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到荒年,我的空间能自动补货 > 第731章 倒霉的孙家

穿到荒年,我的空间能自动补货 第731章 倒霉的孙家

    一开始种,她会让这些村民种些常见的药材,也算是考验了。

    不过还早,等她环游整个天灵国后,回来再弄,赶在这些医馆开业前,就储备够药材。

    她的徒弟还有四五年才能陆续出师。

    再吊他们两年,就差不多可以种了。

    “我有我的打算,给我倒杯茶,有些渴了。”江福宝没多解释,潘二丫知道她心里有数,也就不再相劝。

    很快,马车就消失在村民的视线中了。

    等江福宝一走,孙木根一家可就遭了难了。

    他们一大家子被孙家村的村民连拖带拽拖回村子,全村围堵在他家,让他们给个说法,要是江家不拿药种,他们地里的庄稼也别想要了。

    最后老两口求了半天,还是在村长的出面下,才用银子解决。

    孙木根家赔偿了全村人,共三两银子。

    每家每户都能分到一点,虽然不多,但是,总比没有好。

    这三两,是孙家所有的钱了,本想拿来给小孙子娶媳妇用的。

    钱没了,媳妇自然也娶不到了。

    孙木根的小孙子一气之下,跑到外地给一个木匠当儿子去了,那木匠无儿无女,正愁着老了没人给他送终呢。

    白白得到一个儿子,高兴的不行。

    孙家损失了一个壮劳力,地里的活也就更多。

    因为小儿子跑了,孙木根的儿子儿媳气他们,闹着要分家。

    孙家整天鸡飞狗跳的,在村里成了笑话,他们得罪了整个村子,平日里,村民都拿他们当隐形人,看到瞪两眼,一句话不跟他们说,还有脾气爆的,更是要骂上几句。

    以至于孙家人都不敢在村子晃荡,干完活,砍完柴就早早回去,在家待的时间久了,吵架自然也就多了。

    最终,赶在十二月初,孙家分家了。

    老两口仿佛老了十岁,瞧着一点生气都没有。

    这期间,他们特意去了一趟镇上,想找女儿孙平梅诉诉苦,让她帮忙找江福宝要药种。

    奈何孙平梅连见都不见他们。

    他们本想在江家小食铺的门口闹一场,结果官差竟然来了。

    两人跑的头都不敢回,生怕被捉到牢里关着。

    江福宝把自己做的事和打算告诉给她。

    孙平梅听着别提多解气了。

    都说父慈子孝,爹娘都不把她当人看,在娘家的时候,就连牲口过的都比她好,起码能吃饱肚子,她呢,都要生生饿死了。

    能活到现在,过上好日子,全都靠她自己。

    嫁人的那天起,她就发誓,只要夫君不打死她,她都不会跑。

    谁知,抱的期望越小,嫁的人反而越好。

    她的夫君从未打过他,甚至家里最穷的时候,把粮食分给她吃,还怕她伤着身子,影响寿元,不让她多生孩子,若不是她求着,只怕同土这孩子都生不出来。

    婆婆对她也好,嘴巴坏,但心是软的。

    妯娌相处的更是和睦。

    孙平梅早就拿公婆当亲爹娘了。

    江家就是她的家。

    至于铺子外面的,在她眼里连铺子的常客都不如。

    这事,就这么过去了,孙木根两口子知道,这嫁出去的女儿,终究是白养了。

    两人在家日日骂着,什么白眼狼啊,畜生啊,遭瘟的贱丫头啊,类似的骂人话没少说。

    奈何镇上的孙平梅根本听不到,就算听到她也不在意,她现在的日子过得别提多舒爽了。

    彼时的连山镇,城外的百姓堂刚好开业了,消息传到县外,府外甚至是省外,东西南北涌来许多穷苦百姓。

    他们得知百姓堂之后,个个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想求百姓堂的庇护。

    因为他们实在活不下去了。

    尤其是今年,收成不好,靠近北边的更是旱了一年,以至于不少人卖掉年幼的女儿,好让一家子活下去。

    这些可怜的姑娘,被辗转多个地方,最终被江欢愉买下,还帮她们脱了奴籍,让她们留在百姓堂干活,每月的工钱,她让管事帮忙攒着,等她们长大再一起给她们。

    月中江同土成亲时,百姓堂已经挤满了人,许多人没地方住。

    一文钱的屋子哪怕六人一间,都住不下了。

    江欢愉只好另外又租了两处宅子,才把他们全部接纳。

    不至于让他们大冬天没个住的地方。

    百姓堂正式开始运作,成亲后的江同土仿佛一夜之间从孩童变成大人。

    整个人都成熟不少,他与亲哥江同火和江欢愉,把百姓堂经营的很好,无家可归的人,自此都有了家。

    也有了可以赚钱的工作。

    人人都想着,只要努力干,就能攒下钱,离开百姓堂,买地盖房,重新生活。

    事实,也确实如此。

    来年春天,一下大雨冲破了河堤,江欢愉三兄妹找到孟不咎,提议百姓堂出人来修缮河堤,早就被江福宝打过招呼的孟不咎很是配合。

    这事,对他来说有利无弊。

    免去百姓徭役的苦,同时县衙也省钱了。

    对三兄妹来说,好处更多,借着要修河堤的名义,他们在汝陵府拉到不少善款。

    这笔钱用来支付工人修河堤,比徭役给的多,还没那么苦,想不干就能走,永远都有人顶上,甚至银子还余了几百两。

    百姓堂的账上永远不缺钱,只用了短短半年,就不用江家贴补了。

    张金兰十分的欣慰。

    那些捐钱的员外富商,名字与画像都张贴在百姓堂的大门口,那里安了一块板子,像是现代的黑板,江福宝给出的主意。

    名字画像张贴上去,哪怕坐在马车上路过,都能一眼瞧到。

    很是显眼。

    这些捐钱的老爷夫人,简直不要太满意,有些还觉得自己捐少了,挂出来不好看,还打算往后多捐点呢。

    甚至还有人攀比起来,想着下次一定要超过对方,争取自己的画像和名字被贴在最上头。

    有画像,这些人被城中人记在心里,走到哪,都能感受到尊敬。

    是从前不曾有的。

    三兄妹甚至打算来年在颍南府也开一家,往后学着仁爱医馆的样子,开遍整个天灵国。

    江福宝给予支持,把孟不咎给的一间颍南府的铺子送给他们。

    面积很大,足足两层,还有大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