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教授重生,我在1977上清华 > 第435章 分歧

教授重生,我在1977上清华 第435章 分歧

    争论的焦点,自然在于“重奖”。

    主要的分歧就在于这个奖金的数额。

    “重大科研成果,奖励团队十万元,奖励个人一万元?”

    “这……这是不是太多了?”

    地委常务书记李超勇同志惊讶得嘴巴张得老大,满脸不可置信的表情。

    李超勇不是楚州本地人,是从省里派下来的。

    这也是班子搭配的标准做派。

    因为历史原因,现在全国各地的班子,从省到地区到县里,基本上都是本地人居多。现阶段,尚未正式出台领导干部交流任职的相关文件,所以还是沿用了以前的模式。

    但不管怎么说,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县的领导班子,不可能全部都是本地人。

    艾高峰调走之后,省里就派了李超勇到楚州地区担任常务书记。

    大约还要等两年,上边才会正式下达文件,全面整理各地的委员会,将省委书记处,地委书记处这样的配置取消,第一书记第二书记常务书记书记的设置也全部取消,改为后世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书记、副书记、常委或者委员”这样的配置。

    李超勇这位常务书记,大约和后世的专职副书记相当,就是班子里的三把手。

    也算是位高权重。

    李超勇这个疑虑,也正是大多数人的担忧。

    当然,也有些不理解或者说是“不服气”——凭什么?

    我们这些“老干部”,四十几岁五十岁,干了半辈子的革命工作,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我们一个月拿多少工资?

    一两百块钱!

    一年下来,也就两千块。

    可是现在,他们搞个什么科研成果,就要奖励十万元?

    个人也要奖励一万元?

    比我们这些地师级领导干部四年的总工资还多。

    这是不是太过分了?

    我们这些老同志,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不值钱啦?

    “超勇同志,这个重大科研成果或者说技术革新,也是有说法的。”

    刘楚安很耐心地给李超勇解释。

    对这位从省里下来的副手,刘楚安一贯都比较客气,也给了他实权,并不排挤他。一方面,是给省委和边至诚面子,另一方面,也是刘楚安性格使然。

    他从来都没想过要以权谋私。手里的权力,那都是组织给的,自然要用来做好工作。

    你把所有权力都拿在自己手里,有什么意义呢?

    人为制造矛盾,工作反倒干不好。

    “第一个,就是要得到上级和国家的认可;第二个,要能产生重大的经济效益或者生产效益。”

    让刘楚安有点郁闷的是,现阶段,国家或者省里还没有就科研成果设立专门的奖励办法。

    二十多年前,国家科学院曾经评过一次科学奖。获得一等奖的三位都是极其著名的大科学家,放在全世界都是鼎鼎大名的泰斗级人物,当时拿到的奖金也就是一万元。

    鉴于这些年来,国内的物价和工资一直都非常的稳定,二十几年也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所以那个时候的一万元,和现在的一万元,可以进行直接比较。

    也就是说,现在楚州地区给出来的这个奖励,单纯从奖金上来说,已经超过了国家级的一等奖。

    个人奖励一万元,团队还奖励十万元呢!

    问题楚州一隅之地,能和国家科学院相提并论吗?

    楚州的这些“科学家”,能和国家科学院学部委员,泰斗大师们相提并论吗?

    最关键的是,国家科学院的科学奖,就只评了这一次,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再评。

    国家级层面尚且阻力重重,凭什么楚州就敢开这个先河?

    这也是李超勇和其他同志表示难以接受的主要原因。

    要犯错误的呀!

    这个犯错误,可不是开玩笑,不是你轻轻松松做个检讨就能过关的,按照大家的“经验”,摘掉你的乌纱帽还是最轻的处罚。

    得亏现在没有那啥学校了,不然你得去那边待着。

    对,就是阳沟农场!

    “楚安书记,那这个标准又怎么定呢?”

    李超勇继续问道。

    刘楚安想了想,才说道:“我举个例子吧。”

    “我小孩刘弘毅,在庆华大学上学,搞了个工业自动化系统,创造了比较可观的经济效益……庆华大学和首钢合作,首钢出了一千万来买这个系统。跟汉钢合作,汉钢也出了一千万……统计下来,两年时间,光是这个工业自动化系统,庆华大学就卖了两个多亿……”

    众人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

    两个多亿?

    那是多少钱?

    “为此,庆华大学奖励了他们研究团队一万块钱现金,还给了他一个一等功。其他同志,三个二等功,七个三等功!”

    “国家教委批的。”

    “呵呵,庆华大学不愧是国内最有名的高校啊……这么有魄力!”

    作为刘楚安的铁杆“兄弟”,司马武立马又出来“捧哏”。

    “弘毅也是真了不起,一个人就帮庆华大学赚了这么多钱……要是我们楚州有这么一个人,他一个人就能帮我们赚到全地区一年的财政收入!”

    这个话,就是有感而发了。

    “同志们,我是非常支持楚安书记这个建议的,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就是钱!”

    “大家说,要是刘弘毅同志在我们楚州工作,他一个研究团队,两年时间就能为我们楚州地区赚两个多亿,那么,奖励他们团队十万块钱,奖励刘弘毅一万块钱,算多吗?”

    “一点都不算多嘛!”

    “这样的团队要是再来两个,不要说单元楼,我看我们地委大院都能造个新的!”

    “到时候大家还需要担心分房子的事情吗?”

    司马武挥舞着胳膊说道,十分豪气。

    一番话说得大伙儿哈哈大笑,会议室的气氛一下子变得缓和了许多。

    说到底,刘弘毅也是他们看着长大的后生伢子,算是发生在大伙儿身边的故事了。

    笑过之后,李超勇的态度也有所转变,说到底,他也是想要把工作做好。

    现在党政没有分家,他这个常务书记,是扎扎实实的三把手,楚州地区的工作开展得好与坏,他也是负有重大责任的。

    “楚安书记,司马专员,我看不如这样吧,这个事太大,光是我们几个在这里开会研究,我认为还是不保险。”

    “我建议啊,发一个文件,让下边的同志都开会讨论一下,有什么不同的意见,都反映上来,到时候我们再做决定。”

    这是老成之言,也是“风险分担”。

    刘楚安当即表示赞同,其他同志也没有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