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南天门前传之地轴危机 > 第46章 南极之巅

南天门前传之地轴危机 第46章 南极之巅

    又航行了半天,终于看见南极圈的沿海陆地了。

    东大国这十几年来在南极可攒下了不少东西,光建好的科学站就有八个,在建的还有一个。

    整个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被平均厚度为2000米的冰雪覆盖,最适合观测天文的地方有两处,一处是冰穹c,一处是冰穹A。

    冰穹c这个位置早就被其他国家抢先了。那会东大国还没什么实力和科研能力,哎,就不和他们计较了。

    等东大国有实力了,自己又开发出了冰穹A这个好位置,冰穹A是南极冰盖的最高点,海拔4093米,被称为”南极之巅“。

    这回东大国没有再被别人领先了,破冰船一趟趟地过去,基建队伍一趟趟地过去,设备一趟趟地过去。

    东大国那个全球“基建狂魔”的名号也不是虚的,分分钟就把基地给盖完。还赶在当年过年的时候,就在南极之巅的营房门口向全国人民拜了年。

    冰穹A点属于内陆地区,蓝鸟二代要停靠的是沿海的一个科学站,南山站,这是直线距离离冰穹A点最近的基地。

    停在南山站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这里远离来看企鹅的南极游客。

    “珠峰堵路,南极堵船”是这几年来的常态,说明全球人民都变得有钱了,心情不好就来南极,和企鹅说说话,和海豹聊聊天,这是礼貌,是标准的朋友圈礼仪。

    大部分南极旅游的邮轮都停在西边的公主海岸,那边景色优美,那边企鹅多多,那边游轮可以随便靠岸。

    东边这边就很少有游客光顾了,毕竟这边除了白雪还是白雪,上厕所都难,憋着难受,随地大小便肯定会有人拍你,对,是拿手机拍,不是说,拍你污染了可爱纯洁的南极环境。

    因此西边常常客满堵船,东边常常千山鸟飞绝。

    南山站有大大小小共有建筑物18栋,食堂,科研,宿舍楼,活动中心,淡水,车库,24小时热水,一应俱全,差不多就是一个小学校的规模。

    其他科研站也差不多的配置,用赵达同志的说法就是,南极也是按学区房划分的。南极“八个科研站”小学已经把南极的学区都划完了。

    蓝鸟二代停靠后南山站后,大刘赵达的任务是去冰穹A点的天文中心找一个人,顺带把机甲安放过去。

    其他人的任务就是卸货,给南山站顺便带了补给,弄完就可以继续前行了。本来这趟的目的就是续航测试,船到了基本就是完成任务了。

    大白天蓝鸟二代突然浮出水面也怪吓人的,更别说还是两艘一起上浮。所幸这个区域内除了南山站自己的人,也没别的生物了。

    连帝企鹅都去跑到西边去看游客了,这边就相对安全了,不用担心被别人看到。

    欢迎他们的是南山站的赵站长,一上来分别和两位舰长握手。

    “欢迎你们啊,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又看来看后面的大船,“这就是我们的蓝鸟二代?这么大”。

    赵站长没见过蓝鸟二代,看它这么大的有点吃惊。

    苏舰长:“是啊,这次我们航行了十天才到你们这里,没出过这么长的远门”。

    张舰长也说“是啊,我们这个亲戚是远了点”。

    “远归远,毕竟还是亲戚嘛,应该多走动走动”。

    “赵站长说错了,这回我这个亲戚,来了就不走了”张舰长说。

    赵站长:“欢迎得很啊,这边请”。

    队员们也都陆续下了船,跟随着走进南上站大本营。

    考虑到有可能泄密的风险,海试小组决定等晚上的时候才把两架承影送过去。

    到了晚上,大刘赵达一人一架红色承影,麻利地从蓝鸟上起飞。

    越过皑皑白雪,直上海拔4093米的天文中心。

    “你看那边,那是什么?”赵达通过通讯问大刘。

    “哪边?”

    “我的左边,往下看”赵达回答。

    大刘往左边的陆地上俯瞰了一下,黑夜中有个像门缝一样绿色亮条,特别显眼。

    “不知道,下去看看”。

    两人于是降落在绿光几公里远的地方,潜伏下来,观察着绿色的闪光带。

    过了一会,绿光又像关门一样合闭关上了。

    “这是什么地方?”大刘问。

    “大概是在罗斯海的附近岸上”。

    “做个记号,明天白天再来看看”。

    两人看清了,这么门缝一样的东西在整个开合期间,大概有了四五分钟左右,并没有东西出入。

    两人继续往山上升,一会就到天文中心了。

    这次给的装备是两台重型承应机甲,放在天文中心的营房内,用于天文中心的防范。

    这个海拔,这个高度,不会有随意来访的客人。来的要嘛是自己人,要嘛就是探子。

    为了不暴露,这两台机甲还要被遮盖一下,不能一下子就看出这是两个守卫的大塔防。

    按约定的时间刚刚到,天文中心营房出来一个人,朝天空望去。

    “嘣”的一声,两个大铁块着地,稳稳地落在了她前面,把她吓了往回跳。

    “真准时”那个人说道。

    从机甲上下来了大刘和赵达。

    “我是天文中心的林贝贝,辛苦了”,来人大方地伸出手表示欢迎。

    握过手后,三人直接去了望远观测实验室。大刘还有一个任务,是验证登月那天他们放置的反射镜是不是有效。

    林贝贝把他们二人引到了一台观察台前,指着屏幕上的数据说:“根据从路过的卫星返回来的数据,反射镜列阵的角度是准确无误的”。意思就是卫星已经帮我们测过了,角度完美,没有瑕疵。

    上次登月时,大刘往月球放置了两样东西。一套激光反射列阵,一套是对准火星的卫星监控,都放在月球背面。

    反射器列阵是可以公开的,也是明面上的科研项目之一,每次往返2.5秒就可以完成一次测距工作,当然这是指放在月球正面的。

    目前月球上已经有不少镜子了,不用人上去放也可以,登录器也可以放置镜子。

    不过,这次大刘上去放置的镜子是放在月球背面的,这就说明它不是给地球上的观测台用的。月球背面,地球上都看不到,还咋用。

    这个放在背面的镜子主要是给卫星或者着落器用的。卫星或着陆器可以以镜子为基准,知道自己的位置和速度。

    而那套对准了火星的粒子脉冲监听设备,主要是为了检测火星表面活动的。

    这是他们登月的另一个主要目的。这是月窗计划的一部分,除了登月小组其他人都不知道。

    但是这次大刘还想验证另外一个问题。

    于是大刘让林贝贝把发射激光的设备往月球轮廓外移动。

    林贝贝很是不解,不瞄准月球,难道要瞄准太空?

    “这里?这边没东西了,再移就出了月球外面了”。

    “继续移”大刘让她继续移动。

    林贝贝只好操作设备慢慢继续移动。

    “停,就这里”大刘终于喊了一声停。

    “你确定?这里啥都没有啊,连颗星星也没有,这要怎么测啊”。

    “你测试一下”。屈服于大刘强大的气场,林贝贝只好违心地发射了一下激光。

    过了2.5秒后,原路返回的激光已经进来了。

    “啥,这里有东西?这不可能啊”?林贝贝有点慌了,这不符合她的工作期望。

    赵达也说了一声:“不可思议”。

    “不,这和我看到的是一样的”大刘很正式地说道。

    赵达:“你不是在开玩笑吧,这月球旁边有什么?”

    “还是月球啊,两个月球”大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