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古代:庶子的开挂之路 > 第49章 未来姐夫人选

重生古代:庶子的开挂之路 第49章 未来姐夫人选

    徐子建闻听此言,赶忙躬身施礼道:“苏大人,原来您竟是我济州的父母官,请受徐某一拜。徐某有个冒昧的请求,不知苏大人能否相助?”

    苏洵略作沉吟,说道:“徐郎君不必多礼,直说便是。”

    徐子建道:“实不相瞒,苏大人,昨日遭劫的船只并非全是水匪,实际上是被那王伦贼子设计逼迫所致。不知苏大人可否看在小侄的薄面上,化干戈为玉帛,不再追究此事。”

    苏洵面带犹豫之色,说道:“按理而言,苏某受郎君如此大恩,倒是愿意承您的情。然而,倘若日后这梁山泊的水匪旧习不改,依旧劫掠过往船只,那苏某岂不是在助纣为虐?”

    “苏大人所言极是。今日我既已攻下梁山水寨,必定不会让这些水匪继续作恶。只是这山上,众多兵卒实际上多为良民,只是迫不得已才上山落草。

    我观这梁山水坡,地势险要,交通便利。倘若能在此设立一个巡检知寨,守护济水中后段,打击水匪以保护济水来往船只,岂不是一件美事?苏大人可否日后在知州面前替我美言几句。”

    苏洵闻言大喜,连连点头道:“若能助力济州地方平安,苏某义不容辞。”

    苏洵看向徐子建,眼中满是欣赏之意。

    未曾想这徐小郎君一来,便给自己送来如此大一份功劳,平定水匪,保一方平安,这功劳着实不小。

    徐子建看向站在苏洵身旁的两个少年,问道:“苏大人,这二位可是您家公子?看上去气度不凡,可否为我介绍一番,徐某日后也要到济州读书,说不准日后还是同窗呢!”

    苏洵看向两个儿子,道:“轼儿,辙儿!你二人来与徐郎君认识一下!他可是咱家的大恩人,还救了你妹妹!”

    “苏轼,见过徐郎君!多谢您救了我们一家人,还有小妹!我记得小妹可是不会水,您是如何将其救起的?”

    一个十二三岁、身形微胖的少年对着徐子建拱手,好奇地问道。

    听到苏轼问起救人的经过,徐子建脸色闪过一丝尴尬,随后说道:“昨夜,徐某夜不能寐,便拿着鱼竿在水中垂钓,谁知一直未钓到鱼。于是便安排了宵夜茶点,与我身旁的徐武兄弟一起夜宴。

    正当相谈甚欢之时,突然鱼竿传来异样。说来也是有缘,我的鱼钩挂到了苏姑娘的衣服,于是我便派人将苏姑娘救起!事情经过便是如此!”

    徐武听到徐子建如此简略地说出救人经过,心里暗自嘀咕:那个苏小姐捞起来时都断气了,是徐郎君将她救活的,不知为何他不肯说出来?

    一旁的苏家人看向徐子建的目光充满了无比的感激。

    同时心中庆幸,幸亏昨晚徐子建睡不着出来钓鱼了,否则后果恐怕不堪设想。

    苏轼闻言,兴趣更浓,还欲再问清楚,却立马被一旁的弟弟苏辙打断,苏辙站出来躬身施礼道:“苏辙,见过徐郎君!多谢徐郎君的救命之恩!”

    徐子建拱手还礼道:“苏兄弟,举手之劳,不必多礼!今日能结识苏大人一家,徐某深感荣幸!徐某还有事,便不多打扰了!

    门外我留了两个小厮伺候,苏大人有事吩咐他们去办即可!今夜徐某在山顶设宴,还请苏大人赏脸一同前往!”

    徐子建拱手施礼后离开,未再过多纠缠。

    即便这苏家兄弟日后成就非凡,凭借自己的能力,未来也不一定比他们差,没必要上赶着去讨好。

    苏轼虽才华横溢,可惜情商太低,这一辈子恐怕依旧要历经起伏。

    倒是这个一辈子都在“捞哥哥”的苏辙,心有沟壑,人品也不错,若是姐姐徐兆儿嫁给他,应该会过得不错。

    ……

    待徐子建离开后,苏轼有些不满地对弟弟说道:“二弟,我还有话问徐郎君呢,你怎么老是打断我说话!”

    “大哥是否要问,小妹又不会水,在水里这么久,恐怕救起来也是凶多吉少?”苏辙与哥哥自幼一起长大,自然知晓他的想法。

    兄弟二人自小在江边长大,深知小妹跌入梁山泊水中,恐怕是十死无生。

    “你既然知道,又为何阻拦我?我很是好奇徐郎君有何手段能将死人救活。”苏轼虽情商不高,但能猜到徐子建救活苏轸的经过肯定不简单。

    “大哥,你可别忘了小妹以后可是要嫁人的,你当着徐郎君的面寻根问底,这让小妹日后如何自处?”苏辙盯着苏轼,语气诚恳地解释道。

    屋内的程氏不满地瞪了大儿子一眼。

    苏洵连忙对家人说道:“事情经过,等轸儿回来再问她,以后不许在徐郎君面前再提起此事。”

    放下此事后,苏辙突然对家人说道:“父亲,那个徐郎君恐怕不简单!”

    “徐郎君之气度,刚刚我们已然见到!辙儿这话似乎意有所指?”苏洵有些奇怪地看向二儿子。

    自家这二儿子虽说读书天赋稍逊于大儿子,但是心思缜密,待人接物极有章法。

    “不错,倘若孩儿所料不错,那个徐郎君恐怕就是前一段时间闻名汴京的徐子建!”苏辙语气肯定地说道。

    “二弟所说的莫不是写出了《石灰吟》的徐子建?他不是在汴京?怎会跑来这穷山僻壤的梁山泊!”苏轼有些不解地问道。

    徐子建之前闹出的八卦,但凡看过汴京小报的,基本都认识他了。

    苏洵沉吟了一会,道:“我儿猜想的没错,恐怕这徐郎君就是被官家封为文林郎的徐子建了。

    至于为何来此,恐怕也是为了躲避汴京城内的谣言风波!徐郎君出身于康家,即便那件事并非其过错,可却给康、王两家人带来了极大的祸患。

    即便汴京的谣言放过他,康、王两家也不会轻易罢手!我听闻,济州岳麓书院的副山长陈师道,乃是王太师的门生,恐怕徐郎君此番去读书,免不了会有一番波折!”

    苏洵离开汴京前,曾与徐子建的便宜父亲康海丰做过几天同僚,自然对其中内情了解得更为详尽。

    “父亲大人,若是徐郎君在济州有什么麻烦,您可得帮帮他呀!”苏轼听到徐子建可能有麻烦,赶忙焦急地说道。

    苏洵摸了摸胡子,慨然道:“那是自然。徐郎君对我苏家有大恩,他若是有麻烦,为父自然不会袖手旁观!”

    苏洵觉得,若是自己帮了徐子建,也算还了徐子建的一份人情,免得亏欠太多。

    苏辙站在一旁,心里偷笑,父亲的打算恐怕要落空了。

    那个徐郎君一个照面就拿下这守卫森严的梁山泊,恐怕不仅仅是为了救人那么简单,定然是心中有一番谋划。

    至于济州那些跳梁小丑,又岂是徐郎君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