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万朝援龙!召唤武将争霸蓝星! > 第450章 李靖平替,李绩

万朝援龙!召唤武将争霸蓝星! 第450章 李靖平替,李绩

    随着天空之上金团的凝聚,李靖也终于看清这次召唤的绝世神将是何人。

    “果然是他!”李靖心中一定。

    仔细看去只见直播间金光之上,一道威武霸气的影像和介绍赫然出现:

    【李靖平替,李绩】

    仅仅是一个简单粗暴的介绍,就让人知道了这次召唤的金光神将是何等人物。

    聪明的网友早已经猜测出,这次的金光,也是大唐的武将!

    甚至,还是和李靖同一个时代,相提并论的武将!

    而那些反应慢的,还在飞快的敲着键盘:

    “不是,这是撒意思嗷?李靖平替?是李靖的替身的意思吗?”

    “嘶,难道跟洪武帝一样,也是出现了两个?”

    当即有网友反驳:“……阁下就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漏网之鱼吧。”

    “平替和替身这两个字的区别都不懂?”

    “就是!这特么一看就是两个人啊!”

    “虽然上面的武将比李靖年轻许多,但是看那样貌根本就不是李靖年轻时的样子!”

    “再说了,根据李靖的事迹,这个年纪的李靖,不过是个小兵头子罢了,哪里是这样统御数十万大军的名将!”

    直播间纷纷攘攘。

    平阳公主看清了之后,惊讶的啊了一声,“啊?竟然是他?”

    这李绩,她也认识啊!

    败仗之王嘛~没什么突出的地儿呀。

    感觉自己都能吊打他咧!

    这是咋回事咧?

    难道是自己嘤年早逝之后,他才开始发力?

    平阳公主挠着小脑袋想不通,最后干脆放弃,直接盯着直播间的评论区,等待着龙国的网络士兵上传李绩的生平经历。

    李积,原名徐世积,字懋功,因其赫赫战功被赐姓李,后又因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去掉了“世”字,单名“积”。

    他的一生不仅是唐朝开疆拓土的传奇,更是医学领域的一位先驱。

    “啊这!曾经有人说,要当一名出色的武将,必定先当一名出色的医师!我还以为是戏言,原来是真的啊?”

    “你从哪里看到的?”

    “中世纪解剖学趣事野史。”

    ……

    李积出生于隋末动荡的时代,经历了历史的巨变。在那个动乱的年代,他早年投身于瓦岗军,逐渐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

    后来,他随李密归降唐朝,成为了李世民的重要谋士和将领。在太宗的麾下,李积参与了平定四方的多次战役,展现了他出色的指挥才能。

    作为大唐开国元勋,是仅次于李靖的大唐二号军神。

    整个有唐时期,能压过李绩一头的也就李靖一人,甚至在整个中国古代名将史中,李绩也是少有对手的存在。

    正因如此,李绩才被选入“武庙十哲”。

    “武庙十哲?好像龙国已经出现好几人了吧?白起、诸葛亮、李靖、乐毅,加上这李绩,已经五人了!”

    “等等!武庙十哲!该不会剩下的五人全都是大帝吧???”

    “不……不可能吧……”

    评论区就上面的段落瞬间盖起千层高楼,无不震惊地倒吸凉气。

    那些蓝星网友,除了不敢相信,更多的是感到畏惧。

    龙国的大帝数量,那也太多了!

    反观龙国人,则是彻底的抬起了头,嗷嗷叫起来:

    “哈哈哈!像这么强的!我们龙国还有五个!”

    “什么狗屁阿拉伯帝国、罗马帝国!在我龙国面前算个屁?”

    “他们大帝有我们多吗?!”

    “哈哈哈!”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龙国的网友渐渐站了起来。

    在直播间里的说话也彻底硬气了。

    越来越多的龙国人开始返回故土。

    指挥部里的龙国士兵,也是怀着激昂兴奋的心情不断的输入刘伯温叙述的李绩生平经历。

    李绩比李靖小一个辈分,虽然不像李靖那么猛却也同样能打,而且他有的是时间去追赶李靖。

    如果说,李靖是武德和贞观两朝军界的天花板;那么,李绩就是贞观后期跟高宗朝的军界天花板。

    李靖之后,唐朝的军事体系,基本上就是以李绩为尊。在李绩的指挥下,大唐又先后灭掉了西突厥和高句丽,致使版图达到了有唐时期的最大疆域。

    武德年间,李绩主要是以副手的角色存在,他一路跟随李世民打王世充、灭窦建德、平宋金刚、刘黑闼等,以及平徐圆朗、辅公祏等叛乱。

    到了贞观初,李绩就开启了狂暴模式,紧跟着李靖的步伐一路狂奔。

    贞观四年,灭东突厥时李绩还是李靖的副手;到了贞观十五年,李绩已经能独自率军大败薛延陀。

    贞观二十年,李绩又率军灭了薛延陀,自此北方安定。

    高宗总章元年,李绩率军灭了高句丽。这可是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唐太宗李世民三位皇帝一直想办,却办不成的事。

    这两件大功,让李绩的战绩可以跟李靖相提并论了。

    论谋略和胜率,以及对后世的军事理念影响力,李绩要稍弱于李靖;但是,李绩的军事能力在古代名将史上,也是少有对手的。

    贞观十五年,李绩仅用6000骑兵就在漠北,大败薛延陀十万铁骑。

    当时唐军战马多被射死,李绩在劣势下依然从容指挥,命士卒全部下马组成步兵方阵,执长槊直往前冲击敌军,另派薛万彻绕后,薛延陀军很快就崩溃。

    此役大破敌军,斩首三千余级,俘获五万余人及马一万五千匹。

    同为漠北之战,西汉的卫青、霍去病的战绩却显得有些不堪入目,历史记载,卫霍的漠北之战杀死和俘虏的有7万多敌军,自己这边则折损“十分之三”,也就是步兵至少折损七万以上,骑兵折损三万左右,还有十一万匹战马的损失。

    不考虑其他因素,单从战绩来看李绩是碾压两人的!

    要知道李绩那6000骑兵里,真正的大唐骑兵才1200人,其他的骑兵是从投降的突厥军中拼凑起来的;而卫、霍两人带着十万骑兵,可都是西汉的精锐。

    但是,这还不是李绩的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