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新书开局盘点十大武将 > 第159章 戚继光

新书开局盘点十大武将 第159章 戚继光

    戚继光出生于明嘉靖七年闰十月初一日(公元1528年11月12日),逝世于万历十六年(公元1588年)。

    戚继光字元敬、文明、汝谦,号南塘,晚年号孟诸,山东登州蓬莱人(有说祖籍是安徽定远人)。

    《早年经历》:

    戚继光的先祖戚祥是朱元璋的亲兵,在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戚祥跟随蓝玉傅友德征讨云南时阵亡,后代子孙得以世袭明威将军的称号。

    戚继光少年时跟随父亲戚景通学习诗书礼仪和兵家战略。

    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戚继光的父亲去世,17岁的他承袭父亲的登州卫指挥佥事一职。

    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戚继光在登州负责对抗山东沿海的倭寇,并写下着名诗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之后他率领登州的士兵远戍守北京的蓟门,春去秋归,每年一次。

    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戚继光进署都指挥佥事,管理墨三营二十五个卫所,整顿军纪并继续抵御山东沿海的倭寇。

    《岑港之战》:

    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戚继光和俞大猷联合进攻浙江岑港的倭寇据地,但未成功,戚继光、俞大猷等人被全部降职,嘉靖皇帝下令限一个月内必须荡平岑港。

    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在戚继光和俞大猷的再次进攻下,倭寇首领汪直等人逐渐溃败。

    戚继光趁机发动进攻,击沉了准备逃跑的倭寇船只,倭寇余党向闽南逃窜。

    戚继光因平定汪直有功被朝廷复官,奉命守卫台、金、严三郡。

    戚继光到浙江赴任之前,浙江沿海地区卫所的士兵纪律松散、作战能力一般。

    他利用金华、义乌的民众比较彪悍的特点,招募三千多名义乌士兵,亲自训练他们的军纪、战术、战技、侦察能力等,培养士兵的战斗精神,创立了一套全新的阵型“鸳鸯阵”,这支部队后来被称作“戚家军”。

    《台州之战》:

    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倭寇大举入侵台州沿海,戚继光率领将士在龙山击败倭寇,一路追杀至雁门岭,斩杀倭寇首领,一个月之内九战九胜。

    倭寇走投无路,部分坠入瓜陵江淹死。

    不久,倭寇余党又来侵犯台州,戚继光率军在仙居击破倭寇,以伤亡不多的代价将倭寇几乎全部歼灭。

    戚继光因功被朝廷升为都指挥使。几个月后,福建、广东一带的倭寇流窜到江西一带作乱,总督胡宗宪下令戚继光增援江西,戚继光率兵前往并在坊巢击破残余倭寇,之后引军返回浙江。

    《福建之战》:

    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倭寇进犯福建,先后攻陷政和、宁德等地,另有部分倭寇联合其他势力进犯龙岩、莆田、松溪等地。

    总督胡宗宪下令戚继光带兵进剿,戚继光进攻横屿,因该地四面都是水路且极为险隘,他命令将士们每人手持一束稻草填在壕沟里前进,大破横屿倭寇后乘势追击至福清,并端了倭寇的据点。

    倭寇余党逃到兴化,戚继光继续追击,捣毁了倭寇的据点六十多个营地。

    在班师回浙江途中,戚继光在福清又击败部分登入的倭寇,福建一带的倭寇几乎被歼灭殆尽。

    《兴化之战》:

    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冬,倭寇袭击兴化。

    兴化长官刘显因不敢进攻而被弹劾。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二月,朝廷以谭纶为右佥都御史支援兴化。

    同年三月,平海卫都指挥欧阳深中埋伏而亡,平海卫被倭寇趁机占领。

    四月,戚继光率兵支援,谭纶以戚继光为先锋,以刘显为左军,俞大猷为右军,围攻平海卫,最终一举攻破,成功光复兴化。

    戚继光因功被升为都督同知,世代承袭千户职位,代替俞大猷成为福建总兵。

    《仙游之战》:

    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二月,倭寇纠合一万多人围攻仙游。

    戚继光率兵前往救援,倭寇失败逃走,戚继光继续追击,至王仓坪,倭寇的几千名残余势力逃走并占据漳浦的蔡丕岭。

    戚继光分五哨将士,攀岩而上与倭寇短兵相接,连俘带杀一百多人。剩下的倭寇劫掠渔船逃到海上,而后侵扰福宁。

    戚继光率领李超等前往将其击败,又乘胜追至永宁,杀死三百多人。

    《潮州之战》:

    嘉靖四十三年夏,潮州倭寇聚众二万与海盗吴平互为犄角之势,劫掠潮州。

    俞大猷率兵杀败倭寇,并将吴平招降,让其驻扎在梅岭。

    但不久之后吴平纠合被明军击败的流散倭寇一万多人,伙同他人先后在走马溪、泊浦澳登陆,洗劫南村堡和港口村。

    戚继光即刻率军前来围剿,吴平得知后放弃之前据守的梅岭,集合一百多艘大船,逃入南澳并修筑大寨防御。

    《北御鞑靼》:

    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明朝开始重视北方的边防。

    给事中吴时来向明穆宗上疏建议让戚继光等人训练蓟门一带的士兵,于是戚继光被任命为神机营副将,离开闽浙到京城北部负责训练军队。

    当时谭纶正担任蓟辽总督,他极力推荐戚继光对其军队进行训练。

    明穆宗采纳了谭纶的建议,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时,戚继光受命总理蓟州、昌平、和保定三地的防务,次年又兼任蓟州总兵。

    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明朝与蒙古订立合约。

    在戚继光守卫长城的十五年间,边疆总体较为平稳,他也从一位战略指挥家转型为一位军务管理者。

    隆庆七年(公元1573年),蒙古部落与俺答部落联合进犯边境,戚继光率领将士追击,其部队震慑了蒙古部落,此后蒙古部落不再敢进犯蓟州。

    戚继光在北御鞑靼期间多次获得封赏,不断升迁。公元1574年,戚继光因戍边有功升为明朝最高军职左都督。

    由于兵部尚书谭纶和内阁首辅张居正赏识戚继光出色的军事才能,之后戚继光又被加封为少保兼任太子少保。

    《晚年经历》:

    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张居正逝世,明神宗开始清算张居正。

    戚继光因为与张居正的亲密关系遭到非议,有大臣弹劾戚继光,认为其与张居正勾结。

    因此张居正去世不到六个月后,戚继光就遭到了弹劾而被罢免官职。

    之后,戚继光又被调为广东总兵,但是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又被参劾,被明神宗免去了职位。

    戚继光这次被罢官之后,一直待在家里,生活一贫如洗。

    万历十六年(公元1588年)有监察御史上疏建议再次启用戚继光,遭到明神宗的驳斥和责罚。

    三个月之后,戚继光在登州的家中因病去世。

    《后世评价》:

    抗倭名将、民族英雄。

    《功绩》:

    - 南征倭寇:

    他招募并训练了“戚家军”,创新了“鸳鸯阵”等战术,多次取得抗倭战斗的胜利

    在浙江、福建等地多次击败倭寇,九战皆捷,取得了台州大捷、兴化之战、仙游之战等胜利,基本肃清了东南沿海的倭患。

    - 北御鞑靼:

    调任北方后,多次击退鞑靼的侵扰,巩固了北方的边防。

    - 军事着作:

    撰写了《纪效新书》《练兵实纪》等兵书,总结了自己的军事经验和练兵方法,对后世的军事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 文学作品:

    留有《止止堂集》,其中的诗歌反映了他的戎马生涯、壮志报国的情怀以及遭遇的困境等。

    《过错》:

    有一种说法是万历四十三年岁末,明朝南京兵部尚书贾应卿上疏弹劾戚继光有“怯懦之罪”,称其在官场上缺乏决断力和胆略,屡次遇敌即退,不敢冒险进攻。

    但后经皇帝复查,认为戚继光在战场上表现勇猛,没有怯懦之罪。

    《主要作品》:

    《纪效新书》《练兵实纪》《止止堂集》等。

    其中,《纪效新书》有十八卷本和十四卷本。

    十八卷本成书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前后,是戚继光早年在东南沿海抗倭时所作,主要内容是他在浙江沿海抗击倭寇的经验总结。

    每卷一篇,包含《束伍》《操令》《阵令》《谕兵》《法禁》《比较》《行营》《操练》《出征》《长兵》《牌筅》《短兵》《射法》《拳经》《诸器》《旌旗》《守哨》《水兵》等篇章。

    十四卷本是戚继光晚年写成,吸收了《练兵实纪》“胆气”“练将”等内容与原书主要内容相结合,使他的治军理论更加完善和深刻,特别是在水兵和火器运用及各种兵器协同作战方面,增加了新的内容。

    《练兵实纪》主要总结了戚继光在蓟州练兵和戍边的各种经验。

    《止止堂集》收录了戚继光的兵书,还包括他的杂记《愚愚稿》2卷和诗文集《横槊稿》3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