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窃君心 > 第89章 黔南

窃君心 第89章 黔南

    他们走的水路,但也花了半个月时间,才回到上京。

    到了齐府,一番沐雨更衣过后,便被圣上招进宫了。

    到了晚间,人才出来。

    宫门处,齐家两父子前后脚出来。

    齐太师今日心情格外好,朝中人人都知道,他家二郎办了件大事,作为一个老父亲,心情甚慰!

    “不错,办得倒也漂亮。”齐太师抚着新蓄的山羊胡子,赞了一句。

    他看了看身旁年轻俊朗的少年,有些与有荣焉的感觉。

    可以看出齐太师的高兴,但还是努力克制了,齐太师端着一张脸:“圣上虽是赞了你,但不可因此骄傲了,万事小心为上。”

    齐书廷点点头,他自是认认同父亲的话,官场风云诡谲,自然是要万事小心应对。

    “年初刺杀太子的事情,让圣上发了好一通气,之后西南那边势力蠢蠢欲动。”

    “上回同你说了,圣上有意让你去一趟。”临上马车前,齐太师提起了此事。

    这事自然在苏城的时候已经收到消息,只是什么时候对西南动手,圣上还没有决断。

    父亲这话的意思,圣上那边,已经有了想法了?

    等父子俩到齐府的时候,府里已经张罗好饭食。

    齐夫人瞧着比之前精神许多的儿子,知道自己之前的担心都是多余的。

    原本,前三甲是可以直接留在京中的,是齐书廷自己要与人调换,齐夫人自然是不同意他这个个决定。

    病了那一阵之后,人都还没有恢复好,又往外跑,那可是最容易出事的。

    只是齐书廷一再坚持,并承诺会照顾好自己,去的也是江南,齐夫人这才勉强妥协。

    如今看来,出去走走也好,眼瞧着是比原先好了。

    ————

    原来在江南还没有什么感觉,如今人在上京,消息流转的自然快了许多。

    西南那边的势力日渐嚣张,根据得到的消息,隐隐有准备造反为王的架势。

    这局势,看来朝廷出手的时日也不远了。

    过了十日,宫中又来人了。

    御书房内,除了齐书廷,还有另一个人。

    覃向覃将军。

    最后果然同他想的那样,不过圣上把覃将军招了回来,倒是让人没想到的。

    不过,覃将军原本就是驻地本是在南边的,临近黔南,派他去也算合理。

    “覃将军,此次黔南之行还望将军多多照顾。”

    御书房外,一同面圣之后,齐书廷朝覃将军拱了拱手道。

    “哈哈!齐大人客气了!”

    覃向爽朗地笑着道。

    刚才在御书房刚见的时候,还以为是那位皇子呢,没成想,竟是今科探花,太师府的齐二公子。

    覃向读书读得差,一向对读书人颇为推崇,见了齐书廷,自然是敬佩得很。

    婷婷袅袅,迎面走来了好些人,一看就知是宫中的女眷。

    领头太监带着他们避让一边,等着她们走过。

    “芳嫔娘娘安!”

    领头的太监看清来人,急忙行礼道。

    芳嫔瞥了他们一眼,脚步不停,直接越过了他们,往御书房去了。

    “两位大人怕是不知吧,这是如今风头最盛的芳嫔娘娘,这位娘娘一向都是不爱搭理旁人的。”

    太监怕两人不知,解释了一句

    此行的人员,是圣上精心挑选过的。

    这事能落在齐书廷头上,是因为圣上打小看着长大,自然是知晓其品行的。涉及前朝的事情,也不好皇室的人出手,齐书廷作为太师之子,又是今科的探花,最是适合不过了。

    因着覃将军要先回南边,再与齐书廷汇合,故而自己率先出发。

    虽然齐府之前已经做好了准备,但等圣上口俞真的下来的时候,免不了还是会担心。

    别的不说,从上京到黔南,光是路程都要耗上差不多两个月,更别说这事十分危险,都反朝廷了,还会对朝廷的人手下留情么!

    黔南气候湿热,蛇虫鼠蚁更多如牛毛。

    但既是皇命,自然无人敢有异议。

    齐夫人只能在用品上准备充足一些,特别是药品之类的,更是品种齐全。

    随行的还有侍卫,这自然是由朝廷做主,等一切准备妥当,离覃将军出发时,已经过了五日了。

    齐书廷这几日都要忙到夜幕降下,才回府。

    “好消息,少爷,一切顺利!”齐书廷一回到博涛院,观砚便机灵地上前禀报。

    齐书廷颔首,这的确是个好消息,也不枉他为了这事,私库都空了许多。

    “少爷,东西都准备妥当了,即日便可出发。”观砚一一回禀齐书廷吩咐下来的事情。

    原先就计划好的,如果圣上要让他去黔南的话,就只带着观砚,观砚一直留在京中,事情早已做好了安排。

    这日天气正好,一大早,齐书廷便出发前往黔南,还带着一堆羽林卫,由此可见圣上的重视。

    车辙滚动声和马蹄声交织在一起,很快,上京的城门便被抛在了后头。

    他们这次精简出行,带着两辆马车,一辆空着,一辆装着随性物品,带的五十个侍卫更是羽林卫中的精英。

    大部分时间齐书廷都是一同骑马,虽说不是行军,但也是带着任务,自然不敢懈怠。

    虽说走的是官道,但等齐书廷到蕲州府的时候,都花了二十多日的时间。

    “少爷,前面便是蕲州驿站。”

    观砚看了看地形图,同齐书廷道。

    齐书廷远远看了一眼,这距离倒是什么都看不到。

    于是,夹紧了马腹,加快了些速度。

    “吁!”

    一行人不多会儿,便来到了驿站。

    原本安静的驿站,马蹄声嘈杂。

    “敢问是?”听到动静,驿长急忙出来查看。

    刚到门口,就看到这么大的阵仗,驿长猜测,这应当是哪位大人物,故而小心问道。

    “在下齐书廷,自京中来,今晚需要在此处修整一日,劳烦驿长了。”

    齐书廷下马,朝驿长拱了拱手。

    张驿长在听到他的介绍后,自然知晓了他的身份,慌忙还礼:“原来是齐大人,您客气了,快请进。”

    说着,迎着齐书廷进了驿站。

    边走边指挥驿卒出来招呼其他人,安顿马匹,停好马车。

    张驿长暗自打量了一眼齐书廷,朝中之前便有文书下来,如今见到真人,果然是一表人才。

    “那大人先休息,有事就叫我就成。”

    张驿长把齐书廷安顿好后,人便退了出去。

    “如何了?”

    齐书廷问道。

    “少爷,刚有书信到,最晚明日下午便能到这。”

    观砚把收到的消息如实同齐书廷说了,说罢,还偷眼看了齐书廷一眼。

    “你也辛苦来了,回吧。”

    最晚明日下午,齐书廷算了算,这空出的时间,刚好到镇上去补给一下,毕竟这驿站离镇上不远。

    太阳落下,房中的光线暗了下去。

    齐书廷踱步到了窗前。

    吱呀一声,把房中的窗户都打开了。

    许是许久没人住,无数细小的灰在夕阳下飞舞。

    齐书廷退后一步,用衣袖挥了挥,这才觉得好了一些。

    衣袖挥动间,一人一马闯入他的眼底。

    幂篱与发尾缠绕飞扬,直直朝他奔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