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 第408章 君臣之谊

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第408章 君臣之谊

    “朕命人在骊山温泉行宫边上收拾了一座别院,赐予郧公过冬避寒,颐养康乐之用。”

    小皇帝所说的“温泉行宫”,就是历史上因唐玄宗和杨贵妃而名声大噪的“华清池”。

    宇文赟即位后,便在此处大兴土木,修建行宫。

    建好后。

    他还没来得及与嫔妃们到温泉池里玩乐一番就驾崩了。

    这处温泉位于骊山北侧,拥有多处泉眼,水温常年保持在43度左右。

    从商周时起,就是天家专属。

    “老臣谢主隆恩!”

    将皇家御用赏赐给臣下,那是皇恩浩荡,也是无上的荣光。

    一般人想都不敢去想。

    这就是宇文衍放开冰窖藏冰限制,允许宫廷菜外传,为何能狂刷一波声望的原因。

    在等级森严,皇权至上的时代。

    雷霆雨露均是天恩。

    “泡温泉对身体大有裨益,冬天时到别院住上数月都行。”

    宇文衍不以为意地摆了摆手,对于韦孝宽这样的开国功臣,多大的赏赐都不为过。

    “那老臣听陛下的,好好享受一回!”

    郧国公哈哈一笑,轻捋银须,神情甚是愉悦。

    “您老还有何心愿,但说无妨!”

    小皇帝之所这么问,也是出于对韦孝宽的敬重。

    臣子辞官,若是朝中重臣,一般都会趁机举荐自己的心腹门人,或是为后人谋个好前程。

    只要不是太离谱,皇帝大多都会应允。

    “老臣别无他求,只希望陛下初心不改,一如既往,开创神州太平盛世,成为百官拥护,万民爱戴的千古明君!”

    韦孝宽起身,拱手躬身,神情肃然地长揖道。

    他没有举荐官员,也没有为子孙求官。

    而是情真意切地恳求宇文衍做一代明君。

    “郧国公,可还记得咱初次见面时的情景?”

    “朕之志:再现大汉神威,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

    “让天下百姓: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宇文衍想起了第一次接见韦孝宽时,为了拉拢他,吹了牛皮,画了大饼。

    “那是自然!”

    “当时陛下才七岁啊,可把老臣震惊到了。”

    回想那时,韦孝宽仍是惊叹不已。

    再看现在

    幼帝已经成长为英武不凡的少年天子。

    完成国家统一大业。

    “哈哈!”

    “国公之愿,朕会时刻谨记,为国为民,绝不做昏君!”

    宇文衍哈哈大笑,风趣地回应。

    “老臣相信陛下!”

    “您还说过,希望天下百姓:耕者有其田,织者有其杼,工者有其艺,商者有其途!”

    “居者有其庐,学者有其书,病者有其药,老幼有从依……”

    “这几年来,您力主推行的策令,都是为了实现这等美好愿景,臣不胜感动!”

    韦孝宽嘴里说着,眸中光芒闪烁,满脸欣慰。

    “在其位,谋其政!”

    “上天既然让朕做了这个皇帝,就得为国为民干点实事,否则就是有违天意啊。”

    宇文衍笑着摆了摆手。

    喝了口茶,问道:

    “对了,令孙出仕了吧?”

    “您是说圆成?”

    见小皇帝点头,韦孝宽嘴角抽抽,恨铁不成钢地说:

    “那臭小子,小时候跟着杨家兄弟俩玩野了心,如今19岁了还没个正形。”

    韦孝宽的大儿子韦谌早逝,韦圆成是次子韦总的长子。

    韦总在灭齐之战中战死沙场,是大周英烈。

    “几年前,我等与杨家兄弟在西苑猎场干架,令孙也在!”

    “被朕和药师,小言子三人给胖揍了,哈哈……”

    回想当时把杨勇,杨广等人揍得哭爹喊娘的场景。

    宇文衍不禁畅怀大笑起来。

    韦孝宽错愕。

    没想到还有这等事情,连忙起身拱手说道:

    “孙儿顽劣,冒犯陛下,老臣回去家法伺候……”

    “都是小孩子闹着玩,他们也不知道朕的身份。”

    宇文衍示意他坐下。

    将其面前的茶杯倒了个七分满。

    “郧国公要是舍得,让他去四象军营吃些苦头,届时到龙武卫来,做朕的贴身侍卫!”

    “谢陛下隆恩!”

    韦孝宽闻言心下大喜。

    作为世家子弟,职业就是做官,只不过官大官小的问题。

    但能在皇帝身边当差,哪怕做个侍卫,前途也是一片光明。

    贴身侍卫都是天子嫡系,皇帝信得过的人。

    谁家子弟有幸入选,说明得到了皇帝的信任和看重。

    这可是各大家族梦寐以求的政治资源。

    午间。

    宇文衍留韦孝宽一同用膳。

    别看他快八十岁的人了,牙口却还挺好,啃起骨头棒子来毫无压力。

    小皇帝陪他好好喝了几盅。

    辞了官,君臣见面的机会就少了,两人都倍感珍惜,边吃边聊。

    ……

    饭后。

    宇文衍召集三省六部大佬进行小朝会。

    “臣等参见陛下!”

    众臣很快来到上善殿,笑呵呵地向小皇帝躬身见礼。

    “免礼!”

    “都坐吧!”

    檀木树桩打造的茶台长丈余,十一人围坐也不显拥挤。

    “谢陛下!”

    大家各自入座,神情轻松,看向宇文衍的眸光饱含敬意。

    “陛下,您这是又有好事和臣等分享?”

    宇文贞言语大大咧咧,笑着问道。

    他和毕王宇文贤都是大周第二任皇帝宇文毓的儿子。

    和宣帝宇文赟是堂兄弟,深受其重视。

    宇文衍亲政后。

    也继续对他们委以重任,一个吏部尚书,一个工部尚书。

    “酆王,成天净想着好事!”

    “南方推行官员考核之事,你可得给朕盯好喽……”

    统一之后,新设五道各级官员全部重新任命。

    有八成是原本的官员,但都调动了地方和职位,打破了以前固化的地方官僚体系。

    另外两成官员是从北方调任。

    各级官府衙署梳理一遍,与朝廷六部无缝对接后,北地实行的一些策令便逐步推广开来。

    其中就有官员政绩考核。

    这是太祖宇文泰和商业司苏威的父亲苏绰制定的一项制度。

    在大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使得吏治清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宇文贤当即瞪了弟弟一眼。

    酆王不以为意,嘿嘿一笑,拱手道:

    “陛下放心,吏部的工作组已经到达建康,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宇文贞信心满满,拍着胸脯保证。

    酆王性格开朗,行事作风大开大合。

    不过对待工作却很严谨,有几分能力。

    这些宇文衍都看在眼里。

    否则,他也不会把这么重要的职位视同儿戏。

    当初。

    宇文毓被堂兄宇文护毒杀时。

    长子宇文贤两岁。

    次子宇文贞还是襁褓中的婴儿。

    兄弟俩被武帝宇文邕带在宫中抚养。

    年纪和太子宇文赟相当,一起光着屁股长大。

    这或许也是宇文赟即位后,竭力打压一众皇叔

    唯独对他俩恩宠有加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