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大佬穿红楼,不服就憋着 第163章 哪壶不开提哪壶
王夫人得意了,在贾母面前也有些想端着姿态,却被贾母冷着脸耳提面命。
“宫里不比咱们府里,你的那些心思我都知道,但是在宫里,把你的那些心思藏严实了,谨言慎行,不要给府里招祸。”
王夫人听着觉得不舒服。
什么叫给府里招祸,如今给府里带来荣耀和体面的贵妃娘娘,是她的女儿,这个府里从上到下所有人,都是沾了她的光。
“老太太这话没有道理,我的一颗心,全是为了咱们府里着想,老太太的这番话,听着可真让人寒心啊。”
“难道非要媳妇把心掏出来,老太太才能相信吗?”
婆媳二人剑拔弩张,谁也不肯退一步。
王夫人的气势眼瞧着已经被贾元春撑起来了,对上贾母也是半分都不觉得畏惧。
什么孝道,都是狗屁。
王夫人心里记恨贾母,一朝得势,自然是要狠狠出口气,几句话就将贾母气得直喘粗气。
她马上就要进宫陪伴贵妃娘娘了,谁敢将她怎么样?
等过些时日,娘娘顺利生产,她就是家族的大功臣,便是贾母,怕是也不敢对她怎样。
王夫人从没有一刻像现在这般扬眉吐气,将贾母气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后,仰着脑袋就回了自己院里。
她可是要进宫住着的,什么事都比不上这件事重要。
没过几日,王夫人就进了宫。
“我早就说了,林家就是个没福气的,说句不好听的,那就是一家子灾星,谁要是和他们家扯上哪怕是一星半点的关系,都是要倒大霉的。”王夫人剥着橘子,幸灾乐祸地笑着,“就像那临淮王爷,往日是如何厉害的一个人,娘娘自然是比我清楚,如今却落得如此下场,真是让人唏嘘。”
她将剥好的橘子分成两半,一半递到贾元春手里,一半自己吃着,“宫里的橘子就是和咱们家里的不一样......如果不是被林家的霉气沾染了,临淮王爷何至于这般,可是我说的,林家那一家子都是灾星,谁挨着谁倒霉。”
王夫人突然想起来什么似的,神色严肃地提醒道:“娘娘可当心着些,您如今怀着皇嗣,千万千万远着些林家人。”
贾元春听着她的话,眉头就没松开过,看向王夫人的眼神也变得很是奇怪。
似乎有些嫌弃,又有些不可置信。
在她的印象里,她的母亲是一位知礼明理的大家太太,如今怎么就变成了这样。
“母亲,不要乱说。”贾元春终究还是听不下去了,制止了王夫人的“高谈阔论”。
可是王夫人好不容易有了一个可以倾诉的人,怎么可能忍住不说。
还不到半刻钟,王夫人就按捺不住了,看着贾元春的肚子,一脸欣喜地说:“我冷眼瞧着,娘娘的肚子竟与我怀你大哥和宝玉时的一模一样,十有八九是小皇子。”
贾元春方才还有些不耐烦听,一听这个却来了兴致,忙问:“母亲可瞧仔细了?”
王夫人信誓旦旦地说:“娘娘放一百个心,您肚子里,定然是有一个小皇子的。”
贾元春摸着肚子,说:“如果是这样,那就再好不过了。”
虽然王夫人说的很是肯定,但是贾元春心里并未真的相信。
隔着肚皮,又不是神仙,也没有通天的本领,肉眼凡胎怎么能瞧得出是皇子还是公主。
不过是安慰自己罢了。
王夫人浑然不知道贾元春在想什么,满脸憧憬地压低声音,说:“等娘娘生了小皇子,看林家那些灾星还如何在咱们跟前耀武扬威,到时候怕是要摇尾乞怜,求咱们施恩呢。”
贾元春扯了扯唇角,“如今局势不明,且看以后吧。”
王夫人却觉得外面的传言很是可信,心里早就给林家扣上了灾星的帽子。
只是有一件事,她觉得很是奇怪。
“我来了也有好些日子了,皇上竟没有来看过娘娘一次......”王夫人说着,见贾元春脸色变得有些落寞,登时瞪大了眼,不可置信地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虽然对面坐着的,是自己的生身母亲,但贾元春也难免有些难以启齿。
她总不能直接说皇上移情别恋了吧。
抱琴适时开口解释道:“太太不知,皇上的恩宠如同镜花水月,虚虚实实的,谁也不能保证能长久留着皇上的心。”
王夫人听懂了。
她的贵妃女儿失宠了。
她勉强笑了笑,安慰道:“娘娘不必忧心,天底下的男人都是一个样,等娘娘生下了小皇子,后半生有了依靠,便也无需再仰望着皇上的那点宠爱过活。”
可是事情真的有那么简单吗?
王夫人嘴上说着失宠了也不打紧,其实心里慌得不行,但是这时候她不能慌,得想个法子让元春 重新入了皇上的眼才是。
“娘娘千万放宽心,那些东西都是虚的,如今最要紧的,就是安安稳稳地将小皇子生下来,其他的以后再说也不迟。”
贾元春闷闷不乐地点了点头。
这副样子可把王夫人心疼坏了,忍不住骂了几句。
“那起子狐媚子,不知道使了什么手段将皇上从娘娘这里勾走,真该千刀万剐才是。”
“娘娘不必忧心,等您生下小皇子,那些狐媚子都要羡慕您,她们抱着皇上的恩宠,难道还能过一辈子不成?”
“想来那些狐媚子也没有娘娘这样的造化和福气,能怀上龙胎,更没有那个福气能生下小皇子。”
“且让那狐媚子得意一段时间,等娘娘生下了小皇子,再抱着在宫里转上一圈,想来那狐媚子定要气死。”
贾元春:“......”
抱琴:“......”
王夫人说话时,余光瞥见抱琴走路时一瘸一拐的腿,有些纳闷地问:“我来这几日也没时间问,抱琴,你这腿是什么了?”
贾元春:“......”
抱琴:“......”
王夫人连扎两刀,刀刀命中要害。
在哪壶不开提哪壶上,造诣颇深。
“宫里不比咱们府里,你的那些心思我都知道,但是在宫里,把你的那些心思藏严实了,谨言慎行,不要给府里招祸。”
王夫人听着觉得不舒服。
什么叫给府里招祸,如今给府里带来荣耀和体面的贵妃娘娘,是她的女儿,这个府里从上到下所有人,都是沾了她的光。
“老太太这话没有道理,我的一颗心,全是为了咱们府里着想,老太太的这番话,听着可真让人寒心啊。”
“难道非要媳妇把心掏出来,老太太才能相信吗?”
婆媳二人剑拔弩张,谁也不肯退一步。
王夫人的气势眼瞧着已经被贾元春撑起来了,对上贾母也是半分都不觉得畏惧。
什么孝道,都是狗屁。
王夫人心里记恨贾母,一朝得势,自然是要狠狠出口气,几句话就将贾母气得直喘粗气。
她马上就要进宫陪伴贵妃娘娘了,谁敢将她怎么样?
等过些时日,娘娘顺利生产,她就是家族的大功臣,便是贾母,怕是也不敢对她怎样。
王夫人从没有一刻像现在这般扬眉吐气,将贾母气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后,仰着脑袋就回了自己院里。
她可是要进宫住着的,什么事都比不上这件事重要。
没过几日,王夫人就进了宫。
“我早就说了,林家就是个没福气的,说句不好听的,那就是一家子灾星,谁要是和他们家扯上哪怕是一星半点的关系,都是要倒大霉的。”王夫人剥着橘子,幸灾乐祸地笑着,“就像那临淮王爷,往日是如何厉害的一个人,娘娘自然是比我清楚,如今却落得如此下场,真是让人唏嘘。”
她将剥好的橘子分成两半,一半递到贾元春手里,一半自己吃着,“宫里的橘子就是和咱们家里的不一样......如果不是被林家的霉气沾染了,临淮王爷何至于这般,可是我说的,林家那一家子都是灾星,谁挨着谁倒霉。”
王夫人突然想起来什么似的,神色严肃地提醒道:“娘娘可当心着些,您如今怀着皇嗣,千万千万远着些林家人。”
贾元春听着她的话,眉头就没松开过,看向王夫人的眼神也变得很是奇怪。
似乎有些嫌弃,又有些不可置信。
在她的印象里,她的母亲是一位知礼明理的大家太太,如今怎么就变成了这样。
“母亲,不要乱说。”贾元春终究还是听不下去了,制止了王夫人的“高谈阔论”。
可是王夫人好不容易有了一个可以倾诉的人,怎么可能忍住不说。
还不到半刻钟,王夫人就按捺不住了,看着贾元春的肚子,一脸欣喜地说:“我冷眼瞧着,娘娘的肚子竟与我怀你大哥和宝玉时的一模一样,十有八九是小皇子。”
贾元春方才还有些不耐烦听,一听这个却来了兴致,忙问:“母亲可瞧仔细了?”
王夫人信誓旦旦地说:“娘娘放一百个心,您肚子里,定然是有一个小皇子的。”
贾元春摸着肚子,说:“如果是这样,那就再好不过了。”
虽然王夫人说的很是肯定,但是贾元春心里并未真的相信。
隔着肚皮,又不是神仙,也没有通天的本领,肉眼凡胎怎么能瞧得出是皇子还是公主。
不过是安慰自己罢了。
王夫人浑然不知道贾元春在想什么,满脸憧憬地压低声音,说:“等娘娘生了小皇子,看林家那些灾星还如何在咱们跟前耀武扬威,到时候怕是要摇尾乞怜,求咱们施恩呢。”
贾元春扯了扯唇角,“如今局势不明,且看以后吧。”
王夫人却觉得外面的传言很是可信,心里早就给林家扣上了灾星的帽子。
只是有一件事,她觉得很是奇怪。
“我来了也有好些日子了,皇上竟没有来看过娘娘一次......”王夫人说着,见贾元春脸色变得有些落寞,登时瞪大了眼,不可置信地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虽然对面坐着的,是自己的生身母亲,但贾元春也难免有些难以启齿。
她总不能直接说皇上移情别恋了吧。
抱琴适时开口解释道:“太太不知,皇上的恩宠如同镜花水月,虚虚实实的,谁也不能保证能长久留着皇上的心。”
王夫人听懂了。
她的贵妃女儿失宠了。
她勉强笑了笑,安慰道:“娘娘不必忧心,天底下的男人都是一个样,等娘娘生下了小皇子,后半生有了依靠,便也无需再仰望着皇上的那点宠爱过活。”
可是事情真的有那么简单吗?
王夫人嘴上说着失宠了也不打紧,其实心里慌得不行,但是这时候她不能慌,得想个法子让元春 重新入了皇上的眼才是。
“娘娘千万放宽心,那些东西都是虚的,如今最要紧的,就是安安稳稳地将小皇子生下来,其他的以后再说也不迟。”
贾元春闷闷不乐地点了点头。
这副样子可把王夫人心疼坏了,忍不住骂了几句。
“那起子狐媚子,不知道使了什么手段将皇上从娘娘这里勾走,真该千刀万剐才是。”
“娘娘不必忧心,等您生下小皇子,那些狐媚子都要羡慕您,她们抱着皇上的恩宠,难道还能过一辈子不成?”
“想来那些狐媚子也没有娘娘这样的造化和福气,能怀上龙胎,更没有那个福气能生下小皇子。”
“且让那狐媚子得意一段时间,等娘娘生下了小皇子,再抱着在宫里转上一圈,想来那狐媚子定要气死。”
贾元春:“......”
抱琴:“......”
王夫人说话时,余光瞥见抱琴走路时一瘸一拐的腿,有些纳闷地问:“我来这几日也没时间问,抱琴,你这腿是什么了?”
贾元春:“......”
抱琴:“......”
王夫人连扎两刀,刀刀命中要害。
在哪壶不开提哪壶上,造诣颇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