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我栖春山 > 第七十八章 巡边

我栖春山 第七十八章 巡边

    裕丰帝又与宋兰亭闲话家常:“给你配了七八个先生,教你诗书武艺,你已及弱冠,诗书尚熟稔,可曾握得重弓?”

    宋兰亭讪讪道:“不曾。”

    “朕遣散你的后宅,是望你收心诵读,你倒好,又纳人入府,是存心要打朕的脸!”

    一语毕,裕丰帝又是一阵急咳,再开口时,嗓音沙哑了些。

    “长清侯家的姑娘,说是绝色也不为过,怎么你就偏偏瞧不上?”

    “徐姑娘姿容绝美,自然是天下无双,只是……只是……”

    宋兰亭见推脱不过,心下一横:“只是儿臣,心里早已有了别人了!”

    裕丰帝眉头一皱,再次将视线投向陆温,眼中已带半分愠怒。

    果然是这个风月场里的狐媚,勾引了自己的儿子吗?

    宋兰亭意识到不对劲,连忙又道:“三年前,上巳夜,父皇宴请群臣,百官可携家眷,只是男女不同席,儿臣只远远瞧了那姑娘一眼,是以并不知,是哪家姑娘。”

    三年前,陆温不过十四光景,天高海阔,任她翱翔,常纵马疆域,好不自在,怎会出现在千里迢迢的宫宴之上。

    这时,戚太后苍苍的面容,浮起一丝微笑:“晓得你要来求情,哀家早就备好了。”

    太后从袖袍里抽出一张名录,一叠画册。

    宋兰亭垂眸,将名录接过,赤金底的名录上密密麻麻的抄录了许多闺阁待嫁的女儿。

    再看画册,将各臣工之女的音容面貌描得栩栩如生,跃然于纸卷上。

    宋兰亭一看这册子,立时就觉头昏脑涨:“皇祖母,孙儿瞧她们都长一个样……”

    裕丰帝抽过册子,挑眉一笑:“办一场宫宴吧,叫云皎自己好生挑一挑。”

    这位杀伐半生的君王,经历过无数的磨难,心早已如同岩石矿铁那般坚硬。

    只是在面对自己的孩子时,异常的柔软。

    他何尝不知道三王相争,血骨累累呢?

    他的长子慈悲,只是身边佞臣太多,他又一叶障目,叫人利用而不自知。

    他的次子和善,犹如明朗天光,只是胸无大志,撑不起这繁华鼎盛。

    他的幼子风流,只是心思难测,不修身,不束己,只顾万事争个头筹。

    罢了,罢了,他活一日,便要一日佯作不知。

    否则,要他舍弃哪个孩儿呢?

    长子,次子都早早就成了家,只有云皎早失生母,未立正室,未纳侧妃,只是娇养了一屋子的姬妾,膝下却至今无所出,孤零零的,孑然一身。

    只是挑个他喜欢的臣女,遂了他的意,又算得什么?

    宫宴定在上元日。

    宋兰亭见此事再无转圜,背着手,眉眼怏怏,抬腿去了。

    因是待嫁之身,夫君又是宫中内官,陆温便于宿于宫中,在慈安宫旁侧偏殿,安顿了下来。

    此时已入静夜,她枯坐宫中。

    她只燃了一盏明瓦青灯,眼前的烛火好似颤了颤,原本黄豆大小的火苗被风儿吹得微弯,她掀起眼皮,望向窗外溶溶月色。

    谢行湛突然发难,叫她措手不及。

    景沅已提点过她,这是入夜宴司的最后一场考校。

    第一关,试她的身手。

    第二关,试她的智谋。

    那么第三关,试什么?

    观今日陛下之势,只是塑像,万不会定她死罪,依她对谢行湛的了解,应远不止于此。

    她垂眸,怔了良久,而后,去了明华宫。

    静和公主寝宫,凡三殿下留宿,必定宿于明华宫。

    她沿着桥廊,静步入了殿中,屋中陈设零落,除去一张竹榻,一张横置书案,灯罩下一柱半燃的冷烛,再无其他。

    烛火幽暗,辨不清榻上之人的神色,只能瞧见他眸底是幽冷深邃的冷意,居高临下的看着她。

    “你来做什么。”

    斜倚竹榻的少年,不过弱冠之年,一袭赤红锦袍,衣领雪白,竹簪挽发,虽一袭清简,却有着不容亲近的高昂尊贵。

    月华洒入轩窗,烛影摇摇曳曳,转眼间便下起弥天大雪。

    陆温不答,只是伏地而跪。

    他垂眸看她,伸手抬起她的下颌,一怔。

    “怎么哭了?”

    因从榻中起身,迎暗而来,她并未束发,任由垂顺的长发披至腰后,风儿一过,丝缕碎发拂面。

    好似痛楚淋漓,她眸中两行清泪,落于苍白面容上,映着忽明忽暗的烛火,显得格外清绝。

    “狸儿,拜谢殿下。”

    她双膝触地,双手交叠于额头,佝着身子,连呼吸吐纳间都是轻而端谨的。

    他见过她的柔软婀娜,见过她的眼含秋波,唯独没见过她峨眉颦颦,泪痕湿面之态。

    她的笑靥已如春晓之花,灿极如辉,怎料这一滴剔透的泪珠,也化入了他的心头里,灼了他的心扉。

    不知何时,他竟忘却自己的不能,悄然化作了对她的关怀与爱怜。

    “为什么哭?”

    她微仰着头,对他对视,夜露风急,泪露沾衣湿,翩然素色裙摆摇摇坠坠,映出淡而悠长的月光。

    “多谢三殿下,还记得陆家,还记得陆家那些年抛洒的热血。”

    每月初五,日渐深寒,长途漫漫,他又怎会因一处雪景,一处奇石,便月复一月,赶去十里荒山。

    他的眉梢微微挑起,好似有些惊讶,单手支颌,含着笑,懒散道:

    “我刚救了你,你可别害我。”

    她伏低身子,鼻尖触及青地,任由地上湿凉:“殿下之恩,任狸儿百死,也难赎了。”

    夜深露重,厚雪皑皑,纷纷扬扬,她跪在地上,任由自己的脸颊被冻得通红,还是忍不住打了个冷颤。

    宋兰亭这才见她,只着素衣素袍,应还是昨日风雪不大时所着旧衣。

    今夜寒凉,若就此冷宿一夜,便是下了凡的神仙也要病上一病,当即眉头一扬,掀开软被:

    “快上来捂一捂。”

    他一顿,又觉此话有些越距,又补了一句:“雪停了再走。”

    陆温一愣,脸颊浮起阵阵红晕,站起身,却不料因久跪,膝下酸软而脚步踉跄,竟扑进了宋兰亭怀中,她连忙跪在榻上,急急叩首:

    “狸儿冒犯了殿下,还望殿下恕罪。”

    宋兰亭端端正正的坐着,莹白如玉的一双手,将温暖厚实的锦被盖到她的肩头,淡淡道:

    “这榻不算小,坐两个人足够了。”

    陆温忙不迭又要拜谢,被他伸手一拦,咳笑一声,揶揄道:

    “你也不算算,今日你都拜了我几次了,我又不是什么菩萨,拜一次便能赐你些什么,你还是乖乖坐着吧。”

    陆温被他三言两语,哄得心头那片哀哀凄凄如云开雾散,便也笑:“狸儿是怕与殿下同卧一榻,有些不成体统。”

    宋兰亭叹了口气,摇了摇头,语气却是极温柔的:“哎,这就是你的不是了,怎么还能妄想一个不成体统之人,今日突然成起体统来了?”

    陆温满面噙笑,柔声道:“殿下朝思暮想之人,是真的么?”

    说起此事,宋兰亭眉头一蹙:“假的,可这次皇祖母是铁了心要操办我的婚事了,狸儿说,怎么办?”

    陆温顾盼流转,明媚一笑:“这有何难,上元节后,小秦将军便要同詹事府,一同去往西北边境,慰问三军。”

    “殿下时任工部左侍郎,自然要行往来调度之责,便是同小秦将军,一同入祁州又如何?”

    “可我这差,是个闲差。”

    陆温轻声道:“祁州苦寒,而殿下亲至巡边,一则是叫西北诸将,感念皇恩浩荡,二则,也是为殿下在军中,博个好名声。”

    “三则,长路漫漫,这一去一回,便能拖上几月,殿下大可从长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