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红楼:穿越贾珠,李纨直呼受不了 > 第109章 李义山诗集

红楼:穿越贾珠,李纨直呼受不了 第109章 李义山诗集

    宝钗也曾说过,李义山的诗隐僻,读古人的诗词,如果不知道是在什么时间,因为什么事情,写给什么人,当然就会读不懂。

    何况李义山的诗,大多都以《无题》为名,后人就更看不懂了。

    就算是对李商隐的生平非常熟悉的人,有些诗词也读不懂。

    比如《夜雨寄北》一首,有人说是写给妻子的诗,有人说是悼亡诗,也有人说是写给友人的,既没有确切的时间(848到851年之间),也没有确切的人物,理解上就有争议。

    那些《无题》诗就更难解了,可以是爱情,可以是友情,还可以是感慨人生际遇。

    看看人家诗仙李白起的诗名,《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

    这才是一个正经的诗人该起的诗名,后人一看就知道写的是什么意思。

    李商隐的诗就和他的名字一样,突出一个“隐”字。

    纵观黛玉在红楼中写过的十二首诗词,既有清新明快之作,也有缠绵悲戚之语,和李商隐写诗的风格非常相似?。

    两人都有寄人篱下的身世,都具缠绵悱恻的才情,都讴歌爱的深情和真挚,可以说是同病相怜。

    那是否意味着,黛玉说她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就说的是假话呢?

    纵观整部红楼,黛玉就没说过一句谎话,她宁可不说,也不说假话。

    就算是原文中初见贾宝玉时,黛玉说“不曾读书,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也不是谎话,而是按照贾府风格的谦逊回答。

    贾母说三春“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

    三春是这样的水平吗?琴棋书画,诗词歌赋不是样样精通吗?

    贾母说三春认得两个字,黛玉说自己认得几个字,这是按照荣国府的标准,换算后对等的回答。

    几个字比两个字还要多一点,都不算谦逊了。

    黛玉之美,不是美在“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的面容上,也不是美在“娴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的姿态上。

    而是美在品行高洁、性情率真、不说假话、不阿谀奉承、不摧眉折腰事权贵。

    虽然也有缺点,但这样直率而坦诚的女子,难道不美吗?

    黛玉的坦诚和史湘云有区别,史湘云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而黛玉是不想说什么就不说什么。

    她难道不知道阿谀奉承会对她更有利吗?

    她难道不知道讨好贾母可以改变她的处境吗?

    她只当贾母是她姥姥,而不是荣国府的权力中枢。

    贾母说“只有两个玉儿可恶”,可大概也只有这两个玉儿当她是纯粹的亲人。

    如果荣国府不是权贵之家,而是普通百姓,“两个玉儿”对她的态度才不会改变,其他人可就说不准了。

    所以黛玉说她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一定是真话。

    同病相怜未必会同病相爱,想象一下黛玉和李商隐相处的情景,黛玉没事就葬个花,商隐有空就悲个秋,你唉一句,我叹一句,然后抱头痛哭一场,又有什么趣呢?

    两人相处的气压未免太低了一点。

    大部分人会理解、认同,甚至欣赏和自己一样的人,但却并不会爱这样的人。

    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她也不喜欢李煜和柳永,偶像却是“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项羽,就是这个道理,主打一个反差。

    黛玉送贾珠《李义山诗集》,已经是一种很大胆地表达了,虽然只是一本书,但却有更深层次的意思。

    李义山的诗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但尤其擅长写爱情诗。

    比如: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除此之外,还有太多太多,既有爱情的甜蜜和专一,也有其中的痛苦和无奈。

    借义山的诗,传黛玉的意。

    就像诗中所说,我像当年遇仙的刘郎,怨恨蓬莱仙境的遥远,而我思念的人要比蓬莱仙山更隔千重万重!

    传闻中的蓬莱也只是在渤海一带,贾珠都到南海了,还不算是隔了千重万重吗?

    黛玉的表达,就像是李义山的《无题》一样,深情且隐晦。

    同时也暗含着其中的无奈,可能会和李义山的感情经历一样,会是一个悲剧,而且全是因为双方的身份不匹配而引发的悲剧。

    爱了一个不该爱的人,注定就会以悲剧收场。

    李义山有三段感情经历,十六岁的李商隐,情窦初开,在玉阳山一眼就爱上了因随公主出家做女道士的宫女宋华阳。

    两人很快就坠入情网,李商隐的许多情诗都是写给她的。

    但是宋华阳是随公主出家的道士,不可能跟李商隐下山成亲,李商隐也不可能放弃家族,到玉阳山出家为道。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两人就此分道扬镳。

    第二段感情是和一个商人的女儿,柳枝。但是两人门不当户不对,李家是官宦世家,不能娶商人的女儿为妻,两人的恋情遭到李家宗族的坚决反对,只能分手。

    这件事给李商隐本就不顺的情路,造成了极大的创伤,他在《柳枝五首》中写道“同时不同类,那复更相思?”

    黛玉是一个三品大员的女儿,她的身份是不能做妾的,两人又算不算是同时不同类呢?

    李商隐的第三段感情就是和王茂元的女儿王晏媄,也是他的正妻,但又陷入了牛李党争。

    早年,李商隐得到牛党核心人物令狐楚的赏识和提拔,考中进士。

    不久后,令狐楚去世,李商隐却娶了李党成员王茂元的女儿。

    这种脚踏两只船的行为令李商隐在仕途上既得不到牛党的支持,又被李党排斥,最终只能在官场中沉浮漂泊,郁郁终生。

    他的才华和抱负在党争中无法施展,最终导致了他一生的坎坷和失意。

    成亲之后,李商隐遭到两党排挤打压,夫妻俩过着贫困的生活,李商隐为了仕途四处奔走,两人聚少离多。

    婚后第十二年,王晏媄还没有收到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便溘然辞世。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或许只有来世!

    妻子离世之后,李商隐再没有别的感情经历,也没给其他女性写过诗。

    他将妻子生前所弹的锦瑟一直带在身边,对着锦瑟发呆,写下“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的诗,之所以以无题为名,因为这是一种用语言无法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它们不能变成语言,它们无法变成语言,一旦变成语言就不再是它们了。它们是一片朦胧的温馨与寂寥,是一片成熟的希望与绝望。

    七情所至,浅尝者说破,深尝者说不破,破之浅,不破之深。

    我爱你,爱到用语言无法表达;我想你,想到超出语言的范畴。

    语言即世界,但爱已经超出世界的边界。

    这就是《无题》,这就是《李义山诗集》,这就是黛玉所要传递的意思。