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开局化婴,拜九叔为义父! > 第316章 惊人的潜伏

开局化婴,拜九叔为义父! 第316章 惊人的潜伏

    “是他吧?是他吧!长得一模一样!我没有认错人吧?我现在就把他收拾了!”

    傍晚时分,清德县的街道上,除了个别面向街道的店铺商家还开着门,其他的地方都已经开始冒起来袅袅炊烟,准备饭后安歇了。

    清德县只是一个小县,不过人口却并不少。

    前朝的时候出了几个进士,只可惜朝廷顷刻间就覆灭了,这些进士也就失了官位。

    有些入了新朝廷入职,也有一些突然之间遭遇了打击,心灰意冷之下就返乡办学了。

    对于这些能够考到进士的人来说,没有一个是蠢人。

    无论他们是不是心灰意冷,是不是愿意维护旧有的制度。

    只要能够抽身,自己不适用于利益纠葛之中,往往都是能够看得清部分局势的。

    虽然说朝廷刚刚没了之后,他们也陷入过迷茫,痛苦,对于新制度也充满了排斥。

    那都是因为他们好不容易读到了进士,眼看着就要飞黄腾达,成为清贵的翰林,一步登天。

    将来最次也有机会成为一方大员。

    结果现在倒好,一切都泡了汤。

    甚至有些人比那没有功名在身的还要容易被新朝廷所接纳。

    这让他们的心里充满了落差感,自然难以对这些新制度抱有什么好感。

    不过这心灰意冷,归乡教书之后,时间一长,当年的得失也确实放下了。

    这么多年过去了,渐渐的也早就看清了。

    如今确实应该向西学学起。

    于是他也兴办新式学校,不拘泥于性别,收录本地适龄儿童入学。

    也招募了好一些知根知底的教师。

    因此清德县虽然小,但文教昌盛,本地人也都很重视自家孩子能有这个读书的机会。

    对于这学校的老师,不光是出于对于知识分子的尊重,还有一些感恩的心情在里面。

    “王老师,放学了呀,在这儿歇歇脚吧,刚做好了饭,一起来吃点儿啊。”

    “不用了,谢谢你的好意啊,钱叔,改天再陪你喝酒啊。”

    “王老师,这些菜都是我今天卖剩下的,现在还算新鲜,再留下去,明天就不新鲜了,卖不出去了,你带回家吃了吧。”

    “哎呦,大娘这可使不得,使不得。”

    “王老师不要太见外,有什么使得使不得的,反正都是卖不出去的,你不收也是浪费,快收下,收下。”

    “哎呀,这这……那好吧,大娘,你算算多少钱?我一并付给你。”

    “我怎么能要你的钱呢?王老师,这东西不值钱,你快拿走吧。”

    一个文质彬彬,西装革履的年轻人,看面相就显得斯文有礼。

    在本地显然颇受尊重。

    这位王老师正是这新式学堂里一名知名教师。

    为人谦虚有礼,诲人不倦,对待学生们很有责任心,教书能力也强。

    虽然没有出国留过学,但他从小勤奋好学,街坊们都是看着他长大的。

    也看着他一步步成才,学出来一身好文化,如今又投身到这教育之中,继续反哺着家乡父老的孩子,因此很受大家的尊重。

    王老师每天放学之后都要经历这一幕。

    天天有一群热情的乡亲们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表达着他们对于王老师的敬爱。

    王老师也从不占他们的便宜。

    今天在钱叔家吃了一顿酒,改天一定要反请回来。

    这不,好说歹说的还是把买菜的钱塞到了这位大娘的怀里。

    “哎呀,你看看,王老师,非得给钱呀,这都让我有点儿不好意思了,显得我有些强买强卖了。”

    这位大娘有些羞赧的笑着。

    王老师只是温和的摆了摆手示意大家关心他便掂着青菜继续往巷子里走去。

    而在那阴影之中,一只手探了出去,抓住了刺猬头的后衣襟。

    轻声细语的在耳边威胁。

    “你可给我小心点儿,不要闹出来什么动静坏了我的事儿,回去之后有你好看,我要给你大哥告状。”

    那刺猬头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挠了挠自己爆炸的脑袋。

    “哎呀,于姑,你就放心吧,我的本事你还不知道吗?这一路上你都唠叨好几遍了,我早就熟记在心了。”

    “我吕慈心里有数,我可不是那种毛躁的人。”

    面对吕慈这样的说法,于姑只是翻了个白眼。

    显然觉得这个刺猬头臭小子在满嘴放屁。

    “少在这里卖乖,正是了解你,我才不放心你,要不是被你缠的受不了,我才不会带你出来。”

    “出来之前你哥已经下了命令,让你乖乖听话,你要敢不听话,回去之后仔细你的皮。”

    吕慈连连点头,显得非常配合。

    这个刺挠的臭小子和他们唐门的人倒是异常的投契。

    除了高英才和李鼎等人,最起码这次唐门出来的一半儿的人都和这臭小子关系还行。

    于姑这才放心的撒开了。

    事实上带这个臭小子出来也并不是因为他缠的厉害。

    要是只靠唐门的人出手当然更加快速便捷但到底还是要培养下一代,培养更多的镖局里的专业人才。

    在国家斗争之中,唐门的人也得放下一些门户之见将本事传出来一部分,让大家能更好的与倭寇的间谍对抗。

    至于其他人自然也是如此。

    来到了这个镖局里,虽然仍然有门户之见,但还是要比外面要松一些。

    互相之间都有交流和学习,只不过不同的人有多有少,但总是更加开放的。

    “行了,动手吧,别打烂了东西。”

    仔细跟踪了一天,暗中试探了几次,已经确定了眼前的王老师身上并没有任何的修为,也没有任何修行的痕迹。

    王老师开了房门,回了家。

    自家的大门反手一插,回到了厨房之中,先将青菜放在案板上。

    就准备为自己做晚饭。

    最近并没有什么大事发生,事实上他也只是一个很小的角色。

    十分之九的时间都处于一种静默的状态。

    但是他所处的这个小县城毕竟有一个进士出身的校长。

    这么多年过去,门生故里也有很多。

    当年的同窗之人也有许多已经身居高位。

    即便是大多数的时间传不出来消息,但也仍然不敢大意。

    反而很看重这个节点。

    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从这个人的身上获得一些惊喜。

    就像前段时间,听说祖国的士兵与这些赛里斯人产生了冲突,事情闹得很大。

    王老师只是从报纸上获得了蛛丝马迹,却难得事情全貌。

    但是王老师又是校长十分器重的老师。

    并且在陪着校长聊天的过程中得知了那朝中的消息。

    自然也得知了许多官员的态度以及塞里斯人朝廷的态度。

    这些消息传回了国内,还让他受到了一些嘉奖。

    不过最近又清闲下来了。

    王老师正轻手轻脚在为自己准备着晚饭。

    突然感到眼前一黑就失去了知觉。

    “搞定。”

    吕慈拍着自己的手掌,得意的双手叉腰。

    冲着房梁上的于姑挑了挑眉笑道:“怎么样?没出什么差错吧?我出手没意外!我可比陆瑾那个家伙靠谱多了。”

    “听说他去年出来游历的时候险些死在了外面的,真是可笑,这家伙真是丢了我们四大家族的脸和我比可是差远了。”

    于姑从房梁上轻轻的落下来,只是撇了撇嘴,并没有回应吕慈。

    虽然和吕慈的关系不错,但也不能昧着良心说吕慈比陆瑾强。

    于姑也知道过去的吕慈或许并不比陆瑾差很多。

    不是吕慈一个人在自吹自擂,从和其他人的相处之中也能得到这些信息。

    但似乎是自从上一次陆瑾出外游历险些生死就发生了改变。

    似乎是因为结识了茅山林煜。

    每天跟着小林道长一起修行,有的时候也能进行切磋。

    似乎是得了不少的好处,回来之后实力大进。

    后来就是在陆老太爷的寿宴上大显神威。

    凭借他展现出来的能力,甚至已经强于吕慈的哥哥了。

    但是吕慈一直对于陆瑾不服气。

    面对这些小孩子的斗气,于姑也不去管他们。

    反而觉得他们青春有活力。

    “行了,直接动手一个干净吧,还等什么?”

    吕慈挠了挠头。

    “不抓一个活的吗?”

    于姑轻轻的一撇嘴。

    “神经,有这玩意儿还抓活的干什么?”

    于姑直接掏出来了几张符箓。

    都是从茅山得来的摄魂符。

    这段时间九叔以及石坚道长,两个人可没有闲着。

    绘制的这些符箓可以用来收摄灵魂的。

    都是用来为这一次的行动做的提前准备。

    只不过石坚道长好像又有了新的事情,最近都在忙别的深入简出也没有再画符了。

    重担都落在了九叔身上,可把九叔累的不轻。

    也不知道小林道长什么时候能够出关 。

    面对小林道长绘制符箓,以其炼器的速度,早已经让镖局所有人都惊掉了下巴,叹为观止。

    本来以为是茅山深藏不露,有着这么强大的能力却不往外说。

    但是看着这段时间以来九叔累的不轻,他们才终于明白,不是茅山比龙虎山强,而是小林道长过于逆天。

    只不过现在小林道长闭关,他们倒希望小林道长能够避得更久一点。

    好好的恢复恢复自己的身体和精力。

    毕竟为大伙炼制的这些法器在这两三个月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可能发挥了大作用。

    尤其是第一批出任务的人回来之后和大家交流了与倭寇交手的经历,更是让大家对小林道长充满了感激。

    吕慈没有在留手,轻轻一跺脚,一道如意劲便通过大地,透过王老师的肉体,击打在他的心脏上,直接送了他的命。

    于姑一张符箓直接在王老师的尸体上一晃,轻轻的一道阴气便投入了符箓之中,被紧紧的束缚了起来。

    “好了,这家伙的灵魂已经被我收起来了。”

    吕慈也是连连感叹。

    “有了这些玩意儿再也用不到什么审讯了,直接取了魂魄带回去搜魂就行了。”

    “咱们快回去吧,我已经迫不及待的从这个人的灵魂里获得他的记忆了,真好奇他为什么会成为倭寇的间谍?”

    “我看他好像并不是这种人,根据情报他是在这里知根知底成长的,与倭寇并没有关系啊!而且他和这些乡亲们相处的似乎都很不错。他确实是一个好人。”

    对于此吕慈是绝对想不明白的,他的阅历不够,也想不通为什么王老师会是间谍。

    于姑却只是轻轻摇了摇头。

    “只是你以为他和我没有关系而已,你觉得他和乡亲们相处的确实不错,觉得他是个好人,但好人未尝不能卖国。”

    “不要在这里瞎猜了,回去之后搜搜魂就知道,不过根据目前搜索的情报,他虽然是本地土生土长的,但很有可能是倭寇布局了几十年的结果……”

    对于这个结论,吕慈想想都感到可怕。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说明这个王老师是刚出生就在此地潜伏了,很可能他的父母也都是潜伏于此地的间谍。

    倭寇到底布局了多久,而像这样几乎已经与这片土地融为一体的间谍又有多少?

    他们对于本国的社会的渗透到底到了什么程度?

    “快回去吧!”

    吕慈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得到这个王老师的记忆了。

    谁能想到看起来这么好的一个人居然是个间谍的。

    “我就说你年轻人不要太毛躁,光有一个灵魂哪里够?再去搜搜有没有什么线索留下。”

    吕慈这才在于姑的指挥之下运转着自己的如意劲。

    他的这门功夫确实很好用。

    探路好用,搜东西也好用。

    不需要翻箱倒柜的寻找线索,只需要将劲力散布出去就够了。

    比挖地三尺都好用。

    “找到了,这里有个大铁疙瘩,应该是个好东西。”

    吕慈兴奋的报告着探索出来的结果。

    按照他探查的地方一翻,果然发现了一个方方正正的铁疙瘩,上面还带着一些电线。

    “这东西好像就是电报机。”

    于姑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也已经通过各种搜集来的信息恶补过一些相关的知识。

    看了两眼,确定了这是一个电报机。

    “你背着,真收获了一条大鱼。”

    收到了电报机,两个人又继续找着其他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