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古代:庶子的开挂之路 > 第54章 阴魂不散的王家人

重生古代:庶子的开挂之路 第54章 阴魂不散的王家人

    徐子建在梁山伯又停留了两天。

    他与山寨中的几位头领确定好梁山的新寨规以及后续发展规划后,便准备离开,毕竟在梁山泊耽误的时间已经够长了。

    临走之前,徐子建将吴庸和朱荣叫到书房内,吩咐他们密切关注梁山对岸的祝家、扈家、李家三个山庄。

    此前梁山是由这三大家族扶持王伦建立的,如今被徐子建夺取,他们肯定不会善罢甘休,梁山里没准就有那三家的内奸。

    更何况,梁山的水军头领李浚几人与祝家庄的两兄弟有大仇。

    经过一番打听,他们得知是祝家庄的祝虎和祝彪两兄弟将他们举报了。

    有了这个仇恨,梁山和祝家庄势必难以善了。

    徐子建已经吩咐李浚和阮氏三雄等人,在水军未练成之前,绝对不能与祝家庄及几大家族起冲突。

    考虑到徐子建身边需要人保护,徐闻和徐武统领着二十名护卫跟着徐子建前往济州。

    在金沙滩码头上,徐子建含泪挥别梁山众位头领,承诺过一段时间会回来与梁山水寨的众位兄弟痛饮一杯。

    徐子建在纠结着给这艘大船起什么名字,心想着反正公明的字号都用了,那就继续薅羊毛把大船叫做“及时雨”号吧。

    不知道异时空的宋江知道的话会不会哭晕在厕所。

    上船后,徐子建将西侧的四个客房分给了苏家人,自家人则住在东边的客房。

    苏家人之前租的是一艘小客船,床小,房间也小,一家人加上两个奴仆挤在两个房间内。

    如今乘坐曹家的大货船,空间大了不少,自是满意得不行。

    船顶的露台上,徐子建和苏家父子正在边喝茶边欣赏江上的美景。

    经过几天的熟悉,苏家人与徐子建熟络了起来。

    徐子建帮自己身旁脸色有些苍白的苏辙把脉。

    这苏辙自从上了“及时雨”号便开始晕船,真是诡异得很。

    苏洵有些奇怪地问道:“贤侄,我家辙儿怎地突然晕船了?之前我租的那艘客船上,辙儿并无异常。”

    作为哥哥的苏轼看着脸色有些发白的弟弟,不但不关心,反而小声调侃道:“你之前坐那小船也不见晕船,如今坐了徐郎君的大船反而晕船起来了呢,莫非船上伙食太好?吃多了积食。”

    苏轼平时被弟弟批评不少,如今终于逮到机会,自然不肯放过,使劲调侃。

    苏辙脸色有些苍白,估计是晕船吐多了,生气地瞪了自家大哥一眼:“大哥哥你莫开玩笑。每次午餐就你吃的最多。连我碗里的糕点都被你抢去了,如今还调侃我,说我吃的积食了,气煞我也。”

    徐子建放下苏辙的手腕,冲几人说道:“苏伯父不用担忧,子由兄只不过是有些水土不服。我给他针灸一针,这两天吃点清淡的粥食即可恢复。”

    徐子建说完,从怀里掏出一根银针,扎在苏辙的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 1.5 寸的脾俞穴,顺时针捻动银针数十圈后将银针取出。

    没过一会儿,苏辙原本有些苍白的脸色顿时变得红润不少。苏辙连忙站起身来,朝徐子建拱手道:“多谢公明施针,某好多了。”

    “哎呀,公明贤弟,你这医术也太神奇了吧。居然轻轻这么一扎,子由的脸色就变得红润了许多。”小胖子苏轼一脸惊奇地叫道。

    一旁的苏洵同样摸了摸胡须,朝徐子建道谢:“多谢贤侄为我儿施针。只是不知你这扎针的部位有何名堂?为何见效如此之快。”

    徐子建朝苏洵几人拱手说道:“不瞒苏伯父,我刚刚下针的部位名叫脾俞穴,刺激它不仅可以疏通经络,有健脾、和胃、化湿等功效,还可以用来治疗腹胀、腹泻、呕吐等多种胃部疾病。”

    苏洵点了点头道:“徐贤侄没想到你小小年纪竟如此博学多才。也不知你这医术师承何人。”

    徐子建早就知道自己年龄小却拥有这一身医术总会受到别人的质疑。

    因此,今天苏洵又问起来后,他又将之前忽悠徐氏,说自己梦里遇到神仙“纯阳子”的那套说辞搬了出来。

    反正是梦里发生的事,自己想怎样说就怎样说,谁也反驳不了。

    苏轼听到徐子建竟然拜了一位老神仙为师,脸上大为羡慕,一脸激动地抓着徐子建的手臂问道:“公明贤弟,那老神仙除了传授你医术外,有没有教你一两招神仙道法呀?”

    徐子建不客气地拍开他攥紧自己的手说道:“子瞻兄,你以为神仙功法是大白菜呀,我侥幸习得师尊的医术,已经是万分荣幸,又如何敢奢求那虚无缥缈的仙术呢?做人要知足常乐。”

    苏辙刚刚被自家大哥调侃了半天,这会终于逮到机会反击了:“大哥哥,这是人家老神仙给徐贤弟的仙缘,你着急凑什么热闹?”

    苏洵也有些不悦地瞪了自家大儿子一眼,说道:“这乃人家徐小郎君的私事,你打听这么多作甚。”

    苏轼有些无奈地吐了吐舌头道:“我这不是好奇吗?”徐子建冲他翻了个白眼,心里吐槽到你这货倒和汴京的曹盖有点相似,都是缺心眼。

    难怪历史上总是被贬官。

    就他这性子,也幸亏才华高,不然下场绝对惨。

    苏洵突然想起自己之前打听到的消息,于是对徐子建问道:“公明贤侄,听说你要去济州读书,不知道准备去哪家书院学习?”

    “父亲,您问这话岂不多余,这济州有名的也就是那家岳麓书院了。以徐贤弟的才华,他不报考岳麓书院,难道还要报考那破破烂烂的闵仲书院吗?”苏轼有些好奇地对苏洵问道。

    苏洵有些责备地看向大儿子:“闵仲书院虽然环境差了点,可那是先贤所创制学之地,岂容你胡言乱语,出言诋毁。等回去罚你抄《礼记》十遍。”

    徐子建听见苏家父子的对话,脸色一沉,对苏洵问道:“苏伯父,刚刚您问我要报考哪个学院是何意?莫非其中有什么变故不成?”

    苏洵摸摸胡子,叹了一口气道:“不瞒徐贤侄。我与你父康海丰本是同僚,因此对汴京之事、官场之事了解不少。

    据我所知,济州岳麓书院的副山长陈师道,乃是前任王太师之门生。恐怕有他在的话,你想要考入岳麓书院,难如登天。”

    苏辙思考了一会,问道:“父亲,那岳麓书院不是有正山长吗?陈师道一个副山长又不能一手遮天。光凭他岂能阻拦公明贤弟入学?”

    苏洵摇了摇头道:“辙儿,若是那正山长在书院内的话倒也好说。可惜岳麓书院正山长刘明城被邀请到白鹿洞书院探讨经义,恐怕半年内都无法回来。”

    徐子建听明白了苏洵的意思。

    如今岳麓书院正是由那副山长陈师道在管理,自己想考入岳麓书院绝对会受到这家伙的刁难。

    这王家人真够阴魂不散的,哪都有!

    其实去哪里读书对于徐子建来说影响并不大。

    毕竟那些四书五经对于徐子建来说,上辈子就已经学过了。

    如今重新再学,也只不过是温习一遍而已。

    只要教的老师不太离谱,他都能接受。

    相反,这岳麓书院没了他,恐怕日后也是一种损失。

    这陈师道要是敢为难他,那便骑驴看唱本——走着瞧。徐子建可不是个忍气吞声的人。

    想到这里,徐子建一脸傲然,朝苏洵拱手道谢:“多谢苏伯父的提醒。那陈师道对我来说不足为虑。左右不过是换个学院读书。少了我徐公明,绝对是岳麓书院的损失,非我之损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