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鉴宝 > 第二百一十八章毛瓷

鉴宝 第二百一十八章毛瓷

    藤原小川心里有点烦躁,一连看下去,都没有找到宝物,暗叫倒霉!于是,他只能换一个地方,或许这个方向已经有高手走过,自然留不下什么宝贝。

    他走到最西边的摊位,就看到一个非常奇怪的人。只见他一米六左右的身高,一张脸圆的不像话,眼睛特别小,几乎眯成一条线了。一颗脑袋差点剃光,后脑勺留着一戳头发,编成一条小辫子。

    另外,那人衣着也特别怪异,上身穿着一件短袖衬衣,下面穿着一条大花中裤,一对黑色皮鞋让他整个人极不调协。这样的形象极容易让人记住,不是觉得他吊儿郎当,就是不伦不类。

    藤原小川遇到的正是姜涛,此时这家伙正在摇着一柄折扇。

    那是他新入手的东西,五十元弄到手,手段之高,不比他的大哥姜蒙差。

    “朋友,我有件宝物,要不要看看?”藤原小川立即将主意打到姜涛的头上,说着,就掏出两个杯子。其中一个正是之前跟杨奕竞争的那个“花神杯”。

    而另外的一个杯子,虽然不是花神杯,但浑身透露着精品的气息,让人看着喜欢。

    “什么东西?我什么都不懂,别骗我。”姜涛惊讶道。

    “放心吧!我拿出来的都是宝物。实话告诉你,这个杯子大有来头,你可能还没听说过花神杯吧?我手上的这个,就是十二月花神杯的其中之一。不过,这东西来路不是太干净,我想要便宜处理出去,你怕不怕?”

    藤原小川故意编造一点让人相信的理由出来,他这么一说,要是想要发财的人,说不定就上钩了。

    姜涛拿上手,瞧了几眼,基本上确定是假货。

    “的确没听说过,还是算了吧?”说完,就把那个花神杯递回去。

    “十万!真的不多,你偷偷转手出去,几十万是不成问题的。我也不怕跟你透露,我是日本人,在中国这边没有渠道。不然,也不会跑到这种地方偷偷摸摸来。”藤原小川觉得这家伙应该不难骗,不肯轻易放走姜涛。

    “另外一个杯子什么来头?”姜涛转移话题。

    藤原小川连忙送过去:“虽然不是花神杯,但也是清朝的物件。你要的话,一起转让给你。这东西我便宜一点,随便要个一两万就好。”

    姜涛立即摆手:“那么贵,你还是留着吧!”

    “那多少钱你要?两件最低不能低于八万。”

    “我就只有五万,要不你找其他人?”姜涛见这家伙的那表情,大致知道,低于五万,可能没有希望的。

    藤原小川马上沉默下来,果然,这价格让她不能接受。按照他的计划,最起码也得把成本给找回来。

    那花神杯不消说,跟杨奕竞争,花了五万五。另外的一个杯子好说,是他几十元拿到手的。看着是宝贝,但考究它的历史,就只有几十年的光阴,算是新货。

    没给时间藤原小川考虑,姜涛直接走人。

    “等等,行,那就五万!不能再少了。”

    姜涛笑了笑,不怕这家伙不上当。想要挖坑,还嫩着点。东西这家伙肯定也知道是假货,不过,另外一个杯子不错,能赚一点。

    “四千五吧!你怎么也得给我留一点路费。”姜涛又说道。

    看着那讨厌的脸,藤原小川差点要揍人。八嘎!五千元的路费,你要回火星吗?

    最终,为了挽回点损失,他还是忍了下来:“那好吧!”

    两人闪电式就完成了交易,藤原小川拿到钱,马上走得无影无踪,生怕姜涛弄清楚情况找他麻烦。身在异国,这一点让他很吃亏。

    姜涛看着那家伙逃一样离开,笑了笑,暗道真是一个傻帽。

    那什么花神杯,被他稍微用力就敲碎,扔在旁边的垃圾堆。这种东西,不能让它继续跑到市场去圈钱。

    随后,打量另外的一个瓷杯。这个瓷杯差不多大小,表面是红.军作战的绘画。

    只见,其造型奇特,非圆非方,似圆似方;其胎质轻盈,薄如蝉翼,腻如凝脂;其釉面湿润,晶莹洁白,精巧无比。

    他没看错的话,这应该是毛瓷,也就是某些专业人士口中的红色官窑。

    它是在各种特定的历史时期,某些特殊瓷厂在各历史年代所生产的各种生活用瓷和装饰用瓷,这些瓷器都带有那个时代的烙印,成了见证这段时代的历史文物。

    “官窑”在原料选材,制作工艺,人员配备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由于这种只求精品不计成本的生产,使得“官窑瓷”极为名贵,它代表着当时瓷器制作的最高水平,后世将“官窑瓷”视为稀世之珍品。

    而眼前的,就是现代的“官窑”,同样是只求精品,不计成本的成果,所以显得非常珍贵。

    据他所知。与宋明官窑比肩的不朽艺术杰作“毛瓷”已与宋明官窑一起,成为并立于中国瓷器之林的颠峰艺术杰作和独特门类,其在工艺造诣上的成就,与宋明官窑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是不可多得的收藏瑰宝。

    “今晚运气不错。”姜涛乐道。

    毛瓷他也一直在找,但数量实在是太少,也就从一名老干部家里发现两件,被他高价弄到手,转手送给了自己老师。

    根据资料的显示,当时毛瓷的研制数量为一万件,出窑后完好的仅有四千余件。经过精心挑选,送发北京千余件,还有的送到了湖南,剩下一部分留在了江西封存库房。

    而流落于民间的不足两百件,这也是藏界珍若拱璧的原因之一。

    它还有一个最大特点是导热系数低,把它制成壁厚不足毫米的茶杯,注入开水后,用手紧握杯体也无烫手之感。

    另外,通体晶莹剔透,洁白如玉,用手指轻轻的敲击,其声清脆悦耳,在光线照射下,器壁成半透明状。

    说完,他也离开这地方,省得对方发现不对,找来麻烦。

    而此时,杨奕正在上手自己早就盯上的一件宝物,不过,那摊主有点狮子大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