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去他的贤良淑德 第576章 等待的女人二
苏童在心里面叹了一口气,本来还怀疑公公婆婆的人品,可现在看来人家是真的挺好的。
“婆婆,我没有嫁人的想法,一方面我是真的想替向阳守着,另外一方面我还想照顾你和公公。
你们也不必担心我以后的日子,实在不行等再过个几年,我们从村子里面收养一个孤儿,如今兵荒满了很多人家都养不起孩子,咱们收养个一儿一女,以后照样可以当成亲生儿子一样依靠。”
婆婆倒是一脸不赞同,“那可不行,收养的孩子哪有自己的孩子亲呀,更别提你现在还年轻,以后一定能够生的。”
“婆婆,我跟夫君结婚那么久,结果我肚子一直都没有动静,有可能是我身体不好。”苏童为了不嫁人,所以开始往自己身上泼脏水了。
这下婆婆也不敢再催婚了,“赶明儿我去给你找个大夫,你好好喝药,调理好身子,以后照常结婚生子。”
苏童尴尬的笑了笑,怎么除了结婚生子还是结婚生子,自己就逃不开这个了吗?
晌午的日头大,老两口回到房间歇息,苏童把碗筷清洗干净之后,就坐在树荫底下缝补衣服,顺道做一些刺绣。
原主的针线活不错,而且也会一些刺绣,但每次卖的价格比较低,所以久而久之,原主大多都是在家里面纳鞋底子。
如今家里面穷的叮当响,甚至一年到头都吃不了几回肉,苏童可不想过这样的日子,所以准备做几副精美的刺绣,换了钱之后补贴家里面。
时间一点点过去,等到了下午3点左右,老两口又扛着锄头去地里面除草了,最近下了几场雨,地里面的杂草疯长,老两口得赶紧把地里面的草给除了,不然影响今年的收成。
这老两口可真是把自己当成小孩子一样对待,还叮嘱在家的时候小心一点,如果饿了就自己煮两个鸡蛋。
苏童心里面倒是暖暖的,这公公婆婆都快比原主的父母好了,怪不得不愿意改嫁,如果再改嫁遇到一个会家暴的男人,再加上不讲情理的公公婆婆,估计以后的日子还有的熬。
又过了半个月,是镇子上赶集的日子,不过县城乱的很,苏童只能让公公去把自己做的刺绣给卖了,而且卖的钱也不要带回来,尽量多买一些粮食和盐。
公公看着苏童做的刺绣,瞪大了眼睛,“这么好看的东西说卖就卖了,这也太可惜了,要不然留着当传家宝吧。”
“爹,咱们就是普通的农户家庭,用不着这个东西。”苏童还是想把刺绣赶紧给卖了,如今战乱,有些东西可是越来越不值钱了。
公公也只能点头同意,不过儿媳妇这种手也太巧了,以前只知道会做刺绣,没想到做出来的这么好看,都跟成真的一样。
好在现在懂货的人很多,一共三副刺绣,合计卖了八十块大洋,对于公公来说这已经是天价了,可对于苏童来说这价钱给的还是太少了。
公公谨记苏童的交代,买了一大堆的粮食,不过是让店家亲自送回去的,还特意走的小路,等到了路口之后再让店家把东西卸下来,最后再慢悠悠的把东西背回去,虽然有些累,但好歹安全呀。
80块大洋也没有全部都买粮食,还有一部分买了盐巴还有酱油之类的调料瓶,外加剩下的20块大洋公公则交给了苏童。
苏童和公公婆婆把粮食放到地窖里,接下来的几年可都会发生灾难,这些粮食远远不够吃,所以她叮嘱公公以后去了镇子上,能买多少粮食回来就买多少粮食回来,俗话说家里有粮,心中不慌。
婆婆想起前几年的灾荒,觉得儿媳妇儿说的也对,便把家里面攒的那点钱拿了出来,同时还有一副镯子,态度强硬的塞到了苏童的手里面。
这副镯子是羊白玉的,摸起来倒很细腻,但年代应该很久远了,至少是明代以前的,看着有些旧旧的,但确确实实是古董。
“这是我婆婆传给我的,说是家里面的传家宝,以后要留给子孙后代。”婆婆握住苏童的手,“我现在传给你,你可一定要好好收着。”
苏童说不感动是假的,这副镯子拿出去卖,至少能卖个一两百块大洋,但婆婆就这样交给了她,明显就是非常信任自己。
苏童把这副镯子收好,每天待在家里面做刺绣,然后用卖的钱开始买粮食,不过外面确实已经乱了,听说有很多逃难的人。
公公婆婆害怕他们两口子在外面干活,家里面会出事,所以这段时间能少出去就出去,哪怕是出去也留一个人在家里面,万一真遇到坏人闯空门,至少也能有个应对的法子。
村子里有上百户的人家,而且大家都是一个祖宗,自然互相照应,真遇到了不长眼的小偷,早就被村子里的青壮年给赶跑了。
苏童也花大价钱找铁匠买了大砍刀,万一碰到了真的不长眼的人,就别怪姑奶奶不客气了。
时间一天天过去,转眼就到了秋天,公公婆婆找了村子里的其他人,管了两顿饭之后让他们帮忙把粮食收回来,脱粒之后也没拿出去卖,就放在家里面。
村子里的其他人也不敢卖粮食了,主要是这几年发生的天灾太多了,大部分都把粮食存在家里面。
“听说村里的王地主想把田地分给其他人,你说咱们要不要去要个几亩地,反正我和你婆婆还能干,到时候多攒点钱也能够给你攒一副嫁妆出来。”
苏童首先听到的是地主老财送田地,我的乖乖,这个地主也太不讲武德了,这个时候送田地不是明摆着让他们去死吗?
“公公嫁妆的事情先放在一边,我觉得这个田地不能样,你有没有想过咱们村子里的王地主可抠门了,平日里一个咸鸭蛋还得分三顿吃,怎么舍得把自己辛辛苦苦积攒的家业送给别人了,这里面肯定有炸。”
公公这才反应过来一拍大腿,“对呀,一个抠门的人怎么可能会送田呢,这一定是有问题。”
苏童继续说道:“我听说红军快要过来了,他们为人民做主,到时候会分田分地打倒地主,如果咱们现在把田地接过来,那咱们就成为了坏人,说不定还有可能会被枪毙呢。”
公公吓得大叫了一声,“这……这可不能要啊,差一点就上当了,还好有你提醒我啊,不行,我得跟村里的其他人说道说道。”
“婆婆,我没有嫁人的想法,一方面我是真的想替向阳守着,另外一方面我还想照顾你和公公。
你们也不必担心我以后的日子,实在不行等再过个几年,我们从村子里面收养一个孤儿,如今兵荒满了很多人家都养不起孩子,咱们收养个一儿一女,以后照样可以当成亲生儿子一样依靠。”
婆婆倒是一脸不赞同,“那可不行,收养的孩子哪有自己的孩子亲呀,更别提你现在还年轻,以后一定能够生的。”
“婆婆,我跟夫君结婚那么久,结果我肚子一直都没有动静,有可能是我身体不好。”苏童为了不嫁人,所以开始往自己身上泼脏水了。
这下婆婆也不敢再催婚了,“赶明儿我去给你找个大夫,你好好喝药,调理好身子,以后照常结婚生子。”
苏童尴尬的笑了笑,怎么除了结婚生子还是结婚生子,自己就逃不开这个了吗?
晌午的日头大,老两口回到房间歇息,苏童把碗筷清洗干净之后,就坐在树荫底下缝补衣服,顺道做一些刺绣。
原主的针线活不错,而且也会一些刺绣,但每次卖的价格比较低,所以久而久之,原主大多都是在家里面纳鞋底子。
如今家里面穷的叮当响,甚至一年到头都吃不了几回肉,苏童可不想过这样的日子,所以准备做几副精美的刺绣,换了钱之后补贴家里面。
时间一点点过去,等到了下午3点左右,老两口又扛着锄头去地里面除草了,最近下了几场雨,地里面的杂草疯长,老两口得赶紧把地里面的草给除了,不然影响今年的收成。
这老两口可真是把自己当成小孩子一样对待,还叮嘱在家的时候小心一点,如果饿了就自己煮两个鸡蛋。
苏童心里面倒是暖暖的,这公公婆婆都快比原主的父母好了,怪不得不愿意改嫁,如果再改嫁遇到一个会家暴的男人,再加上不讲情理的公公婆婆,估计以后的日子还有的熬。
又过了半个月,是镇子上赶集的日子,不过县城乱的很,苏童只能让公公去把自己做的刺绣给卖了,而且卖的钱也不要带回来,尽量多买一些粮食和盐。
公公看着苏童做的刺绣,瞪大了眼睛,“这么好看的东西说卖就卖了,这也太可惜了,要不然留着当传家宝吧。”
“爹,咱们就是普通的农户家庭,用不着这个东西。”苏童还是想把刺绣赶紧给卖了,如今战乱,有些东西可是越来越不值钱了。
公公也只能点头同意,不过儿媳妇这种手也太巧了,以前只知道会做刺绣,没想到做出来的这么好看,都跟成真的一样。
好在现在懂货的人很多,一共三副刺绣,合计卖了八十块大洋,对于公公来说这已经是天价了,可对于苏童来说这价钱给的还是太少了。
公公谨记苏童的交代,买了一大堆的粮食,不过是让店家亲自送回去的,还特意走的小路,等到了路口之后再让店家把东西卸下来,最后再慢悠悠的把东西背回去,虽然有些累,但好歹安全呀。
80块大洋也没有全部都买粮食,还有一部分买了盐巴还有酱油之类的调料瓶,外加剩下的20块大洋公公则交给了苏童。
苏童和公公婆婆把粮食放到地窖里,接下来的几年可都会发生灾难,这些粮食远远不够吃,所以她叮嘱公公以后去了镇子上,能买多少粮食回来就买多少粮食回来,俗话说家里有粮,心中不慌。
婆婆想起前几年的灾荒,觉得儿媳妇儿说的也对,便把家里面攒的那点钱拿了出来,同时还有一副镯子,态度强硬的塞到了苏童的手里面。
这副镯子是羊白玉的,摸起来倒很细腻,但年代应该很久远了,至少是明代以前的,看着有些旧旧的,但确确实实是古董。
“这是我婆婆传给我的,说是家里面的传家宝,以后要留给子孙后代。”婆婆握住苏童的手,“我现在传给你,你可一定要好好收着。”
苏童说不感动是假的,这副镯子拿出去卖,至少能卖个一两百块大洋,但婆婆就这样交给了她,明显就是非常信任自己。
苏童把这副镯子收好,每天待在家里面做刺绣,然后用卖的钱开始买粮食,不过外面确实已经乱了,听说有很多逃难的人。
公公婆婆害怕他们两口子在外面干活,家里面会出事,所以这段时间能少出去就出去,哪怕是出去也留一个人在家里面,万一真遇到坏人闯空门,至少也能有个应对的法子。
村子里有上百户的人家,而且大家都是一个祖宗,自然互相照应,真遇到了不长眼的小偷,早就被村子里的青壮年给赶跑了。
苏童也花大价钱找铁匠买了大砍刀,万一碰到了真的不长眼的人,就别怪姑奶奶不客气了。
时间一天天过去,转眼就到了秋天,公公婆婆找了村子里的其他人,管了两顿饭之后让他们帮忙把粮食收回来,脱粒之后也没拿出去卖,就放在家里面。
村子里的其他人也不敢卖粮食了,主要是这几年发生的天灾太多了,大部分都把粮食存在家里面。
“听说村里的王地主想把田地分给其他人,你说咱们要不要去要个几亩地,反正我和你婆婆还能干,到时候多攒点钱也能够给你攒一副嫁妆出来。”
苏童首先听到的是地主老财送田地,我的乖乖,这个地主也太不讲武德了,这个时候送田地不是明摆着让他们去死吗?
“公公嫁妆的事情先放在一边,我觉得这个田地不能样,你有没有想过咱们村子里的王地主可抠门了,平日里一个咸鸭蛋还得分三顿吃,怎么舍得把自己辛辛苦苦积攒的家业送给别人了,这里面肯定有炸。”
公公这才反应过来一拍大腿,“对呀,一个抠门的人怎么可能会送田呢,这一定是有问题。”
苏童继续说道:“我听说红军快要过来了,他们为人民做主,到时候会分田分地打倒地主,如果咱们现在把田地接过来,那咱们就成为了坏人,说不定还有可能会被枪毙呢。”
公公吓得大叫了一声,“这……这可不能要啊,差一点就上当了,还好有你提醒我啊,不行,我得跟村里的其他人说道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