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殿下,本官不是男宠 第170章 天佑太子
这几日,严孤山常常被叫去暖阁单独问话。
郑鹤看他每次出来脸色都不太好,他很担心,但是严孤山又坚决不准他跟着去,回来也只说是皇帝铁了心要整治周氏了。
之后数日,大理寺和刑部内一片繁忙景象,官员们夜以继日地梳理着关于周皇后的罪证。
那一份份卷宗,犹如承载着罪恶的船只,从大理寺和刑部朝着养心殿源源不断地驶去。
这些罪证,详尽且确凿,每一页都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周氏一族罄竹难书的恶行。
从利用周皇后在宫中的权势,大肆贪污受贿,致使国库亏空;到在朝廷各个关键职位安插亲信,结党营私,将朝廷上下搅得乌烟瘴气;再到暗中谋划,妄图颠覆皇室,每一项罪名都触目惊心,足以让周氏一族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只是对于这些证据,严孤山却不再有丝毫过问之意。
他每日白天带着御林军在城墙上巡逻,晚上回到东宫,整个人还紧绷着。
他和郑鹤的心结解了,但日常互动还是如常。最多是严孤山把头躺在他双腿上,用他的手冰一冰自己的额头让自己清醒一点。
因为周传策并没有选择走太子给他的生路,将自己的长姐周皇后推出来承担罪责,而是选择了一条更为疯狂、更为决绝的道路。
他联合周氏全族上下,准备发动一场震惊京城的叛乱。
他们的目标,是杀进皇宫,拥立周皇后的孩子,企图篡夺皇位,将整个国家的命运置于周氏一族的掌控之下。
这无疑是对皇家权威的公然挑衅。
但皇帝一点儿也不慌。
慌什么?他们不就是为了皇后来的吗?皇后现在在后宫,又不是在他周家的后花园。
皇帝派人日日看守皇后和她的儿子,防止他们自杀。他根本没想过打或者谈判。
一个女人,而且是一个已经对家族没用的疯女人,不值得大动干戈的。
他的想法大半是对的,周家的亲卫们,每日穿盔带甲列阵城楼下。
日日逼宫,却不敢越雷池一步。
皇宫的城墙,宛如一条盘踞在京城的巨龙,见证了无数的风云变幻。
太子心中清楚,如今的局势已经如同紧绷到极限的弓弦,一触即发。
尤其是京城的兵马分布,就像一座摇摇欲坠的天平,御林军和周家军各占一半,维持着一种危险至极的平衡。
御林军,这支看似强大的皇家守卫军队,实则内部鱼龙混杂。其中大部分都是世家公子,他们身着华丽的战甲,却更像是来军中镀一层金的纨绔子弟。
这些世家子弟加入御林军,或是为了家族的荣耀与利益,或是为了在宫廷中获取更多的权力和地位。
他们平日里在京城的繁华中养尊处优,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对于战争和忠诚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
真正能在关键时刻为皇家效命、为太子所用的,只有那些曾经跟随他南征北战、历经血雨腥风洗礼的精锐之士,但这些,也都是难得的忠臣猛士。
若是在这样的宫变中……
————
郑鹤轻抚他紧锁的眉头:“殿下既然决意如此做了,就不必多虑了。”
严孤山知道他指的是什么,他睫毛轻颤,半晌叹了口气:
“是啊,大将临阵,最忌优柔寡断……”
————
阳光依旧如往常一样洒在皇宫的城墙上,但那看似温暖的阳光却无法驱散空气中弥漫的紧张气息。
严孤山如往日一样,神色凝重地在城墙上看着下面那些寒光闪烁的盔甲。
他看见周传策骑着马,手握长枪站立于阵前。他突然想到,数年前的内乱逼宫时,周传策应该是站在自己现在这个位置的。
时移世易,身份轮转。
当他转身的那一刻,突然,一支利箭从他的背后呼啸而来。那箭的速度快得惊人,仿若一道黑色的闪电,瞬间划破了空气。
尖锐的破空之声在城墙上回响,令人毛骨悚然。箭头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冰冷刺骨的寒光,那寒光直直地朝着太子的心口射去,仿佛带着周氏一族的滔天恨意。
副将木图一直紧紧跟随在太子身边,他的警惕性极高,时刻留意着周围的动静。
然而,当那箭的破空之声传入他的耳中时,一切都已经太晚了。那箭的速度实在太快,快到让他根本来不及做出任何反应。
而城墙上的其他人,也都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惊呆了。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太子即将命丧箭下的时候,奇迹发生了。
那支箭在距离太子一丈之处,像是撞上了一堵无形的、由神力铸就的铜墙铁壁,猛地停住了。
在场只有严孤山知道,这是郑鹤又一次救了他。
箭身剧烈地颤抖着,发出嗡嗡的声响。
随后,那箭失去了所有的力量,怦然掉落,在城墙上发出清脆而又突兀的撞击声。
不知是在场的谁低声惊呼了一句——
天佑太子。
严孤山缓缓地回过头,他的眼神瞬间锐利。
他高高举起手中那寒光闪闪的长剑,在阳光下折射出耀眼夺目的光芒。
他怒喝一声,声音如同滚滚雷鸣般在城墙上回荡:“周氏叛乱!!意欲刺杀太子!此乃大逆不道之举!众将士听令,格杀勿论!”
这一声怒吼,像是吹响了战斗的号角,打破了城墙上短暂的寂静。
御林军们在短暂的惊愕之后,迅速反应过来,他们握紧手中的武器,眼中燃烧着愤怒的火焰,齐声高呼:“杀叛贼!杀——”
他一马当先,冲下围墙,马蹄扬起阵阵尘土。
御林军们呐喊着,紧紧跟随在太子身后,那震天的喊杀声如同滚滚春雷,响彻整个皇宫。他们如汹涌澎湃的钢铁洪流,向着周家军冲去。
皇帝有一半想错了。
他这种人,永远理解不了什么是“真心实意”。
就像他从前认定太子对郑长忆只是利用没有真情一样,他没想过周氏姐弟之间的感情会让一个战功赫赫的将军逼宫。
他没想过,但太子以己度人,早料到了这样的结局。
或者说,这样的结局是他一手促成的。
宫墙之内,风云诡谲,一场惊心动魄的宫变骤然爆发。
郑鹤看他每次出来脸色都不太好,他很担心,但是严孤山又坚决不准他跟着去,回来也只说是皇帝铁了心要整治周氏了。
之后数日,大理寺和刑部内一片繁忙景象,官员们夜以继日地梳理着关于周皇后的罪证。
那一份份卷宗,犹如承载着罪恶的船只,从大理寺和刑部朝着养心殿源源不断地驶去。
这些罪证,详尽且确凿,每一页都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周氏一族罄竹难书的恶行。
从利用周皇后在宫中的权势,大肆贪污受贿,致使国库亏空;到在朝廷各个关键职位安插亲信,结党营私,将朝廷上下搅得乌烟瘴气;再到暗中谋划,妄图颠覆皇室,每一项罪名都触目惊心,足以让周氏一族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只是对于这些证据,严孤山却不再有丝毫过问之意。
他每日白天带着御林军在城墙上巡逻,晚上回到东宫,整个人还紧绷着。
他和郑鹤的心结解了,但日常互动还是如常。最多是严孤山把头躺在他双腿上,用他的手冰一冰自己的额头让自己清醒一点。
因为周传策并没有选择走太子给他的生路,将自己的长姐周皇后推出来承担罪责,而是选择了一条更为疯狂、更为决绝的道路。
他联合周氏全族上下,准备发动一场震惊京城的叛乱。
他们的目标,是杀进皇宫,拥立周皇后的孩子,企图篡夺皇位,将整个国家的命运置于周氏一族的掌控之下。
这无疑是对皇家权威的公然挑衅。
但皇帝一点儿也不慌。
慌什么?他们不就是为了皇后来的吗?皇后现在在后宫,又不是在他周家的后花园。
皇帝派人日日看守皇后和她的儿子,防止他们自杀。他根本没想过打或者谈判。
一个女人,而且是一个已经对家族没用的疯女人,不值得大动干戈的。
他的想法大半是对的,周家的亲卫们,每日穿盔带甲列阵城楼下。
日日逼宫,却不敢越雷池一步。
皇宫的城墙,宛如一条盘踞在京城的巨龙,见证了无数的风云变幻。
太子心中清楚,如今的局势已经如同紧绷到极限的弓弦,一触即发。
尤其是京城的兵马分布,就像一座摇摇欲坠的天平,御林军和周家军各占一半,维持着一种危险至极的平衡。
御林军,这支看似强大的皇家守卫军队,实则内部鱼龙混杂。其中大部分都是世家公子,他们身着华丽的战甲,却更像是来军中镀一层金的纨绔子弟。
这些世家子弟加入御林军,或是为了家族的荣耀与利益,或是为了在宫廷中获取更多的权力和地位。
他们平日里在京城的繁华中养尊处优,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对于战争和忠诚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
真正能在关键时刻为皇家效命、为太子所用的,只有那些曾经跟随他南征北战、历经血雨腥风洗礼的精锐之士,但这些,也都是难得的忠臣猛士。
若是在这样的宫变中……
————
郑鹤轻抚他紧锁的眉头:“殿下既然决意如此做了,就不必多虑了。”
严孤山知道他指的是什么,他睫毛轻颤,半晌叹了口气:
“是啊,大将临阵,最忌优柔寡断……”
————
阳光依旧如往常一样洒在皇宫的城墙上,但那看似温暖的阳光却无法驱散空气中弥漫的紧张气息。
严孤山如往日一样,神色凝重地在城墙上看着下面那些寒光闪烁的盔甲。
他看见周传策骑着马,手握长枪站立于阵前。他突然想到,数年前的内乱逼宫时,周传策应该是站在自己现在这个位置的。
时移世易,身份轮转。
当他转身的那一刻,突然,一支利箭从他的背后呼啸而来。那箭的速度快得惊人,仿若一道黑色的闪电,瞬间划破了空气。
尖锐的破空之声在城墙上回响,令人毛骨悚然。箭头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冰冷刺骨的寒光,那寒光直直地朝着太子的心口射去,仿佛带着周氏一族的滔天恨意。
副将木图一直紧紧跟随在太子身边,他的警惕性极高,时刻留意着周围的动静。
然而,当那箭的破空之声传入他的耳中时,一切都已经太晚了。那箭的速度实在太快,快到让他根本来不及做出任何反应。
而城墙上的其他人,也都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惊呆了。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太子即将命丧箭下的时候,奇迹发生了。
那支箭在距离太子一丈之处,像是撞上了一堵无形的、由神力铸就的铜墙铁壁,猛地停住了。
在场只有严孤山知道,这是郑鹤又一次救了他。
箭身剧烈地颤抖着,发出嗡嗡的声响。
随后,那箭失去了所有的力量,怦然掉落,在城墙上发出清脆而又突兀的撞击声。
不知是在场的谁低声惊呼了一句——
天佑太子。
严孤山缓缓地回过头,他的眼神瞬间锐利。
他高高举起手中那寒光闪闪的长剑,在阳光下折射出耀眼夺目的光芒。
他怒喝一声,声音如同滚滚雷鸣般在城墙上回荡:“周氏叛乱!!意欲刺杀太子!此乃大逆不道之举!众将士听令,格杀勿论!”
这一声怒吼,像是吹响了战斗的号角,打破了城墙上短暂的寂静。
御林军们在短暂的惊愕之后,迅速反应过来,他们握紧手中的武器,眼中燃烧着愤怒的火焰,齐声高呼:“杀叛贼!杀——”
他一马当先,冲下围墙,马蹄扬起阵阵尘土。
御林军们呐喊着,紧紧跟随在太子身后,那震天的喊杀声如同滚滚春雷,响彻整个皇宫。他们如汹涌澎湃的钢铁洪流,向着周家军冲去。
皇帝有一半想错了。
他这种人,永远理解不了什么是“真心实意”。
就像他从前认定太子对郑长忆只是利用没有真情一样,他没想过周氏姐弟之间的感情会让一个战功赫赫的将军逼宫。
他没想过,但太子以己度人,早料到了这样的结局。
或者说,这样的结局是他一手促成的。
宫墙之内,风云诡谲,一场惊心动魄的宫变骤然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