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古代:庶子的开挂之路 > 第269章 会试四

重生古代:庶子的开挂之路 第269章 会试四

    嘉佑六年三月初六,这注定是一个让大周无数读书人为之瞩目的日子,因为这是今年的会试时间。

    破晓的晨光宛如轻纱一般,带着丝丝缕缕的温柔,缓缓地洒落在汴京那纵横交错的大街小巷之中,仿佛是一位温柔的使者,轻轻驱散了夜的最后一丝阴霾,将这座繁华都城从沉睡中唤醒。

    从年前开始,贡院附近就渐渐热闹了起来,售卖吃食和考试文具的摊贩开始越来越多。

    那贡院朱红色的大门紧闭着,却自有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息扑面而来。

    门两旁的石狮子威风凛凛地蹲坐着,它们那雕刻得栩栩如生的模样,好似忠诚的卫士,不知已经在这儿守护了多少个年头,此刻正静静地守护着这即将开启的考场,仿佛在耐心等待着莘莘学子前来叩响那通往仕途的大门,等待着见证无数梦想在这里启航或是折戟沉沙。

    嘉佑六年二月六日,朝会之上,阳光毫无保留地洒在巍峨耸立的宫殿之上,折射出威严而又庄重的光芒。

    那光芒映照在宫殿的琉璃瓦上,使得琉璃瓦熠熠生辉,仿佛每一片都在诉说着这座宫殿所承载的厚重历史与无上权威。

    “陛下,会试在即!该安排主考官了!”大相韩章站了出来,他身着朝服,神色庄重,话语在朝堂之上清晰地响起,打破了原本略显沉静的氛围。

    嘉佑帝端坐在那龙椅之上,目光沉稳而深邃,缓缓地扫向堂下众位大臣,带着一种审视与期许,随后缓缓开口问道:“关于主考官的人选,诸位爱卿有何意见?”

    一时间,大臣们面面相觑,彼此交换着眼神,小声地议论了起来。

    这主考官的人选可不是小事啊,关乎着此次会试能否公正地选拔出真正的人才,关系到朝廷未来的人才格局。

    过了好一会儿,大臣们才推选出了四个人选。

    礼部右侍郎欧阳修,他向来以学识渊博、品行端正闻名于朝堂内外,对儒家经典的理解更是入木三分,所作文章也是备受赞誉。

    龙图阁直学士梅挚,为人刚正不阿,在学问上也颇有建树,对经史子集都有着深入的钻研。

    知制诰韩绛,其文笔犀利,才思敏捷,看待问题有着独到的眼光。

    集贤殿修撰范镇,学识深厚,且为人公正,在士林之中威望颇高。

    还有为国子监直讲梅尧臣,他对诗词文章的品鉴能力出众,文学素养极高。

    嘉佑帝的目光在朝堂上的众臣身上一一环视着,最终,那深邃的视线落在了欧阳修身上,仿佛是经过了深思熟虑,随后缓缓开口道:“命欧阳修为嘉佑六年会试主考官,梅挚、韩绛、范镇为副考官,阅卷人梅尧臣。”

    “臣,欧阳修!遵旨!”

    欧阳修赶忙出列,恭敬地跪地,神色严肃,他深知这份责任的重大,此次会试可不单单是一场考试。

    它关乎着天下学子的命运,也影响着朝廷未来的人才选拔啊,自己定要全力以赴,不辜负陛下的信任。

    “臣,梅挚!遵旨!”梅挚也紧接着出列,跪地谢恩,心中已然下定决心,要辅助欧阳修把好这考试的关卡。

    “臣,韩绛!遵旨!”韩绛一脸郑重,他明白这任务艰巨,却也充满了使命感。

    “臣,范镇!遵旨!”范镇同样恭敬有加,想着要为朝廷选出真正的栋梁之材贡献自己的力量。

    “臣,梅尧臣!遵旨!”梅尧臣亦是不敢有丝毫懈怠,深知阅卷环节关乎着评判的公正与否。

    他们都深知这份责任的千钧之重,此次会试就如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而他们就是战场上把控全局的将领,必须要秉持公正,为朝廷选出真正的贤能之才。

    接任主考官开始,欧阳修等几位大臣便纷纷闭门谢客了。

    他们知道,要想做到绝对的公正,就不能让外界的因素干扰到自己,哪怕是一丝一毫的人情往来,都可能影响到对考生试卷的评判。

    时光悠悠流转,日子就像那潺潺的流水一般,很快便到了会试前几天。

    在盛府别院之中,住着一位庄学究,他一生教书育人,可谓是桃李满天下。

    徐子建今日特意前来,是要向庄学究辞行的。

    徐子建恭敬地站在庄学究面前,深深地行了一礼,眼中满是不舍与感激,说道:“这些日子里,多谢学究指点!”

    他身着一袭青衫,身姿挺拔,虽然还略带稚气,却已然有着一股意气风发的劲头。

    庄学究看着眼前这个少年,心中满是欣慰与期许,他捋了捋自己的胡子,笑着说道:“不必多礼!子建啊,我知晓你才学不凡,此次会试定要全力以赴,莫要懈怠。几日后就是会试了!你回去好好准备,明日就不用来了!”

    庄学究的目光中透着对徐子建满满的信任,能教授这样一位有天赋的学生,他确实感到与有荣焉。

    徐子建用力地点了点头,语气坚定地说道:“先生教诲,子建铭记于心,定当竭尽所能,不负先生厚望。”

    说罢,他又深深地作揖,而后才缓缓转身,迈出了那小小的院落。

    每一步,都好似带着对先生教诲的感恩,以及对即将到来的会试的期待与紧张。

    离开庄学究处后,徐子建又来到了盛家书塾。

    书塾坐落在盛家偏院旁,四周环境清幽雅致。

    微风轻轻拂过,那竹叶沙沙作响,仿佛是在轻声诵读着诗词文章,给这书塾增添了几分别样的韵味。

    走进书塾的庭院,地上铺着青石板,岁月在石板上留下了些许痕迹,而那石板的缝隙间,钻出了几株嫩绿的小草。

    它们在风中轻轻摇曳着,透着勃勃生机,好似也在为这书塾里的学子们加油鼓劲。

    “各位,我这些日子和你们同窗很是开心!过几日,就是会试了!我就不在书塾读书了!”

    徐子建站在庭院之中,朝着屋内的众人说道,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离别的惆怅。

    “徐表哥,祝你几日后一切顺利!这是我的读书笔记,希望对你有帮助!”

    长柏率先站起来,他一脸真诚,手中拿着自己精心整理的读书笔记,走上前来递给徐子建。

    长柏向来稳重,他深知这次会试对徐子建的重要性,希望自己的这份心意能助他一臂之力。

    “徐表弟,祝你春闱金榜题名!初春有点冷,我给您准备了一件披风!你一会带上!”

    华兰红着脸说道,她是徐子建的未婚妻,此刻那羞涩的模样更是显得娇俏动人。

    她手中捧着的披风,做工精美,那细密的针脚里仿佛都缝进了她对徐子建的深深祝福。

    此时,周围的空气似乎都变得暧昧了起来,徐子建看着华兰,眼中满是温柔,他接过披风,轻声说道:“多谢,华兰表姐!这披风很漂亮,我很喜欢!”

    “徐表哥,你一定可以考上的!这披风可是我和大姐姐一起绣的!”

    如兰脆生生地说道,她那可爱的模样让人看了心生欢喜。

    其实啊,这披风大部分都是华兰绣的,如兰不过是在旁边凑个热闹,可她那单纯的心思里,也是盼着徐子建能考个好成绩呢。

    徐子建笑了笑,摸了摸如兰的小脑袋,打趣道:“那就多谢五妹妹了!”

    墨兰脸上闪过一丝不屑,不过很快就被她掩饰了过去,随后对徐子建笑道:“以徐表哥的才学,定能考上前三甲!徐表哥,我这里有一本诗词选集,希望可以给你一些帮助!”

    墨兰平日里和徐子建相处得不算太融洽,可在这关键时候,也不想落了下风,拿出这本诗词选集,也算是一番心意了。

    徐子建倒是有些意外,他点了点头接过诗词集,说道:“四妹妹,有心了!”

    心里想着,这姑娘倒是没有对自己那么讨厌嘛,看来还是挺希望自己能考好的呀。

    “妹妹,徐表哥诗词无双哪里用的上这诗词集?还是我这本时文集比较有用!”

    长枫拿着一本时文集凑过来说道,他向来活泼,和徐子建的关系也不错,想着自己这本时文集说不定能在会试里派上用场呢。

    “多谢,长枫表弟…等会试后一起去樊楼喝一杯!”徐子建乐呵呵地接过时文集,想着等考完了,确实可以和大家一起去放松放松。

    明兰站在一旁,手里拿着一副护膝,那是卫小娘没绣完的,明兰虽然读书写字方面一般,不过刺绣倒是学的很快,她花费了不少心思把这护膝绣完了。

    当看到徐子建时,明兰的心跳不禁快了几分,她红着脸,走到徐子建面前,递出护膝,轻声说道:“子建表哥,这是我给你做的护膝,愿你此次会试顺顺利利,在考场里莫要冻着了。”

    徐子建先是一愣,随后看着那做工精致的护膝,又望向明兰那真诚的眼眸,心中满是感动,他接过护膝,真诚地说道:“六妹妹,多谢你如此费心,我定会好好珍惜的。”

    随后,徐子建先是拜别了盛宏。盛宏今日正好沐休,他一脸和蔼,拉着徐子建的手,语重心长地叮嘱道:“子建啊,会试不比寻常考试,你切莫紧张,以你的本事,定能有所斩获。”

    “多谢,盛叔父!子建省得!定会努力!”徐子建微笑着回应,心里暖暖的,感受到了长辈的关怀与期望。

    接着,他又来到盛老夫人的居所寿安堂。

    盛老夫人的院子里种着几株海棠树,此时正是花开时节,那粉白的花朵挂满了枝头。

    微风轻轻拂过,花瓣如雪般飘落,给这院子增添了几分唯美与宁静的气息,仿佛是一幅动人的画卷。

    “姑祖母,孙儿过来看您了!”徐子建行礼道,他站在院子里,恭敬有加。

    盛老夫人坐在堂前,目光慈爱地看着他,就如同看着自家的晚辈一般,缓缓说道:“孩子,愿你此番会试顺顺利利,往后的日子啊,都能平平安安,飞黄腾达。”

    徐子建赶忙上前,恭敬地行礼,说道:“多谢姑祖母关怀,孙儿定当努力,不辱门楣。”

    拜别完盛老夫人后,他这才缓缓离开盛家书塾,每走一步,都似带着对往昔时光的留恋。

    那书塾里同窗们的欢声笑语、先生的教诲、长辈们的关怀,都一一在他脑海中浮现。

    而此刻,他怀揣着众人的期望,带着满心的壮志,朝着那即将开启的会试考场走去,去迎接属于他的挑战,去追逐那改变命运的梦想之光。

    他深知,这一路上,有太多人的期许压在自己的肩头。

    可他并不畏惧,反而更加坚定了信念,要在会试之中一展身手,用自己的才学去叩开那仕途的大门,去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也为那些关心自己的人争得一份荣耀。

    而在贡院那边,考官们也已经做好了准备,那紧闭的朱红色大门,仿佛在静静地等待着这场盛会的开场…

    等待着天下学子们来这里挥洒笔墨,一较高下,去争夺那有限的荣耀与前程,一场关乎着无数人命运的会试,已然拉开了序幕前的最后一道帷幕,只等那约定的日子来临,便会奏响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的号角。

    街头巷尾,人们也在纷纷谈论着这次会试,有的在猜测哪位学子会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