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秦之神话魂穿易小川 > 第327章 朝堂争论分封制(中)

大秦之神话魂穿易小川 第327章 朝堂争论分封制(中)

    此时此刻,章台宫内的氛围显得有些凝重。

    扶苏端坐在龙椅之上,他的面庞被一层淡淡的阴影所笼罩,陷入沉思之中。

    而在殿内,群臣们分列两旁,众人的神情都十分肃穆,有的低头沉思,有的则交头接耳,低声窃窃私语。

    就在这时,叔孙通突然从队列中走了出来,来到大殿中央,拱手行礼,高声说道:“殿下,如今天下刚刚平定,先帝所推行的郡县制虽然能够集中权力,但在先帝驾崩之后,大秦的江山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难之中。各地纷纷揭竿而起,叛乱四起,我大秦的基业几乎毁于一旦。微臣认为,只有实行分封诸侯的制度,才是稳固江山的良策啊。诸侯们可以拱卫皇室,如此一来,必能确保我大秦万代昌盛,江山永固!”

    此言一出,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朝堂之上顿时议论纷纷。

    已故左丞相李斯之子李风,此时面色凝重,眉头紧蹙,嘴唇微颤,显然心中忧虑万分。

    李风深知分封之害,他的父亲李斯曾多次向始皇帝进谏,力陈分封的弊端。

    如今听到有人竟然提议扶苏重启分封,他怎能不心急如焚?

    于是,他赶忙出班,朗声反驳道:“殿下,臣以为此举万万不可!昔日周室分封诸侯,起初尚还相安无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诸侯势力逐渐坐大,彼此之间争权夺利,战乱频仍。周天子虽贵为天下共主,却已形同虚设,其权威尽失。

    而后大秦历经七世,坚定不移地推行新法,实行郡县制度,将全国划分为若干郡县,由中央直接管辖。如此一来,政令得以一统,国家力量得以集中,大秦方有强大之势,最终得以横扫六国,一统天下。

    今若重蹈分封覆辙,恐怕会导致祸端丛生,国家再度陷入分裂战乱之中。恳请殿下三思啊!”

    李风自幼受其父李斯的悉心教导,对李斯的许多政见都深表赞同,尤其是郡县制度。

    他深知这一制度对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的重要性,因此对于任何可能动摇这一制度的提议都持坚决反对的态度。

    李风的这番话语,犹如一把利剑,直刺叔孙通的心窝。

    叔孙通原本以为自己的提议能够得到众人的支持,却没想到会遭到李风如此激烈的反驳。

    周昌面对李风的一番提议,心中不由得泛起层层波澜。

    他深知,朝堂之上虽行郡县制,但先帝驾崩之后,胡亥篡权夺位,滥用暴政,导致天下大乱,国家社稷岌岌可危,这并非制度的过错。

    于是,周昌连忙出列,朗声说道:“李风,我朝虽行郡县,却因先帝驾崩,胡亥篡权夺位,暴政肆虐,导致天下百姓苦不堪言。这并非制度的过失,而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如今殿下英明神武,率军收复失地,剿灭叛乱,匡复大秦社稷,此乃天下之幸。若再行分封功臣,让他们驻守四方,各司其职,不仅可以确保地方安宁,更可以让中央朝廷高枕无忧。”

    周昌的话音刚落,大殿之中顿时鸦雀无声,一片死寂。

    群臣们都沉默不语,有的低头沉思,似乎在苦苦思索着应对之策;有的目光闪烁,游移不定,仿佛心中有许多难以言喻的想法。

    整个大殿都被一种诡异的沉默所笼罩,没有人敢轻易打破这片宁静。

    只有扶苏的目光在众人脸上缓缓扫过。

    对于淳于越等儒生来说,他们心中暗自思忖着,如果将功勋以及宗亲分封出去,那么凭借着儒家学说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朝堂之上必然会逐渐被儒家思想所主导。

    这样一来,他们所倡导的儒学将会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发展,未来有望在自己的手中发扬光大。

    即使千年之后,儒家学说依然会因为他们的贡献而在历史长河中占据一席之地。

    然而,对于项梁而言,他的内心其实更倾向于分封。但由于目前的形势所限,他不方便直接表明自己的立场。不过,他可以在暗地里适当地推波助澜,引导事情朝着他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而蒙毅心中却是有些焦虑不安,他暗自思忖着:此次分封之后,朝堂之上的功臣们都被分封到各地,中央权力出现了一段真空期。这对于他想要推行的改革来说,恐怕会带来诸多不利因素。

    不仅如此,分封制度的实施必然会助长一些人的野心,最终可能会引发新的战事。

    想到这里,蒙毅决定不再沉默,他毅然出列,打破了朝堂上的沉寂。

    蒙毅朗声道:“周博士,人心是最易变的。即使是那些功臣和宗亲,时间一长,也难保他们不会心生异志。而在郡县制下,官员由中央直接任免,这样更便于管理,朝廷也能够集中力量来发展国家。相反,如果实行分封诸侯的制度,各个诸侯将各自为政,税收和军事都不受中央的节制。长此以往,这些诸侯的势力必定会像尾巴一样越来越大,难以控制。”

    蒙毅的话音刚落,伏胜便上前一步,他先是恭敬地行了个礼,然后用洪亮的声音说道:“殿下,如今大秦刚刚兴起,天下才刚刚安定下来。微臣观察周朝的历史,发现他们实行分封诸侯的制度,使得国家享国数百年之久。所以,微臣认为,现在应当广泛地分封诸侯,让他们成为皇室的屏障。诸侯们拱卫着中央,即使天下发生变故,也会有宗亲们起兵勤王,这样就可以确保我大汉的江山能够长治久安。”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

    不少大臣点头赞同,觉得分封功勋诸侯能巩固大秦天下。

    众人交头接耳,低声议论着,有的表情严肃,有的则露出兴奋之色。

    “蒙将军所言甚是,分封诸侯实非良策。”一位大臣皱着眉头说道。

    “伏博士的提议也有道理,宗亲诸侯可保皇室安稳。”另一位大臣反驳道。

    项梁在一旁沉默不语,但他的眼神却不时地扫过众人,似乎在观察着局势的发展。

    淳于越微微皱眉,心中暗自思忖:“蒙毅的观点固然有其道理,但只有分封诸侯才能为儒家学说的传播提供更多机会。”

    朝堂上的气氛愈发紧张,众人的争论声此起彼伏,仿佛要将整个朝堂都淹没。

    片刻之后,站在一旁的蒙恬突然脸色凝重,满脸忧虑地迈步而出。他双手抱拳,向扶苏深深一揖,然后挺直身子,朗声道:“殿下,臣有一言,还望殿下斟酌。”

    扶苏见状,微微颔首,说道“上将军,卿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