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窃君心 > 第77章 济北时疫

窃君心 第77章 济北时疫

    “姚姑娘,以后不必如此。”

    这一连七日,姚万旭已经变着法子过来送了好几回东西了。

    就头两回能遇见他人,之后不知道是不是故意避开她,都没再见到。

    “齐大人,您就收下吧,我这可是准备了很久的糕点。”镶嵌螺钿的描金食盒递到跟前,挡住了他的去路。

    前两回还没说两句话,齐书廷就趁她没开口,直接走了。

    任姚万旭怎的唤他都没有回头。

    今日特地一大早在府衙门前等着,果然让她等到了,这次得堵好了,绝不能让他趁机又走了。

    两厢僵持,一个不肯接,一个不愿意放。

    齐书廷顾忌着姚万旭是个小娘子,也不好直接甩手就走。

    就在这时,一只手从旁边伸了过来,直接把食盒接到手上。

    “姚小姐的心意我就替他收了。”

    王守义颠了颠拎着的食盒,满脸笑意。

    姚万旭抿着唇,控制着自己的情绪,事已至此,她也不好再说其他的。

    心里已是恨透了这位王大人,三番两次的坏她好事!

    王守义看着远去的背影,还是那副纨绔样:“齐大人是不是要感谢我的出手!”

    齐书廷并未搭理他,径直走出了官署。

    “哎,我说,难道堂堂齐大人,是在玩欲擒故纵的把戏?”王守义跟上,脚不停,嘴上也不能得闲。

    “看来是了,齐大人是不是在怪我坏了你的好事。”

    前面的人停了来。

    “你是准备要和我去乡下么?”

    这话终于让王守义闭嘴,连连摆手道:“别了,我还是留在城里给您稳住姚县令的好。”

    齐书廷不置可否,直接上了前头的马车。

    去乡下的路远不如官道平整,齐书廷一路颠簸了好半天,才到了目的地。

    面前的村庄已经荒芜,但剩下的残垣断壁显示出当初遭受的磨难。

    杂草在烧焦的残壁中努力生长,显然,现场只是草草收拾过而已。

    “大人!”身后的侍从见齐书廷准备走进去,紧张地出言提醒。

    也不怪侍从紧张,这处废墟便是去年年初闹了时疫的村落。

    姚大人文书上说的,一个月已经处理得当。

    照眼前的情况来看,可不像姚大人文书上说的那样得当。

    文书上说,已经把染了症状的村民聚在了一处。召集了济北的大夫,一同研究时疫的药方,并在一个月内找到对症的药方。

    只需对症的药材便成,后来就是朝廷拨款,村民得到医治,在一个月内控制了感染人数。

    齐书廷查了一圈,面色愈发的阴沉:“你分派几个人到附近村落打听一下。”

    转身吩咐一旁是侍从。

    已经下晌,也不好多待,便直接回了济北城中。

    ————

    酉时,官署内。

    侍从刚回禀完事情出来,才见到晃晃悠悠出现的王守义。

    “王大人。”

    王守义随便应了一声,便径直进去齐书廷的书房。

    只见齐书廷眉头紧锁,食指一点一点地敲击着桌面,神色严肃。

    见他这样,怕不是发现什么问题了。

    王守义收起了笑脸,正色道:“可是有查出了什么?”

    齐书廷抬头看了他一眼

    “嗯”

    “可是有线索了?”

    王守义自觉坐下,等着对面的人开口。

    “今日我去那闹时疫的村落走了一圈。”

    “嗯?”王守义睁大了眼睛,暗自把凳子挪了挪,远着他些。

    “恐怕去年那场并不是简单的瘟疫。”齐书廷神色模辩,

    “发生时疫的那个村落,是连带着人一起烧没了。”

    王守义半张着嘴,好半晌都说不出话来。

    “你怎的的确定?”王守义搓了搓手臂,虽是怀疑,但已经信了八九分。

    齐书廷低头沉思了片刻:“昨日我走了一圈,那村落烧毁后也只是草草处理了,生活器具都未曾带走,就算一家两家如此,也不会出现这么多户都是一样的情况。要知道,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家中器物也是一笔大开销了。”

    “那会不会是因着时疫,百姓怕器物会沾染上?这才没带。”

    王守义自小锦衣玉食,虽不至于是不识五谷,到对平常百姓生活方式不甚了解。

    通常出现瘟疫的时候,方圆几里都要隔绝开,怕器物沾染上而不带,也还算合理。

    齐书廷一开始也是这样想的,但他发现几户,珠钗首饰都没拿,这便不合理了。

    “村里还落下了些许细软。”齐书廷冷静开口。

    这话一说,无端让王守义后背一凉。

    他虽是在上京跟着三皇子整日胡闹,到至今也没闹出过人命。

    这屠村的事情,从来只在历史之中听过。

    气氛变得凝重起来。

    “假设是因着紧急没来得急拿,但依姚县令的所说,疫病很快得到控制,并且还罗列了一套处理之法。”

    “其中就有消杀疫病的办法,如今过了这么久,村中竟无人去寻回东西?”

    “我让人去问了附近的村落,竟无人知晓原先的人家如今搬到何处。”

    这其中没有猫腻,说出来是没人会相信的。

    王守义已经接受了齐书廷的这个说法,谨慎问道:“那我们该如何?”

    齐书廷摩挲着茶杯,思考了一会儿。

    他们这次到江南,本着是看政绩和督查下面官员行事风格的,并未带多少人手。

    这济北的事情显然不简单,他们不可贸然发难,打草惊蛇了。

    “我们明日便回苏城,看能否加派人手,再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齐书廷权衡了一下,很快做出决定。

    王守义自然是没有什么异议,毕竟,这一行主要靠的还是齐书廷。

    收到两人通知的姚县令急急赶来,他们这突然的离开,让姚县令高兴中又带着些不安。

    两方见面,自然少不得要互相打探。

    “齐大人,王大人,怎的走的这般急,我要已经准备了送行宴了,但这一时半会的,怕是来不及。”姚县令满脸恭维的道。

    齐书廷面上倒是不显,很是自然地回道:“苏城突然来了信,我们的一位故友碰巧到了苏城,已多年未见。”

    “姚大人这处我们瞧着很好,这才临时决定回苏城,还望姚大人见谅。”

    姚县令听到他们这样说,自然是不再有什么顾虑,连连说了好几声好。

    “那两位大人一路小心,在下明日一定来送送两位。”

    “姚大人客气了,济北景好,姚大人的宴更好。”齐书廷道。

    看不出,这齐大人也是个懂享乐的。

    不过,堂堂太师的二公子,想来自小便是偏宠着的,这倒也不稀奇。上回接风宴上那般,怕还是顾及了身份没放开吧。

    姚县令确定了他们即将要走,整个人很是放松:“哈哈哈,可惜了,准备的送行宴上更是热闹。”

    齐书廷笑意不达眼底:“确实是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