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 第386章 《江都集礼》

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第386章 《江都集礼》

    “朕还准备在建康城设“贤文殿”,同长安“文渊阁”一样,用来收藏传世典籍,归于弘文馆名下!”

    作为全天下最为繁华的城市之一。

    宇文衍绝对不会为了所谓的皇权统治将其夷为平地。

    还要把它打造成江南的经济、文化中心。

    推动华夏文明不断进步。

    文渊阁已经收藏了将近二十万册的书籍。

    555年,梁元帝萧绎兵败后,将收藏于江陵(荆州)的十四万卷书籍全部烧毁。

    大量珍贵的典籍、古书被付之一炬,使得南朝的藏书数量大幅减少。

    前几年。

    宇文衍下诏求书,他的老丈人萧岿把江陵的五万卷书籍抄录献给了朝廷。

    正月,攻陷建康城后,收图籍、封府库。

    从皇宫、官员府邸收集清点书籍近十五万卷。

    南朝文风盛行,民间收藏肯定也有不少。

    从东晋起,到宋、齐、梁、陈,历时五朝,文化方面繁荣发展。

    东晋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书法名扬天下。

    诗人谢灵运、颜延之开创了近体诗的格律。

    近体诗也叫今体诗。

    四句称绝句,八句为律诗。

    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的格律诗。

    《唐诗三百首》的大多作品,是近体诗的巅峰代表。

    南朝宋刘义庆撰写了《世说新语》。

    南朝梁刘勰撰着了《文心雕龙》。

    宋、齐时的着名天文学家,数学家,科学家祖冲之等等。

    以上这些都是南朝文化繁荣发展的代表人物。

    “陛下高瞻远瞩,重视典籍,老夫拜服!”

    潘微见皇帝小小年纪,却眼光深远,对文化典籍如此看重,内心钦佩不已。

    宇文衍点了点头,继续说道:

    “传诏回长安,安排文渊阁学士带上典籍名录前来,核对两处藏书,互通有无!”

    “让毕王从工部书坊调派雕版印刷的工匠,到建康城开设书坊。”

    潘微早就对大周的雕版印刷有所耳闻,可惜没有机会见识。

    听宇文衍要在建康开设雕版印刷的书坊,内心充满了期待。

    “潘卿,朕希望你和伯施,信本牵头,召集江南才华出众的士子执笔,修篡一部《江都集礼》。”

    “待到书成,都可入弘文馆为学士!”

    这也是小皇帝笼络江南士子儒生的一样手段。

    “臣等谨遵圣命!”

    着书立传。

    是每一个文人孜孜不倦的追求。

    南朝文风自由,思想开放。

    私家都可以修撰史书。

    其中南朝宋范晔编纂的《后汉书》是为后世“二十四史”之一。

    能参与官方主持修着的书籍,那可是名留史册的绝佳机会,多少文人梦寐以求的事情。

    三人不带一丝犹豫便应了下来。

    宇文衍也是龙颜大悦。

    此举一出,便能稳住南方大部分文人士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内心的芥蒂和隔阂就会逐步消除。

    最终达到文化上的统一。

    事毕。

    小皇帝赏赐了每人一柄金色的天元剑。

    像李白那般剑术高超,才华卓绝的文人,那肯定是凤毛麟角。

    文人佩剑。

    可作防身武器,更多的是当成一种饰物佩戴。

    随后,又给他们还见识了神奇的老花眼镜和近视眼镜。

    三人惊讶到无以复加,直呼神异!

    工部的玻璃制品作坊制作的近视眼镜,肯定不能像后世一样做到因人而异,精准配制。

    只有两百,四百度左右两种,能够满足大部分人的使用需求。

    拿着皇帝的赏赐,三人兴高采烈地出了德政殿。

    着手召集儒生准备修着《江都集礼》事宜。

    ……

    几天后。

    王鹰,李药师,元威三人先后收兵,杨素也抵达建康城。

    “臣等参见陛下!”

    四人单膝跪地,神情激动地给皇帝行礼。

    “哈哈,快快平身!”

    宇文衍畅怀大笑,一一将他们扶起身来。

    “快看看,咱们的江神大将军当真是神武不凡啊!”

    “这几年在永安三峡打造战船,训练水军,辛苦你了!”

    杨素没想到小皇帝竟然对他说出如此暖心的话语,面呈几分感动。

    “承蒙陛下厚爱,臣不辛苦!”

    江南道总管的位置落在自己头上,足以说明皇帝对他的肯定和信任。

    成为一方大员,他杨素也算是熬出头了。

    “子昌,平定闽州,干脆利落,好样的!”

    “陛下,臣只是照方抓药,挨个点名,算不得啥。”

    王鹰登陆闽地后,率先拿八闽豪强总头子陈氏开刀。

    凡反抗者皆斩,余者全部被俘。

    拿捏了陈朝数十年的一方地头蛇被连根拔起。

    另外几家与陈氏关系密切的豪强也尽数抄家,人员收押。

    小皇帝点了点头。

    对于第一个臣服自己的侍卫将军,君臣之间已无须更多的言语。

    “二郎,这回过足瘾了吧?”

    宇文衍转而看向元威,重重地捶了他胸口几下。

    “嘿嘿,谢陛下,着实痛快得很!”

    元威一脸意犹未尽。

    说话间,还调皮地向他兄长眨了眨眼睛。

    气得元胄直接把头扭向一边。

    此次出征,仗打得最多的除了小李靖就是元威了。

    做为东路军右先锋,他率五百轻骑渡江后先是拿下采石矶,然后一路杀到姑孰城。

    后又前往江州,配合王世积平定豫章之地。

    强势抹除豫章熊氏、临川周氏两大地方豪强。

    “看看咱们十六岁的少年将军,活捉多名陈军将领,勇猛不输冠军侯啊……”

    宇文衍给了李药师一个熊抱,打趣地说道。

    “臣叩谢陛下!”

    小李靖突然眼眶发红,喉咙哽咽。

    双膝跪地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响头。

    他不知道陛下为什么对他那么好?

    如果自己算是千里马,那小皇帝就是他的伯乐。

    皇帝给予的这份知遇之恩,他会尽其一生来报答。

    “好,很好!”

    宇文衍将其扶起身来,拍了拍他的手臂,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作为东路军左先锋将军,渡江后拿下京口,一路杀到钟山白土岗。

    后又和来护儿一起以少胜多,击溃陈朝出城决战的二十万大军。

    最后与鲁广达率领的陈军恶战,大获全胜。

    自渡江后,所率五千军马所向披靡,战绩彪炳,一战成名。

    当晚。

    宇文衍再次在台城摆下庆功宴,与一众出征将领庆贺南北统一。

    “陛下,您当真把陈后主的妃子赏给我等?”

    几杯酒下肚。

    元威心痒难耐,迫不及待地问道。

    尽管他已经极力控制了。

    但笑容中还是透露出几许淫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