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道天书 第157章 自然信用
石中盘坐于太虚静地那块大石之上,此刻其真灵意识正置身于一个深邃而神秘的世界,如痴如醉地研读着古老而神圣的《道德经》。
其中每一行文字、每一句箴言都宛如一把开启智慧之门的金钥匙,引领着他步步深入,解悟其中蕴含的无尽真意。
随着时间长河里的时光似水缓缓流淌,石中所领悟的道经真意愈发深刻厚重。
那些曾经于他有些个晦涩难懂的字句词条,此刻恰似一道道璀璨的光线,刺破层层迷雾,照亮了他心中的疑惑与迷茫。也于脑后神轮不断旋转放射光华。
他原本只在虚无意境里,飘忽不定的意识海,此刻也因其对天道法则真谛的持续领悟,而产生了奇妙的变化。
那片广袤无垠的意识海洋,不再像以往那般动荡不稳、虚无缥缈,而是逐渐地趋向于凝聚静宁且坚实。有如快要金丹缔结一样,即将成就真实存在般。
一丝丝神秘的力量从太虚静地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如涓涓细流融入到这片意识海中。相互交织、融合,使得他整个意识海的智慧气息愈发强大且稳定。
虚玄的海水开始变得浓稠起来,并且泛起一道道奇异的光芒华耀,恰似其中正在孕育着某种伟大玄奥的存在。
石中真我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自己距离成就那片现实时空,天道世界里真正汪洋大海的时日已然不远了!
他相信天道酬勤力量所在,只要再持之以恒,继续探寻这深奥玄妙的天道法则,终有一日,必将成功缔造出属于自己的精神领域,成为一代不朽的天道传奇人物。
《道德经》第十七章曰“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也,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其中之意是“最优秀的统治者,百姓感觉不到他的存在。稍次一些的统治者,百姓亲近他、赞颂他。更次一级的统治者,百姓惧怕他。最次的统治者,百姓蔑视辱骂他。
正是因为统治者本身无诚信可言,所以才不足以被百姓信任。统治者悠闲自在,珍惜贵在之言,不随意发号施令,等到事情办成功了,随隧百姓心愿,百姓都称谓说“我就是自然”。
明太祖朱元璋在造反成功,登基称帝之前,不过是一介平民,放牛娃一个,其家深受元朝那些贪婪官员的压榨,可谓苦极。
而多年混迹江湖,打拼帝位,那些个贪官污吏的敛财手段,他可谓了如指掌,明镜在心!他知道,但凡有一点点儿机会中饱私囊,他们定然是不会错过的!
他亦深知天下百姓,因贪官污吏的盘剥而困苦不堪言!故而他称帝之后,对贪官的惩处和管制格外的重视!大明律法还特意制定了极为严苛的惩治办法,来震慑贪官污吏,意图以重罚来遏制贪污腐化,然而效果却不是尽如人意。
朱元璋对贪官污吏是深恶痛绝的,但同时他也期望自己的官员清正廉洁,能在道德精神层面上,尽心尽力地为帝国,为百姓效忠尽力。
他给官员们发放的俸禄,确实是非常的低,低到难以维持官员家庭正常的基本生活。?
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后,也是为了防止官员贪污腐化,才将官员的俸禄定得很低很低。?
那时明朝官员俸禄标准,在洪武二十九年最终确定为,正一品官员每月87石,从一品74石,而后按照品阶递减,最低的从九品官员每月只有5石??。这些俸禄如果换算成今天的钱币,一品大员每月的工资,大约在元左右。
但实际上,官员们拿到的实际薪资俸禄只有一半左右,其余部分被兑换成绢、布等实物,这使得他们的实际收入更加之低?。
朱元璋在制定俸禄标准时,有鉴于自己的贫苦出身,那往昔历经之艰辛,深知为官者,切不可有太多钱财,容易被利益蒙蔽心智。
且身为皇朝臣工,理应一心专注于国事,万不可因钱财之事而玷污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清誉,故而对官员的俸禄,予以了严格把控。然而,这些俸禄在实际生活中远远无法满足官员的基本生活需求!
就他当朝的弘文馆大学士罗复仁,虽然已是朝廷高官,但由于收入过低,只能居住到郊外,一所破旧的房子里,一天天的连饭都吃不饱?!又怎么专心做事?
而这种情况,在他当朝的明朝官员之中,却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许多清廉官员,因为收入太过低下,生活得都十分艰难。
“”朱家皇族一家吃饱,满朝都饿!”如此低薪为继的结果,所导致的是官员们连温饱都难以维持,纷纷想方设法捞外快,挣家用。
可以想见,官员们连饭都吃不饱,又怎能有精力全心全意为皇朝效力、为百姓做主呢!
朱皇帝的号召喊得再响,官员思想再多么地清高,却也得吃穿用度不是!就算他是大儒高洁,两袖清风,不需求甚多,然为官者本得世俗地位之人,十年寒窗苦读,习得文武艺卖予帝王家,他得有实际且相应的待遇才行。
否则人生在世,若是连饭都吃不饱,衣着皆穿不暖,苦挨苦称一辈子,个个成了苦行僧,为官之道助力皇权,他怎尽心竭力,何谈天下清明,天道顺昌。所谓水清则无鱼,在于此也!
朱元璋如此一来,大明皇朝便出现了一种截然相反的状况,官员们虽想清廉,却是无法好好生存下去。
最终导致贪腐问题愈发严重!真是伸手是一刀,不伸手其实也是一刀,独善其身,便是个不入流者,待得别人同流合污,钱权交易占了所有好处,其他被边缘化的人,便是一群孤芳自赏,或是只得虚化清名传扬,实在是苦人儿一个。
皇朝事业,他尽心尽力,却没有得到什么实际利益,只帮他人做了嫁衣,又还连累了家人一起苦逼。完全忽略了人性所在,只讲高风亮节的反人道毁灭行为。这乃是皇朝家国之劣根性和亡国灭种的弊病所在。
若要从根本上遏制贪污腐化,必须建立一个良性健康的制度,适中适用,遵循自然自然而然。仅靠重罚惩治来治理根生地固的贪污腐败,显然是行不通的硬性强为。
朱元璋反贪失败的最大原因,在于他不懂得平衡皇朝利益。若想让手下的官员们不贪污腐化,全心全意为朝廷办事情,就必须让手下的官员们能够温饱自足,生活无忧。
朱皇帝如此强硬的举措,无异于既想让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其结果必然是越反贪,越贪污越甚!
有一首传承五六百年的民谣,声震华夏大地,流传于世,乃为凤阳花鼓词,其词曰:“言凤阳,道凤阳,凤阳原乃善地,自朱皇出,十年竟有九年荒。”
朱元璋身为开国之君,却是遭其家乡民众视作“原罪之君”,此般际遇,实乃空前绝后一开国君主。
朱元璋之所以在家乡留下骂名。本是民间歌词谣传,大失真相所致。实际上,朱皇帝和凤阳十年九荒并没多大关系。
那凤阳城,原本乃钟离、濠州,是在洪武六年(1373 年)才易名为“凤阳”府的(其名沿用至今)。
而凤阳位处江淮之间,北临淮河,西北为大泽所阻碍。封建王朝之世面,多为农耕社会存在,以农业眼光,又此地之地形地貌观之,实难称为“好地方”。
纵贯凤阳境内那条淮河,自古以来即是条大患之河,频生水患,常致两岸百姓罹受深重水灾祸害,纷纷离乡背井,避难于江南。
除却这般的自然条件束缚之外,凤阳府亦受当时政治局势所困扰。皖东地处前江后淮的军事要冲所在。战乱之时,此方常为两不管之缓冲地带,致使人烟寥落、土地荒芜。
故尔,无论是自然条件,亦或是社会经济发展而言,凤阳便素有“十年九荒”之地脉象。
朱元璋立国大明后,想把凤阳打造成“帝乡”只不过这里的地理条件很难实现他的夙愿。
朱重八殚精竭虑,欲使这块本非富庶之地,却是家乡故土焕然一新,便为振作家乡社会经济面貌,施行了一系列有利的改革举措。
首先,他于凤阳兴建新都。设凤阳府,(大部分在今时之安徽省淮河流域各县区域)共计9个州18个县。
洪武十年时,由于此前划分的州县太多,就改成了4州14个县。(形成了今时的皖东地区)。
洪武二年(1369 年)朱元璋颁诏,将临濠定为中都,城址建于凤阳。
虽然后来种种原因罢建了中都,然经过多年的营建投入,一座新的都城已然初现规模。这地宫殿奢华、建筑恢宏,自为凤阳城增辉添彩,显示壮丽不少来。
其次,便是移民屯田之举。其一心欲改家乡之穷苦面貌,知道关键在于发展社会生产力。
朱元璋在位期间,大规模从江渐富裕地区移民凤阳,以充实凤阳人力资源。从吴元年到洪武九年,九年时间,各地移民至凤阳人次多达六七次,移民总人口数,达二十余万之众。
除了移民垦殖之外,驻守在凤阳的军士也参与到屯田垦种中。
朱皇帝如此大规模的移民垦荒屯田,必然对凤阳区域的农业生产恢复与发展,起到较大且积极的作用。
另外,朱皇帝还给予了凤阳一些个别处享受不到的优惠政策。在其执政的三十一年间,便是免除了凤阳共计二十一年的徭役税粮。
洪武十六年(1383 年)朱元璋才恢复了凤阳百姓家世代享受的,免徭役征赋税的政策,此乃朱元璋对家乡百姓最为直接的特殊关照。
然而,后来一首凤阳花鼓词,却使朱元璋背负了一世“恶名”。
要知道,此花鼓歌词,于朱皇帝当政时并不存在,而是出现于大明朝中后期。(清代文人赵翼,在其《陔余丛考》中记载“凤阳老幼男妇结队而行,吟唱此凤阳歌词,沿村行乞”)。
凤阳“十年九荒”之局面,开始于明代中期。那时,由于黄河势大,夺取淮河之势,凤阳地界愈发是严峻,水患频繁,受灾地区广泛且严重,对此方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明朝后期,贪污腐化成风,百姓负担与日俱增,苦不堪言,遂成了个“十年九荒”之局面。毋庸置疑,此事与朱元璋的关系并不大。儿孙后辈之错,全怪在自家祖宗身上,这可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了!
且凤阳地区所行花鼓歌词,乃是作为乞讨要饭的一种手段,沦落乞丐,乞讨要饭,打狗棍拿在手,持上个破碗,行吃百家饭,坐穿万户烂衣布条,行走天下去,天地广阔,心境灰茫茫,但凡是个不死的,蓬头垢面又污渍臭嘴,哪里去他不得!怕你恶人比狗欺他盛吗?
这花鼓歌词一经流传开来,传唱于大江南北,无异于是将朱元璋这飞来之“罪”的“罪名”给谣传到了华夏各地。
而最初吟唱这些凤阳歌词,以乞得食物的乞丐,正是当年朱元璋皇命迁徙至凤阳的那批江浙富裕移民后代。
明朝中后期时局,于这些江浙移民,那是生活窘困至极,潦倒无奈。迫于生存活命,只得思向着归乡祖地之途。
而在归乡途中,他们于凤阳歌中,填以些个骂朱元璋的内容词句,又于民间广为流传,以宣泄心中那愤恨不懑,也算是人之常情,不为奇怪了!
想想也是,这些个返乡乞丐,昔日移民,祖上居在江渐故里时,大多为当地的富豪强人。一纸皇命,便是迁移到凤阳,离开故土乡间,本是奔着新都富足美景家园去的!
一离故土,他们便失去了原有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当时有钱还没甚怕的,在哪里不是好过,可大明皇朝搞凤阳开发,不尽如人意事,干一半,他歇菜了!这对他们的打击可谓沉重至极。
本来嘛!他们就不知道,朱元璋迁徙他们过去,本就是带有一定的惩罚意味以及报复心理在其中。故而,这些移民钱用完了!不见好事到来,后代唱几句歌词儿咒骂朱元璋,也自就不足为奇了!
唉!道、德、法,行若是无法知行合一,被治者怎会再信任于你皇朝统治,动摇了人心根基,亦将随之动摇其社稷根本,这是千古不变,万古亘长的天道法则!
于大明皇朝大业,有个刘伯温[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世称“刘青田”、“刘诚意”、“刘文成”,处州路青田县南田(今属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人。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明朝开国元勋,“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
刘基刘伯温于大明皇朝,于朱家皇权,于朱元璋皇途大业事,那是功勋卓着非凡。其获封厚赏,但他皆是屡屡上书不要,一心一意恳请辞官归乡。
刘伯温本是深谙“共患难易,同富贵难”之理者。他之请辞,旨在规避自身卷入官场权利纷争之祸中,以求安身立命,颐养天年,得个善终。
于他而言,年少时立下的报国之志已然达成,自身位列开国功臣,已然达名利双收登峰造极之境,再别无所求。
况且,他是个性情爽直,刚正不阿,嫉恶如仇,口无遮拦之人,虽为朱元璋出谋划策,却也在不经意间开罪了他和不少同僚官员。
宰相李善长、胡惟庸之流更是欲除之而后快。那些个淮西勋贵更是将他视作眼中钉肉中刺,不把他整个底掉的下场,不得罢手!
可性情使然,即便是在朱元璋面前,刘伯温也时常是直言进谏,不加避嫌。正所谓“伴君如伴虎”谁能料到朱皇帝何时会龙颜震怒,他刘伯温便性命难保。
经他屡次请辞,朱元璋似乎是想开了!终于是应允于他辞官回归故里。遂于洪武四年二月,刘伯温返回浙江青田南田山(今浙江省文成县)故乡。
因刘伯温头脑明晰,有自知之明,深悉潜在之险,故而决意“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身退后度过与世无争、自然无为的暮年时光,方得以免遭杀身之祸。
?朱皇帝“飞鸟尽良弓藏”意图稳固他朱家皇权,消除潜在的功勋大臣之威胁?
?朱元璋在建立大明皇朝之后,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逐步对有功之臣进行了大规模的清洗。
在他认为,这些功臣,虽然曾帮助他打天下,但他们的权势和影响力,也构成了对朱家皇权的潜在威胁。
?朱元璋本就多疑,且又心狠手辣,他担心功臣们会利用自己的权势和影响力,来谋朝篡位,夺取他之皇位或是干扰时局朝政,因此决定先下手为强。便是通过杀戮功臣,来消除掉这一隐患。只要有一点点,他认为的苗头,那是绝不放过,搞死完事!
?他寄希望于,通过杀戮功臣,灭绝后患,好为其子孙后代铺平康庄大道,确保子孙后代,能够顺利接班,并且稳固其朱家皇权的统治地位。
朱皇帝“飞鸟尽良弓藏”的策略,在一定程度上,虽稳固了自家的统治地位,却也造就了大量且无辜的杀戮,不仅造成人才浪费,还对后来大明皇朝的政治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朱元璋逝世后,其孙明惠宗朱允炆继承帝位,建文帝时期?,进行了多项政治改革,但统治时间短暂。因其与朝臣密谋,欲铲除诸王,独尊皇权,却是危及到燕王朱棣。
朱棣在黑衣宰相姚广孝的辅助下,遂于北平起兵,自诩“靖难”之师,起兵攻打朱允炆。朱允炆不敌,逃而不知所踪。
大明皇朝经历了建文帝、永乐帝等皇帝的统治。永乐帝时期?迁都北京,加强了中央集权,派遣郑和下西洋。
大明皇朝历史上的那一次重大失败事件“土木堡之变”发生在公元1449年。
朱元璋之玄孙,朱棣曾孙,明英宗朱祁镇,受大太监王振蛊惑,亲征蒙古瓦剌部时,明朝军队在土木堡(今河北省怀来县东10公里)遭遇伏击,惨败?,朱祁镇被俘,其弟朱祁钰继位大统,其成败皆在名臣于谦身上。
其后洪熙帝、宣德帝等皆各有不同的政治作为。后万历皇帝朱翊钧登基?,开启了万历年间。?此朱家皇朝已经十代,万历皇帝继承大宝后,张居正出任内阁首辅。
当时万历帝还是一个十岁的孩子,李太后把辅佐和管教小皇帝的双重责任,全权委托给了张居正。
张居正亲自给万历皇帝朱翊钧挑选了六位讲课受教之臣,李太后每每皆让儿子将听讲内容复述一遍。
小皇帝讲完了,李太后就问陪皇上听讲的小太监冯保,皇上讲的是否有错漏。如果有错漏,就给予冯保惩处,代小皇帝受过。有好几次,小皇上因为逃学,冯保被罚长跪阶下。
身为帝师,张居正对万历皇帝的儒学教育很是严苛,每天皆为小皇帝讲授经史子集。
张居正担任“知经筵”,为小皇帝制定了最为严苛的经筵日讲标准。学习任务非常繁重,这对一个只有十几岁的孩子而言,不可避免会产生逆反心理。
张居正重视对小皇帝朗读和背诵等基本功的训练。他规定小皇帝要“先读《大学》十遍,次读《尚书》十遍”,还主编了《帝鉴图说》配合图片讲解历史故事和道理。
有一次小皇帝虐待宫女,逼死了人命,自己吓得瑟瑟发抖。便跑到李太后面前长跪不起,乞求得到宽恕。
李太后在陈太后劝说下,松了自家口气,但仍坚持说:“能不能留你,要看张先生的态度。”
而张居正遵李太后懿旨,替万历皇帝代行草拟“罪己诏”尔后颁示天下,此场风波才告平息。却是留下他张帝师的遗祸。
这次事件后,朱翊钧与张居正君臣师生关系便发生了转折。
此前朱翊钧对张居正尚还有倚赖,信任有加。而自此之后,其对张居正除了畏惧,更藏不满与怨恨。想想也是,当相权严重侵犯到了皇权时,必然引起强烈的反弹,和流血事件。
张居正死后没多久,万历皇帝便是翻脸不认人了!因“专权乱政”、“谋国不忠”,张居正后代被抄家,并削尽其宫秩,迫夺生了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若不是有所顾忌,差一点点儿,就要掘他坟墓戮他尸体来。
张居正的后代家人饿死的饿死,自杀的自杀,流放的流放,逃亡的逃亡。一代高官大儒落得个人亡家破的下场。
石中观想参详《道德经》中真意,自又联想起自己曾经游历时空长河时,所见所闻些许事。
他自然明白,其实做个凡尘俗世人,没那么复杂,最高的境界在于“慎”谨慎”“慎独”。所谓“其贵言也”,贵在少言多做,慎在于心真。
石中特别珍惜自己的言辞,他不滥用言语,只要表达出自己的言论,那就都是自己的认为,是重要所在,信与不信,懂与不懂全在别人一念之间。
他知道,生而为人,无论为人还是处事,皆要明白一个顺其自然的道理。万不可强硬而强为之,强加自己的思想于他人,此一着只有害而无利存,唯有真实自然,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和理解。
毕竟,人活天地间,独木不成林,群体好过活,在天道未成之时,且行且珍惜方才是生而为人的实在事!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
其中每一行文字、每一句箴言都宛如一把开启智慧之门的金钥匙,引领着他步步深入,解悟其中蕴含的无尽真意。
随着时间长河里的时光似水缓缓流淌,石中所领悟的道经真意愈发深刻厚重。
那些曾经于他有些个晦涩难懂的字句词条,此刻恰似一道道璀璨的光线,刺破层层迷雾,照亮了他心中的疑惑与迷茫。也于脑后神轮不断旋转放射光华。
他原本只在虚无意境里,飘忽不定的意识海,此刻也因其对天道法则真谛的持续领悟,而产生了奇妙的变化。
那片广袤无垠的意识海洋,不再像以往那般动荡不稳、虚无缥缈,而是逐渐地趋向于凝聚静宁且坚实。有如快要金丹缔结一样,即将成就真实存在般。
一丝丝神秘的力量从太虚静地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如涓涓细流融入到这片意识海中。相互交织、融合,使得他整个意识海的智慧气息愈发强大且稳定。
虚玄的海水开始变得浓稠起来,并且泛起一道道奇异的光芒华耀,恰似其中正在孕育着某种伟大玄奥的存在。
石中真我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自己距离成就那片现实时空,天道世界里真正汪洋大海的时日已然不远了!
他相信天道酬勤力量所在,只要再持之以恒,继续探寻这深奥玄妙的天道法则,终有一日,必将成功缔造出属于自己的精神领域,成为一代不朽的天道传奇人物。
《道德经》第十七章曰“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也,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其中之意是“最优秀的统治者,百姓感觉不到他的存在。稍次一些的统治者,百姓亲近他、赞颂他。更次一级的统治者,百姓惧怕他。最次的统治者,百姓蔑视辱骂他。
正是因为统治者本身无诚信可言,所以才不足以被百姓信任。统治者悠闲自在,珍惜贵在之言,不随意发号施令,等到事情办成功了,随隧百姓心愿,百姓都称谓说“我就是自然”。
明太祖朱元璋在造反成功,登基称帝之前,不过是一介平民,放牛娃一个,其家深受元朝那些贪婪官员的压榨,可谓苦极。
而多年混迹江湖,打拼帝位,那些个贪官污吏的敛财手段,他可谓了如指掌,明镜在心!他知道,但凡有一点点儿机会中饱私囊,他们定然是不会错过的!
他亦深知天下百姓,因贪官污吏的盘剥而困苦不堪言!故而他称帝之后,对贪官的惩处和管制格外的重视!大明律法还特意制定了极为严苛的惩治办法,来震慑贪官污吏,意图以重罚来遏制贪污腐化,然而效果却不是尽如人意。
朱元璋对贪官污吏是深恶痛绝的,但同时他也期望自己的官员清正廉洁,能在道德精神层面上,尽心尽力地为帝国,为百姓效忠尽力。
他给官员们发放的俸禄,确实是非常的低,低到难以维持官员家庭正常的基本生活。?
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后,也是为了防止官员贪污腐化,才将官员的俸禄定得很低很低。?
那时明朝官员俸禄标准,在洪武二十九年最终确定为,正一品官员每月87石,从一品74石,而后按照品阶递减,最低的从九品官员每月只有5石??。这些俸禄如果换算成今天的钱币,一品大员每月的工资,大约在元左右。
但实际上,官员们拿到的实际薪资俸禄只有一半左右,其余部分被兑换成绢、布等实物,这使得他们的实际收入更加之低?。
朱元璋在制定俸禄标准时,有鉴于自己的贫苦出身,那往昔历经之艰辛,深知为官者,切不可有太多钱财,容易被利益蒙蔽心智。
且身为皇朝臣工,理应一心专注于国事,万不可因钱财之事而玷污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清誉,故而对官员的俸禄,予以了严格把控。然而,这些俸禄在实际生活中远远无法满足官员的基本生活需求!
就他当朝的弘文馆大学士罗复仁,虽然已是朝廷高官,但由于收入过低,只能居住到郊外,一所破旧的房子里,一天天的连饭都吃不饱?!又怎么专心做事?
而这种情况,在他当朝的明朝官员之中,却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许多清廉官员,因为收入太过低下,生活得都十分艰难。
“”朱家皇族一家吃饱,满朝都饿!”如此低薪为继的结果,所导致的是官员们连温饱都难以维持,纷纷想方设法捞外快,挣家用。
可以想见,官员们连饭都吃不饱,又怎能有精力全心全意为皇朝效力、为百姓做主呢!
朱皇帝的号召喊得再响,官员思想再多么地清高,却也得吃穿用度不是!就算他是大儒高洁,两袖清风,不需求甚多,然为官者本得世俗地位之人,十年寒窗苦读,习得文武艺卖予帝王家,他得有实际且相应的待遇才行。
否则人生在世,若是连饭都吃不饱,衣着皆穿不暖,苦挨苦称一辈子,个个成了苦行僧,为官之道助力皇权,他怎尽心竭力,何谈天下清明,天道顺昌。所谓水清则无鱼,在于此也!
朱元璋如此一来,大明皇朝便出现了一种截然相反的状况,官员们虽想清廉,却是无法好好生存下去。
最终导致贪腐问题愈发严重!真是伸手是一刀,不伸手其实也是一刀,独善其身,便是个不入流者,待得别人同流合污,钱权交易占了所有好处,其他被边缘化的人,便是一群孤芳自赏,或是只得虚化清名传扬,实在是苦人儿一个。
皇朝事业,他尽心尽力,却没有得到什么实际利益,只帮他人做了嫁衣,又还连累了家人一起苦逼。完全忽略了人性所在,只讲高风亮节的反人道毁灭行为。这乃是皇朝家国之劣根性和亡国灭种的弊病所在。
若要从根本上遏制贪污腐化,必须建立一个良性健康的制度,适中适用,遵循自然自然而然。仅靠重罚惩治来治理根生地固的贪污腐败,显然是行不通的硬性强为。
朱元璋反贪失败的最大原因,在于他不懂得平衡皇朝利益。若想让手下的官员们不贪污腐化,全心全意为朝廷办事情,就必须让手下的官员们能够温饱自足,生活无忧。
朱皇帝如此强硬的举措,无异于既想让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其结果必然是越反贪,越贪污越甚!
有一首传承五六百年的民谣,声震华夏大地,流传于世,乃为凤阳花鼓词,其词曰:“言凤阳,道凤阳,凤阳原乃善地,自朱皇出,十年竟有九年荒。”
朱元璋身为开国之君,却是遭其家乡民众视作“原罪之君”,此般际遇,实乃空前绝后一开国君主。
朱元璋之所以在家乡留下骂名。本是民间歌词谣传,大失真相所致。实际上,朱皇帝和凤阳十年九荒并没多大关系。
那凤阳城,原本乃钟离、濠州,是在洪武六年(1373 年)才易名为“凤阳”府的(其名沿用至今)。
而凤阳位处江淮之间,北临淮河,西北为大泽所阻碍。封建王朝之世面,多为农耕社会存在,以农业眼光,又此地之地形地貌观之,实难称为“好地方”。
纵贯凤阳境内那条淮河,自古以来即是条大患之河,频生水患,常致两岸百姓罹受深重水灾祸害,纷纷离乡背井,避难于江南。
除却这般的自然条件束缚之外,凤阳府亦受当时政治局势所困扰。皖东地处前江后淮的军事要冲所在。战乱之时,此方常为两不管之缓冲地带,致使人烟寥落、土地荒芜。
故尔,无论是自然条件,亦或是社会经济发展而言,凤阳便素有“十年九荒”之地脉象。
朱元璋立国大明后,想把凤阳打造成“帝乡”只不过这里的地理条件很难实现他的夙愿。
朱重八殚精竭虑,欲使这块本非富庶之地,却是家乡故土焕然一新,便为振作家乡社会经济面貌,施行了一系列有利的改革举措。
首先,他于凤阳兴建新都。设凤阳府,(大部分在今时之安徽省淮河流域各县区域)共计9个州18个县。
洪武十年时,由于此前划分的州县太多,就改成了4州14个县。(形成了今时的皖东地区)。
洪武二年(1369 年)朱元璋颁诏,将临濠定为中都,城址建于凤阳。
虽然后来种种原因罢建了中都,然经过多年的营建投入,一座新的都城已然初现规模。这地宫殿奢华、建筑恢宏,自为凤阳城增辉添彩,显示壮丽不少来。
其次,便是移民屯田之举。其一心欲改家乡之穷苦面貌,知道关键在于发展社会生产力。
朱元璋在位期间,大规模从江渐富裕地区移民凤阳,以充实凤阳人力资源。从吴元年到洪武九年,九年时间,各地移民至凤阳人次多达六七次,移民总人口数,达二十余万之众。
除了移民垦殖之外,驻守在凤阳的军士也参与到屯田垦种中。
朱皇帝如此大规模的移民垦荒屯田,必然对凤阳区域的农业生产恢复与发展,起到较大且积极的作用。
另外,朱皇帝还给予了凤阳一些个别处享受不到的优惠政策。在其执政的三十一年间,便是免除了凤阳共计二十一年的徭役税粮。
洪武十六年(1383 年)朱元璋才恢复了凤阳百姓家世代享受的,免徭役征赋税的政策,此乃朱元璋对家乡百姓最为直接的特殊关照。
然而,后来一首凤阳花鼓词,却使朱元璋背负了一世“恶名”。
要知道,此花鼓歌词,于朱皇帝当政时并不存在,而是出现于大明朝中后期。(清代文人赵翼,在其《陔余丛考》中记载“凤阳老幼男妇结队而行,吟唱此凤阳歌词,沿村行乞”)。
凤阳“十年九荒”之局面,开始于明代中期。那时,由于黄河势大,夺取淮河之势,凤阳地界愈发是严峻,水患频繁,受灾地区广泛且严重,对此方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明朝后期,贪污腐化成风,百姓负担与日俱增,苦不堪言,遂成了个“十年九荒”之局面。毋庸置疑,此事与朱元璋的关系并不大。儿孙后辈之错,全怪在自家祖宗身上,这可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了!
且凤阳地区所行花鼓歌词,乃是作为乞讨要饭的一种手段,沦落乞丐,乞讨要饭,打狗棍拿在手,持上个破碗,行吃百家饭,坐穿万户烂衣布条,行走天下去,天地广阔,心境灰茫茫,但凡是个不死的,蓬头垢面又污渍臭嘴,哪里去他不得!怕你恶人比狗欺他盛吗?
这花鼓歌词一经流传开来,传唱于大江南北,无异于是将朱元璋这飞来之“罪”的“罪名”给谣传到了华夏各地。
而最初吟唱这些凤阳歌词,以乞得食物的乞丐,正是当年朱元璋皇命迁徙至凤阳的那批江浙富裕移民后代。
明朝中后期时局,于这些江浙移民,那是生活窘困至极,潦倒无奈。迫于生存活命,只得思向着归乡祖地之途。
而在归乡途中,他们于凤阳歌中,填以些个骂朱元璋的内容词句,又于民间广为流传,以宣泄心中那愤恨不懑,也算是人之常情,不为奇怪了!
想想也是,这些个返乡乞丐,昔日移民,祖上居在江渐故里时,大多为当地的富豪强人。一纸皇命,便是迁移到凤阳,离开故土乡间,本是奔着新都富足美景家园去的!
一离故土,他们便失去了原有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当时有钱还没甚怕的,在哪里不是好过,可大明皇朝搞凤阳开发,不尽如人意事,干一半,他歇菜了!这对他们的打击可谓沉重至极。
本来嘛!他们就不知道,朱元璋迁徙他们过去,本就是带有一定的惩罚意味以及报复心理在其中。故而,这些移民钱用完了!不见好事到来,后代唱几句歌词儿咒骂朱元璋,也自就不足为奇了!
唉!道、德、法,行若是无法知行合一,被治者怎会再信任于你皇朝统治,动摇了人心根基,亦将随之动摇其社稷根本,这是千古不变,万古亘长的天道法则!
于大明皇朝大业,有个刘伯温[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世称“刘青田”、“刘诚意”、“刘文成”,处州路青田县南田(今属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人。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明朝开国元勋,“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
刘基刘伯温于大明皇朝,于朱家皇权,于朱元璋皇途大业事,那是功勋卓着非凡。其获封厚赏,但他皆是屡屡上书不要,一心一意恳请辞官归乡。
刘伯温本是深谙“共患难易,同富贵难”之理者。他之请辞,旨在规避自身卷入官场权利纷争之祸中,以求安身立命,颐养天年,得个善终。
于他而言,年少时立下的报国之志已然达成,自身位列开国功臣,已然达名利双收登峰造极之境,再别无所求。
况且,他是个性情爽直,刚正不阿,嫉恶如仇,口无遮拦之人,虽为朱元璋出谋划策,却也在不经意间开罪了他和不少同僚官员。
宰相李善长、胡惟庸之流更是欲除之而后快。那些个淮西勋贵更是将他视作眼中钉肉中刺,不把他整个底掉的下场,不得罢手!
可性情使然,即便是在朱元璋面前,刘伯温也时常是直言进谏,不加避嫌。正所谓“伴君如伴虎”谁能料到朱皇帝何时会龙颜震怒,他刘伯温便性命难保。
经他屡次请辞,朱元璋似乎是想开了!终于是应允于他辞官回归故里。遂于洪武四年二月,刘伯温返回浙江青田南田山(今浙江省文成县)故乡。
因刘伯温头脑明晰,有自知之明,深悉潜在之险,故而决意“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身退后度过与世无争、自然无为的暮年时光,方得以免遭杀身之祸。
?朱皇帝“飞鸟尽良弓藏”意图稳固他朱家皇权,消除潜在的功勋大臣之威胁?
?朱元璋在建立大明皇朝之后,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逐步对有功之臣进行了大规模的清洗。
在他认为,这些功臣,虽然曾帮助他打天下,但他们的权势和影响力,也构成了对朱家皇权的潜在威胁。
?朱元璋本就多疑,且又心狠手辣,他担心功臣们会利用自己的权势和影响力,来谋朝篡位,夺取他之皇位或是干扰时局朝政,因此决定先下手为强。便是通过杀戮功臣,来消除掉这一隐患。只要有一点点,他认为的苗头,那是绝不放过,搞死完事!
?他寄希望于,通过杀戮功臣,灭绝后患,好为其子孙后代铺平康庄大道,确保子孙后代,能够顺利接班,并且稳固其朱家皇权的统治地位。
朱皇帝“飞鸟尽良弓藏”的策略,在一定程度上,虽稳固了自家的统治地位,却也造就了大量且无辜的杀戮,不仅造成人才浪费,还对后来大明皇朝的政治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朱元璋逝世后,其孙明惠宗朱允炆继承帝位,建文帝时期?,进行了多项政治改革,但统治时间短暂。因其与朝臣密谋,欲铲除诸王,独尊皇权,却是危及到燕王朱棣。
朱棣在黑衣宰相姚广孝的辅助下,遂于北平起兵,自诩“靖难”之师,起兵攻打朱允炆。朱允炆不敌,逃而不知所踪。
大明皇朝经历了建文帝、永乐帝等皇帝的统治。永乐帝时期?迁都北京,加强了中央集权,派遣郑和下西洋。
大明皇朝历史上的那一次重大失败事件“土木堡之变”发生在公元1449年。
朱元璋之玄孙,朱棣曾孙,明英宗朱祁镇,受大太监王振蛊惑,亲征蒙古瓦剌部时,明朝军队在土木堡(今河北省怀来县东10公里)遭遇伏击,惨败?,朱祁镇被俘,其弟朱祁钰继位大统,其成败皆在名臣于谦身上。
其后洪熙帝、宣德帝等皆各有不同的政治作为。后万历皇帝朱翊钧登基?,开启了万历年间。?此朱家皇朝已经十代,万历皇帝继承大宝后,张居正出任内阁首辅。
当时万历帝还是一个十岁的孩子,李太后把辅佐和管教小皇帝的双重责任,全权委托给了张居正。
张居正亲自给万历皇帝朱翊钧挑选了六位讲课受教之臣,李太后每每皆让儿子将听讲内容复述一遍。
小皇帝讲完了,李太后就问陪皇上听讲的小太监冯保,皇上讲的是否有错漏。如果有错漏,就给予冯保惩处,代小皇帝受过。有好几次,小皇上因为逃学,冯保被罚长跪阶下。
身为帝师,张居正对万历皇帝的儒学教育很是严苛,每天皆为小皇帝讲授经史子集。
张居正担任“知经筵”,为小皇帝制定了最为严苛的经筵日讲标准。学习任务非常繁重,这对一个只有十几岁的孩子而言,不可避免会产生逆反心理。
张居正重视对小皇帝朗读和背诵等基本功的训练。他规定小皇帝要“先读《大学》十遍,次读《尚书》十遍”,还主编了《帝鉴图说》配合图片讲解历史故事和道理。
有一次小皇帝虐待宫女,逼死了人命,自己吓得瑟瑟发抖。便跑到李太后面前长跪不起,乞求得到宽恕。
李太后在陈太后劝说下,松了自家口气,但仍坚持说:“能不能留你,要看张先生的态度。”
而张居正遵李太后懿旨,替万历皇帝代行草拟“罪己诏”尔后颁示天下,此场风波才告平息。却是留下他张帝师的遗祸。
这次事件后,朱翊钧与张居正君臣师生关系便发生了转折。
此前朱翊钧对张居正尚还有倚赖,信任有加。而自此之后,其对张居正除了畏惧,更藏不满与怨恨。想想也是,当相权严重侵犯到了皇权时,必然引起强烈的反弹,和流血事件。
张居正死后没多久,万历皇帝便是翻脸不认人了!因“专权乱政”、“谋国不忠”,张居正后代被抄家,并削尽其宫秩,迫夺生了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若不是有所顾忌,差一点点儿,就要掘他坟墓戮他尸体来。
张居正的后代家人饿死的饿死,自杀的自杀,流放的流放,逃亡的逃亡。一代高官大儒落得个人亡家破的下场。
石中观想参详《道德经》中真意,自又联想起自己曾经游历时空长河时,所见所闻些许事。
他自然明白,其实做个凡尘俗世人,没那么复杂,最高的境界在于“慎”谨慎”“慎独”。所谓“其贵言也”,贵在少言多做,慎在于心真。
石中特别珍惜自己的言辞,他不滥用言语,只要表达出自己的言论,那就都是自己的认为,是重要所在,信与不信,懂与不懂全在别人一念之间。
他知道,生而为人,无论为人还是处事,皆要明白一个顺其自然的道理。万不可强硬而强为之,强加自己的思想于他人,此一着只有害而无利存,唯有真实自然,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和理解。
毕竟,人活天地间,独木不成林,群体好过活,在天道未成之时,且行且珍惜方才是生而为人的实在事!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