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小子到阁老 第442章 五年计划
林开云见了,笑道:“东北地盘可不小了,居然五品之上的官员一个都没有!当然五品以下的下官还是知道几个的,但是高官没有,都知道当官了会回馈当地,由此可见一斑!当然这些也没什么,就说农业,高丽红薯玉米等种植成功,诸位都是知道的。由此可见东北肯定能成功,毋庸置疑!”
工部屯田司郎中打断他:“林编修此言有理,但我国主要粮食产区是西南、中原,江南、华南。你之前在广州住过,知晓水稻可种植几季。东北那气候最多一季罢了,如今大明的粮食完全够吃,如此何必折腾!”
林开云认真看了殿中众人一眼,勾了勾唇:“大人说笑了,如今大明的粮食哪里够吃?够吃这两个字可是有问题的。”
前世基本上解决温饱问题都是1987年了,现在才到那里啊!
“为百姓立言,为天地立心,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几句话,相信诸位大人都听过。与天地相比人太渺小,对万世而言现在不过沧海一粟。我们只说百姓,够吃和吃饱这是两个概念。不知诸位知不知道百姓家中有多少存粮?不知诸位可曾算过大明所有的粮食算在每个百姓身上,一人能分多少?”
说罢,殿中就是一静!这两个问题他们不知道!也根本没想过!
“陛下,东北有广阔的土地怎么就不能试一试能不能种呢。新式作物推广这些年,人口慢慢增加,由此可见百姓的生活在慢慢改善,朝廷为了百姓能多吃一口饭,有错吗?朝廷为了百姓能吃饱饭努力有错吗?不过就是试错成本罢了,这需要多少?再则有高丽的例子在,有什么可怕的!”
东北的黑土地啊,现在不发展等待何时,再则关外那么多满人,这不得多注意吗!
正德帝看着殿中那人有些恍惚,年轻就是好啊,只有他这样的年轻人敢如此不管不顾!之前他吩咐太子组织人手去种植,不过效果不大,种出来的东西小的可怜,产量少的得很。不知是不是种植时间不合适。
正德帝缓缓开口:“爱卿所言甚是,然东北之地,气候寒冷,若开垦种植,诸多艰难险阻,爱卿可有良策?”
林开云拱手道:“陛下,臣以为可先派遣擅长农事之人前往探查土壤,再挑选耐寒之作物试种。如土豆,此物适应性强,产量颇高。再者,可招募流民前往东北,许以优厚条件,给予农具种子。当地官府也应积极配合,兴修水利,抵御严寒。东北自古便是流放之地,若是可行,亦可将监牢中犯事百姓迁往。”
众大臣听后窃窃私语,有的点头,有的皱眉表示担忧。
这时丁无为站出:“陛下,迁徙一事耗费巨大,若失败,恐伤国本。”
林开云朗声道:“丁大人,虽有风险,但收益亦不可估量。如今只是尝试,循序渐进,并非倾全国之力。流民易生事,当地官员不仅要注意百姓安全,还要以防流民流窜。而犯事之人在监牢中坐着干什么,吃白饭吗?且若成功,不仅解决流民,还可巩固边疆。东北与高丽接壤,若是发展起来,之后若是在受倭寇侵扰,不管是人口还是粮食都能及时补充。”
众大臣听了,眼睛一瞪。这小子真是不怕天高地厚!随时鼓动陛下。也不想想人家高丽王子还在国子监呢!
将视线往龙椅的方向一看,果不其然,正德帝沉思片刻:“爱卿所奏有理,此事按折子所言办吧!这快开春了,工部将人手选了便派出去吧!”
林又松出列:“是,陛下!”
说罢,正德帝看了林开云一眼,“大明第一个五年计划,你给大家好好说说!”
林开云一愣,在众位大臣的脸上划过,躬身道:“所谓大明五年计划,即是对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大明的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一年又一年,大明立国两百年,高祖休养生息、太宗大力发展。鼎盛时期大明的税收达到2000万两,去年一年税收仅仅400多万两,差距达到五倍!陛下,去年商务司利润300多万两,若是同税收加载一起,可达800万两。由此可见我们这代人行,只要我们敢于放手去做,重现辉煌,完全不是问题!”
众人:“........”
你这话自己听听是在说我们不行,还是在说你行!
干脆直接说有你林开云在,什么都不是问题算了!
正德帝也无语看了那小子一眼,叫你说你就好好说不行,偏要提大家不行,你师公还在呢!
任平正目无表情看了他一眼。
“大家时间宝贵,展开好好给大家说说。”
林开云应是,之后接口道:“诸位,之前各地的摸底大家都知道,各地有什么特色产业也是知晓的。如今我们已经完成基础调查、信息搜集,接下来就是产业如何发展。刚才提的各方发展不过是大方向,实则各地还有不少其他东西,就如景德镇的瓷器、云南的巨木。如今濠镜同西洋的贸易往来十分平凡,茶叶、瓷器、丝绸等物可谓供不应求,如此我们不是应该大力发展吗?水泥路通行,大大加强各地的往来,我们也该将其全国盘活才是!大明第一个五年计划:一是集中力量进行特色产业发展,二是加快推进农业的发展!”
两点一提出,就如水滴掉进了油锅,殿中热烈了讨论了起来。
林开云退后两步,听着大家的讨论不说话。无非就是一些老生常谈的话语,诸如数典忘祖、动摇过本之类......这些话他听得可不少。
正德帝看着下方说的面红耳赤的众大臣,等他们自己吵,这样的场景要不要就来一波。
等众人慢慢安静下来后,已经过了快一盏茶时间。
林开云动了动身子,站的时间长了点,麻了!
有言官出列,对着林开云问道,“林编修所言有失偏颇,陛下在位四十余年上承天意,下顺民心,世人无不敬服。都知道粮食丰收要看天意,这些年冬日严寒,夏日高温,这样的气候对于庄稼来说便不是好天气。先帝在位时税收不过200多万两,到如今的400多万两已经翻倍。由此可以看出陛下以及朝堂的努力,大明慢慢发展,挺好!至于五年计划,若真展开,岂不是百姓随意流动,这样一来各地又发展,各地税收又如何收取。东北种植植物能不能填补各地的粮食缺口都未可知。林大人,你这五年计划说不得要逼死百姓了!”
工部屯田司郎中打断他:“林编修此言有理,但我国主要粮食产区是西南、中原,江南、华南。你之前在广州住过,知晓水稻可种植几季。东北那气候最多一季罢了,如今大明的粮食完全够吃,如此何必折腾!”
林开云认真看了殿中众人一眼,勾了勾唇:“大人说笑了,如今大明的粮食哪里够吃?够吃这两个字可是有问题的。”
前世基本上解决温饱问题都是1987年了,现在才到那里啊!
“为百姓立言,为天地立心,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几句话,相信诸位大人都听过。与天地相比人太渺小,对万世而言现在不过沧海一粟。我们只说百姓,够吃和吃饱这是两个概念。不知诸位知不知道百姓家中有多少存粮?不知诸位可曾算过大明所有的粮食算在每个百姓身上,一人能分多少?”
说罢,殿中就是一静!这两个问题他们不知道!也根本没想过!
“陛下,东北有广阔的土地怎么就不能试一试能不能种呢。新式作物推广这些年,人口慢慢增加,由此可见百姓的生活在慢慢改善,朝廷为了百姓能多吃一口饭,有错吗?朝廷为了百姓能吃饱饭努力有错吗?不过就是试错成本罢了,这需要多少?再则有高丽的例子在,有什么可怕的!”
东北的黑土地啊,现在不发展等待何时,再则关外那么多满人,这不得多注意吗!
正德帝看着殿中那人有些恍惚,年轻就是好啊,只有他这样的年轻人敢如此不管不顾!之前他吩咐太子组织人手去种植,不过效果不大,种出来的东西小的可怜,产量少的得很。不知是不是种植时间不合适。
正德帝缓缓开口:“爱卿所言甚是,然东北之地,气候寒冷,若开垦种植,诸多艰难险阻,爱卿可有良策?”
林开云拱手道:“陛下,臣以为可先派遣擅长农事之人前往探查土壤,再挑选耐寒之作物试种。如土豆,此物适应性强,产量颇高。再者,可招募流民前往东北,许以优厚条件,给予农具种子。当地官府也应积极配合,兴修水利,抵御严寒。东北自古便是流放之地,若是可行,亦可将监牢中犯事百姓迁往。”
众大臣听后窃窃私语,有的点头,有的皱眉表示担忧。
这时丁无为站出:“陛下,迁徙一事耗费巨大,若失败,恐伤国本。”
林开云朗声道:“丁大人,虽有风险,但收益亦不可估量。如今只是尝试,循序渐进,并非倾全国之力。流民易生事,当地官员不仅要注意百姓安全,还要以防流民流窜。而犯事之人在监牢中坐着干什么,吃白饭吗?且若成功,不仅解决流民,还可巩固边疆。东北与高丽接壤,若是发展起来,之后若是在受倭寇侵扰,不管是人口还是粮食都能及时补充。”
众大臣听了,眼睛一瞪。这小子真是不怕天高地厚!随时鼓动陛下。也不想想人家高丽王子还在国子监呢!
将视线往龙椅的方向一看,果不其然,正德帝沉思片刻:“爱卿所奏有理,此事按折子所言办吧!这快开春了,工部将人手选了便派出去吧!”
林又松出列:“是,陛下!”
说罢,正德帝看了林开云一眼,“大明第一个五年计划,你给大家好好说说!”
林开云一愣,在众位大臣的脸上划过,躬身道:“所谓大明五年计划,即是对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大明的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一年又一年,大明立国两百年,高祖休养生息、太宗大力发展。鼎盛时期大明的税收达到2000万两,去年一年税收仅仅400多万两,差距达到五倍!陛下,去年商务司利润300多万两,若是同税收加载一起,可达800万两。由此可见我们这代人行,只要我们敢于放手去做,重现辉煌,完全不是问题!”
众人:“........”
你这话自己听听是在说我们不行,还是在说你行!
干脆直接说有你林开云在,什么都不是问题算了!
正德帝也无语看了那小子一眼,叫你说你就好好说不行,偏要提大家不行,你师公还在呢!
任平正目无表情看了他一眼。
“大家时间宝贵,展开好好给大家说说。”
林开云应是,之后接口道:“诸位,之前各地的摸底大家都知道,各地有什么特色产业也是知晓的。如今我们已经完成基础调查、信息搜集,接下来就是产业如何发展。刚才提的各方发展不过是大方向,实则各地还有不少其他东西,就如景德镇的瓷器、云南的巨木。如今濠镜同西洋的贸易往来十分平凡,茶叶、瓷器、丝绸等物可谓供不应求,如此我们不是应该大力发展吗?水泥路通行,大大加强各地的往来,我们也该将其全国盘活才是!大明第一个五年计划:一是集中力量进行特色产业发展,二是加快推进农业的发展!”
两点一提出,就如水滴掉进了油锅,殿中热烈了讨论了起来。
林开云退后两步,听着大家的讨论不说话。无非就是一些老生常谈的话语,诸如数典忘祖、动摇过本之类......这些话他听得可不少。
正德帝看着下方说的面红耳赤的众大臣,等他们自己吵,这样的场景要不要就来一波。
等众人慢慢安静下来后,已经过了快一盏茶时间。
林开云动了动身子,站的时间长了点,麻了!
有言官出列,对着林开云问道,“林编修所言有失偏颇,陛下在位四十余年上承天意,下顺民心,世人无不敬服。都知道粮食丰收要看天意,这些年冬日严寒,夏日高温,这样的气候对于庄稼来说便不是好天气。先帝在位时税收不过200多万两,到如今的400多万两已经翻倍。由此可以看出陛下以及朝堂的努力,大明慢慢发展,挺好!至于五年计划,若真展开,岂不是百姓随意流动,这样一来各地又发展,各地税收又如何收取。东北种植植物能不能填补各地的粮食缺口都未可知。林大人,你这五年计划说不得要逼死百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