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回八五,自助粥火爆了 > 第468章 偷换人生

重回八五,自助粥火爆了 第468章 偷换人生

    苏元正却十分坚持,双手紧紧地握住邮递员的手,他的眼神中满是真诚与感激。

    他微微前倾着身子,认真地说道:

    “同志,你每天风里来雨里去的,太辛苦了!今天,你更是给我们家送来了天大的喜讯,这录取通知书,可承载着我女儿多年的梦想与努力啊。

    要是放在古时候,你可是报喜官,我们理应好酒好菜,好好招待一番。

    但现在是新时代了,不兴那套大操大办的讲究,可这份感激之情不能少,那就拿个利是,权当是意思意思,真心感谢你来给我们报喜啦。”

    他的眼神中满是真诚与感激,让邮递员无法拒绝。

    邮递员被苏元正这一番热情的话语弄得有些不好意思,连忙摆手推脱,脸上露出憨厚的笑容,说道:

    “使不得,使不得,这都是我分内的工作,你们太客气了。”

    可苏元正哪肯罢休,依旧坚持着将红包往邮递员手里塞,邮递员推脱了好几回,最终实在拗不过,只好收下了。

    脸上洋溢着欣喜的笑容,说道:“那谢谢了,我也沾一沾高材生的喜气。”

    说完,他随手将红包塞进了制服的口袋里。

    由于心里还惦记着后续要送的信件,便没来得及细看,转身跨上自行车,用力一蹬踏板,车子便 “嘎吱嘎吱” 地朝着下一个目的地驶去。

    原本他以为只是按照这里的习惯,塞了零钱的小利是,放口袋里忙了一天就忘了。

    等晚上回到家,他老婆帮洗衣服时,惊叫出声:“老郑!你口袋里怎么有五十块钱的红包啊!”

    听到叫声,邮递员一下子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快步走到妻子身边,看着她手中的红包,也愣住了。

    他这才猛地想起今天收到的利是,那捏起来薄薄的红包,里面竟然塞了一张五十块钱。

    “哎呀!这是今天给高考状元送通知书时,那家给的利是!怎么那么多呀!”

    他惊讶地说道,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神情。

    “这……这是利是?这都顶你半个月工资和补助了,我们收下真的没事吗?”妻子担忧地问道,眼神中充满了不安与犹豫。

    邮递员皱着眉头,在房间里来回踱步,思考了片刻后说道:

    “平常送喜报的时候,别人家给点利是都是正常的,但真没见过这么大的。但是收都收了,现在退回去岂不是扫了别人的喜庆?”

    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挠了挠头,脸上露出纠结的表情。

    “那……我们就真的收下了?”

    妻子又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期待,也有一丝害怕。

    “这样吧,红包放好,先不动。要是有什么问题,我们就拿出来还,说没拆开不知道里面的金额。

    等过段日子,没人说那就是没问题了。”

    ……

    话说回到苏记,送走邮递员后,苏元正简直开心得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他感觉自己的身体里仿佛充满了无尽的力量,整个人都轻飘飘的。

    他兴奋地朝着后厨大喊:“阿裕!去多卤一锅鸡蛋,今天来店吃饭的客人,都送一颗卤蛋!”

    苏裕听了他的吩咐,笑着应了一声,便开始忙碌起来。

    大家心满意足地看了热闹,又得了实惠,嘴里的夸赞一套接着一套,不绝于耳。

    整得苏元正一整个下午都在“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苏渺拿着邮件回到后院慢慢翻看,这个版式和上一世她收到的还不相同呢。

    隔了三年的时间,也许是随着日新月异而改版了。

    如今的通知书还十分地简单,利落的交代好事项就可以了。

    新生须知里要求入学时需带上录取通知书的原件,报到时需要核验,这让她想起以前听同学说过的通知书失窃事件。

    当时一位同学的表姐玲玲报了一所大专,高考失利之后也没有继续复读,而是留在家里务农了。

    直到五年后,她要结婚,去办手续的时候,才知道自己的户口在五年前曾有过变动。

    惊异之下,她们家决定深挖下去,最后发现,五年前她其实已经被一所大学录取了。

    她们再追去大学咨询,发现一位与她同名的学生,已经顶替她完成了学业并且取得了毕业证。

    这对玲玲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所以她的人生本不应如此,她的生活还有别的可能。

    她不甘心地苦苦追查,只求一个公平和真相。

    最后查到了自己亲大伯的身上!

    大伯也有一个女儿月月,与她同岁,同一年参加高考,出生日期只相差10天,名字只差一个字。

    两个堂姐妹同时高考自会互相询问成绩,当时月月的成绩比她要差8分。

    玲玲落榜之后,得知月月考上了大学也没有多想。

    只当她报的学校要分低一些,自己志愿填得不合适。

    玲玲的大伯是当地的领导,平时做事都是比较高调的,可女儿考上了大学却没有摆升学酒,也对考上的学校只字不提。

    在当时还让不少亲戚议论了,后来大伯升迁,离开了小镇,几年来都甚少和老家的人联系了。

    玲玲以为自己即将要摸到真相了,却突然遇到了阻力。

    无奈之下,她选择了报警,但这也许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警方介入了调查,最后得到的结果却是:承认学籍和户籍有被改动过,但这并不能证明户口被人顶替。

    去教育局查档案,负责人称,前两年扩建的时候丢失了一批档案,很多老师和学生的档案都不见了,其中就包括玲玲的。

    所以玲玲并不能找到切实的证据来表明,自己的的入学资格被人顶替了。

    听到这个故事的同学们都面面相觑,问道:然后呢?

    然后?哪有这么多的然后,生活照旧,玲玲继续在家务农,嫁了邻村人,生了孩子。

    而她的堂妹,在父亲的操作下,将所有信息都改成了玲玲的,包括姓名、学籍、照片、出生年月日等。

    冒名顶替玲玲念了三年大学,毕业之后分配到教育部门从事教育工作。

    看起来被偷走的是录取通知书,实则被偷换的却是玲玲的灿烂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