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 第361章 潼关

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第361章 潼关

    翌日。

    宇文衍早起晨练,王鹰陪同一起。

    “陛下早安!”

    小皇帝刚练完一遍“十禽戏”热身,韦孝宽也起来了。

    “郧国公,天色未亮,你不多睡会?”

    “人老喽,觉少!”

    韦孝宽活动手脚,呵呵笑道,随即摆开架式打起了太极拳。

    宇文衍起初把这套养生拳传授给颜之仪,王轨,乐运三人,后来被朝中一众大佬学了去。

    很快就在上层贵族圈流行起来。

    庭院间,古树下。

    竹林处,溪涧旁,

    一早一晚。

    不时能见到悠然打着太极的身影。

    看郧国公举手投足间,节奏分明,张弛有度,柔中带刚,颇有几分韵味。

    这时。

    城外的大军也开始拔营收帐,继续行军赶路。

    此次出征,大部份辎重已经先行运往江北沿线,军队属于轻装上阵。

    晨练了一个时辰。

    随便吃了些早膳,宇文衍的御驾也上路了。

    族长杨宽,太守庾立,县令陈惠前来送行。

    “预祝大军旗开得胜,马到功成,凯旋归来!”

    “陛下万胜!”

    “大周万胜!”

    三人看着威武不凡的少年天子拍马离去,挺拔的身躯在晨光中闪耀着金色的光芒。

    耳边回响着皇帝说出的话语:

    “回去吧,好好做官,好好做人,做个好官,做个好人!”

    庾立,陈惠相视一眼,嘴角上扬,点头露出了笑容。

    杨宽左手负于身后,右手轻捋银须。

    望着马背上那道意气风发的身影陷入了沉思。

    弘农郡是长安和洛阳之间的重要咽喉之地,潼关的位置就在弘农郡的东边。

    从战略上来看,占据弘农就等于掌握了关中与河洛地区的命脉。

    西可入关中,东能出河洛。

    作为关中的东大门,战乱的时候,是极为重要的兵家必争之地。

    东汉末年。

    因黄河水位下切,曹操废函谷关设潼关,乃咽喉中的咽喉。

    从地理位置看,关城南临秦岭,北濒渭水,会黄河抱关而下,西接华岳。

    整个潼关被山峰环绕,地势险要。

    只有中间一条狭窄的羊肠小道通行,有的地方仅容得下一车一马。

    正如元朝诗人张养浩诗句中所云: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潼关的关城位于黄河南岸一处隆起的塬上,称麟趾塬。

    塬是黄土地质因流水冲刷而形成的台状地貌,周边成沟壑,边缘陡峭,沟壁如刀削,顶上平坦。

    麟趾塬与黄河相接处,便是陡峭的河岸,无路可通。

    想要继续东行,就得从塬上翻越过去。

    “陛下,这就是渭水,潼水和黄河的交汇处吗,太壮观了!”

    墨言这是成年后第一次出远门,一路上见什么都觉得新奇。

    尤其是一些书籍里的内容真实地呈现在眼前时,更是兴奋不已。

    宇文衍勒马立于“渭水、潼水入黄”的岸边。

    看着汹涌激荡,滔滔奔流的黄河水,心中也是豪情万丈。

    “正是!”

    “看到没,河对岸就是风陵渡口,过了河便是河东地区了。”

    “远处的高山即中条山,其北面就是河东盐池的所在地。”

    河东地区原本是与关中平原一体的,只不过被黄河从北向南生生给分开了。

    人们还是下意识地把河东地区归于关中的范围。

    不过。

    撤州设道后,宇文衍把河东地区划归山西道辖属。

    其中一大考量是把河东裴、柳、薛三姓排除在京畿道以外。

    从地理上分化、降低三大家族在关中的影响力。

    算是削弱关陇贵族的一个小手段。

    且不论有没有用,有些事情他一定得逐步付诸行动去做。

    “陛下,上塬吧,到关城用午膳。”

    韦孝宽笑吟吟地看着小皇帝指点江山,不由想起了随高祖征战北齐时金戈铁马的岁月。

    那时的武帝也是挥斥方遒,胸怀天下,豪气冲天。

    “走!”

    沿着麟趾塬西面的一道山沟向南行进。

    这道沟壑是由秦岭山脉的雨水自南向北冲刷而成,后段与潼水河谷合二为一。

    谷中灌木丛藤,茂密如织,设有数处关卡,是潼关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到了山谷与潼水汇合处,有一道平缓的土坡通往塬上关城。

    从此处往南这段沟谷,人们称之为金沟。

    到了唐朝。

    平日禁止人员往来,设立关卡以榷征税,故而又称禁沟、禁谷。

    夹在金沟与潼水之间的土塬上,修建了十二座烽火台,每隔三里一座,一直延伸到秦岭腹地。

    被人们称为十二连城!

    每城设兵百人,用以警戒和联络呼应。

    御驾上到麟趾塬,关城守将出关迎驾。

    “臣宇文忻参见陛下!”

    “末将见过大将军!”

    潼关守将正是礼部尚书宇文善亲弟,工部左侍郎宇文恺的二哥。

    这哥仨,老大,老二相差三岁。

    可三十一岁的宇文恺却比老二小了整整32岁,血缘上是兄弟,年龄上就同父子一般。

    他们的父亲宇文贵去世时,宇文恺才13岁,是两位兄长把他抚养成人。

    “仲乐免礼!”

    “朕观守城将士,军纪严明,井然有序,精神抖擞,很是不错!”

    宇文衍对宇文恺感观极好,故而对他这位兄长也是和颜悦色。

    “小忻啊,陛下对军伍之事可是极为苛刻的。”

    六十三岁的宇文忻被韦孝宽叫小忻一点也不恼,反而很受用的样子。

    “陛下谬赞了!”

    “谢大将军!”

    韦孝宽大他14岁,宇文忻曾经在其帐下听令。

    对于“大周第一战神”,大多数武将内心都奉他为真正的大将军。

    “要说这军容军纪,还得归功于陛下在军府推行的军训练兵之法……”

    十二卫总领下的府兵,都是轮流“番上”,执行宿卫,守关,戍边,平叛等任务。

    偏远边境的戍边士卒,轮换时间更长,一般两到五年不等。

    只有宇文衍后设的千牛、门监二卫,以及新军营地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营的军士是长期的。

    只要不触犯军规,不被淘汰,就能一直从军,到五十岁就可以解甲归田。

    而一般的府兵年龄上限是五十八岁。

    如今,各军府都得依照兵部制定的“军训手册”,对府兵进行队列、体能等相关训练。

    单兵素质相比以前有了质的飞跃。

    特别是在服从命令,统一指挥,令行禁止,军容军纪方面。

    让宇文忻这个纵横沙场数十年的老将都惊叹不已。

    得知此法竟然出自当朝天子,属实吓他一跳。

    “小道尔,不值一提!”

    “仲乐上马,且随朕往塬南走上一遭……”

    既然到了这里,宇文衍就要去历史上隋朝修建另一座潼关城的位置看看。

    宇文忻不知小皇帝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也没有多问,随即翻身上马。

    韦孝宽和王鹰也不知道宇文衍这是要去哪里?

    双双拍马跟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