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农家小青梅 > 第32章 交秋粮

农家小青梅 第32章 交秋粮

    来娣却道:“这不一样,就算有我们帮忙,你被发现的风险也高于我们,更重要的是,你做的确实比我们多,就理应多分钱。”

    不等反驳,她又道:“我们是要长久做下去的,就应该公平,每个人的付出不一样,平分太笼统了。”

    小香也道:“是啊大丫,你做的比我们多,你多分钱,我心服口服。而且,如果不是你拉我们入伙,我们什么钱也赚不到。”

    沉吟一番,大丫道:“这样,每一次赚的钱,我们都按那次的功劳大小分。

    这次我的贡献多,我就多拿点,我小弟得少些,他只负责了看守草药。”

    对于她们的争论,宋元本是不关心的,他习惯了自己那份不会受损,就像家里的鸭蛋不够,他也仍能独自吃一个,爹与奶奶要么分吃一个,要么不吃。

    乍然听到自己少钱,宋元有些不乐意,“姐姐,我……”

    不等他说完,大丫便道:“做的多,得的多,你活做的最少,钱自然就少。”

    “可是……”

    “来娣与小香不是奶奶他们,没道理也让着你。”大丫再一次打断他的话。

    “那你呢?”宋元很不服气,“你是我姐姐,总该让着我吧?”

    大丫垂眸,心底阵阵刺痛,‘姐姐’这个称呼,是她无比厌烦的。

    因为是姐姐,即便宋天没比她小多少,她也要无条件让着两位堂弟。

    她犹记得第一次独自去洗衣裳,那时奶奶对她说,她六岁了,可以承担起洗衣裳的活,弟弟们还小,去河边很危险。

    她以为,两个堂弟六岁后,也要承担起洗衣裳的活。

    直到一年后,当宋天六岁时,奶奶对此事只字不提,她鼓足勇气提起,却被训斥一顿,“洗衣裳是女孩的活,你看过哪个男孩子洗衣裳的?”

    但在其他的活上,宋天也没有做,放牛这种轻松活他是今年快满八岁才开始做。

    后来大丫渐渐明白,她永远比宋天宋元大,按照这个逻辑,她就得永远让着宋天宋元。

    ‘姐姐’是个桎梏,也是长辈们掩盖重男轻女的遮羞布。

    大丫蹲下身,看着宋元的眼睛,几乎是一字一句道:“我不想永远让着你们,这次也不想。”

    她的语速很慢、声音很轻,却透着难以言喻的坚定,似是在宣告着什么。

    宋元被她语气里的郑重震慑住,那些惯常的争辩再也说不出口,好一会儿,他才委委屈屈道:“那好吧,但以后我做的多了,你们要多分钱给我。”

    “行,多劳多得,只要你做的多,分你的钱自然就多。”

    经过几番商议,最后几人决定,这次的11文,大丫拿4文,来娣、小香各3文,宋元1文。

    背着满背篓的松毛回到家,大丫顺利蒙混过去,晚饭时,她试探问道:“奶奶,我想有个名字。”

    李氏斜了她一眼,没有理会。

    想起林文轩问她名字时,那刹那的难堪,她鼓起勇气,再次道:“你能不能给我娶个名字?”

    李氏眉头一拧、板着脸反问:“大丫不是个名字?”

    那摄人的目光吓得大丫心头一颤,强撑着辩解:“大丫只是排行,不算名字~吧。”

    见她顶嘴,李氏的火气一下就上来了,阴阳怪气地问:“你想取个什么名字?叫仙女要不要得?”

    大丫识趣的闭了嘴。

    李氏却骂开了:“一天天妖艳儿得很,还嫌名字不好听,青楼里的花魁名字好听,要不要给你取一个嘛……”

    改名字的请求,在李氏的骂咧声里无疾而终。

    担心李氏火气未消,直到翌日清晨大丫仍战战兢兢,唯恐做错一步。

    今日县里官员要来收秋粮,宋家人起了个大早,将稻米称了又称,再三确定交秋粮的量。

    晌午时分,宋二叔从村长家回来,不等走进便道:“地点定了,在梧桐村的社学前,那里空地大,摆的下。”

    李氏听得皱眉:“我们村口那片也平整,往年都放得下,今年怎么换了?”

    “官老爷定的,村长也没法子,说是让附近几个村都去梧桐村交。”宋二叔亦是叹了口气,在本村交粮,可是比外村方便得多。

    他拿起扁担,挑起两箩兜往外走,“时间不早了,赶紧搬过去,听说官老爷已经在路上。”

    若早知在别的村,早早就该往那边搬了。

    “到哪里了?不会快到梧桐村了吧?”杨氏着急起来,忙背起旁边装满稻谷的硕大背篓,急急朝外走。

    去晚了,若让官老爷们不高兴,那一脚不知踢得多重。

    李氏拿着称也欲赶过去,想想不放心,回头吩咐道:“大丫,你再装半背篓,多拿些过去以防不够,来回难得跑。”

    “好!”大丫忙应了。

    李氏再次嘱咐:“把鸭子赶去河里,就赶紧背过来。”

    大丫点点头,提着的心终于落了地,看来李氏昨晚的火气已经消了。

    她迅速拿出背篓装了小半背篓谷子,拿着竹竿、牵着宋元,将鸭子赶去河里后,转道向梧桐村走去。

    梧桐村与杏花村只隔了一座山,翻过山就到了。

    社学临宗祠而建,占地广阔,中央是讲堂,旁边辟两斋,左斋建祠供奉圣人孔子,右斋则是夫子坐馆休息的地方。后面还有号舍、厨房、茅房等。

    往日清幽的社学前,此时摆满了箩兜背篓,挤满了人,闹哄哄的。

    学堂门口,摆着一排圈椅,几个年迈的老人坐在圈椅里,或摇蒲扇、或抽旱烟,有一搭没一搭说着闲话。

    其中两人大丫认识,一个是村长,一个是她的大爷爷。

    其余不认识的,也大致能猜到,必是各个村最德高望重的人。

    村民们分村聚集,杏花村大都在东南方的几棵桃树下,大丫很快找到自家的箩兜背篓,她赶紧过去,将自己背来的谷子放在旁边。

    “哟,你们家拿这么多过来?”一旁的陈氏惊讶出声。

    李氏沉着脸,“以防万一嘛,多了背回去就是,少了就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