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午夜杂货铺 > 第615章 走进墙里的人

午夜杂货铺 第615章 走进墙里的人

    顺着他手指望去。

    虽然壁画上有好几个形态各异的人,不过我一眼确定了他所知的是哪个。

    的确!这是个侧面站着的男人,只能看到半张脸,但我一眼就看出他的与众不同。

    “还真是啊!”

    靠近一米,我弯了弯腰仔细看,不由的头皮一麻。

    这人不但姿势和壁画上的其他人物不同,就连衣着和发型也不一样,主要是他似乎戴着一副眼镜。

    八九百年前的北宋时期有戴眼镜的?那时候都未必有玻璃。

    就算有,也不该出现在墓穴壁画的人物上。

    再看他的穿着,虽然太不明显,但相对更像是现代人的衣服。

    感觉到了不太对劲儿,我赶紧喊来冯红林和小胡他们。

    因为这间耳室面积不大,只有冯红林、李文康以及小胡进来了。

    冯红林瞅了几眼,并没能看出个所以然,可小胡只看了一眼,便立刻惊呼出了声。

    “天呐!这到底什么情况啊!”

    “怎么了,胡老师?”

    冯红林赶紧问。

    “这……这壁画上的人好像是谷老师,而且打扮和衣着也一模一样!”

    他又立刻喊来谷教授的另外两个助手,他俩也是第一时间认出了壁画上的人像极了谷教授。

    “谷教授失踪时,就是穿着这么一身衣服!”

    “还有这发型……”

    三个助手看着壁画上的人,既激动,又有些不知所措。

    “不对啊!我记得谷教授不戴眼镜!”想到上次见到谷教授时的情景,我忙插嘴道。

    “老师只戴老花镜,而且平时并不戴。”

    小胡回道。

    “难不成谷教授进入到了壁画中?”

    李文康喃喃道。

    其实这一刻,耳室内所有人都是这么想的。

    李文康戴上白手套,使劲弯腰,几乎把脸贴到了壁画上。

    “大家往后退!”

    三个助手此刻都处于懵逼的状态,不过还是很配合地后退了两步,退到门口。

    冯红林凑到李文康身侧,轻声问:“有什么发现?”

    “墙壁上好像有指纹!”

    很快,李文康赶紧用法医专用器材提取到两枚半指纹。

    确定刚才不管是毕延勇还是我,都没有伸手碰过墙壁,问小胡,小胡回答也很肯定,虽然这个古墓已经发现了好几天,可进入古墓的都是专业的考古人员,而且大都带白手套,绝对不会乱碰乱摸,只有谷教授不喜欢带手套。

    所以说,指纹极有可能是谷教授留下的。

    如果证实了指纹是谷教授的,也就能证明谷教授失踪时,进入过这间耳室。

    这时候除了冯红林和李文康,其他人都退到了耳室外。

    我无意中瞥见毕延勇表情似乎不太对劲,他脸色煞白,双眼红肿,眼神中透着哀伤。

    这就让我有些不理解了。

    知道他和谷教授的好朋友,可毕竟都是深谙世道的成年人,情绪咋就这么外漏呢!

    他这样子给人的感觉,不是好朋友出了事,而是死了爹或娘。

    我一愣神之际,耳室内的冯红林和李文康似乎商量出了结果,他们走到门口的小胡身前。

    “胡老师,能不能把这正面墙边凿下来,待回去?”

    小胡毫不犹豫回道:“不能!这古墓中的所有文物都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上头下过令,不允许有丝毫的人为破坏!”

    冯红林毕竟是市派出所第一副所长,还当着不少属下的面,一时间被怼的有点接不上话。

    没想到这时候神情恍惚的毕延勇开了口。

    “不用再折腾了,事已至此,老谷回不来了!”

    这话一出口,所有人齐刷刷望向他。

    “毕先生,你什么意思?”

    冯红林把视线从从小胡身上转移到了毕延勇身上。

    “我是说老谷回不来了!”

    “毕前辈,你……你为啥这么说?”

    小胡忙插嘴,声音有些颤抖。

    “因为……因为同样的事情我经历过一次,我的父亲,也就是老谷的研究生导师就是这样的下场……我原本计划此生不会再提起这件事,也签过保密协议,只没想到……没想到又经历了一次。”

    这话震惊到了所有人。

    “毕先生,你能不能说得详细点,你说的同样的经历,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毕延勇深吸了一口气,然后抬头望向墓顶,眼神忽然变得深邃又迷茫。

    “看看时间,这件事已经过去了整整二十八年,可是对于我而言,就好像发生在昨天一样,但是所有细节依旧历历在目。”

    一听“二十八年”我心头顿时一震,竟然和徐半仙、海大虫他们一群阴阳先生在黄河边上斗黑蛇的时间一致。

    两件事之间难道有关系?

    我脑中只是闪过这个杂念,害怕打断毕延勇的思绪,我并没有说出来。

    毕延勇的描述十分详细,可见他所言不虚,尽管这件事已经过去了二十八年,却如同印在了他的心底……

    二十八年前,也是秋末冬初时节,当时毕延勇的父亲已经退休,而接替他担任考古系主任的正是谷超华。

    在山西和山东交汇处的深山里,发现了一个隐藏在山体内部的奇怪建筑,是煤矿工人在挖煤时发现的。

    等到谷教授他们赶到时,已经是一个月后了,好在当地的有关部门很给力,这处奇怪的建筑并没有被破坏。

    可能也是巧了,或者是命运的安排,接到考古任务时,谷超华正毕延勇家做客。

    了解大体情况,谷教授的父亲也觉得好奇,就跟着谷教授赶往现场。

    当然,也带着了当时还不满20岁的毕延勇。

    还没等到地方,考古队的成员已经议论起来,因为车在山路上颠簸了三个小时,还没有到目的地。

    早知道这已经是群山腹地了,根本没有人烟,怎么会有大型的人工建筑呢?还是古代的。

    在山路上整整行驶了四个半小时,终于到地方了。

    那是一处煤矿开采地。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正是山西煤矿发掘最疯狂的时代。

    挖煤赚钱太容易,赚钱都赚红了眼。

    据说很多煤炭老板大字不识一箩筐,出出进进却带着司机秘书,豪车的后备箱内永远放着汇源肾宝和万艾可。

    当时的很多煤老板为了开采出更多的煤,甚至会把一座山给掏空,一旦发生坍塌事故,便立刻用钱摆平。

    当时社会上流传着个笑话:某山西煤老板儿子和燕京大官儿子互相吹牛,官二代拍着胸脯问煤二代,只要钱到位,他什么事都能办成。

    煤二代随口问,给五十亿能不能把他爹的照片挂到燕京城内最高的建筑上……

    考古队下了车,并没有立刻看到那个奇怪的建筑,而是跟着带路之人进入到了矿洞中。

    在矿洞中前行了几十分钟,才看到那个让当地考古部门称为“不该存在的建筑”。

    见第一眼时,连见多识广的老考古队员们都连连称奇。

    首先,可以肯定这是人工建筑。

    其次,这建筑的规模相当壮观。

    让所有人都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在矿洞挖到这里之前,这建筑全是被密封在山体内部的,根本没有进出的路。

    要知道这里可是偏远山区的不毛之地,这无论如何都不合理。

    建筑内部面积大约两千平米,稀稀拉拉放着不少青铜器、瓷器还有石器。

    作为专业的考古学家,当然第一时间会选择鉴定文物的年代。

    组成考古队的一共有十几人,除毕延勇、谷超华外,还有国家文物局和当地文物部门的,都是有着几十年考古经验的老学者。

    一般的古董文物,在他们这些人面前,基本连碰都不用碰,就能看出具体年代。

    可是面对眼前的古物,众人都傻眼了。

    因为这些古物不符合任何年代文物的特征。

    如果非要归类,更像是商周时期的。

    考古圈子外的人大概不知道,商周时期因为时代久远,这个时代的古物已经不能算是古董了,只能称其为文物。

    不过那个年代的出土文物都粗糙捡漏,即便是赫赫有名的司母戊鼎以及大盂鼎等,其实也相当的粗糙。

    可是眼前奇怪建筑内的青铜器明显很是精致,而且几乎没有生锈。

    当时就有人提出,这并不是典型的青铜器具,而是一种青铜为主的合金。

    后来经过检测,也验证了这种猜测是正确的。

    经过一番简单的查看,有人提出这些古物存在的年代可能比商周时期还要早很多年。

    要知道在国际上,商朝是我国被承认的最早朝代,如果比商朝还要久远很多,那就是原始部落时代。

    那个时代的人,即便是已经摆脱了茹毛饮血,也不可能有制造出眼前这些古物的能力。

    这就好比让清朝人制造航天母舰,都不能算强人所难了,分明是瞎扯淡。

    在建筑内,除了大量不合理的古物,墙壁上的奇怪壁画也引起了考古队的注意。

    这些壁画雕刻得栩栩如生,而且十分清晰,这本身已经不合理了。

    当时考古队的条件比较简陋,煤炭矿工队照明设备也相当一般。

    再加上这一路的奔波,大部分考古队员的年龄偏大,折腾了一阵后,这支考古队的队长就让大家原地休息。

    当时,谷教授和毕延勇紧挨着坐着,和其他人一样,在低声交流对眼前所见古物的看法。

    当时毕延勇还瞅了一眼自己父亲——他父亲站在一面石壁前,在仔细看壁画。

    知道父亲好奇心极重,见到这样的东西,肯定“望眼欲穿”。

    俩人交流了几分钟,等毕延勇再次抬头时,就发现自己父亲已经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