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弱嫡女,但手握江山 第十二章 三年之期
热门推荐:
我的直播通古代,古人全麻了
综武:玉郎江枫
重生:仙尊归来
长生灵种
我带领洪荒成就唯一真界!
梦幻西游:我的大主播系统
四零:零元购,动静闹得有点大
天灾来临,我在末世言出法随
豪门千金回归,怼遍全天下
彼时谢府上下,死寂一片。
府内如今再无皇上的眼线,谢怀荣已不再装病,而是面色沉重地守在柳虞书榻前。
谢怀荣原本笔挺的背微微佝偻着,身上为将的肃杀之气消失无踪,鬓间发根也些许花白,短短几月仿佛苍老了十几岁。
床榻之上,是以泪洗面数日后终于病倒的柳虞书。此刻她双眸紧闭,以往作为世家主母的雍容端庄全然褪去,沉睡的面目间满是不安,连梦里都是痛失爱子的悲伤。
在此关头,素来玩世不恭、离经叛道的谢家二公子谢离尘挑起了重任。他于前一日动身离开了临关府,前去与京城派来的送棺队伍汇合,准备为故去的谢源景办置丧葬。
而谢嘉宁此时却是谢家最平静的人,她正身处于宅邸书房,安静坐在行椅之上,一动不动地望向庭内,面上无任何神情。
春雨和秋白守在其背后,皆面露担忧之色。
她们知道,大公子这一走,也带走了小姐心中某些极其珍重的事物。小姐虽什么话都没说,但心中一定极不好受,否则也不会接连两日食不下咽,仅是望着庭院内的花草发呆。
两人犹豫许久,最终由春雨焦急地出声提醒:“小姐,您已经一天一夜不曾用膳了,多少先吃点东西吧!”
谢嘉宁却恍若未闻,眸中已是毫无波动,彻底化作一片静水。
此前她身中毒箭以至于武功尽废、双腿不能行走之时,至少还会流泪、不甘乃至怨恨。但如今,她却连这些情绪波动都没有了。
她宁静地望着窗棂外的柳树,见微风拂过,吹起几片柳叶,卷入空中,片刻又放任其缓缓坠落于地面,忽然轻轻开口道。
“这窗外的雪,倒是早便停了。”
春雨和秋白听闻,惊慌而疑惑地面面相觑了一眼,谁也不知道该如何接话。
春雨面色为难片刻,小心翼翼地颤声回:“小,小姐,如今已是万泰四年六月,窗外何来的雪……”
谢嘉宁面目平静依旧,低声喃喃了句:“是啊,如今已是六月,岁初那场大雪早便停了……”她微顿了顿,淡淡一笑,“雪停了,阿兄以后却看不到了。”
谢嘉宁语气极轻,说出这句话时的姿态,像是下一刻便会突然离去。
春雨和秋白见状皆是心中一梗,两人同时急声道:“小姐,您千万不要再想不开啊!”她们对此前自家小姐手握短匕寻死之景仍历历在目,心中时常后怕。
谢嘉宁轻摇了摇头,目光再次投向远处,语气平和:“我还未将阿兄托付于我之事做到,岂会轻易离去。”
春雨和秋白齐齐抬头望向小姐,面上神情既悲痛又惊讶。府上人皆知谢源景赴京之前,曾与谢嘉宁独自长谈,但谁也不知道两人究竟商榷了什么。
谢嘉宁收回远眺的视线,突然转向身旁的小丫鬟,温声吩咐:“秋白,拿笔来,我要同阿兄写封信。”
秋白道了声“是”刚欲照做,却忽而察觉哪里不对,一转头只见春雨已是大惊失色道,“小姐,您是要给大公子写信?”大公子他、他已经辞世了啊!
谢嘉宁微微一怔,随后轻叹了口气,解释说:“我是要给二兄传信,叫他快些时辰赶回谢府,有要事交代于他。”
两个丫鬟刚松了一口气,就听谢嘉宁沉默片刻后,又语气如常地向两人吩咐:“大兄已经不在了,以后我再唤阿兄,指的便是离尘兄长了。”
说完,她接过秋白为其研墨后蘸取些许墨渍的毛笔,于窗旁小案上开始书写起信笺。
春雨和秋白默默望着那道窗下安静执笔的身影,久而久之,眼前渐渐浮现一股错觉。
只见那身影一举一动间,似温润如玉,又带着些许沉静内敛,却通身不失世家贵气,竟多了几分谢源景的影子!
两人怔怔看着这一幕,逐渐看得呆了,良久再回过神时,不知为何,已悄然泪流满面。
书阁一片寂静,窗外柳叶纷飞,一切尽在不言中。
……
谢离尘于两日后赶回谢府,也带回了谢源景的棺椁。
谢家大办丧葬,设灵堂二十一日,期间不少与谢源景相识的亲朋好友前来谢府探望,这其中还有虽未赶到边疆但也传来书信慰问之人。
向谢府送信的人中,便有那位刚承袭了国公之位的宋柏辞。
接信的人却并非谢家之主谢怀荣,而是其女谢嘉宁。
谢嘉宁一言未发地读完整张信笺,并将其放置于一繁重秘匣中上锁,谁也不知那信上到底写了什么。
而赶在谢家丧葬结束后随之而来的,是北司的宣旨太监。
这一次,北司的人手捧圣旨立于谢府之外,当街宣读了皇上对于谢家嫡长子遇刺的沉痛心情,并为宽慰谢家众人,皇上决议即刻敕封谢怀荣为定国公、并擢升其为正一品太保。
宣读完圣旨后,北司的太监还将此行带来的两位宫中太医送入了谢府,言称此乃皇上念及定国公病情,特派两名太医前来为其号脉,这一次必会待定国公病势好转再出发前往京城。
皇上和阉党终究是放弃了再对谢家暗中下手,或者说,是因这天下悠悠众口而不敢再轻举妄动。
一切正如谢源景离开边疆前的承诺,“——只要我此次踏上赴京之路,皇上和阉党便再轻易动不得谢家。”
众人都离去后,谢嘉宁仍守在灵堂前,她望着头顶的深色牌位,静静地想。
阿兄,你的诺言如今已实现,接下来,该是我了。
……
万泰四年十一月,立冬
谢怀荣在两位皇宫太医的医治下,身体逐渐好转,并决议于七日之后带谢家众人动身前往京城,自此迁入皇京。
边疆众将士与百姓听闻,心中不舍,竟纷纷于谢怀荣出发当日赶至谢府门前为其送行,最终堵得前路水泄不通。
有一文人远远望着谢家半百马车在众兵护卫之下离去的景象,正当感怀之时,突然发现谢府正门内仍有动静。文人不解望去,竟见一坐于行椅上的病弱少女被身后丫鬟推至府门旁,安静凝望马车远去的背影。
那少女生得明眸皓齿,虽年岁尚浅却已初见绝色之姿,一举一动又清贵至极,仅是端坐在那,便像一幅令人过目不忘的的山水画。
文人呆立于原地,惊艳过后,忙询问身旁一人:“这位兄台,你可知那谢府宅门内坐行椅的姑娘是何人也?”
被他拍了肩膀的武夫回过头来,顺着他指的方向一瞧,同样目光停顿半晌,其后了然道:“那可是定国公唯一的嫡女,谢氏嘉宁,谢大小姐!”
文人听其解答,疑惑不减反增:“这谢小姐为何不与定国公一同赴京,反留在了西南边疆的谢府内?”
武夫家中有亲人是边关军中兵卒,因此他消息较为灵通,对这些事背后的来龙去脉早有耳闻,立即答。
“据说啊,这位谢小姐自幼与其兄感情甚笃,这次举家迁徙说什么也不肯搬去京城,坚持要留在边疆为谢大公子守丧三年!连皇上听闻此事后,都为之动容不已,还许下圣诺称,待谢小姐守丧三年期满,会亲派手下亲卫护送其入京!要我说啊,这皇上倒总算是干了一件人事……”
武夫还没说完,就被身旁的妇人忙捂住了嘴,那妇人微怒地低声训斥道,“呸呸呸,胡说什么呢,天子岂是你我这种小老百姓可以议论的,就算是实话也不能说!”
武夫不服气,似是还想同妇人争执两句,却被其拎着耳朵渐渐远去了。
文人被这么一打岔,回过神来重新看向谢府之时,却瞧见那高大沉重的府门已然关阖,而那令他惊鸿一瞥的谢家小姐此时也再无踪影。
……
临关府城关,谢家马车内。
柳虞书虚弱地靠在车厢一侧,担忧地看向谢怀荣,小声问道:“夫君,你说宁儿这次独自留在边疆会不会有何危险?要不,还是叫上她同我们一起走吧。”
此去京城天高路远,他们几人将与谢嘉宁天各一方,为期三年才能团聚。
谢怀荣本闭上的双目微微睁开,先是假装病重地咳嗽了几声,其后才压低声音回:“夫人不必担心,宁儿身怀大才非是一般女子,如此安排必是心中早有定数,我们只需按她的话照做就好。”
说完他又剧烈咳嗽了几声,以掩盖方才说话的声音,过了好一会,谢怀荣才再次以极低的音调关切地问:“夫人,你没忘了宁儿交代于你之后在京城要做的事吧?”
柳虞书微微白了他一眼,有气无力地说:“当然没忘,宁儿嘱托我的事我岂会不放在心上?倒是你,宁儿安排给你的任务你记好没有?”
谢怀荣重重点头,轻声道:“当然。”
与此同时,他在心中再次感叹,女儿所思所想当真是滴水不漏,即便此番未与谢家一同赴京,也在他们临行前将几人此后三年应做之事一一交代齐全,甚至还设想了千百种谢家于京城将面临之事,并为此备下诸多锦囊妙计,只为助几人于危急时刻化险为夷。
想到这,谢怀荣又用审视的目光看向一旁抱臂假寐的儿子,大手拍了拍他的肩膀,窃窃私语地问:“离尘啊,临行前你阿妹交代给你的事都记在心里了吗?”
谢离尘半睁开一只眼,面庞俊逸依旧,只是周身气势与从前的倜傥不羁相比,变得沉稳许多,但是一开口就又打回了原型,“自然,宁儿的话我向来倒背如流,这几日我去茅房都不忘念叨她交代给我的事。”
谢怀荣额角一抽,似是想开口批评两句,但转念想到如今身在马车上,周围又有北司众人,不宜动静太大,只好生生忍了回去。
谢离尘见状又睁开另一只眼,尽可能安慰父亲道:“爹你就放心吧,我们三人之中,虽然宁儿交代我之事最重,但这也是我最擅长之事,定不会叫人看出破绽。”
说到这他话音一顿,声音突然变得落寞而低沉,“更何况,我们此去京城,决不能辜负大哥以性命为代价为谢家换来的一线生机。”
一旁的谢怀荣与柳虞书双双陷入沉默,同时一股沉痛浮于心中。
谢源景之死像是一根刺,深深埋在谢家所有人心底,每每想起,几人心底都难以抑制地浮起对天子和阉党的滔天恨意。
但是很快,他们便将这种恨意尽数隐藏起来,面色恢复如常。只因谢嘉宁此前交代了,他们绝不能叫旁人在这方面看出一丝端倪,心中越是恨意难平,面上越是要云淡风轻,甚至要发自内心地笑出来,去感激皇上在谢源景死后如此“厚待”谢家。只有这样,才能让谢家今后平安立足于天子脚下。
思及此处,三人又随之回忆起谢嘉宁此前郑重交代的话,心中忽然凭空多了些许底气。
谢嘉宁曾在他们临行前许下重诺称——
阿爹阿娘兄长,你们放心,谢家只需再忍三年。
待三年之期一到,便是万事具备之时,彼时我将手刃褚氏与阉党,为谢家与源景兄长报仇。
……
“哐当、哐当……”
谢嘉宁于颠簸摇晃的马车上缓缓醒来,仿佛做了一个很长的梦,梦里是她永生难忘的万泰四年。
她抬手轻按了按眼角外侧,清醒一些后,唤一旁的春雨掀开马车帷幕。
只见一整宿雪夜过去,厢外天色仍暗,但晨曦将起。
马车周围的玄廷卫不知何时起放慢了脚步,向前看去,原是远方尽头处渐渐呈现出连片的、堆着白色积雪的城墙缩影,而那城墙之中便是皇京。
春雨有些激动地指向远处绵延起伏的围墙:“小姐,前面就是京关的永历门了,过了永历门即可入京!”
素来沉稳的秋白此时也眺向远方,目露期许:“小姐,三年了,我们终于来到京城了,您很快便能与夫人他们团聚了。”
似是受两人感染,谢嘉宁抬首望向前方宏伟的城墙时,眸中亦划过几分浅淡的笑意,轻声低喃道:“是啊,三年了。”
三年之期已到,她来京城践行曾经的约定了。
思及此处,谢嘉宁身下麻木的双腿竟似有了知觉,开始隐隐作痛。
感受到这股生自骨髓深处的痛意,她面上笑意更盛。
三年了,我既已前来皇京。
那废我双腿、害我兄长身死、犯我谢家之人……
你可曾准备好了?
府内如今再无皇上的眼线,谢怀荣已不再装病,而是面色沉重地守在柳虞书榻前。
谢怀荣原本笔挺的背微微佝偻着,身上为将的肃杀之气消失无踪,鬓间发根也些许花白,短短几月仿佛苍老了十几岁。
床榻之上,是以泪洗面数日后终于病倒的柳虞书。此刻她双眸紧闭,以往作为世家主母的雍容端庄全然褪去,沉睡的面目间满是不安,连梦里都是痛失爱子的悲伤。
在此关头,素来玩世不恭、离经叛道的谢家二公子谢离尘挑起了重任。他于前一日动身离开了临关府,前去与京城派来的送棺队伍汇合,准备为故去的谢源景办置丧葬。
而谢嘉宁此时却是谢家最平静的人,她正身处于宅邸书房,安静坐在行椅之上,一动不动地望向庭内,面上无任何神情。
春雨和秋白守在其背后,皆面露担忧之色。
她们知道,大公子这一走,也带走了小姐心中某些极其珍重的事物。小姐虽什么话都没说,但心中一定极不好受,否则也不会接连两日食不下咽,仅是望着庭院内的花草发呆。
两人犹豫许久,最终由春雨焦急地出声提醒:“小姐,您已经一天一夜不曾用膳了,多少先吃点东西吧!”
谢嘉宁却恍若未闻,眸中已是毫无波动,彻底化作一片静水。
此前她身中毒箭以至于武功尽废、双腿不能行走之时,至少还会流泪、不甘乃至怨恨。但如今,她却连这些情绪波动都没有了。
她宁静地望着窗棂外的柳树,见微风拂过,吹起几片柳叶,卷入空中,片刻又放任其缓缓坠落于地面,忽然轻轻开口道。
“这窗外的雪,倒是早便停了。”
春雨和秋白听闻,惊慌而疑惑地面面相觑了一眼,谁也不知道该如何接话。
春雨面色为难片刻,小心翼翼地颤声回:“小,小姐,如今已是万泰四年六月,窗外何来的雪……”
谢嘉宁面目平静依旧,低声喃喃了句:“是啊,如今已是六月,岁初那场大雪早便停了……”她微顿了顿,淡淡一笑,“雪停了,阿兄以后却看不到了。”
谢嘉宁语气极轻,说出这句话时的姿态,像是下一刻便会突然离去。
春雨和秋白见状皆是心中一梗,两人同时急声道:“小姐,您千万不要再想不开啊!”她们对此前自家小姐手握短匕寻死之景仍历历在目,心中时常后怕。
谢嘉宁轻摇了摇头,目光再次投向远处,语气平和:“我还未将阿兄托付于我之事做到,岂会轻易离去。”
春雨和秋白齐齐抬头望向小姐,面上神情既悲痛又惊讶。府上人皆知谢源景赴京之前,曾与谢嘉宁独自长谈,但谁也不知道两人究竟商榷了什么。
谢嘉宁收回远眺的视线,突然转向身旁的小丫鬟,温声吩咐:“秋白,拿笔来,我要同阿兄写封信。”
秋白道了声“是”刚欲照做,却忽而察觉哪里不对,一转头只见春雨已是大惊失色道,“小姐,您是要给大公子写信?”大公子他、他已经辞世了啊!
谢嘉宁微微一怔,随后轻叹了口气,解释说:“我是要给二兄传信,叫他快些时辰赶回谢府,有要事交代于他。”
两个丫鬟刚松了一口气,就听谢嘉宁沉默片刻后,又语气如常地向两人吩咐:“大兄已经不在了,以后我再唤阿兄,指的便是离尘兄长了。”
说完,她接过秋白为其研墨后蘸取些许墨渍的毛笔,于窗旁小案上开始书写起信笺。
春雨和秋白默默望着那道窗下安静执笔的身影,久而久之,眼前渐渐浮现一股错觉。
只见那身影一举一动间,似温润如玉,又带着些许沉静内敛,却通身不失世家贵气,竟多了几分谢源景的影子!
两人怔怔看着这一幕,逐渐看得呆了,良久再回过神时,不知为何,已悄然泪流满面。
书阁一片寂静,窗外柳叶纷飞,一切尽在不言中。
……
谢离尘于两日后赶回谢府,也带回了谢源景的棺椁。
谢家大办丧葬,设灵堂二十一日,期间不少与谢源景相识的亲朋好友前来谢府探望,这其中还有虽未赶到边疆但也传来书信慰问之人。
向谢府送信的人中,便有那位刚承袭了国公之位的宋柏辞。
接信的人却并非谢家之主谢怀荣,而是其女谢嘉宁。
谢嘉宁一言未发地读完整张信笺,并将其放置于一繁重秘匣中上锁,谁也不知那信上到底写了什么。
而赶在谢家丧葬结束后随之而来的,是北司的宣旨太监。
这一次,北司的人手捧圣旨立于谢府之外,当街宣读了皇上对于谢家嫡长子遇刺的沉痛心情,并为宽慰谢家众人,皇上决议即刻敕封谢怀荣为定国公、并擢升其为正一品太保。
宣读完圣旨后,北司的太监还将此行带来的两位宫中太医送入了谢府,言称此乃皇上念及定国公病情,特派两名太医前来为其号脉,这一次必会待定国公病势好转再出发前往京城。
皇上和阉党终究是放弃了再对谢家暗中下手,或者说,是因这天下悠悠众口而不敢再轻举妄动。
一切正如谢源景离开边疆前的承诺,“——只要我此次踏上赴京之路,皇上和阉党便再轻易动不得谢家。”
众人都离去后,谢嘉宁仍守在灵堂前,她望着头顶的深色牌位,静静地想。
阿兄,你的诺言如今已实现,接下来,该是我了。
……
万泰四年十一月,立冬
谢怀荣在两位皇宫太医的医治下,身体逐渐好转,并决议于七日之后带谢家众人动身前往京城,自此迁入皇京。
边疆众将士与百姓听闻,心中不舍,竟纷纷于谢怀荣出发当日赶至谢府门前为其送行,最终堵得前路水泄不通。
有一文人远远望着谢家半百马车在众兵护卫之下离去的景象,正当感怀之时,突然发现谢府正门内仍有动静。文人不解望去,竟见一坐于行椅上的病弱少女被身后丫鬟推至府门旁,安静凝望马车远去的背影。
那少女生得明眸皓齿,虽年岁尚浅却已初见绝色之姿,一举一动又清贵至极,仅是端坐在那,便像一幅令人过目不忘的的山水画。
文人呆立于原地,惊艳过后,忙询问身旁一人:“这位兄台,你可知那谢府宅门内坐行椅的姑娘是何人也?”
被他拍了肩膀的武夫回过头来,顺着他指的方向一瞧,同样目光停顿半晌,其后了然道:“那可是定国公唯一的嫡女,谢氏嘉宁,谢大小姐!”
文人听其解答,疑惑不减反增:“这谢小姐为何不与定国公一同赴京,反留在了西南边疆的谢府内?”
武夫家中有亲人是边关军中兵卒,因此他消息较为灵通,对这些事背后的来龙去脉早有耳闻,立即答。
“据说啊,这位谢小姐自幼与其兄感情甚笃,这次举家迁徙说什么也不肯搬去京城,坚持要留在边疆为谢大公子守丧三年!连皇上听闻此事后,都为之动容不已,还许下圣诺称,待谢小姐守丧三年期满,会亲派手下亲卫护送其入京!要我说啊,这皇上倒总算是干了一件人事……”
武夫还没说完,就被身旁的妇人忙捂住了嘴,那妇人微怒地低声训斥道,“呸呸呸,胡说什么呢,天子岂是你我这种小老百姓可以议论的,就算是实话也不能说!”
武夫不服气,似是还想同妇人争执两句,却被其拎着耳朵渐渐远去了。
文人被这么一打岔,回过神来重新看向谢府之时,却瞧见那高大沉重的府门已然关阖,而那令他惊鸿一瞥的谢家小姐此时也再无踪影。
……
临关府城关,谢家马车内。
柳虞书虚弱地靠在车厢一侧,担忧地看向谢怀荣,小声问道:“夫君,你说宁儿这次独自留在边疆会不会有何危险?要不,还是叫上她同我们一起走吧。”
此去京城天高路远,他们几人将与谢嘉宁天各一方,为期三年才能团聚。
谢怀荣本闭上的双目微微睁开,先是假装病重地咳嗽了几声,其后才压低声音回:“夫人不必担心,宁儿身怀大才非是一般女子,如此安排必是心中早有定数,我们只需按她的话照做就好。”
说完他又剧烈咳嗽了几声,以掩盖方才说话的声音,过了好一会,谢怀荣才再次以极低的音调关切地问:“夫人,你没忘了宁儿交代于你之后在京城要做的事吧?”
柳虞书微微白了他一眼,有气无力地说:“当然没忘,宁儿嘱托我的事我岂会不放在心上?倒是你,宁儿安排给你的任务你记好没有?”
谢怀荣重重点头,轻声道:“当然。”
与此同时,他在心中再次感叹,女儿所思所想当真是滴水不漏,即便此番未与谢家一同赴京,也在他们临行前将几人此后三年应做之事一一交代齐全,甚至还设想了千百种谢家于京城将面临之事,并为此备下诸多锦囊妙计,只为助几人于危急时刻化险为夷。
想到这,谢怀荣又用审视的目光看向一旁抱臂假寐的儿子,大手拍了拍他的肩膀,窃窃私语地问:“离尘啊,临行前你阿妹交代给你的事都记在心里了吗?”
谢离尘半睁开一只眼,面庞俊逸依旧,只是周身气势与从前的倜傥不羁相比,变得沉稳许多,但是一开口就又打回了原型,“自然,宁儿的话我向来倒背如流,这几日我去茅房都不忘念叨她交代给我的事。”
谢怀荣额角一抽,似是想开口批评两句,但转念想到如今身在马车上,周围又有北司众人,不宜动静太大,只好生生忍了回去。
谢离尘见状又睁开另一只眼,尽可能安慰父亲道:“爹你就放心吧,我们三人之中,虽然宁儿交代我之事最重,但这也是我最擅长之事,定不会叫人看出破绽。”
说到这他话音一顿,声音突然变得落寞而低沉,“更何况,我们此去京城,决不能辜负大哥以性命为代价为谢家换来的一线生机。”
一旁的谢怀荣与柳虞书双双陷入沉默,同时一股沉痛浮于心中。
谢源景之死像是一根刺,深深埋在谢家所有人心底,每每想起,几人心底都难以抑制地浮起对天子和阉党的滔天恨意。
但是很快,他们便将这种恨意尽数隐藏起来,面色恢复如常。只因谢嘉宁此前交代了,他们绝不能叫旁人在这方面看出一丝端倪,心中越是恨意难平,面上越是要云淡风轻,甚至要发自内心地笑出来,去感激皇上在谢源景死后如此“厚待”谢家。只有这样,才能让谢家今后平安立足于天子脚下。
思及此处,三人又随之回忆起谢嘉宁此前郑重交代的话,心中忽然凭空多了些许底气。
谢嘉宁曾在他们临行前许下重诺称——
阿爹阿娘兄长,你们放心,谢家只需再忍三年。
待三年之期一到,便是万事具备之时,彼时我将手刃褚氏与阉党,为谢家与源景兄长报仇。
……
“哐当、哐当……”
谢嘉宁于颠簸摇晃的马车上缓缓醒来,仿佛做了一个很长的梦,梦里是她永生难忘的万泰四年。
她抬手轻按了按眼角外侧,清醒一些后,唤一旁的春雨掀开马车帷幕。
只见一整宿雪夜过去,厢外天色仍暗,但晨曦将起。
马车周围的玄廷卫不知何时起放慢了脚步,向前看去,原是远方尽头处渐渐呈现出连片的、堆着白色积雪的城墙缩影,而那城墙之中便是皇京。
春雨有些激动地指向远处绵延起伏的围墙:“小姐,前面就是京关的永历门了,过了永历门即可入京!”
素来沉稳的秋白此时也眺向远方,目露期许:“小姐,三年了,我们终于来到京城了,您很快便能与夫人他们团聚了。”
似是受两人感染,谢嘉宁抬首望向前方宏伟的城墙时,眸中亦划过几分浅淡的笑意,轻声低喃道:“是啊,三年了。”
三年之期已到,她来京城践行曾经的约定了。
思及此处,谢嘉宁身下麻木的双腿竟似有了知觉,开始隐隐作痛。
感受到这股生自骨髓深处的痛意,她面上笑意更盛。
三年了,我既已前来皇京。
那废我双腿、害我兄长身死、犯我谢家之人……
你可曾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