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逐道长生 > 第九十一章 大朝会

逐道长生 第九十一章 大朝会

    翌日清晨,汴京,大庆殿。

    大殿殿外设置东、西两座楼,像寺院中的钟楼,楼上有太史局的官员保章正,观测、校验漏壶的刻度,按时按刻手执牙牌奏报时辰。

    随着象征着卯时一刻的奏报声响起,守在大殿门口的纠察御史清喝一声,两旁的带械御前班直立即推动沉重的大门,将蒙蒙亮的天空与逐渐苏醒过来的汴京关在了门外。

    李独霜身着绯色圆领官袍,头戴直角璞头,微微低首,一如在场官员所保持的那样,双手将乳白色的牙笏举在胸前,眼角余光却注视着前方站出班列的一名紫袍大员,耳中则传来沉稳有力的汇报声。

    那是东府之长,当朝宰相陈东来。

    “金国完颜宗弼与完颜银术可在赵郡公与忠武将军的联手压迫下退往胶州,于氓砀山一线抵住相持,我大宋收复故土齐州。”

    “湘南路经略使上报,言大理国主以亲弟镇南王为使者,携国书自眉州、菱州一路往汴京行来,欲表臣服之心。”

    “广南西路奏报,归德将军率领克蛮军于八月初五于广顺州大败侬智高叛军,歼敌一万余,收复左州、广顺州等诸州。”

    官家高居御座,大喜,命翰林学士起草,知制诰拟旨,大赦天下以庆之。

    群臣三呼万岁,郑重致礼。

    礼毕之后群臣喜形于色,彼此交头接耳,嗡嗡之声四起,但今日纠察御史颇为大度,均视而不见。

    李独霜起身之后,看到身前的刑部侍郎,与其右侧的礼部侍郎着实有些欣喜交加,忍不住窃窃私语以至于帽檐下的直角璞头晃动明显。再侧首向后看去,身后的光禄寺少卿与旁边的太常寺少卿亦是聊得火热。

    宰相之语昭示着国力显着提升,满堂文官作为士大夫的代表显然更是与有荣焉。

    朝堂一派振奋之象!

    李独霜看向自己手中的牙笏,乳白色的釉面上写满了蚊蝇般的文字,却是关于调整部分大理寺行政架构的谏言。这是昨日与大理寺卿颜瑟交流一番之后得出的产物,规避了一些牵涉甚多的要害职位,将一些繁琐杂乱,效率低下的职位进行了调整与合并。例如将大理寺丞由六人缩减为四人,分二人各自辅助大理寺正,从而避免互相推诿,逃避责任的问题。

    这种情景之下,却是不好提出来。

    正为难之时,位于前方右侧第三列当中有人横跨一步,站将出来,并高举牙笏,振声吐言:

    “启禀官家,我大宋国力蒸蒸日上,当真可喜可贺,此诚为官家与陈相夙兴夜寐,殚精竭虑的成果,臣敬贺之!”说罢就带头一拜,此举带动了大部分的官员再次施礼。而位于左首的连正卿愣了一下,旋即黑着脸跟着下拜,其身后的枢密院诸臣方才跟着行动。

    李独霜定睛一看,却是参知政事范廷枢,

    不愧是位于宰执之列的高官,只一句话就将大部分本是只属于枢密院的功劳归因为官家与陈相的运筹帷幄,这种对时机的把握以及精准找到切入点的本事确实让人望尘莫及。

    至于效果如何,只看言笑晏晏的官家就知道了。

    “国家之政,向来不在于报喜不报忧,臣曾公琪有本上奏!”

    一道沉肃清洌的声音横穿出来,不仅使得火热的大庆殿骤然冷却下来,其犀利的话语更是将范廷枢的脸激得通红,却碍于程序未能反驳。李独霜抬眼望去,却是左侧第三列的签枢密院事的曾公琪举起牙笏站了出来,于文武两列之中昂首挺立。

    官家慢慢收起了笑容,“唔”了一声作为过渡,出于对宰执重臣的尊重,随即抬手请曾公琪讲来。

    “受官家信赖,臣掌全国军械已有数年,然而自绥远之战、青州之战以及广顺州之战,我大宋储备军械已十去七八。。。。。”曾公琪开始介绍目前军械的现状,以及遇到了的一些问题。

    受此影响,一些精熟于实务的大臣开始陆续站出来指出各项问题,并各自提出了解决办法与建议,希求得到官家与宰执的批准。

    场面顿时又显得凝重了起来。

    “近来,汴京地下势力当中出现了一个叫“正气堂”的组织,除了确实惩处和清除了一些无赖与泼才之外,近日竟谋害了一名朝廷命官。据说其武力甚高,传闻先天高手当中的“渔夫”亦是折在了他们手中,我开封府无力捉拿,还请官家与诸公商议一番,对于这种新冒出来的秘密组织,还望商议个章程出来。”

    轮到待制重臣,辖制汴京区域的开封府尹发言时,却是出人意料地抛出了一个问题。

    众臣彼此对视,皆有些惊诧,汴京地界什么时候冒出这么厉害的组织了,竟然能捕杀先天高手?

    官家脸色沉了下来,唤出皇城使,诏令他将正气堂的底细摸清楚,并限期将其捉拿归案,届时皇城司将配合开封府与大理寺一同审理。

    听闻先天高手都奈何不了,皇城使王继恩不由脸露难色,官家哼了一声,朝着左侧扬了扬下巴,龙椅旁边一处屏风转出了一位身形佝偻的老者。王继恩见状大喜,毫不犹豫地接下了诏令。

    李独霜皱了皱眉,抬头仔细查看那名老者,却由于距离太远,没看出个大概。

    此后一个时辰内,在李独霜汇报大理寺的改制方案后,陆续又有数名五品以上的大臣提出了谏言,官家命司礼监依次登记。

    此时阳光已从天窗照了进来,正正投射到龙椅背后,将大宋至尊衬托得愈发神圣。

    却是已经巳时,日至隅中。

    官家由是宣布大朝会结束,散朝。

    李独霜随着满朝文武,步履匆匆地离开了皇宫,没多久就回到了家中。

    果然,在自己的书房内看到了已恭候在一旁的辰龙与寅虎。

    “说吧,你两可是一同做了某件大事?”李独霜没好气地朝着二人说道。

    “嘿嘿,魁首英明,”辰龙率先承认,而寅虎主动说道:

    “我等摸了摸地下世界的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