保家卫国!” 在他的激励下,江东将士们士气大振,奋勇杀敌。

    激战中,一名曹军将领率军突破防线,冲上城墙。潘璋见状,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去,与那名将领展开激烈拼杀。两人你来我往,刀光剑影闪烁。潘璋凭借着丰富的战斗经验和顽强的意志,逐渐占据上风,最终一刀将那名曹军将领斩于马下。

    然而,曹操毕竟兵多将广,经过连日苦战,江东军队渐渐陷入困境。粮草消耗巨大,士兵们疲惫不堪,而曹军却源源不断地投入兵力。此时,关羽虽接到支援的消息,但因路途遥远,且遭到曹军的阻拦,一时难以赶到。

    潘璋望着城下密密麻麻的曹军,心中焦急万分。他明白,若再无援军,濡须口迟早会被攻破。就在这危急时刻,诸葛亮派来的援军及时赶到。援军带来了粮草和箭矢,更重要的是带来了诸葛亮的计策。

    诸葛亮在信中告知潘璋,曹军虽势大,但战线过长,后方补给难免出现问题。可派人偷袭曹军粮草辎重,打乱其部署。潘璋依计而行,挑选出一批精锐士兵,趁夜悄悄出城,绕道前往曹军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