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大哥的皇位谁抢谁挨揍 第483章 儒林学院
皇帝选秀女可是一件轰动全国的大事!旨意通过八百里加急和信鸽传书等方式迅速传遍各地。接到消息后,各府县纷纷开始行动起来,仔细寻找符合要求的女子户籍信息。
经过锦衣卫的严格筛选以及各府之间激烈的角逐,最终每个府仅有五个宝贵的名额能够送往北平进行下一轮的筛选。
在浙江承宣布政使司的一个幽静山野里,一座巨大的院子隐匿于茂密的树林之中。
从院子里不时传来阵阵朗朗读书声。如果是对儒学有深入研究的人,他们会立刻听出,这些声音正在诵读的是程朱批注的《论语》。
更令人惊奇的是,这些读书声既有男声又有女声。
在过去,这样的地方无疑是儒生们梦寐以求的求学之所。这里环境优美、氛围安静,仿佛与世隔绝,非常适合学习和研究儒家学说。
然而,自从大明朝廷新政实施以来,儒学已不再成为考试的重点,这使得许多以儒学传家的家族瞬间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变得落寞起来。
许多人耗尽一生钻研儒家经典,却发现如今朝廷已不再以儒学治国。
随着江南世家被吴王连根拔起,一网打尽,无数幸存者纷纷逃进深山老林,试图躲避这场灾难。
他们依然沉浸于儒家经典的海洋中,每日摇头晃脑地诵读着那些古老的文字,期盼着儒学能再次复兴。
这座藏在深山中的院中,便成了这些儒生们的避难所,它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儒林书院。
儒林书院内,有一处清幽宁静的地方。在这里,三名男子正仿效周礼相对而坐,身前的香炉中缓缓升起袅袅香烟。
三人皆身穿儒服,头戴儒冠,看上去颇有几分儒雅之气。他们围坐在一张矮桌前,桌上摆满了笔墨纸砚等文具,显然正在进行一场文学交流。
不远处,一名女子正专注地弹奏着古琴,悠扬的琴声回荡在空气中。
这三位男子中的一人,先是优雅地摆弄着茶具,然后为另外两人各斟了一杯清香扑鼻的绿茶,并伸手示意道:“二位院长,请品尝一下此茶如何?”
这位男子看上去三四十岁左右,身着一袭儒袍,头戴纶巾,整个人散发出一种超凡脱俗、飘逸出尘的气质。而其他两位则是年过花甲的老人,须眉皆白,一副仙风道骨之相。
两人端起茶杯,先是小心翼翼地在鼻子前轻轻掠过,感受着茶香的芬芳,然后将茶杯放在唇边,分三口轻轻啜饮。
随即两位老者长舒一口气,其中一位赞叹道:“继儒的茶艺越来越高了。不错,好茶!”另一位则是微眯双眼,似乎在回味着茶香,然后轻轻说道:“其味悠扬兮,回味无穷!”
那个名叫继儒的中年男子又给两个老者倒了一杯,同时给自己也倒了一杯,他轻轻地抿了一口茶后,语气平静地说道:“皇帝要选秀女了。”
此话一出,两名老者原本沉稳的表情瞬间变得凝重起来,他们刚端起的茶杯微微一抖,些许茶水洒落。其中一人声音略带颤抖地问道:“消息是真的?”
那个名叫继儒的人微微点头,语气依旧平静地回答道:“是的,浙江宣慰司有五个名额。”
两名老者对视一眼,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随后喃喃自语道:“这么多年了,机会终于来了!正贤兄,你可有人选?”
“青竹兄,时间太久,我那孙女已然嫁人。哎~~~!”名为正贤的老者脸上露出一丝遗憾之色,轻声叹息道。
这两位老者,一人名叫郑子雍,表字青竹;另一人名叫司马伯庸,表字正贤。他们二人皆是昔日儒学大家,且皆出身世家。
然而,其家族在元末时期已然没落。尽管如此,他们在儒生中的声誉却依然响亮,被誉为当代半步圣人。
两人共同批注的四书五经在士林之中备受推崇,曾一度成为炙手可热之物,甚至出现过一书难求的局面。朱元璋在位期间,曾多次邀请两人入朝为官,但因两人更注重清正之名而婉言谢绝。
然而,世事难料,命运捉弄人。
自从孔氏一族爆出丑闻后,儒学的声誉可谓是一落千丈,曾经备受尊崇的儒学如今却成了人们唾弃的对象。
与此同时,朝廷也更改了选官的条件,儒学不再是当官的必备条件。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使得郑子雍和司马伯庸两人一下子从众人追捧的对象沦为无人问津之人。
这种巨大的心理落差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如果不是眼前这位中年男子的相助,恐怕他们早已选择悬梁自尽来保全自己的名声了。
这位中年人乃是盘踞在江南数百年的世家韩家之后,名叫韩阳,字继儒。虽然他也是世家之后,但其家族已经多年没有出过官员,而是转为了商人。
然而,韩家一直秉持着儒学传家的理念,从未改变。正是因为如此,当韩阳机缘巧合地得知了郑子雍和司马伯庸的困境后,立刻前往拜访了他们,并郑重承诺要在山中建立一所学院,为儒学保留最后的一丝希望,保留那一点星星之火。
这座院子也就此成为了儒家在大明仅剩的唯一一处书院。
郑子雍和司马伯庸对韩阳感激涕零,同时也对未来充满了担忧。
他们询问韩阳:“先生,我们该如何让儒学重新回到它原本的位置呢?”面对这个问题,韩阳只是微微一笑,并未直接回答,仿佛心中已有定计。
几年后,韩阳终于在两人的多次追问下说出了他的“计划”。
原来,他们唯一的机会就是改变下一任皇帝的意志。
那么,如何做到呢?自然是依靠那经久不衰,百用不厌的美人计。
毕竟,天下男人皆好色,即使是在英明皇帝也不能免俗。
曾几何时,江南世家将一美女送进了宫伺候洪武皇帝,然而这个女人不知何故,在伺候了朱元璋两天之后突然消失了。
紧接着,朱樉下江南来到杭州府……
可惜的是,第一次朱标作为太子,世家文坛代表吕氏妄图通过美人计来影响朱标,但是最后因为朱樉并没有成功,吕氏一家也因此遭受到了灭顶之灾,而吕氏进入吴王府以后便销声匿迹了。
从那以后,朱标直到登上皇位之前,都没有再举行过一次选妃。而那些被郑子雍等人精心培育出来的第一代女子们,因为年龄渐长,已经等不下去了,只能纷纷选择出嫁他人。
如今,这个突如其来的选秀消息,着实让郑子雍和司马伯庸感到措手不及。他们深知时间紧迫,临时培养根本来不及。
当两人看向韩阳的时候,却惊讶地发现他的表情平静如水,仿佛早已有了成竹在胸的计划。郑子雍好奇地问道:“继儒,难道你已经有了腹稿来应对这次的事情吗?”
只见韩阳毫不犹豫地将手中茶杯里的茶水一饮而尽,然后带着温和的笑容,语气坚定地说:“这是当然。”
经过锦衣卫的严格筛选以及各府之间激烈的角逐,最终每个府仅有五个宝贵的名额能够送往北平进行下一轮的筛选。
在浙江承宣布政使司的一个幽静山野里,一座巨大的院子隐匿于茂密的树林之中。
从院子里不时传来阵阵朗朗读书声。如果是对儒学有深入研究的人,他们会立刻听出,这些声音正在诵读的是程朱批注的《论语》。
更令人惊奇的是,这些读书声既有男声又有女声。
在过去,这样的地方无疑是儒生们梦寐以求的求学之所。这里环境优美、氛围安静,仿佛与世隔绝,非常适合学习和研究儒家学说。
然而,自从大明朝廷新政实施以来,儒学已不再成为考试的重点,这使得许多以儒学传家的家族瞬间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变得落寞起来。
许多人耗尽一生钻研儒家经典,却发现如今朝廷已不再以儒学治国。
随着江南世家被吴王连根拔起,一网打尽,无数幸存者纷纷逃进深山老林,试图躲避这场灾难。
他们依然沉浸于儒家经典的海洋中,每日摇头晃脑地诵读着那些古老的文字,期盼着儒学能再次复兴。
这座藏在深山中的院中,便成了这些儒生们的避难所,它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儒林书院。
儒林书院内,有一处清幽宁静的地方。在这里,三名男子正仿效周礼相对而坐,身前的香炉中缓缓升起袅袅香烟。
三人皆身穿儒服,头戴儒冠,看上去颇有几分儒雅之气。他们围坐在一张矮桌前,桌上摆满了笔墨纸砚等文具,显然正在进行一场文学交流。
不远处,一名女子正专注地弹奏着古琴,悠扬的琴声回荡在空气中。
这三位男子中的一人,先是优雅地摆弄着茶具,然后为另外两人各斟了一杯清香扑鼻的绿茶,并伸手示意道:“二位院长,请品尝一下此茶如何?”
这位男子看上去三四十岁左右,身着一袭儒袍,头戴纶巾,整个人散发出一种超凡脱俗、飘逸出尘的气质。而其他两位则是年过花甲的老人,须眉皆白,一副仙风道骨之相。
两人端起茶杯,先是小心翼翼地在鼻子前轻轻掠过,感受着茶香的芬芳,然后将茶杯放在唇边,分三口轻轻啜饮。
随即两位老者长舒一口气,其中一位赞叹道:“继儒的茶艺越来越高了。不错,好茶!”另一位则是微眯双眼,似乎在回味着茶香,然后轻轻说道:“其味悠扬兮,回味无穷!”
那个名叫继儒的中年男子又给两个老者倒了一杯,同时给自己也倒了一杯,他轻轻地抿了一口茶后,语气平静地说道:“皇帝要选秀女了。”
此话一出,两名老者原本沉稳的表情瞬间变得凝重起来,他们刚端起的茶杯微微一抖,些许茶水洒落。其中一人声音略带颤抖地问道:“消息是真的?”
那个名叫继儒的人微微点头,语气依旧平静地回答道:“是的,浙江宣慰司有五个名额。”
两名老者对视一眼,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随后喃喃自语道:“这么多年了,机会终于来了!正贤兄,你可有人选?”
“青竹兄,时间太久,我那孙女已然嫁人。哎~~~!”名为正贤的老者脸上露出一丝遗憾之色,轻声叹息道。
这两位老者,一人名叫郑子雍,表字青竹;另一人名叫司马伯庸,表字正贤。他们二人皆是昔日儒学大家,且皆出身世家。
然而,其家族在元末时期已然没落。尽管如此,他们在儒生中的声誉却依然响亮,被誉为当代半步圣人。
两人共同批注的四书五经在士林之中备受推崇,曾一度成为炙手可热之物,甚至出现过一书难求的局面。朱元璋在位期间,曾多次邀请两人入朝为官,但因两人更注重清正之名而婉言谢绝。
然而,世事难料,命运捉弄人。
自从孔氏一族爆出丑闻后,儒学的声誉可谓是一落千丈,曾经备受尊崇的儒学如今却成了人们唾弃的对象。
与此同时,朝廷也更改了选官的条件,儒学不再是当官的必备条件。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使得郑子雍和司马伯庸两人一下子从众人追捧的对象沦为无人问津之人。
这种巨大的心理落差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如果不是眼前这位中年男子的相助,恐怕他们早已选择悬梁自尽来保全自己的名声了。
这位中年人乃是盘踞在江南数百年的世家韩家之后,名叫韩阳,字继儒。虽然他也是世家之后,但其家族已经多年没有出过官员,而是转为了商人。
然而,韩家一直秉持着儒学传家的理念,从未改变。正是因为如此,当韩阳机缘巧合地得知了郑子雍和司马伯庸的困境后,立刻前往拜访了他们,并郑重承诺要在山中建立一所学院,为儒学保留最后的一丝希望,保留那一点星星之火。
这座院子也就此成为了儒家在大明仅剩的唯一一处书院。
郑子雍和司马伯庸对韩阳感激涕零,同时也对未来充满了担忧。
他们询问韩阳:“先生,我们该如何让儒学重新回到它原本的位置呢?”面对这个问题,韩阳只是微微一笑,并未直接回答,仿佛心中已有定计。
几年后,韩阳终于在两人的多次追问下说出了他的“计划”。
原来,他们唯一的机会就是改变下一任皇帝的意志。
那么,如何做到呢?自然是依靠那经久不衰,百用不厌的美人计。
毕竟,天下男人皆好色,即使是在英明皇帝也不能免俗。
曾几何时,江南世家将一美女送进了宫伺候洪武皇帝,然而这个女人不知何故,在伺候了朱元璋两天之后突然消失了。
紧接着,朱樉下江南来到杭州府……
可惜的是,第一次朱标作为太子,世家文坛代表吕氏妄图通过美人计来影响朱标,但是最后因为朱樉并没有成功,吕氏一家也因此遭受到了灭顶之灾,而吕氏进入吴王府以后便销声匿迹了。
从那以后,朱标直到登上皇位之前,都没有再举行过一次选妃。而那些被郑子雍等人精心培育出来的第一代女子们,因为年龄渐长,已经等不下去了,只能纷纷选择出嫁他人。
如今,这个突如其来的选秀消息,着实让郑子雍和司马伯庸感到措手不及。他们深知时间紧迫,临时培养根本来不及。
当两人看向韩阳的时候,却惊讶地发现他的表情平静如水,仿佛早已有了成竹在胸的计划。郑子雍好奇地问道:“继儒,难道你已经有了腹稿来应对这次的事情吗?”
只见韩阳毫不犹豫地将手中茶杯里的茶水一饮而尽,然后带着温和的笑容,语气坚定地说:“这是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