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90年代,成为中华名厨 > 第170章 赛后参与采访

重生90年代,成为中华名厨 第170章 赛后参与采访

    本来德兴酒家众人会觉得,冯斌的另一道菜《胭脂鹅脯》应该能够拿到一个银奖。

    不过在看完三天比赛后,大家也意识到《胭脂鹅脯》应该是难以获奖。

    主要是,其他各省厨师拿出的菜品,质量上也都是非常厉害。

    《胭脂鹅脯》相比较而言,实际上要简单上不少,所以就显得没有那么出彩。

    银奖菜品有:《扣三丝》《文思豆腐》《问政山笋》《茸汤广肚》《西湖醋鱼》。

    铜奖菜品:《鸡豆花》《牡丹鱼片》《鲍汁扒海参》《上汤焗龙虾》《糖醋鲤鱼》《子龙脱袍》《松鼠鳜鱼》《赛熊掌》《赛飞龙》《鸡茸鱼翅》《虾子大乌参》《它似蜜》。

    所有菜品的奖项都陆续颁发。

    虽然有些精致的菜品并没有获得奖项。

    但同样是获得大会的一份优秀奖的纪念品。

    不过,即便是没有获奖的菜品,经过了这场比赛后,也足以在各地扬名。

    可以预见,接下来各地厨师回去后,自然也都是要展示他们的手艺。

    冯斌趁机抓住机会,叫上郑清悠一起找到蔡先生。

    然后在还没有完全散场,不少的获奖厨师都在接受各地记者采访时,他们也一起去参与到采访当中。

    而冯斌他们首先找到了几位来自全国烹饪总会的大厨们进行采访。

    见到冯斌和蔡先生并且和更加年轻的郑清悠一起来采访,大厨们都有些奇怪?

    李柏清笑着说:“冯斌,你这个金奖菜品获得者,还要来采访我们?”

    冯斌回答:“师伯您知道,我们要准备筹办杂志,所以这杂志的第一期,肯定要好好做一下,刚好趁着这次的全国烹饪交流大会,给我们杂志提供了很好素材。”

    其他的评委大厨都有些好奇。

    “你们要办杂志?是什么杂志啊?”

    “冯厨师刚获奖,不会是就准备退居幕后了吧?你还这么年轻,如果不做菜可真是可惜。”

    “是啊,冯厨师的手艺很棒,还是应该继续做菜的。”

    “冯厨师你应该更进一步,可不能止步不前。”

    冯斌赶紧向在场评委大厨们解释。

    “各位前辈,我不是要退出烹饪,我还是会继续在德兴酒家后厨里,总结这次比赛的经验,争取可以在德兴酒家烹饪出不同地区味道融合的菜品,好可以让德兴酒家的菜,能够更加适应不同地区人口味喜好。”

    听冯斌这么说,大家纷纷点头觉得这个想法很好。

    侯大厨说:“你们德兴酒家在沪海,确实是不能仅仅只局限于本帮菜,要在坚守你们自己特色基础上,也要融合其他不同菜系的菜,这样才能更好适应沪海大都市的环境。”

    冯斌微笑说:“谢谢侯大厨提醒,我明白,我之后会多学习研究。”

    侯大厨又问:“那你这个杂志是?”

    冯斌接着介绍说:“这个杂志,是我和蔡先生一起筹办,我们准备要通过一本杂志,向大家介绍和推荐一些沪海美食和餐厅酒楼,这样可以让来沪海的大家,都可以更好的选择餐厅和美食,不至于会出现踩坑的现象。

    而且我们也希望通过杂志,向大家更多介绍我们的风土人情,以及中华美食背后的一些文化背景,可以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美食文化。”

    听完冯斌的介绍,让在场的评委大厨们都有些惊讶。

    他们没有想到,冯斌不但是做菜好,竟然还已经想到了要推广美食文化。

    一位年龄上和李柏清差不多的大厨说:“冯斌,你的这些想法很好,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我们国内,我们也在走出去和外国人交流,很多时候大家相互之间文化上的差异,确实是会成为交流的一种阻碍。”

    另一位老者也说:“不错,所以我们需要一个向别人介绍我们自己美食文化的过程。”

    冯斌倒是也知道这两位,一位是很知名国宴大厨,王毅振。

    另一位是鲁菜的知名大厨,颜明祥。

    这两位在后来,和李伯荣一样,都是真正泰斗级的烹饪大师。

    他们听冯斌的话,也都是觉得冯斌的想法很好。

    有两位大师认同,其他大厨评委们,也都觉得确实是在理。

    王毅振问:“冯斌,那你是准备,和这位蔡先生一起,做出一份杂志,更好的介绍和推广我们自己的美食文化?”

    冯斌点头:“是的,我们现在可能只是在沪海本地,之后如果可行的话,我们会逐步推广到全国其他地方,以介绍各地美食,以及各地饮食文化为主,如果真的能够发展到那一步,到时候应该还需要各位前辈帮忙。”

    全国烹饪总会的会长听了说:“好,小冯你的这个想法很棒,你们可以先在沪海尝试,之后如果可行的话,我们烹饪总会一定支持你们推向全国。”

    在场其他各省烹饪协会代表,还有几位大师也都是纷纷表示一定会支持。

    蔡先生面带微笑,感到事情接下来应该会非常顺利。

    这其中,一方面是因为冯斌这次比赛上崭露头角,已经算是获得这些顶尖大厨认可。

    另一方面,这些国内顶尖大厨们,也是希望可以多多推广国内美食文化。

    接下来的采访过程很顺利,甚至蔡先生似乎早料到会有采访,竟然还专门准备了录音设备,把一些采访的过程给录制下来。

    郑清悠更多是跟着做一些记录,同时也算是见识到采访的流程。

    尤其是冯斌和蔡先生攀谈和提问,也是让郑清悠学到不少东西。

    经过采访,蔡先生收集到,关于这一次烹饪交流大会主办的一些细节。

    以及在场几位厨艺大师们,对于国外餐饮进入国内冲击的看法。

    还有就是这次大会上,一些厨师的表现,是不是让评委们都满意等等。

    采访过评委们后,冯斌他们又采访了获奖的一些厨师。

    也是通过交流方式,了解到他们参加比赛的心情,以及比赛中一些难点,还有他们所期望中华美食发展的一些展望。

    可以说,比赛虽然结束,结果冯斌、郑清悠和蔡先生反倒是更加忙碌。

    冯斌家里人则是被郑景逸专门陪同在会场游玩等候。

    等到采访基本结束,冯斌和家里人汇合后,先和蔡先生做了告别,并且约好明天再接受蔡先生对他和德兴酒家的一些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