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有医 第225章 阐述
热门推荐:
小师妹说神经也是神
重生再嫁皇胄,我只想乱帝心夺凤位
重生八零:厂花的后现代日常
快穿,卑贱妾室靠好孕逆风翻盘
星空奇幻科学
给毛料开窗,没有人比我更专业
嘘!小心,病娇怀里的宿主是疯批
胜天半子,我祁同伟回来了
我都成首富了,总裁女友提分手
杨老说完这些喝了一口茶水,做了一下总结,“现今之世,倡导中医之术的人多有人在,而潜心中医之道者则少,甚至有人打着中医的幌子,而要废道存术。
这些人表面似乎为发扬中医,实则要亡中医,无道之术恰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怎么可能会长久。”
张三想起自己在中医药大学听郝重山教授讲的中医劫难。再和杨老今天所讲做一对比,心里有所明悟。
一外一内,都让中医事业举步维艰。
他奇怪问杨老,“您为什么不站出来正本清源?”以他的理解,杨老这样的地位,只要振臂一呼,很多事情都可以解决。
“嘿嘿。”杨老发出一声冷笑问他,“你家附近有盐碱地,你为什么不在那里种上庄稼?”
张三被怼的哑口无言。他不会种田也知道,盐碱地里种植庄稼只会有一个结果,颗粒无收!
杨老不想纠结这个话题,让他自行消化一下刚才自己关于道、法、术的理解。这是医家必须要掌握的纲领,是前进的方向,也是医路的殿堂。
张三细细揣摩杨老所讲陷入沉思。杨老也不打搅他,自行倒了一杯茶水慢慢饮下。
直到茶水变凉,杨老正犹豫要不要喊李婶重新泡茶时,张三醒神。
“道、法、术构成了中医核心思想的一部分,道指的是自然规律,强调对自然和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以及如何顺应这些自然规律来指导生活和治疗疾病。
法是在这种理解的基础上制定出医疗实践中的方法论。我的理解就是根据个体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
术是在法的指导下,具体的实践技术和方法,包括中医的针灸,草药,推拿等各种治疗技术。
中医治疗要首先理解自然生命的核心规律,然后依据这些理解制定出合适的法,再运用各种术来实施具体治疗和生活调整。”
张三一字一句的把自己的理解讲了出来。
杨老出声点评,“虽然不完整,但是核心是有了。”他知道张三虽然读了不少医书,也有过一些实践。
但终归是自己一个人在摸索,虽然有觉慧大师帮他补充了一些知识,自己也曾指点过。
可没有人指引,很多东西都是蜻蜓点水一蹴而过。看起来繁花似锦,想再向前走,底子还是浅了一些。
总结起来其实就是一句话,医书读的不够深,方向感不好。
“法和术是无法分开的。”杨老只能尽量补足张三缺失,“不立法何以言术,那是草菅人命。
一个病人在你面前,你要先确认病情,然后立法,法之后行术。找到病源才能谈治病。就是这个简单的道理。”
张三明白这个道理,不知道杨老为什么讲起这个。
杨老没有理睬他的疑惑,自顾讲着,“中医之术的应用就是一个纪律,有是证用是方。这是伤寒和金匮的精髓,可是有多少人会使用里面的处方。
一知半解的就去给人治病,结果是什么显而易见。”
张三这才明白杨老这是在向他发出警告,心里暗暗琢磨自己有没有违背过这个纪律。
“术应运好了,至少会是一位医家。再有法的理解,一代名医也就不远了。法是人身体内的生理纪律。”
杨老说完示意张三去重新泡壶茶来。
等张三重新给杨老换上一杯新茶,杨老惬意的喝了一口,“黄帝内经你读的还不够,不能觉得背会了就行,要一个字一个字的去理解。
这是中医最早最完善的生理学、病理学、与诊断学。什么时候你能把里面的知识简化到日常治疗中也就触摸到那个境界了。”
张三很想告诉杨老,自己很多时候已经是这样操作了。看到杨老似笑非笑的看着自己,这话却是无法说出口了。
“等你有一天回头再看今天的自己,你就会知道自己在什么位置了。”杨老意有所指点了他一下。
“掌握了道,在医学领域可以做到什么程度?”张三忍不住还是问出了口。
“具体我不是很了解。”杨老慢悠悠的回他,“看看你的气色,然后说两句话,甚至脉都不用诊,就知道你得了什么病。
从感冒到人体生病的最极限都可以治疗,或许就是这样吧。”
“有这样的人?”张三很怀疑。这样的人和神又有什么分别。
“扁鹊见齐桓公你听过吧。”杨老笑了,“那不就是一个现成的例子。”
“那个能当真吗?”张三表示不服,“亲眼见到才作数的。”
“呵呵。”杨老摇摇头不想和他争辩这个。脑中闪出了一个身材瘦小老人的身影。“如果他还活着,或许已经触摸到这个境界了吧。”
“人体阴阳你见过了吗?经络你见过了吗?”杨老反问张三,“外国人解剖了那么多的人体也没有找到人体的经络。你能说人体没有经络吗?”
张三愕然,老师说的没错,经络五行自己确实没有见过,可是自己还是依据这些在治疗疾病。
“您说经络是怎么发现的?”他从没有思考过这些问题,现在杨老既然说了这个问题,他很自然的就想知道答案。
杨老被他问的呆住,这个问题从来没有人问过他,好像都是想当然的就认可了经络的存在。
他本意是想消除张三的紧张,所以才想着通过对话来消减对方的这种情绪。没想到张三不紧张了,问题反而一个接着一个。
这让他准备好的教学节奏全部被打乱。
他想起了以前和张三相处的日子,两个人也是这样有问有答。虽然这种教学不正式,但相处却很愉快。
他只带过一个学生。学习时候都是他安排怎样,学生就怎么做。但是这样的教学结果就是学生没有学到精髓。
中医很多内容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有时他也在怀疑是不是自己教的有问题,可是自己的老师也是这样教会他的。
今天张三给了他一些启迪,既然以前的教学方法不合适,那就和张三像之前一样相处。一开始他自己也和对方说了,两个人是交流。
这些人表面似乎为发扬中医,实则要亡中医,无道之术恰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怎么可能会长久。”
张三想起自己在中医药大学听郝重山教授讲的中医劫难。再和杨老今天所讲做一对比,心里有所明悟。
一外一内,都让中医事业举步维艰。
他奇怪问杨老,“您为什么不站出来正本清源?”以他的理解,杨老这样的地位,只要振臂一呼,很多事情都可以解决。
“嘿嘿。”杨老发出一声冷笑问他,“你家附近有盐碱地,你为什么不在那里种上庄稼?”
张三被怼的哑口无言。他不会种田也知道,盐碱地里种植庄稼只会有一个结果,颗粒无收!
杨老不想纠结这个话题,让他自行消化一下刚才自己关于道、法、术的理解。这是医家必须要掌握的纲领,是前进的方向,也是医路的殿堂。
张三细细揣摩杨老所讲陷入沉思。杨老也不打搅他,自行倒了一杯茶水慢慢饮下。
直到茶水变凉,杨老正犹豫要不要喊李婶重新泡茶时,张三醒神。
“道、法、术构成了中医核心思想的一部分,道指的是自然规律,强调对自然和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以及如何顺应这些自然规律来指导生活和治疗疾病。
法是在这种理解的基础上制定出医疗实践中的方法论。我的理解就是根据个体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
术是在法的指导下,具体的实践技术和方法,包括中医的针灸,草药,推拿等各种治疗技术。
中医治疗要首先理解自然生命的核心规律,然后依据这些理解制定出合适的法,再运用各种术来实施具体治疗和生活调整。”
张三一字一句的把自己的理解讲了出来。
杨老出声点评,“虽然不完整,但是核心是有了。”他知道张三虽然读了不少医书,也有过一些实践。
但终归是自己一个人在摸索,虽然有觉慧大师帮他补充了一些知识,自己也曾指点过。
可没有人指引,很多东西都是蜻蜓点水一蹴而过。看起来繁花似锦,想再向前走,底子还是浅了一些。
总结起来其实就是一句话,医书读的不够深,方向感不好。
“法和术是无法分开的。”杨老只能尽量补足张三缺失,“不立法何以言术,那是草菅人命。
一个病人在你面前,你要先确认病情,然后立法,法之后行术。找到病源才能谈治病。就是这个简单的道理。”
张三明白这个道理,不知道杨老为什么讲起这个。
杨老没有理睬他的疑惑,自顾讲着,“中医之术的应用就是一个纪律,有是证用是方。这是伤寒和金匮的精髓,可是有多少人会使用里面的处方。
一知半解的就去给人治病,结果是什么显而易见。”
张三这才明白杨老这是在向他发出警告,心里暗暗琢磨自己有没有违背过这个纪律。
“术应运好了,至少会是一位医家。再有法的理解,一代名医也就不远了。法是人身体内的生理纪律。”
杨老说完示意张三去重新泡壶茶来。
等张三重新给杨老换上一杯新茶,杨老惬意的喝了一口,“黄帝内经你读的还不够,不能觉得背会了就行,要一个字一个字的去理解。
这是中医最早最完善的生理学、病理学、与诊断学。什么时候你能把里面的知识简化到日常治疗中也就触摸到那个境界了。”
张三很想告诉杨老,自己很多时候已经是这样操作了。看到杨老似笑非笑的看着自己,这话却是无法说出口了。
“等你有一天回头再看今天的自己,你就会知道自己在什么位置了。”杨老意有所指点了他一下。
“掌握了道,在医学领域可以做到什么程度?”张三忍不住还是问出了口。
“具体我不是很了解。”杨老慢悠悠的回他,“看看你的气色,然后说两句话,甚至脉都不用诊,就知道你得了什么病。
从感冒到人体生病的最极限都可以治疗,或许就是这样吧。”
“有这样的人?”张三很怀疑。这样的人和神又有什么分别。
“扁鹊见齐桓公你听过吧。”杨老笑了,“那不就是一个现成的例子。”
“那个能当真吗?”张三表示不服,“亲眼见到才作数的。”
“呵呵。”杨老摇摇头不想和他争辩这个。脑中闪出了一个身材瘦小老人的身影。“如果他还活着,或许已经触摸到这个境界了吧。”
“人体阴阳你见过了吗?经络你见过了吗?”杨老反问张三,“外国人解剖了那么多的人体也没有找到人体的经络。你能说人体没有经络吗?”
张三愕然,老师说的没错,经络五行自己确实没有见过,可是自己还是依据这些在治疗疾病。
“您说经络是怎么发现的?”他从没有思考过这些问题,现在杨老既然说了这个问题,他很自然的就想知道答案。
杨老被他问的呆住,这个问题从来没有人问过他,好像都是想当然的就认可了经络的存在。
他本意是想消除张三的紧张,所以才想着通过对话来消减对方的这种情绪。没想到张三不紧张了,问题反而一个接着一个。
这让他准备好的教学节奏全部被打乱。
他想起了以前和张三相处的日子,两个人也是这样有问有答。虽然这种教学不正式,但相处却很愉快。
他只带过一个学生。学习时候都是他安排怎样,学生就怎么做。但是这样的教学结果就是学生没有学到精髓。
中医很多内容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有时他也在怀疑是不是自己教的有问题,可是自己的老师也是这样教会他的。
今天张三给了他一些启迪,既然以前的教学方法不合适,那就和张三像之前一样相处。一开始他自己也和对方说了,两个人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