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 第362章 最好的解决办法
这时顾小妹伸手,轻轻指了指妇人背上的婴孩,示意道:“娃娃醒了,喂喂奶水,这小家伙真懂事,趴在你背上不哭也不闹。”
妇人小声小气道:“习惯了,所以不哭,奴家下田耕作,每天把他背着,刚开始的时候会哭,渐渐就习惯了不哭,奴家和婆婆犁地,他乖乖的趴着睡觉。”
顾小妹又赞了一声,道:“真是个懂事的宝宝。”
然后再次示意,道:“喂喂奶水,不要饿着,如果你觉的不好意思,我让他转过头不去看。男人的脑子都楞,他意识不到这些事。”
妇人明显有些羞赧,怯怯看了一眼杨一笑。
顾小妹则是故意瞪了杨一笑一眼,道:“赶紧的,转身,人家要喂孩子,你莫非想盯着看?”
杨一笑脸上涨红,连忙转过身去,想了一想又道:“我去扶犁吧,帮着耕完这片田。”
说完忙不迭失躲开,走到牛后面扶起耕犁。
这时宋老生也走进田中,从那老妪手里接过牵牛绳,道:“便让我来牵牛,也尽一番心意,唉,惭愧,当初拟定计策之时,是我挑选了你家男人跟着去牺牲。大好男儿啊,主动去赴死……”
师兄弟两人,一扶犁一牵牛,深一脚浅一脚的向前,慢慢翻耕着这片田地。
顾小妹则是挽着那妇人和老妪,把她们带到了田边不远处的地方,那里有一些树木,可以在树荫下乘凉。
由于妇人要给婴孩喂奶,所以唐青云等人都不方便待着,于是也各自走进田里,帮别的妇孺翻耕土地。
如果从远处望这里看,便如一幅田园画卷般,男人们在耕田,女眷们在树荫下乘凉,喂养奶水,教导小孩,期间不时发出叱喝之声,显然是因为小孩调皮被母亲呵斥。
日头还没过午的时候,一大片田地已经耕完,杨一笑等人全都归来,也坐在树荫下乘凉。
四周已经来了很多遗孤,还有更多的正闻讯而来,老幼妇孺们静静的坐着,都知道主帅肯定有事要说。
果然,杨一笑真的有事说……
他声音很和缓,如同聊家常,语气也柔和,似与人商量。
“方才在耕田之时,我一直在思索一件事。”
“刘伯瘟跟我说,他已经把这里安排的妥当,事无巨细,面面俱到,老刘做事我一向放心,他做比我做的更细致。”
“这位妇人跟我说,她们现在粮食不缺,对抚恤很是满意,家家户户都有田。”
“村里还专门建了蒙学,来的乃是一位女先生,通过和大家聊天得知,那丫头应该是我的弟子,她忧虑你们这里都是妇孺,担心男性过来会发生侵扰,所以主动领了这一份差使,以女子身份前来开办蒙学。”
“吃的,你们暂时不缺,田地,已经分发到户,再加上丰厚的抚恤钱款,应该足以保障你们的家境。”
“然而我自始至终在心里感觉,这里仿佛缺少了什么重要的东西……”
“来之前,我一直没想明白到底缺什么?”
“来之后,心里慢慢才有了一种感悟。”
“而在刚才耕田之时,这份感悟变的清晰,我终于意识到,这里到底缺什么……”
杨一笑说到这里,徐徐吐出一口气,他目光看向四周的遗孤,声音温和的说出了一句话:“你们这里,缺少男丁。”
他抬起手,指了指那个老年痴呆的老妪,道:“方才我看到,这位大娘在牵牛之时的神情呆滞,显然因为年龄的缘故,她头脑已经不太清楚,但是每当她回望之时,目光落在儿媳妇背上的小婴孩时,她眼中有光,那是一种期待的光……”
“想必在她心里,这便是她余生的希望。家里儿子虽然战死了,但是儿媳妇生了男丁,等到小孙儿成年,家中便有了顶梁柱。”
“然而我想说的是,小孙儿毕竟还小,等他长大成人,尚有漫长时光。”
“这便是家中长期没有主心骨。”
“家中缺男,难以维持,哪怕你们获得了抚恤丰厚的钱粮,但是过日子要讲究一个长远,不能坐吃山空,也不能坐守家业。”
“当然了,你们没有坐吃山空,大家都在努力劳作,以妇孺之身去耕田……”
“可我要说的是,这种日子太艰难。”
“刚才大家都看到了,我和宋师兄仅用一上午就耕完一大片田地,而如果是这位大娘和她儿媳妇去耕,她们需要耗费至少两三天的时间。”
“哪怕有牛,时间也慢,有些事实我们不得不承认,男人在体力活方面远超女子,我和宋师兄都不是擅长农活之人,但我们干的依旧要比你们轻松并且速度快。”
“由此我终于感悟清晰,你们这里缺乏的是男丁。”
“自古农耕生活,离不开健壮劳力,其实哪怕并不是健壮劳力,有个男丁在家里也有底气。”
杨一笑说到这里,似是沉吟着什么,足足良久之后,方才再次开口,道:“所以我认为,你们应该重新成家。”
他目光看向这些遗孤,语气尽量的和缓温厚,神态却极为郑重道:“若是家中没有男人撑腰,终有一日会被亲戚吃绝户,这种事在民间很常见,而我不可能把你们封锁起来,哪怕是下达一份政令予以保护,但是再缜密的政令也能被钻漏子,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当天长日久之时,这种情况在所难免。”
“所以我麾下众人向我建议,让我及早的决断解决办法,既是为了预防你们这里出事,也是为了以后在别的遗孤身上沿用。”
“思来想去,唯有一策,那便是鼓励你们重新成家,给家里再找一个男人做主心骨。”
……
场面忽然变的压抑起来。
隐隐有遗孤的哭泣声音。
杨一笑循声望去,发现哭的都是年老者。
显然在担心儿媳改嫁之后的某些事。
杨一笑叹了口气,声音越发温和,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道:“儿媳虽然改嫁,至少人在家里,若是不这么做,将来被亲戚寻上家门吃绝户,真要那样的话,你们损失更大啊。”
“并且,我可以做个保证,由于你们遗孤身份的特殊,我会一直站在你们身后撑腰。还有,刚才我口误了,你们儿媳不是改嫁,而是给家里招赘婿,男人上门,帮着养家。”
年老的遗孤们听到这里,脸上的忧虑这才有所改观。
忽然一个老妪跪在地上,苍老的眼中泪水滚滚,问杨一笑道:“孩子怎么办?会不会改姓?”
杨一笑毫不迟疑,立刻郑重回答,道:“不予改姓,沿用原来,我麾下战死士卒的血脉,自然不允许任何人更改,招赘婿是帮你们家里招顶梁柱,有个男人在家才能不受欺负,但如果改了孩子的姓,岂不是先受了最大欺负,这是我决不能容忍的,会专门制定政令严防。”
那老妪默默流泪,似是接受下来,只不过却忽然又开口,突兀问了另一个问题,道:“大帅,我儿作战勇敢吗?”
杨一笑一怔,随即毫不迟疑,道:“勇冠三军。”
老妪又问:“他为您冲锋陷阵的时候怕死吗?”
杨一笑仍旧毫不迟疑,郑重道:“勇往直前,视死如归,一腔豪迈,甘愿牺牲。”
他说着微微一停,迟疑片刻终于还是说出秘密,道:“其实如果你儿子战死,我心里反倒不会太过愧疚,毕竟他当兵的责任就是作战,而我给他发放了足额军饷,但是,你儿子并不是战死的,他是为了我要解救汉奴的大计,所以被我派去草原担任细作,他假装被抓,被狼族打成汉奴,出师未捷身先死,死在了被狼族打死取乐之中……”
“虽然他不是战死,但是他的死……”
“唉,他比战死更加壮烈。所以,你收到的抚恤才那么丰厚。”
那老妪泪流满面,道:“那么,那么,我儿如此为您尽忠,没有辜负您的厚望,您…您会一直给我们撑腰么?”
杨一笑不由一愣,他刚刚明明已经说过要一直撑腰。
只听老妪声音凄惶道:“不是外人欺负,而是自家欺负,主要是家里的小孩,将来可能被后爹打骂,那时候,那时候,您……”
杨一笑终于明白这老妪的担心。
妇人小声小气道:“习惯了,所以不哭,奴家下田耕作,每天把他背着,刚开始的时候会哭,渐渐就习惯了不哭,奴家和婆婆犁地,他乖乖的趴着睡觉。”
顾小妹又赞了一声,道:“真是个懂事的宝宝。”
然后再次示意,道:“喂喂奶水,不要饿着,如果你觉的不好意思,我让他转过头不去看。男人的脑子都楞,他意识不到这些事。”
妇人明显有些羞赧,怯怯看了一眼杨一笑。
顾小妹则是故意瞪了杨一笑一眼,道:“赶紧的,转身,人家要喂孩子,你莫非想盯着看?”
杨一笑脸上涨红,连忙转过身去,想了一想又道:“我去扶犁吧,帮着耕完这片田。”
说完忙不迭失躲开,走到牛后面扶起耕犁。
这时宋老生也走进田中,从那老妪手里接过牵牛绳,道:“便让我来牵牛,也尽一番心意,唉,惭愧,当初拟定计策之时,是我挑选了你家男人跟着去牺牲。大好男儿啊,主动去赴死……”
师兄弟两人,一扶犁一牵牛,深一脚浅一脚的向前,慢慢翻耕着这片田地。
顾小妹则是挽着那妇人和老妪,把她们带到了田边不远处的地方,那里有一些树木,可以在树荫下乘凉。
由于妇人要给婴孩喂奶,所以唐青云等人都不方便待着,于是也各自走进田里,帮别的妇孺翻耕土地。
如果从远处望这里看,便如一幅田园画卷般,男人们在耕田,女眷们在树荫下乘凉,喂养奶水,教导小孩,期间不时发出叱喝之声,显然是因为小孩调皮被母亲呵斥。
日头还没过午的时候,一大片田地已经耕完,杨一笑等人全都归来,也坐在树荫下乘凉。
四周已经来了很多遗孤,还有更多的正闻讯而来,老幼妇孺们静静的坐着,都知道主帅肯定有事要说。
果然,杨一笑真的有事说……
他声音很和缓,如同聊家常,语气也柔和,似与人商量。
“方才在耕田之时,我一直在思索一件事。”
“刘伯瘟跟我说,他已经把这里安排的妥当,事无巨细,面面俱到,老刘做事我一向放心,他做比我做的更细致。”
“这位妇人跟我说,她们现在粮食不缺,对抚恤很是满意,家家户户都有田。”
“村里还专门建了蒙学,来的乃是一位女先生,通过和大家聊天得知,那丫头应该是我的弟子,她忧虑你们这里都是妇孺,担心男性过来会发生侵扰,所以主动领了这一份差使,以女子身份前来开办蒙学。”
“吃的,你们暂时不缺,田地,已经分发到户,再加上丰厚的抚恤钱款,应该足以保障你们的家境。”
“然而我自始至终在心里感觉,这里仿佛缺少了什么重要的东西……”
“来之前,我一直没想明白到底缺什么?”
“来之后,心里慢慢才有了一种感悟。”
“而在刚才耕田之时,这份感悟变的清晰,我终于意识到,这里到底缺什么……”
杨一笑说到这里,徐徐吐出一口气,他目光看向四周的遗孤,声音温和的说出了一句话:“你们这里,缺少男丁。”
他抬起手,指了指那个老年痴呆的老妪,道:“方才我看到,这位大娘在牵牛之时的神情呆滞,显然因为年龄的缘故,她头脑已经不太清楚,但是每当她回望之时,目光落在儿媳妇背上的小婴孩时,她眼中有光,那是一种期待的光……”
“想必在她心里,这便是她余生的希望。家里儿子虽然战死了,但是儿媳妇生了男丁,等到小孙儿成年,家中便有了顶梁柱。”
“然而我想说的是,小孙儿毕竟还小,等他长大成人,尚有漫长时光。”
“这便是家中长期没有主心骨。”
“家中缺男,难以维持,哪怕你们获得了抚恤丰厚的钱粮,但是过日子要讲究一个长远,不能坐吃山空,也不能坐守家业。”
“当然了,你们没有坐吃山空,大家都在努力劳作,以妇孺之身去耕田……”
“可我要说的是,这种日子太艰难。”
“刚才大家都看到了,我和宋师兄仅用一上午就耕完一大片田地,而如果是这位大娘和她儿媳妇去耕,她们需要耗费至少两三天的时间。”
“哪怕有牛,时间也慢,有些事实我们不得不承认,男人在体力活方面远超女子,我和宋师兄都不是擅长农活之人,但我们干的依旧要比你们轻松并且速度快。”
“由此我终于感悟清晰,你们这里缺乏的是男丁。”
“自古农耕生活,离不开健壮劳力,其实哪怕并不是健壮劳力,有个男丁在家里也有底气。”
杨一笑说到这里,似是沉吟着什么,足足良久之后,方才再次开口,道:“所以我认为,你们应该重新成家。”
他目光看向这些遗孤,语气尽量的和缓温厚,神态却极为郑重道:“若是家中没有男人撑腰,终有一日会被亲戚吃绝户,这种事在民间很常见,而我不可能把你们封锁起来,哪怕是下达一份政令予以保护,但是再缜密的政令也能被钻漏子,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当天长日久之时,这种情况在所难免。”
“所以我麾下众人向我建议,让我及早的决断解决办法,既是为了预防你们这里出事,也是为了以后在别的遗孤身上沿用。”
“思来想去,唯有一策,那便是鼓励你们重新成家,给家里再找一个男人做主心骨。”
……
场面忽然变的压抑起来。
隐隐有遗孤的哭泣声音。
杨一笑循声望去,发现哭的都是年老者。
显然在担心儿媳改嫁之后的某些事。
杨一笑叹了口气,声音越发温和,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道:“儿媳虽然改嫁,至少人在家里,若是不这么做,将来被亲戚寻上家门吃绝户,真要那样的话,你们损失更大啊。”
“并且,我可以做个保证,由于你们遗孤身份的特殊,我会一直站在你们身后撑腰。还有,刚才我口误了,你们儿媳不是改嫁,而是给家里招赘婿,男人上门,帮着养家。”
年老的遗孤们听到这里,脸上的忧虑这才有所改观。
忽然一个老妪跪在地上,苍老的眼中泪水滚滚,问杨一笑道:“孩子怎么办?会不会改姓?”
杨一笑毫不迟疑,立刻郑重回答,道:“不予改姓,沿用原来,我麾下战死士卒的血脉,自然不允许任何人更改,招赘婿是帮你们家里招顶梁柱,有个男人在家才能不受欺负,但如果改了孩子的姓,岂不是先受了最大欺负,这是我决不能容忍的,会专门制定政令严防。”
那老妪默默流泪,似是接受下来,只不过却忽然又开口,突兀问了另一个问题,道:“大帅,我儿作战勇敢吗?”
杨一笑一怔,随即毫不迟疑,道:“勇冠三军。”
老妪又问:“他为您冲锋陷阵的时候怕死吗?”
杨一笑仍旧毫不迟疑,郑重道:“勇往直前,视死如归,一腔豪迈,甘愿牺牲。”
他说着微微一停,迟疑片刻终于还是说出秘密,道:“其实如果你儿子战死,我心里反倒不会太过愧疚,毕竟他当兵的责任就是作战,而我给他发放了足额军饷,但是,你儿子并不是战死的,他是为了我要解救汉奴的大计,所以被我派去草原担任细作,他假装被抓,被狼族打成汉奴,出师未捷身先死,死在了被狼族打死取乐之中……”
“虽然他不是战死,但是他的死……”
“唉,他比战死更加壮烈。所以,你收到的抚恤才那么丰厚。”
那老妪泪流满面,道:“那么,那么,我儿如此为您尽忠,没有辜负您的厚望,您…您会一直给我们撑腰么?”
杨一笑不由一愣,他刚刚明明已经说过要一直撑腰。
只听老妪声音凄惶道:“不是外人欺负,而是自家欺负,主要是家里的小孩,将来可能被后爹打骂,那时候,那时候,您……”
杨一笑终于明白这老妪的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