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明朝我救定了,康熙来了也不行 > 第168章 他竟然还活着呢?

大明朝我救定了,康熙来了也不行 第168章 他竟然还活着呢?

    张煌言沉吟半晌,在反复斟酌着如何陈述之后,这才缓缓开口:

    “太子殿下,如今大明再度雄起,已光复三省之地,又下缅甸千里之国,兵威可谓无敌,声威亦振天下!”

    “凡事名不正则言不顺,微臣觉得,此时已是太子殿下登基称帝的时机了,此事不宜过于迁延。”

    “殿下尽速登基,振臂一呼,必然令天下抗清义士应声云集,如此更能汇集天下之力,一鼓廓清宇内剿灭鞑虏,早日恢复中华。”

    张煌言说的情真意切,他是真心希望皇太子早登大宝,朝中百官亦是有志一同!

    当然了,百官们的意愿,其中更多是期盼新皇登基后奖赏天下,能够让众人升官发财的意思。

    朱慈炯倒是另有想法,他毫不迟疑的回绝了这个奏请:

    “张爱卿,此事孤王另有设想和安排,短期之内并无登临至尊帝位的打算,只要等到明年再议!”

    他说到此处,看到张煌言有些失望之态,于是继续细细解释道:

    “首先吧,孤王并不需要急急登上那个位子,孤王继承大位的正统性是毋庸置疑的,不像那些藩王争权那般赶紧争个名分。”

    “其次,太祖爷当年基本统一了南方,开始大举北伐并不断取胜时,方才顺应天意人心登基称帝,作为太祖后裔,孤王不可落后。”

    “最后,孤王与李定国、罗伦等人商定,他们在五月底六月初完成军队训练后,将以“永历帝”反攻的名义杀回云南!”

    “嘿嘿,孤王很好奇,鞑子朝廷得到这个消息后,他们有限的机动兵力,是调去云贵还是调来江南呢?”

    朱慈炯的一番话,令张煌言既是佩服万分,又是哭笑不得!万万没想到,皇太子能忍住登基为帝诱惑,继续利用了朱由榔一把,继续挖大坑来祸害鞑子。

    不过他也认真思考了朱慈炯所言,沉思良久之后,认为皇太子言之有理,确实不用着急。

    他略微调整了一下情绪,然后开始汇报第二件大事,他有绝对把握此事必然会通过:

    “第二件大事,微臣奏请殿下尽早大婚,最好能在出征之前进行!咳咳,最好尽早诞下龙子,如此大明方国本稳固。”

    张煌言略微有些尴尬,不过还是坚持说了出来,颇有一些老人家催婚催生的感觉。

    对于这个谏言,朱慈炯当然是非常赞同的,毕竟这个年头的医疗条件可不像后世那么发达,有个继承人总归使皇朝事业后继有人。

    于是他把这个光荣的任务交给了张煌言,令他选定黄道吉日,筹办大婚的典礼。

    不过他又反复强调,大婚当从简,费用也当严格控制,现在还在乱世战时,不宜大操大办。

    这件大事敲定后,张煌言的心情大为好转,于是继续和朱慈炯讨论后续事项!

    第三件事是关于商税的,他根据大明商业的运行情况,提出根据不同商业主体征收不同税赋的建议:

    从事海上贸易的,营业额巨大且利润丰厚,一律征收三成赋税;城乡百姓为了生计,自行摆摊等弄得小买卖,原则上不予征税;其他的商业活动,则统一征收两成的赋税。

    同时也会加大对偷税漏税的检查,胆敢违法的,将给予至少三倍的惩罚,累犯的则罚没家产。

    对于税则的细化,朱慈炯当然是欢迎的,完全同意了张煌言的意见,令他全权组织推行。

    第四件事,则是关于再开科举招纳各路贤才的,随着大明不断光复各省,张煌言认为应当通过正规科举产生官员,一直采取举荐的方式,必然会产生种种弊端。

    朱慈炯思考之后,同意在明年年底时举行一场科举,为朝廷选拔各级后备官员。

    不过他加了一条要求:除传统的科举考试内容外,还要增设一门综合能力考试,里面要包含当今学堂教授的常识、数学、地理、历史等方面的内容。

    届时在讨论科举考试和综合考试的成绩占比多少,最终确定学子们总分是多少,排定最终的名次。

    张煌言对此也无异议,于是此事就算确定了下来,并计划从本月就开始大肆宣传,一是令广大学子知道考试内容的范围,二是加大影响力吸引各省学子到南京参加考试。

    张煌言请示的最后一件事情,则是关于一个人的,一个身份尴尬敏感令他不好拒绝又不好任用的人。

    他犹犹豫豫了很久,想了那人在文人界的巨大影响,还是勉为其难的开了口禀报:

    “太子殿下,微臣近日遇到一件相当麻烦之事,一人通过关系请托,企图在朝廷中谋取一个位置,微臣实在不知如何安排!”

    张煌言的犹豫和纠结的神情,令朱慈炯兴趣大增,他从未见过自己的总理大臣有手足无措的状况,这很罕见。

    于是他兴致勃勃的开口催促:“张爱卿,你赶紧说一说,到底是多么神奇的人物,竟让孤王的总理大臣如此为难。”

    张煌言看着突然来了精神,一脸八卦好奇神情的皇太子,心中更加的无奈,也有些恶趣味,不知他得知那人是谁后表情会变成怎样?

    于是,他认认真真恭恭敬敬的拱手禀报:“太子殿下,那个人是虞山先生钱谦益,吴越武肃王钱镠及宋代名臣钱惟演的后裔!”

    “他在大明曾官至礼部尚书,可谓显贵。但在鞑子大兵压境南京时,他的夫人柳如是力劝他自杀殉国,但他走入水池后又说“水太凉,不能下!”,还把投水自杀的柳如是也硬拖了出来。”

    “然后他就剃了发易了服,率诸大臣在滂沱大雨中开城向清军统帅多铎迎降,献上了南京城。”

    “再往后,他又在夫人柳如是的苦劝之下,从鞑子朝廷告老还乡,投身于反清复明的活动,帮助过过黄毓祺、郑成功、李定国、张名振和微臣等人的抗清,还差点因此被鞑清处斩。”

    “现在,他老人家又托人请托了,说要为大明贡献最后的力量,愿带着众多门生故吏入朝为官!”

    张煌言一口气把难题抛了出来,然后深深呼出了一口气,看着脸色变得非常难看的朱慈炯,心情一下子就开心了起来。

    一个人难受,确实不如把难受说出来,让大家一起难受,如此自己的难受,貌似也就不那么难受了。

    朱慈炯有些目瞪口呆、难以理解、莫名其妙,他不确定的追问了一句:“他、他还没死, 他竟然还活着吗,这么能活的吗?”

    “他、他、他怎么好意思啊,还请托到你这里,他为什么好意思?”

    朱慈炯的思维有些乱,因此语言也有些混乱了。

    张煌言首次见到张煌言如此纠结混乱,感到自己的纠结都值了,现在轮到自己兴致勃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