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想让北宋大统一 > 第32章 舌战群儒

重生,想让北宋大统一 第32章 舌战群儒

    南陵温第一次参加宋庭的大朝议,激动之余,他起了个大早,经过一番精心的刷洗打扮后,才乘马车往皇宫赶去。

    南陵温到达时,内侍们已经开始放人入内,经过查验真身后,他终于进入大宋皇城。

    但因为未有功勋和品阶,入宫后的南陵温,只能先在大殿的偏厅里等候召唤。

    朝会开了一刻钟后,才有太监宣南陵温上殿,有意思的是,在步入大殿过程中,所有人都给他行注目礼,当然这是对新科进士的礼遇。

    不过只等南陵温站稳,给皇帝请安后,大理寺的人,便出来开炮:

    “启禀圣上,阿翔案搞的满城风雨,南陵温便是始作俑者,且不管阿翔案的判罚,只从他未入京城便敢兴风作浪,便知此人绝非温润谦让之辈,绝不可越级提拔!”

    皇帝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专门朝着南陵温的方向说了句:“欲戴其冠、必承其重!”

    南陵温心领神会,经过请示后,他站出列说:

    “大理寺说的话,理太偏,阿翔案的起因并不在我,作为旁观者,我只是把整个过程如实上报!何罪之有?”

    大理寺一官员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何况白身乎!时逢圣王之治,君君臣臣安守本分就好,切勿多生事端!”

    南陵温立马横眉冷对的说:

    “妄你苦读多年圣贤书,又侥幸考取进士,却是个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

    看到南陵温有些目中无人,大理寺长官站不住了,他出列说:

    “新科进士何故出言伤人,在老夫眼里考取功名只是第一步,你的确擅长策论,但更重要的为人处事,看不到有何出彩之处!”

    苏子瞻还只是个小官,轮不到他发言,赵仲明和仲针是没有资格入朝的,为此欧阳永叔不得不出来圆场:

    欧阳永叔说:“年轻人肯定多少有些气盛,朝堂就是需要些新鲜血液,多点担待啊!许大人?”

    如此,南陵温便得知对方就是赵仲明告诉过他的大理寺卿许遵。

    此人是大宋明法科开考以来,到目前为止,获得评级最高的一个人,是个十足的律令通。

    南陵温不能和许遵硬刚,此人对律令的解释太权威,又深的皇帝和群臣的信任,他必须另辟蹊径与其对线:

    南陵温说:“大理寺卿误会我了,我这是爱之深、恨之切啊!现在虽然是太平盛世,可是边境之事,何时安稳过?

    颤渊之盟,也是在杀掉了敌军主帅,''辽国战神''萧达凛后,才得以让辽人坐下来签约!

    而在这之前,后晋皇帝石敬瑭就算贡献了燕云十八州,更恬不知耻的自称''儿皇帝'',难道能阻止辽人南下侵略的计划!”

    许遵听完后,觉得有道理,才稍微客气一点的说:

    “我寺官员,平日里忙于断案,的确对大势的判断有些浅显,但这不是你能出言伤人的理由,要争论起律令,你未必能赢过他!”

    南陵温连忙表示认同,他回答说:

    “所以天恩降临,提拔我到馆阁任职,肯定有继续学习的意图,当然也包括《宋刑统》。”

    见大理寺的人气势已经被压下,枢密院的人,赶紧站出发言:

    “南陵温的确是个人才,但出生异域王族,又曾经在西夏位列汉院大王,放弃如此多优厚的条件,不远万里来到汴京,真不知这是一种什么的选择!”

    南陵温听完后,微笑的应对这种''非同族族心异论'',他反驳:

    “我虽然通晓多种语言,但整个高昌国都是以汉学为正宗,想必熟知一点敦煌历史的人,都会知道此言不假!”

    这时,欧阳永叔赶紧出来作证,他说:

    “陛下,我正在修五代史,知道敦煌地区一直以汉人飞地自居,他们甚至打出了归义军的旗号,只是多年前已被李元昊所灭!”

    见状,枢密院副使邓绾接着发难:

    “军机大事,不可不谨慎!国之柱臣,不得不考察!南陵温与西夏天大王野利仁荣以师徒相称。

    而且他一出现就把亲宋的卫慕氏族一网打尽,臣不得不怀疑,他来大宋的动机!”

    南陵温笑着说:“西夏不比大宋,可以通过贡举成为天子臣,他们极其讲究血缘,就算我已经当上了''天大王'',你们中谁觉得,我会有调动兵马权力的资格?”

    邓绾肯定知道南陵温并无半点兵权,所以这只是他的引子,只等对方承认自己西夏经历后,他立马露出''獠牙'',以私德攻击:

    “忠臣不事二主,你若真有心,就不该接受李元昊的任命!现在纵有天大的原因,但只怕难以服众!”

    欧阳永叔立马看了邓绾一眼,他非常痛恨这种如小人般的道德攻击行为。

    在欧阳永叔看来品德、道德、律法三者内涵不同:

    道德便是一定时期内,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会随时代的变化。

    律法是道德的最下限,犯了就会被追责。

    ''品德''一词极少情况会是贬义,所以一般谈起,便是指道德的上限或者上游。

    这应该是一种自发性行为,若外人无事便把某品德标准强加于人身上(俗称道德绑架),此人多半是想借此行不道德之举。

    如今邓绾便是搞的这一出。

    欧阳永叔还在着急南陵温如何应对,但没想到,邓绾的话音刚落,南陵温就反驳:

    “大人如此一说,将管仲、魏征,乃至十朝宰相冯道置于何地了!我就算要内修品德,也是迎合大众和社稷所需要的标准,绝非你个人的判断!

    于私而言,管仲未成名前,做人小气、贪财、懒惰等等,私德方面简直一塌糊涂,但拜相后,他干得都是功在当代,立在千秋的事,连孔子都说我们要感谢管仲,如此邓大人是想推翻圣人之言?”

    邓绾一脸的怒气,在知道自己辩论不过的情况下,他厉声的说:

    “新科进士好不威风,邓某几十年时间里,在各部、府、州、监里摸爬滚打,却抵不过新人的一张巧舌!”

    南陵温觉得对方是个阴险小人,因此一点也不客气,他直抒胸臆的说:

    “我非以貌取人,以邓副使的天资,游走于多个职位间,一路高升,但未见有任何超越本职的真知灼见,但对份内事情的确做的井井有条,可见是个守成之臣!”

    这其实就是在嘲笑邓绾能力不足,朝堂中隐约也出现一点点笑声,毕竟私底下,也有人曾经提出过一样的观点。

    此时,枢密院一把手富彦国站不住了,他其实也颇为欣赏如此有想法的年轻人,但觉得南陵温太傲慢,便想敲打一下。

    富彦国说:“新科进士口气不小,这可是在大殿,尽管说出你经略西夏的计策,说的好有掌声,老夫也一定举荐,说的不好,被笑话是免不了,而且还要向被你讥讽过的长辈道歉!”

    听完,南陵温心中吐槽,这宋人老喜欢让人道歉,难道真是有特殊的癖好?

    不过眼下时机已成熟,南陵温已准备说出自己的《平戎策》,这可是根据从后来宋朝国家走势,来反推出的意见,肯定都是料事如神。

    为了博得众人的良好印象,方便自己以后的行事,南陵温一上来就是王炸:

    “我离夏国之前,有意辅佐西夏王子李宁令哥上位,除了他受过汉学教化,天然亲近大宋外,还有就是意图让西夏内部在王权更迭时产生动荡!

    如果我的计划准确,李元昊应该时日无多,说的不定很快,枢密院就会收到他被杀的消息!”

    此话引得首相(同平章事)文宽夫,三位副相(参知政事)欧阳永叔、韩稚圭、贾昌朝一起的惊讶,他们不约而同的看向枢密使富彦国。

    富彦国马上说:“枢密院没有隐瞒过情报,西夏境内的确有些动荡,已经多日不见李元昊现身,但尚未有其被杀死的消息!”

    听完,南陵温一脸镇静的说:“莫须(等一下),时间在我们这边!你们要相信西夏外戚和士族们对王权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