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李承乾:天命所归,请尊我太子! > 四起谣言风波?

李承乾:天命所归,请尊我太子! 四起谣言风波?

    烈日炎炎之下,李承乾怀着沉重而坚定的心情来到了兵营。燥热的空气仿佛凝固,让人呼吸都变得沉重。兵营中,军旗在风中猎猎飘扬,发出烈烈声响。兵器罗列一旁,刀枪剑戟闪烁着寒光,透出阵阵肃杀之气。

    他目光锐利,审视着眼前一排排的士兵,表情严肃而专注。当看到第一个士兵艰难地举起巨石时,他微微皱眉,心中暗自评价:“力量尚可,但还需加强。”

    随着测试的进行,一名士兵在长跑中展现出惊人的耐力,步伐稳定,呼吸有序,李承乾的脸上闪过一丝赞赏,心中想道:“此子不错,可堪大用。”

    “武器使用,谁能熟练展示长枪技法?”李承乾问道。一名士兵熟练地舞动长枪,枪招凌厉。李承乾微微眯起眼睛,嘴角上扬了一瞬,暗自赞许:“这技法娴熟,是个好苗子。”

    “还有战术理解,若敌军从侧翼来袭,该如何应对?”李承乾抛出问题。有的士兵回答得条理清晰,他满意地点点头;有的士兵语无伦次,他则失望地摇摇头。

    士兵们内心充满了紧张和期待,张三在心里默默祈祷:“一定要被选上,这是改变命运的机会。”李四则紧握拳头,暗自给自己鼓劲:“我一定行!”

    他们之间也有小声的交流。

    张三小声对李四说:“我好紧张啊,要是选不上可咋办?”

    李四回道:“别慌,尽力而为。”

    经过一番严格的挑选,李承乾终于选出了百人。

    被选中的林武,心中满是激动和兴奋:“终于等到这一天,我一定要好好表现,不辜负太子的信任。”刘峰则暗自下定决心:“身为将门之后,我定要为家族争光。”赵刚脸上洋溢着喜悦:“家里的日子要变好了,我要拼尽全力守护这份荣耀。”

    那些落选的士兵反应各异。有的如王五,满脸失落和沮丧,低垂着头,嘴里嘟囔着:“唉,我怎么就没发挥好呢,失去了这么好的机会。”有的像赵六,表现得坦然和接受,他拍了拍王五的肩膀说:“兄弟,这次选拔确实高手如云,咱们回去继续努力,下次还有机会。”而脾气暴躁的孙七则心生怨怼,愤愤不平地说:“这选拔肯定不公平,我哪点比他们差了?”

    “从今日起,你们便是本太子的亲卫,定要护我周全,保东宫安宁!”李承乾大声说道。

    “谨遵太子之命!”士兵们齐声回应。

    消息很快传到了宫廷中,各方势力反应不一。

    皇后听闻此事,微微颔首,嘴角挂着一抹欣慰的微笑,轻轻摆弄着手中的珠串,心中想着:“承乾这孩子,总算是懂得为自己打算了。”

    而一向与李承乾不和的魏王李泰,听到消息后,脸色瞬间阴沉下来,手中的书卷被他狠狠地摔在地上,怒目圆睁,对身旁的谋士吼道:“这李承乾挑选亲卫,定是有大图谋,我们不能坐以待毙!” 随即,他派人暗中收买了一些落选的士兵,让他们在兵营中散布谣言,说李承乾挑选亲卫的过程不公平,有偏袒之嫌。同时,他还在朝堂上故意提及此事,试图引起皇帝的关注。

    吴王李恪在自己的宫殿中来回踱步,眉头紧锁,嫉妒地说道:“哼,李承乾这是在扩充自己的势力,本王也不能落后。”他吩咐手下用重金拉拢了一些朝中的官员,让他们联名上书,弹劾李承乾。

    皇帝在御书房中,听着太监汇报各方的动作,脸色阴晴不定。他轻轻抚摸着手中的玉玺,心中暗自思量:“这些皇子们为了皇位,争斗愈发激烈,朕倒要看看他们能闹到何种地步。”

    一日,皇帝召来心腹大臣长孙无忌,两人在御花园中漫步。

    皇帝神色凝重,说道:“无忌,你看如今这几个皇子,为了皇位明争暗斗,朕该如何是好?”

    长孙无忌微微躬身,回道:“陛下,皇子们年轻气盛,尚需历练。不过,这也说明他们对皇位的渴望,还需陛下多加引导。”

    皇帝长叹一声:“朕本希望他们能兄友弟恭,可如今......”

    长孙无忌说道:“陛下,不如暗中观察,看哪位皇子更有治国之能,再做定夺。”

    皇帝微微点头,陷入沉思。

    另一边,魏王李泰和吴王李恪暗中结盟,试图共同对抗李承乾。

    为了拉拢大臣,魏王李泰在府中举办了一场奢华的宴会。府内张灯结彩,佳肴美酒琳琅满目。

    李泰满脸堆笑,对一位位大臣敬酒:“各位大人,今日能来,李某感激不尽。日后还望多多关照。”

    大臣们有的表面迎合,心中却在盘算;有的则直接拒绝,表明立场。

    宴会结束后,几位大臣聚在一起私下讨论。

    大臣甲眉头紧皱,忧心忡忡地说:“这魏王如此拉拢,咱们该如何是好?若是站错了队,日后怕是没有好果子吃。”

    大臣乙捋了捋胡须,沉思片刻道:“依我看,还是得观望观望,不可轻易表态。”

    大臣丙摇了摇头,叹气道:“唉,这宫廷争斗,真是让人头疼啊。”

    吴王李恪也不甘示弱,同样设宴邀请大臣。

    李恪举杯说道:“诸位,本王一心为了朝廷,还望诸位能助我一臂之力。”

    有大臣敷衍道:“吴王殿下客气了。”

    很快,皇帝得知了皇子们举办宴会拉拢大臣的事情。

    皇帝怒拍桌子,喝道:“这些逆子,竟然如此明目张胆!”

    身边的太监吓得连忙跪下。

    皇帝来回踱步,思索片刻后下令:“传朕旨意,警告这些皇子,再有此类举动,严惩不贷!”

    魏王李泰接到皇帝的警告后,表面上诚惶诚恐,心中却在盘算。他在书房中来回踱步,对谋士说道:“这可如何是好?看来得改变策略了。”

    谋士献计道:“殿下,不如咱们暂且收敛锋芒,多在陛下跟前表现孝顺,同时暗中培植自己的势力。”

    李泰点点头:“嗯,就依你之计。”

    吴王李恪听闻警告,心中恼怒,但也不敢违抗。他对亲信说:“先避避风头,等这阵过去再说。”

    大臣们在皇帝警告后,态度纷纷转变。之前迎合魏王的大臣甲,如今在朝堂上对李泰敬而远之。大臣乙则主动向皇帝表忠心,称自己从未参与皇子之间的争斗。

    亲卫们在宫中,时常受到各种异样的目光和冷嘲热讽。林武心中烦闷不已,在夜晚无人时,对着月光自言自语:“我们只是想忠心护主,为何要遭受这般刁难?”刘峰则握紧了拳头,暗自下定决心:“无论如何,我都不会背叛太子。”

    一日,魏王李泰的手下在宫中与李承乾的亲卫相遇,故意找茬:“你们这群靠关系的家伙,有何能耐在宫中立足?”

    亲卫林武怒喝道:“休要血口喷人!我们行得正,坐得端!”

    双方僵持不下,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就在这时,李承乾及时赶到,厉声道:“都给我住手!在宫中闹事,成何体统!”

    回到东宫,李承乾看着亲卫们,语重心长地说道:“如今局势复杂,你们要更加小心谨慎,切不可意气用事。”

    亲卫们齐声应道:“谨遵太子教诲!”

    皇帝虽然表面上警告了皇子们,但私下里却派人暗中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

    皇帝对亲信太监说道:“给朕盯紧了,看看这些逆子们都在搞什么鬼。”

    太监点头应道:“陛下放心,奴才一定把事情办好。”

    在监视过程中,皇帝发现了一些皇子们不为人知的秘密和阴谋。

    原来,魏王李泰暗中与边疆的将领勾结,企图在必要时借助外力夺取皇位。

    皇帝得知后,气得脸色铁青,当即下令:“将那与李泰勾结的将领速速捉拿,押解回京!”

    又吩咐道:“封锁消息,莫要让此事传扬出去,以免引起朝局动荡。”

    而吴王李恪偷偷训练死士之事也被皇帝知晓,皇帝怒不可遏:“好大的胆子!给朕彻查此事,相关人等一个都不许放过!”

    一时间,朝廷上下人心惶惶。

    魏王李泰得知自己的阴谋被皇帝察觉,吓得瘫倒在地,冷汗直流。

    他惊恐地对谋士说:“这可如何是好?若是被父皇严惩,我就完了!”

    谋士赶紧献策:“殿下,此时唯有向陛下请罪,兴许还能求得一线生机。”

    李泰慌乱地点头:“也只能如此了。”

    吴王李恪同样惊慌失措,在宫中来回踱步,嘴里念叨着:“完了,完了,这下全完了。”

    他的亲信建议:“殿下,不如先将死士遣散,销毁证据,或许能蒙混过关。”

    李恪无奈道:“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

    与此同时,朝廷中的其他势力也对这场宫廷争斗有了各自的态度和行动。

    一些中立的大臣选择闭门不出,生怕卷入这场风波。皇帝深知他们的顾虑,于是在朝堂上特意安抚道:“诸位爱卿,朕深知尔等忠心为国,只要不参与皇子之争,朕定不会亏待你们。”

    那些中立大臣听后,纷纷跪地谢恩:“陛下圣明,臣等定当尽心竭力,为朝廷效力。”

    而一些投机分子则趁机巴结皇帝,想要借此机会升官发财。皇帝对这些人毫不留情,下令严惩:“尔等投机取巧之徒,妄图扰乱朝纲,拖出去重打五十大板!”

    一时间,朝中风气为之一正。

    民间关于皇子们争夺皇位的传闻也愈演愈烈。从繁华的京城到偏远的乡村,几乎无人不知。

    在京城的酒肆里,人们围坐在一起议论纷纷。

    甲说道:“听说那魏王勾结外将,这可是大罪啊!”

    乙接话道:“可不是嘛,这皇家的事儿真是乱套了。”

    丙摇头叹息:“也不知道最后会怎样,只希望别影响咱们老百姓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